温哥华简介

2024-05-06 15:09

1. 温哥华简介

http://baike.baidu.com/view/17555.htm 
温哥华 (Vancouver)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南端,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她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虽处于和中国黑龙江省相近的高纬度,但南面受太平洋季风和暖流影响,东北部有纵贯北美大陆的落基山脉作屏障,终年气候温和、湿润,环境宜人,多次被评选为全球最宜居城市,是加拿大著名的旅游胜地。   温哥华是加拿大仅次于多伦多、蒙特利尔的第三大城市,也是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工商、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温哥华公立图书馆藏书丰富,并设有20个分馆,是加拿大最大图书馆之一。 
人口构成(2008年人口统计):温哥华48%的人口是白人,亚洲黄种人约占城市人口的30%;华裔人口约40万,占大温哥华地区人口的19%。   标准时区:-8 时区 UTC/GMT -8 个小时   夏时制时区:+1 个小时当地时区相当于:-7 时区 UTC/GMT -7 个小时   夏时制开始时间:2011-3-13 2:00:00   夏时制结束时间:2011-11-6 2:00:00   经纬度:纬度:北纬49°13’ 经度:西经123°06’   电话区号:国家区号:+1(加拿大)地区区号:604/778   温哥华于2010年2月12日——28日举办了第二十一届冬季奥运会。
与加拿大其他地区不同,夏季温度在20℃左右,而冬季也很少低于0℃。温哥华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覆盖冰川的山脚下是众岛点缀的海湾,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是一个富裕的绿色住宅城市,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沿海岸线而筑的街道极富特色,市内设计集中,走在其中,感觉清爽放松。对于旅游者就像当地居民一样,温哥华首先是个空气新鲜的城市,卓越的生活品质令人称叹,盛行帆船、垂钓、远足运动。冬季滑雪,全年都可进行园艺。温哥华外围四周尽是自然景致,乘车由大街出发,只需三十分钟,便可看见大平原,踏在草原上,真觉心胸广阔,世界之大与美。要想置身繁华大街,又想亲近大自然的话,温哥华便是一个不可不到的好地方。温哥华教育十分发达,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西蒙弗雷塞大学均在该市。温哥华市约有10万华人,华人社区也是北美最大的华人社区之一。  
温哥华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19世纪初时它还是一片荒野,只有一些土著过著原始的渔猎生活。19世纪随著近代工业的兴起及新的矿产资源的发现,加拿大的经济开始崛起。1792年,英国人乔治·温哥华海军上校的探险船为找寻西北通路航海到巴拉德湾一带。1862年起欧洲移民在海湾沿岸定居,建立了名为格兰维尔的锯木厂小镇。1867年时,绰号“ Gassy”的杰克·丹顿(Jack Deighton)来到此地,他在盖士镇的华特尔街(Water Street),即现址的盖士镇,盖了一个木造的沙龙酒吧( Saloons)供四面八方来的拓荒者憩息,这就是温哥华第一家饭店的起源。在城市西迁後盖士镇的经济便开始走下坡。1971年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将盖士镇划为文化保留区,古老建筑物因而得以保存。如今,盖士镇已成为独特的观光区,维多利亚式的建筑、铺著圆石的街道、露天咖啡座,以及古董店、精品店和餐厅,使盖士镇成为逛街、购物及用餐的好地方。在盖士镇有难得一见举世仅有的蒸气钟(Steam Clock),每15分钟喷出蒸气一次。Cordova Street上有各式各样的小商店,同时也可欣赏到加拿大原住民文化,这儿收藏了一些很不错的艺术作品。温哥华在1886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通车后正式设市,并公推杰克·丹顿(又译为贾大顿)为第一任市长。杰克·丹顿与他的幕僚决定为纪念第一位到达此地的探险者,将此城市命名为温哥华。而盖士镇(Gastown)则是为了纪念杰克·丹顿的贡献而命名的。有趣的是在Maple Tree Square 的中央可以见到杰克·丹顿的雕像矗立在一只啤酒桶上。1886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通达后,正式设市,人们为了纪念第一位到达此地的探险者,故将该市以温哥华来命名。港口和城市逐渐兴起,成为“通向东方的大门”。1890~1910年间,人口由1.3万增至10万。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后,有了通向欧洲的航运捷径,促进了港市的繁荣。     温哥华市政中心
原住民族与欧洲人探索活动
  据考古学界的发现,原住民族在8000至10000年前已于温哥华一带出没,并于现史丹利公园、福溪、基斯兰奴、格雷岬和菲沙河口等地设有村落。   西班牙海军长官纳尔维斯于1791年航行至现西格雷岬和布勒内湾,是首位探索该带水域的欧洲人;然而,亦有说英国的德雷克早于1579年已航行至此。1792年英国航海家乔治·温哥华航行至此并展开勘测。西北公司的皮毛交易员西门·菲沙和他的船队于1808年沿菲沙河抵达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一带,是记录中第一批登陆现温哥华市的欧洲人。
早期发展
  1858年菲沙河谷淘金潮的消息传出后,超过25,000名淘金人士抵达低陆平原补给并准备前往不列颠哥伦比亚内陆,却没有进入现温哥华市的范围。现市界以内首个欧洲人聚落待1862年才于现马宝区一带出现。布勒内湾对岸的穆迪围(今北温哥华市)于1863年出现一个锯木工场,标志着温哥华一带伐木业的开始。后来现布洛顿角一带出现了另一个锯木场,但因该带急湍的水流不利运作而于1867年迁至现歌雅街的尽头,改称喜士定木厂,并成为日后温哥华发展的核心地点。杰克·戴顿于1867年在喜士定木厂附近建立一间酒吧,现称煤气镇的聚落亦围绕着酒吧逐渐成型。不列颠哥伦比亚殖民地政府于1870年在煤气镇进行勘查并划出一个名为“固兰湖”(Granville)的镇址;名称来自时任英国殖民地大臣固兰湖伯爵。凭著其深水海港的地理优势,固兰湖镇址从多个地点(如满地宝、二埠和域多利)中脱颖而出,被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PR)选为其铁路总站所在。温哥华于1886年4月6日正式设市,名称来自乔治·温哥华,当时的南界仅及现16街。(16街以南的地带于1892年设为南温哥华自治区。)同年6月13日发生温哥华大火,整座城市被摧毁。温哥华消防局其后正式成立,重建工作亦迅即展开。温哥华于1881年约有1000名居民,到1900年上升至2万人,到1911年再上升至10万人。   随着CPR开通至温哥华,有份兴建铁路的华工亦顿时失业。被遣散的华工滞留温市讨生活,并形成华人聚落。到1887年华埠人口约有90人,“China Town”一词更出现于本地主流报章中。由于温哥华位处菲沙河河口,河水盐度自然较菲沙河上游为高,早期华人亦因此将此处称为“咸水埠”。其后开始出现“Vancouver”的音译,但初期没有统一音译,“湾高花”和“温哥巴”等皆为人所用。到了清末民初,音译逐渐统一为“云高华”或“云哥华”,并衍生出“云埠”和“云城”的简称。   温哥华市于1929年1月1日与南温哥华自治区和灰角自治区合并,市界线维持至今。合并后温市人口达228,193人。

温哥华简介

2. 温哥华简介及详细资料

 基本概述  温哥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她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虽处于和中国黑龙江省相近的高纬度,但南面受太平洋季风和暖流影响,东北部有纵贯北美大陆的落基山脉作屏障,终年气候温和、湿润,环境宜人,温哥华2012年被评为世界最适宜居住城市第三名,仅次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奥地利的维也纳,是加拿大著名的旅游胜地。
   温哥华   温哥华仅次于多伦多、蒙特娄的加拿大第三大城市,也是加拿大西海岸最大的工商、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温哥华公立图书馆藏书丰富,并设有20个分馆,是加拿大最大图书馆之一。温哥华港现时是加拿大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以货物总吨数计是北美的第四大港口。此外,温哥华的自然环境深受游客欢迎,令旅游业成为市内继林木业后第二大经济支柱。温哥华也是北美继洛杉矶和纽约后第三大制片中心,更有“北方好莱坞”(HollywoodNorth)之称。  
  地理位置  温哥华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Columbia)南端,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她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虽处于和中国黑龙江省相近的高纬度,但南面受太平洋季风和暖流影响,东北部有纵贯北美大陆的落基山脉作屏障,终年气候温和、湿润,环境宜人。  
    自然气候  温哥华背靠海岸山脉,面向乔治亚海峡,虽然纬度较高,但因有暖流经过,冬季一般不常降雪,港口不结冰。与加拿大其他地区不同,夏季温度在20℃左右,而冬季也很少低于0℃。温哥华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覆盖冰川的山脚下众岛点缀的海湾,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是一个富裕的绿色住宅城市。
    发展历程   原住民族与欧洲人探索活动  据考古学界的发现,原住民族在8000至10000年前已于温哥华一带出没,并于现史丹利公园、福溪、基斯兰奴、格雷岬和菲沙河口等地设有村落。
   
  西班牙海军长官纳尔维斯于1791年航行至现西格雷岬和布勒内湾,是首位探索该带水域的欧洲人;然而,亦有说英国的德雷克早于1579年已航行至此。1792年英国航海家乔治·温哥华航行至此并展开勘测。西北公司的皮毛交易员西门·菲沙和他的船队于1808年沿菲沙河抵达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一带,是记录中第一批登入现温哥华市的欧洲人。
  早期发展   1886年温哥华大火后,市议会于卡路街搭建帐篷成临时市政厅。   不列颠哥伦比亚殖民地 *** 于1870年在煤气镇进行勘查并划出一个名为“固兰湖”(Granville)的镇址;名称来自时任英国殖民地大臣固兰湖伯爵。凭著其深水海港的地理优势,固兰湖镇址从多个地点(如满地宝、二埠和域多利)中脱颖而出,被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PR)选为其铁路总站所在。温哥华于1886年4月6日正式设市,名称来自乔治·温哥华,当时的南界仅及现16街。(16街以南的地带于1892年设为南温哥华自治区。)同年6月13日发生温哥华大火,整座城市被摧毁。温哥华消防局其后正式成立,重建工作亦迅即展开。温哥华于1881年约有1000名居民,到1900年上升至2万人,到1911年再上升至10万人。
  随着CPR开通至温哥华,有份兴建铁路的华工亦顿时失业。被遣散的华工滞留温市讨生活,并形成华人聚落。到1887年华埠人口约有90人,“China Town”一词更出现于本地主流报章中。由于温哥华位处菲沙河河口,河水盐度自然较菲沙河上游为高,早期华人亦因此将此处称为“咸水埠”。其后开始出现“Vancouver”的音译,但初期没有统一音译,“湾高花”和“温哥巴”等皆为人所用。到了清末民初,音译逐渐统一为“云高华”或“云哥华”,并衍生出“云埠”和“云城”的简称。
  温哥华市于1929年1月1日与南温哥华自治区和灰角自治区合并,市界线维持至今。合并后温市人口达228,193人。
  发展近况  为庆祝建市百周年,温哥华于1986年举办世界博览会,随之而来的地标建筑和基础建设(如加拿大广场和架空列车)为温市带来一番新景象。世博过后福溪会址和耶鲁镇一带更是脱胎换骨,从荒废工业用地转型成高密度住宅区。
  温哥华再于2010年连同威士拿等城镇举办冬季奥运会和冬季残奥会,成为历届冬季奥运会主办城市之中的首个沿岸城市、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城市、以及都会区人口最多的城市。
  旅游景区   煤气镇(Gastown) :这是温哥华最古老的一区,位于市中心。Gastown之名来源于本市第一间酒吧的东主,绰号为“Gassy”的JackDeighton贾大顿。十九世纪时,“Gassy”曾在这里经营酒铺,使小镇日渐繁荣,19世纪未,温哥华成为加拿大的主要港口,1886年正式成为城市,“Gassy”成为第一任市长,他为了纪念在1792年发现该地的白人船长乔治温哥华(GeeVancouver),将城市命名为温哥华市,而后来人为纪念他也将该区命名为Gastown。现在在MapleTree广场的中央立著贾大顿的雕像,站在一只碑酒桶上。
  美丽整洁的街道矗立古雅的街灯,圆石路两旁经装修的旧屋,已经成为各种古董店、纪念品店、画廊及古雅的餐厅。位于Cambie及Water街交汇处有世界上唯一的蒸汽钟,到处洋溢着那个开拓时期的气息。
   罗伯森街(Robson) :是今日温哥华的核心,它是商业区的起点,沿路齐集了不少时装店、餐厅及酒店,令人感受到与别不同的繁华风采。罗伯森街的尽头是象征著现代温哥华的加拿大大厦(CanadaPalace),它有高扬著五座白帆形的房顶,里面是综和宾馆、写字楼、会议厅,是1986年世界博览会的主体建筑。
   温哥华罗伯森街   格兰比岛GravilleIsland以前原是工业区,现在以公众市场及美术学院为中心,是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的观光地,聚集了许多餐厅、酒廊、戏院、画廊、商店和“小童市场”。其中还有艺术家的Show-room及海鲜餐厅。
   斯坦利公园(StanleyPark) :斯坦利是世界知名的城市公园之一,温哥华人的乐园。公园位于温哥华的市中心,是一个面积上千英亩、森林覆盖著的半岛。离温哥华市区只有十五分钟步行路程。围绕着9公里的公园海傍小径,吸引了无数的骑车、跑步、溜冰人士及行人。公园内有海滩、湖泊、游乐园及野餐地点,人们可以远眺金融区毗连的高楼大厦和海湾、狮门桥、格罗斯山的360度美景,可以深入森林去欣赏古塘残莲,还可到海边的露天游泳池尽情嬉戏。公园中耸立著原住民所制的图腾柱,手工精细,文化气息浓厚,是游客必到拍照留念的地方。1887年,温哥华建市的次年就决定永久保留这个半岛作为公园。斯坦利公园GerogiaStreet入口有温哥华水族馆VancouverAquarium,是北美洲第三大水族馆,有八千多种海洋生物,并以杀人鲸著称。
   华埠(唐人街)(ChinaTown) :温哥华其百年历史的唐人街是北美第二大唐人街(仅次于旧金山)。区内的房屋建筑设计融合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及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另外在区内的中山公园,是中国之外的中国古典花园。
   女皇公园(QueenElizabethPark) :是由一废置了的采石场所得之碎石而建成,面积五十二公顷,是全市最高点。园内设有各种花园展览,如玫瑰园、采石园等。夏天的时候,女皇公园内的景色美得令人窒息。这里是温哥华最佳的结婚照户外拍摄场地,很多日本人特意到这里来拍摄结婚照。
   狮门大桥 :狮门大桥长1300米,高108米,为吉尼斯家族在1938年投资700万加元建造。设计使用寿命50年,现在已超过十多年。狮门大桥北岸的富人区依山傍海,环境十分优美。  
  旅游指南  交通   航空: (VancouverInternationalAirport)位于市中心区(Downtown)的西南方15公里处(邻近列治文Richmond),国内与国际航线连线加拿大及美国各大城市,如欲到卡尔加里、爱德蒙顿、多伦多等地,加拿大航空(AirCanada)都提供非常密集的班次。机场税为国际线15加元、国内线10加元、当天转机免机场税。机场与市区有新建的捷运"加拿大线”连线,当然您也可以选择计程车、较经济的AirportBus,或高级豪华的加长型礼车Lemosine。
   海运:温哥华港。 温哥华港自从1887年国横贯加拿大东西的大陆桥(西起温哥华,东岸桥头堡为圣约翰 SAINT JOHN港)建成后开始发展起来,现已成为加拿大西部的工商业、交通、科技和文化的中心。主要工业有造船、木材加工、造纸、汽车、鱼类加工、纺织、飞机制造及石油加工等。该港是亚洲到北美各航线中最短的航线。公路与加拿大、美国各地相通;铁路可达美洲大陆各地。港口距国际机场约半小时的车程,有定期航班飞住世界各地。
   市内交通: 市内公共运输有巴士(Bus)、空中捷运(Skytrain)、海上巴士(SeaBus)和捷运(train)四种属同一计费方式。在同一计费区域乘坐时凭车票便可由巴士转搭捷运,相当方便。费用方面采区域制,整个大温哥华分三区域。区域制计费仅限于上班时段(周一至周五早上6:30至下午6:30),非上班时段则按单一区域收取最低费用。车票可多次使用,但在开始启用的90分钟之后作废。此外,一张月票在周末可供一家人使用(一家人的定义是两个大人加三个小孩)。
   一日券(Daypass) 
  周一至周五,上午九点以后及周六、日等例假日,可以在一天之中不计次数地搭乘。一日券计有两种,一是在超级巿场可以买到的多日券,须由搭乘者指定使用日期。而且一定要加盖有效日期,另一种则是在捷运车站,使用自动贩卖机来购买当天的一日券。
   回数票(FareSaver)  一本为10张。适合人数较多时,为了减少要各自准备零钱的困扰;乘客们必须自行填写开始起用时刻,以免违反使用规则。计程车机场入境处出来即有明确的图示,只要循指示一定可以找得到特定的计程车招呼站,到市区大约左右。时间大约20-30分钟左右。若有厚重行李的话,好处是可以直接到达目标地更可免除上下车,转搭车的不便。市区Hotel内皆有排班计程车服务无远弗界。
   市内巴士 
  温哥华的市区巴士几乎都是无轨电车。大概每10分钟左右一班。可搭乘时间是从早上至深夜12点为止。站牌上并无标示时刻表。若是有需要的话,可到旅客服务中心或便利商店得到所需要的资料。
   市区旅游仿古列车 
  半自助旅游市区观光最丰富的方式是选择购买市区旅游仿古列车(VancouverTrolley)旅游券于市区环绕式的旅游路线涵盖市中心区16个观光景点,享受随时上下车的便捷旅游方式。
   天铁(Skytrain) 
  由计算机操控的轻轨运输系统。从Waterfront到KingGee有20站共28公里,全程只需40分钟。每三至五分钟一班。在市区时则行驶于地下,直到Stadium车站一带才行驶出地面。从Waterfront到列治文新开了一条Skytrain,每6至8分钟一班车,列治文地区在地面上,市区温哥华依然在地下,其间分叉了一条线路可以去机场。
   海上巴士(Seabus) 
  连结市中心捷运总站Waterfront和北温哥华的LonsdaleQuay,所需的时间为13分钟,一次可搭载400名乘客。周一至周五从早上到下午18:46,以及周六10:00至18:16之间每15分钟出航一次,其余时段每30分钟出航一次。
  此外,温哥华与菲沙河谷的多个城市之间有上下班专列“西海岸快线“(WestCoastExpress)相连;与美国西雅图有城际列车相连。 
  住宿   多著名的大酒店都能在温哥华市中心找到:四季、香格里拉、凯悦和拉迪逊等。迷恋于旧式情调的客人可以去试一试温哥华酒店,这儿的房间面积很大,装饰得富丽堂皇。这家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酒店是1939年由国家铁路局建造的,是码头一带最抢眼的建筑。从市中心步行不到15分钟,就可到达假日酒店,这家酒店价格略低;但其设施同样安全可靠。同一地区的韦奇伍德酒店环境优雅,具有典型的欧洲情调。
  路线  从市中心出发,有两种步行游览温哥华的好途径:通过博物馆区沿罗伯逊街上行,或通过码头进入历史悠久的盖斯镇和唐人区。位于市中心和太平洋购物中心之间的温哥华美术馆和加拿大工艺博物馆面积都不大,两小时就可以游览下来。工艺博物馆展示著各种工艺艺术作品,博物馆的商店出售手工制作的、独一无二的工艺礼品。美术馆1999年的展出计画中包括图鲁兹一拉特雷克画派画展、版画展、英格兰古代绘画大师展和加拿大奥都班鸟展。
  美食  温哥华市中区的热门去处有环球好莱坞和硬石咖啡馆。市中区也是老饕客们的好去处,这里各种风味和各种档次的餐馆林立。吉利中餐馆常常贵客盈门,客人最好先预订。皇家海鲜中餐馆在当地也很有名,特别是鲑鱼,游览温哥华的客人们都不应错过。
  历史文化  温哥华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19世纪初时,它还是一片荒野;只有一些土著过著原始的渔猎生活。在19世纪时,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及新的矿产资源的发现;因此加拿大的经济从此开始发展。
  1792年,英国人乔治·温哥华海军上校的探险船航海到巴拉德湾一带。1862年起欧洲移民在海湾沿岸定居,建立了名为格兰维尔的锯木厂小镇。
  1867年时,绰号“Gassy”的贾大顿(JackDeighton)来到此地,他在盖士镇的华特尔街(WaterStreet),即现址的盖士镇,盖了一个木造的沙龙酒吧(Saloons)供四面八方来的拓荒者憩息,这就是温哥华的第一家饭店的起源。在城市西迁后盖士镇的经济便开始走下坡,在1971年时,卑诗省 *** 将盖士镇划为文化保留区,古老建筑物因而得以保存;如今,盖士镇已成为独特的观光区,维多利亚式的建筑,铺着圆石的街道,露天咖啡座,以及古董店、精品店和餐厅,使盖士镇成为逛街、购物及用餐的好地方。在盖士镇有难得一见举世仅有的蒸气钟(SteamClock),每15分钟喷出蒸气一次,CordovaStreet上有各式各样的小商店,同时也可欣赏到加拿大原住民文化,这儿收藏了一些很不错的艺术作品。温哥华在1886年正式成为城市,并公推贾大顿为第一任市长,同时温哥华是贾大顿与他的幕僚决定为纪念白人船长乔治·温哥华(GeeVancouver),于1792年为找寻西北通路而来到此地,故将此城市命名为温哥华。而盖士镇则是为了纪念他的贡献而命名的。有趣的是在MapleTreeSquare的中央可以见到贾大顿的雕像矗立在一只啤酒桶上。
   温哥华   1886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通达后,正式设市,人们为了纪念第一位到达此地的探险者,故将该市以温哥华来命名。,港口和城市逐渐兴起,成为“通向东方的大门”。1890~1910年间,人口由1.3万增至10万。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后,有了通向欧洲的航运捷径,促进了港市的繁荣。  
  政治经济  温哥华位处太平洋沿岸,而且是横贯全国的公路和铁路的西端终点,令本市成为国内工业重镇之一。温哥华港每年与全球90个国家的贸易额高达430亿加元。温哥华地区亦是多家林木业和采矿业公司的总部所在,而近年软体开发、生物科技和电影业等行业的发展也相当蓬勃。
   温哥华   温哥华虽深受各界欢迎,但这也带来了一定的代价。温哥华的房屋价格为全国之最,在2006年的全球排名中也位居第13位。
  温哥华是加拿大西部农、林、矿产品的主要集散中心。天然良港,冬季不冻,外港英吉利湾开阔,内港巴拉德湾口窄内宽,由西向东延伸32公里,港区面积130平方公里,水深12米以上,可供远洋巨轮出入。港口设备完善,专用的谷物码头和货柜、散装货码头沿岸排列,长达10余公里,并建有巨大的谷物仓库。全国出口谷物的40%以上在此外运。1982年港口吞吐量5165万吨,居加拿大首位;主要出口谷物、木材、纸浆、鱼品、面粉等,进口咖啡、可可、糖、茶、钢铁、水泥等。有定期航线通往亚洲、大洋洲、欧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与温哥华岛上的维多利亚、纳奈莫之间有定时汽车轮渡往返。陆路交通便利,有多条铁路和公路通往全国各地,并与美国西雅图等城市直接联系。建于菲沙河北侧支流河口岛屿上的国际机场,为加拿大重要航空中心之一。
  回收菸头城市   新华网温哥华2013年11月13日电  加拿大西部城市温哥华本周在市中心启动菸头回收项目,由此成为世界上首个启动类似项目的城市。这是该市为实现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最环保城市目标的又一举措。
  在这一项目中,温哥华市和一家国际回收公司合作,在市中心4个商业区内共安置了110个回收容器,容器上贴著醒目的“请在此回收你的菸头”告示。据提供容器和菸头回收服务的公司介绍,这些菸头将会被制作成货物板等工业产品。
   温哥华   “我们清楚地听到,人们希望能有简单且方便的方式保持市中心街道和公共场所干净,”温哥华市长罗品信说,“菸头是市中心垃圾很大的来源,这个创新的试验项目将让有毒的菸头远离我们的街道和垃圾填埋场。”
  有关资料显示,很多香菸过滤嘴是使用醋酸纤维素制造的,很难在自然界中降解,其毒性也长期存在,会污染食物链。另一方面,菸头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垃圾之一,2012年,致力于海岸清洁行动的国际组织“海洋保护”发布了近2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香菸和菸头等占据了其超过30%清理的垃圾。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