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教育的意义

2024-05-03 01:31

1. 孝悌教育的意义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就是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学习知识。”这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德育为本,育人为先”的思想是如此地契合。从德育角度而言,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爱”。 而孝是“爱”的延伸,是“爱”的反映。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试问没有孝心哪来爱心。正因为接受父母养育之恩以及天地万物的滋养,人类才能生存在世间,若不懂得知恩报恩,岂非枉此人生?!为儿女尽孝要早,不论巨细,都能对父母知恩,感恩,报恩。同时“孝悌”讲的是长幼有序和人性博爱。这种“博爱”没有原则性。故孟子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孝推而广之,由对家庭的尽伦尽孝上升为对社会尽职尽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助孤残,救助贫弱,“爱”的教育由此不是水到渠成吗?!所以象孝悌这样的传统文化,对于如今自我意识特强的新一代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颜元曾谈到:你看看孔子吧,他为什么不先教人学文而先要人孝悌谨信泛爱呢?为什么不先教人性道一贯而要人先学“三物”呢?像萝卜之类的蔬菜,即使是上智的人和老农,起初也不知这是可吃的东西;即使能从其形状、颜色推断它是可以吃的,也不知道萝卜的味道,必须亲口试一下才知道。所以说,必须“手格其物而后知至”。德育中的“孝悌”犹如智育中的“格物”,都是基础,都是前者的出发点。

孝悌教育的意义

2. 孝悌教育的教育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美德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而其中的众多内容来自于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具体表现为“孝、悌、忠、信”等,其中儒家视“孝悌”为“仁”的根本。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孝悌”讲的是长幼有序,和人性博爱。孔子认为“孝”是人的基础,不孝的人不能博爱。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本,贯穿于人的行为始终,从侍奉顺从父母,到治国安邦,从君主到平民都离不开孝。孝可概括为以下六点:第一,赡养父母。《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第二,敬重双亲。《论语·为政》说:“……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呼?”第三,以爱心愉悦老人。《礼记·内则》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第四,规劝父母错误言行。《礼记·坊记》说:“从命不忿,微谏不倦”。第五,不做有损父母声誉道义的事。《论语·为政》说:“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第六,不做无谓的有损父母所给予的躯体健康的事。《孟子·离娄下》说:“不顾父母之养…好勇斗狠……不孝也”等。“悌”主要指尊敬兄长,弟兄相亲。《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孝与悌相联系,是为适应古代家庭宗法制度提出来的。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功利主义思想的盛行,亲情逐渐冷漠淡薄,对长辈的敬顺、对平辈的谦恕也渐渐地消逝褪色,所谓“E时代”的青年人对孝顺恭让的概念也渐渐地模糊了。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信号。从字源角度讲,孝字上面是老的上半部,下边就是子,象征年轻人搀扶老人,悌的左半边是心,右半边是弟,象征着心中关怀着同辈人。《论语》中孝的含义,是通过对长辈的扶持和尊重来消解人与生俱来的自我中心化倾向。只有这样理解,孝与悌才能并称:孝是面对长辈时的感同身受,而悌是对同辈人的忠恕之道。而无论是忠(己欲立而立人)还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作用于消解自我中心的狭隘视野。一个人,假如对含辛茹苦抚养自己长大的父母尚且不去关爱,他又如何能去爱他人,爱工作,爱社会,爱国家,爱人民呢?孝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而成了社会的需要。面对着层出不穷的社会丑恶现象,不禁让人感伤人心不古,世道沉沦。由此可见道德观念的树立是多么重要。于是孝成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在中国传统文化观看来要干事,先做人,只有把个人的品德修养好了才能担当“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在人的血缘关系中,除了父子关系之外,最亲近的就是兄弟关系了。在封建大家庭中兄弟之间的关系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安定。(曹植《七步诗》流传千古,而不悌的曹丕被指责千年。)可见“悌”的重要性。现在虽然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即使有兄弟姐妹,长大后也要自立生活。然而当一个人遇到困难需要求助于别人时,首先想到的还是兄弟。在现代社会中“悌”的思想更应该推广为同事,朋友之间的尊重友爱。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敬而不矢,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具有“敬而不矢”,“恭而有礼”的品格,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因此更需要团队精神,更需要“悌”的思想的扩大和延伸。

3. 孝悌教育的释义

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孝悌所要求的子弟敬重父兄,晚辈善事长辈,作为一种社会道德风尚,自古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道德规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在这种传统下,中华民族许多家庭里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正常习俗和美好道德风尚。

孝悌教育的释义

4. 孝的意义

“孝”的意义: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做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在中华文明史中,孝文化以其强劲的活力历久弥坚、世代传承。子女对父母尽孝道,是一种基本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类本性。孝的真谛是:“报本思源、尊重生命、图谋发展”。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慈爱的一种回报。

5. 孝的意义

孝的意义: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做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
在中华文明史中,孝文化以其强劲的活力历久弥坚、世代传承。子女对父母尽孝道,是一种基本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类本性。孝的真谛是:“报本思源、尊重生命、图谋发展”。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慈爱的一种回报。

康熙字典:
《唐韵》呼敎切。《集韵》《韵会》《正韵》许敎切,竝嘐去声。《说文》: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书尧典》:克谐以孝。《礼祭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之谓畜。
又《祭义》:曾子曰:居处不庄非孝,事君不忠非孝涖官不敬非孝,朋友不信非孝,战陈无勇非孝。五者不遂烖,及于亲,敢不敬乎。
又《諡(谥)法》:五宗安之,慈惠爱亲,秉德不回,协时肇享,大虑行节。
又姓。《风俗通》:秦孝公后。
又叶许救切,音臭。《诗周颂》: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叶上疚造。

孝的意义

6. 孝的意义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二、传宗接代。在西周人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易经》:“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

中国自西周开始就开始有孝道。影响最广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最让人熟悉的就是——《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7. 什么是孝心教育?

什么是孝心教育?

什么是孝心教育?

8. 什么是孝心教育?

孝心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这赋予“孝”字更深刻的内涵,不仅要求我们对父母尽儿女之孝,还提倡我们尊老爱幼、扶弱济贫,要求我们对祖国尽忠心,对社会有责任心以及懂得回报父母、老师、他人和社会的感恩之心。
孩子的孝心是靠从小培养出来的,这不仅是家长的责任,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

扩展资料:
孝道的积极作用:
1、修身养性。
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
2、融合家庭。
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
3、报国敬业。
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道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