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寿的介绍

2024-05-02 10:22

1. 周恩寿的介绍

周恩寿(1904~1985) ,周恩来的小弟弟,出生于江苏淮安,字同宇,出生后因皮肤稍黑一些,家里人给他起了乳名“小黑子”,学名恩寿。祖籍浙江绍兴。

周恩寿的介绍

2. 周恩寿的人物生平

1924年春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觉悟社交通员。1925年受党委派入北平宏达学院学习为掩护,做党的地下交通和宣传工作。10月应周恩来、邓颖超之托,陪同邓母杨振德到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在入伍生团的同班同学有林彪、文强、李运昌等,之后进入四期政治科。1926年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大队小队长,总政治部劳资仲裁委员会代表。1927年春任武汉邮电检查委员会主任。1927年蒋介石“清党”时,是“武汉中央军校各期学生共同讨蒋筹委会”执行委员,并在《讨蒋宣言》上署名,后遭通缉。1928年初,在上海辞别长兄恩来往吉林读书,对外称同宇,脱离党的组织关系。他只身前往吉林伯父处,任吉林海拉尔铁路局检查课的课员。同年5月初周恩来与邓颖超赴莫斯科出席六大,途经大连遭日本水警盘查,被迫折返吉林。周同宇随机应变掩护长兄嫂,并陪同往哈尔滨脱险。其后,在吉林、太原、天津等地从事税务、禁烟、证券等事宜。1946年3月在北平与长兄恩来见面,要求重新参加革命,周恩来嘱李克农、赖祖烈交其一笔资金,到天津做生意,为当地地下党提供活动经费和医药.并与中共地下党员周世昌建立联系,继续为地下党提供掩护以及经费和药品。

3. 周恩义的人物故事

一次,路上看见几个小青年围殴一个孩子,孩子满脸是血,他们还是打,路人无一敢言。周恩义一步冲进去,把孩子护在身后。打人的冲着周恩义挥拳而来,周恩义大手一抓,胳膊一别,一脚踹去,那小子趴在了地下。其余的人,面面相觑,落荒而逃。 1994年冬天,听说裴家村村民大米卖不出去,周恩义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顶着寒风跑到邮局,连发9封电报,向过去当兵时的老战友求援。不到一个星期,24万斤大米一销而空,每斤比盘锦市场价还高出两分钱。这年,村民过年串门子念叨最多的一个名字就是“周恩义”。 一次,一个年轻干事在村里忙到中午,受请在乡政府食堂吃了顿饭。周恩义知道了,训了他两个钟头,气得腮帮子直哆嗦。宣传部的同志下基层,就着矿泉水啃面包,已是家常便饭。 福德汇是一家私营餐饮企业,周恩义帮他们建立了现代企业文化和思想管理体系,企业迅速发展。总经理辛亚萍说:“他就像帮我们扣衣服扣子,第一个扣子扣正了,下边的扣子就扣齐了。”她知道周恩义从不收礼,就给周恩义老伴买了件衣服。谁知,这件衣服送了7年,至今还没送出去。 周恩义四次“拒官”:他资历老、成绩大,上级早就想提拔他当区委副书记,他不去。2002年,组织上终于做通了他的工作,让他当了区委副书记。可是4年后,区委换届时副书记的职数减少到一人,他又主动找领导,请求把职位让给年轻人,并且又推掉一次当组织部长的机会,自己回去继续当宣传部长。 有一回,小范围会议上研究一份任职名单。周恩义当场就对领导说:“你这不对,没有走民主程序。”领导说:“怕泄密。”周恩义说:“泄密还是你不对,那是因为你没有教育好干部。”领导向他道歉。 他公道,单位的钱全部摆开花,每一分钱用在了哪里,全单位人都知道。他不接受别人宴请,却常常自己掏腰包请别人。单位里不管谁的老人从外地来了,他只要听说,必定请吃饭。见哪个年轻职工没好衣服,“走”,拉着就去商场,自己掏钱给他们买衣服。 “共产党给我发的工资够多了。我还是六级伤残军人,医药费全报销,钱花不完。”他知足常乐。这些年,他帮扶了不少贫困户,其中有个老大姐叫张术兰,周恩义帮了五六年。今年春节,他领着儿孙又去了,手里拎着酱油、大米、钱。张术兰说:“你不是退休了吗?”周恩义说:“我退休了,扶贫不退休。将来我走不动了,让我儿子、孙子来。”

周恩义的人物故事

4. 周恩来的事迹

中南海最繁忙的人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总管家,也是中南海里最繁忙的人。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周恩来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辛勤操劳。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是在 12 小时以上,有时甚至达到18小时。因此,他被外国友人亲切地称为“全天候的总理”。 

周恩来对身边工作人员有这样一个规定:一天 24小时,凡是有重要紧急事情,无论他是在睡觉还是在吃饭,主办急件的同志都要随时向他报告。1956年夏,河南境内连年暴雨,引发山洪暴发,酿成巨大的水灾,受灾群众达数十万之众。作为国务院总理,眼看着数十万群众生命和财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周恩来忧心如焚,为妥善、周到地处理水患所带来的灾害,尽快地恢复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他殚精竭虑,夜以继日,一连几天几夜都没有合眼。西花厅的灯光亮了熄,熄了又亮。周恩来的双眼熬得布满了血丝,凝重的脸庞上写满了疲惫。 

这一天,已经是深夜两点多钟,精疲力竭的周恩来坐在办公桌旁,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就在这时,突然又来了急件,秘书认为总理实在是太累了,不忍心去叫醒他,想等他睡醒了再向他汇报,就没有叫醒他。 

谁知周恩来仅仅是打了个盹,大概半小时后,周恩来从睡梦中一下惊醒,他睁开朦胧的睡眼,猛地站起,非常自责地说:“我怎么睡着了呢?”然后,他又心急如焚地询问秘书有没有灾区的消息,秘书吱吱唔唔地说:“半小时前,刚刚传来一则消息。”周恩来听后,立即扬起两道浓眉,非常生气地说:“简直是胡闹!同志,你知道你误了多大的事,你这样做就是对灾区人民不负责任。”秘书感觉非常委屈, 

嘴里嘟哝着说:“总理,你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觉,身体是要累垮的。我想让你多睡一会儿。” 

周恩来似乎感觉自己对秘书的批评有点过分了,他舒缓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对秘书说:“对不起!刚才我言重了。但是,在我身边工作这么多年,你应该知道,我是一国总理,我的时间不属于我个人。我少睡点觉算什么,发大水关系到几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你记住,以后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我在干什么,只要有急件,你必须及时向我报告。这个规矩坚决不能破坏。” 

西花厅那深夜不熄的灯光,陪伴我们敬爱的总理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西花厅那璀璨不灭的灯光告诉你,周恩来是中南海里最繁忙的人。 

摘自周恩来故乡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网站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zelgs/2007-4/13/0413503.html 
1.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 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 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 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 

--------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 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想:问“中国有没有妓 女”这个问题,你周恩来一定会说“没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 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这里。当然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对比。哎呀,周总理考虑问题周密细致,同时又那么快速反应,你不佩服他也难啊!

 周恩来的故事 —— 三次付饭费 

那是周恩来总理陪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杭州的事 

这天下午周总理就要离开杭州了。几天来随行人员十分辛苦,周总理就吩咐秘书说:“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到楼外楼去吃便饭。” 
楼外楼菜馆的经理、厨师和服务员一听到周总理要来请客的消息,都非常兴奋。服务员忙着把面临西湖的餐厅打扫得窗明几净,经理和厨师忙着商量菜单。 11 时左右,周总理和随行人员谈笑风生地踱过西冷桥,漫步白堤,来到了楼外楼。席间,他热情地与随行人员一一碰杯,感谢他们辛苦地完成了这次接待任务,并向北京来的同志一一介绍杭州名菜:这是活杀活烧的西湖醋鱼,这是产自西湖的油爆大虾,这是叫化子鸡,都是北京人难得吃到的西湖佳肴。当周总理看到服务员端上一盘盘他最喜爱的家乡菜时,一边举筷品尝,一边又向大家介绍说:“好久没有吃到家乡菜了,大家也来尝尝,这是绍兴霉干菜蒸肉,豆芽菜,霉千张,味道不错的嘛 ! ”吃得大家兴高采烈。 
饭后,周总理叫秘书去结账。省里同志出来阻拦说:“不必总理付了,由我们地方报销吧 ! ”周总理听了说:“今天我请大家,当然由我付钱啰!”店里 经理知道周总理的脾气,若不收钱,总理会生气的,就收了 10 元钱。谁知周 总理又不肯,当即对旁边一位姓姜的服务员说:“这许多菜 10 元钱怎么够呢 ? 一定要按牌价收足。”经理和厨师商量了一下,又收了 5 元钱。不料,又被周 总理看到,生气地说:“谁请客吃饭谁付钱。总理请客吃饭,也要和一般顾客 一样付钱嘛 ! ”楼外楼经理没办法,只好又收了 5 元钱。这样共收了 20 元钱。 
哪里晓得过了 1 个小时后,笕桥机场给楼外楼经理打来了电话,说周总理临上飞机前留下 10 元钱,付中午的饭费。楼外楼经理和职工们捧着这 30 元钱,都深深地为总理的这种廉洁奉公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商量了一下,只有按总理的吩咐去做,当即把当天午餐的饭菜,按照牌价单仔细算了一下,总共 19 元 5 角,和普通顾客一样结了账,并给周总理写了份详细报 告,附上清单和多余的 10 元 5 角,寄给北京国务院周总理办公室。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5. 周恩来的事迹

纵观历史,我们中国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黄继光等等,现在我就说说敬佩的周恩来总理。

周恩来总理从小就是一个破产的封建家庭的弟子,受足了家里长辈们封建思想的影响,但是,他热爱革命的心却没有改变。他这种立场坚定的决心,使我敬佩。

周恩来总理早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身为长子的他只好出面处理家事。由于他父亲在外地工作,家里又没有多少钱可以养活他和两个弟弟,所以,他只好向街坊、亲戚借钱。可是,原来与他家很好的一些亲戚却翻脸不认人,世态炎凉呀!而且,他家族里有封建思想的长辈也出面干涉,要他把谁第几天借了多少钱写在一张纸上,改天还得给那一家人磕头,拜圣人,在人家有节庆时,还得再借债给人家买礼物。周恩来在这样的境遇里,硬是把两个弟弟拉扯大了,他自立坚强的意志让我敬佩。

周恩来在十四岁时离开了家乡,到大伯居住的东北地区学习,一次在课堂上,老师问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同学中有的说是为了帮父母记帐,有的说是为了谋个人的前途。惟有周恩来坚决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他这句“为中华之崛起!”令我折服!

1911年10月10日,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周恩来倍受鼓舞。他找来一把剪刀,带头剪断了象征奴役、屈辱的辫子,表示同清政府决裂,他成学校里第一个剪辫子的学生。他这种革命大无畏精神,让我钦佩。

1994

年,周恩来当上中央总理时,他勤俭节约的作风并没有改变。有次,周恩来和一些中央委员出差,在一家饭店吃午饭,吃完午饭后,服务员想把吃剩的豆腐脑倒掉,被周总理看到了,他阻止服务员说:“我们中国刚成立,财力不够,不应该这么浪费,你把它拿去包好,今晚还可以吃。”周总理这种勤俭节约的作风使我敬佩。

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夜的工作》篇课文吗?里面的周总理工作是多么认真刻苦呀,他的办公室多么简陋: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可见,他是多么勤俭。他每天都要批阅许许多多的文件,但他又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句话一句话地审阅,他工作是多么认真。他这种认真勤俭、敬业的精神让我敬佩。

周恩来总理所做的一切都让我深深的敬佩,他在广州起义时的领袖风范,他在万隆会议谈判时的英姿飒爽,想到他一生的勤检,想到他因为废寝忘食地工作而病逝,想到十里长街送总理,他是那么的完美。我一直认为周总理是中国最伟大,也最值得人敬佩的人之一。

1976年1月8日,这位伟大的领导人,这个我敬佩的人,在北京去世了。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地方,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周恩来的事迹

6. 周恩来的事迹


7. 周恩来的感人事迹

呵呵,其实我就是总理故乡的孩子,看过总理的童年读书处、故居、纪念馆。我真的以我们伟大的总理感到自豪……

从1975年6月以后,周恩来由于癌症的折磨,身体极度消瘦,体重只剩下了30.5公斤。他清醒地估计到自己的生命“还有半年”的时间,但他依然继续顽强地工作着,同病魔、同邪恶势力进行着最后的搏斗。 
从12月中旬起,终日卧床的周恩来已无法进食,所需要的食物由医护人员用管子直接灌入胃里。这时周恩来的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进食、输血、输液、排液……以至连翻身都受到限制。为了减少周恩来的痛苦,医生不得已使用了安眠药和止痛针。但是,不时袭来的剧痛,仍使周恩来常常浑身颤抖,大汗淋漓。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他仍表现出高度的自制力。医生张佐良回忆:“总理用的止痛药,开头打一针可管上四五个小时,后来管两三个小时……他疼得实在不行时,就把我叫进去,说,我很疼,能不能哼一哼,叫唤叫唤。听到这里,我的眼泪都掉出来了。我说,总理,你现在愿意怎样就怎样吧!”护士许奉生说:“这时总理是很痛苦的,可他从来不哼也不叫。有一次他正睡觉,一下让病痛惊醒了,就问,我喊了没有?我们说,你叫叫没关系的,如果你疼,你就哼哼,就叫,没关系。他摇摇头。”

周恩来的感人事迹

8. 周恩来的感人事迹

  1.周恩来的故事 —— 三次付饭费

  那是周恩来总理陪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杭州的事

  这天下午周总理就要离开杭州了。几天来随行人员十分辛苦,周总理就吩咐秘书说:“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到楼外楼去吃便饭。”
  楼外楼菜馆的经理、厨师和服务员一听到周总理要来请客的消息,都非常兴奋。服务员忙着把面临西湖的餐厅打扫得窗明几净,经理和厨师忙着商量菜单。 11 时左右,周总理和随行人员谈笑风生地踱过西冷桥,漫步白堤,来到了楼外楼。席间,他热情地与随行人员一一碰杯,感谢他们辛苦地完成了这次接待任务,并向北京来的同志一一介绍杭州名菜:这是活杀活烧的西湖醋鱼,这是产自西湖的油爆大虾,这是叫化子鸡,都是北京人难得吃到的西湖佳肴。当周总理看到服务员端上一盘盘他最喜爱的家乡菜时,一边举筷品尝,一边又向大家介绍说:“好久没有吃到家乡菜了,大家也来尝尝,这是绍兴霉干菜蒸肉,豆芽菜,霉千张,味道不错的嘛 ! ”吃得大家兴高采烈。
  饭后,周总理叫秘书去结账。省里同志出来阻拦说:“不必总理付了,由我们地方报销吧 ! ”周总理听了说:“今天我请大家,当然由我付钱啰!”店里 经理知道周总理的脾气,若不收钱,总理会生气的,就收了 10 元钱。谁知周 总理又不肯,当即对旁边一位姓姜的服务员说:“这许多菜 10 元钱怎么够呢 ? 一定要按牌价收足。”经理和厨师商量了一下,又收了 5 元钱。不料,又被周 总理看到,生气地说:“谁请客吃饭谁付钱。总理请客吃饭,也要和一般顾客 一样付钱嘛 ! ”楼外楼经理没办法,只好又收了 5 元钱。这样共收了 20 元钱。
  哪里晓得过了 1 个小时后,笕桥机场给楼外楼经理打来了电话,说周总理临上飞机前留下 10 元钱,付中午的饭费。楼外楼经理和职工们捧着这 30 元钱,都深深地为总理的这种廉洁奉公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商量了一下,只有按总理的吩咐去做,当即把当天午餐的饭菜,按照牌价单仔细算了一下,总共 19 元 5 角,和普通顾客一样结了账,并给周总理写了份详细报 告,附上清单和多余的 10 元 5 角,寄给北京国务院周总理办公室。

  2、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基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摘自《环球人物》张颖霞/文
  3、“派克”的来历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4、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行了。”电影放映后,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5、巧对毛泽东
  1960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视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散步。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毛泽东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联动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断句,两处“顶针”,“洲”和“舟”又是谐音,应对难度极大。毛泽东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周恩来才思敏捷,熟谙地理,了解长沙竟于百步之内得佳句:“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天心阁系长沙市内一景,与橘子洲相对。即工整又流畅,整个对联浑然一体,两位伟人相对而笑。
  6、1973年8月28日,中共十大在京召开之时,出席会议的毛泽东已因患上腿疾而不能站。会议结束后,为了不让与会代表看出破绽为自己的身体担心,毛泽东就一直坐在座位上,想让代表们先退场。主席不退场,代表岂肯先退场。还是细心的周恩来总理看出了主席的心思,打破了僵局,他机智地说毛主席是要目送大家离开会场。毛泽东则故意执拗地说:“你们不走,我也不走。”就这样,代表们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地挥手与主席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