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是哪个季节出来的?

2024-04-30 00:48

1. 蜻蜓是哪个季节出来的?

蜻蜓一般在夏季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池塘、湖泊、沼泽等静水环境 ,幼虫在水中发育。
一般多在雨过天晴出现或者下小雨的时候成群出现,由于那个时候,空气中的水分比较多,水滴粘在小昆虫身上,导致它们的飞行速度及高度有所下降。为什么不多见,看看生态就清楚了,水污染,水域面积减少。
蜻蜓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幼虫生活在水中,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幼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
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或在水中产卵,能捕食大量害虫。
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昆虫的减少,近些年蜻蜓的数量也急剧减少。

扩展资料:
蜻蜓成虫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捕食飞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等对人有害的昆虫,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实为益虫。 蜻蜓的已知种类超过5,000种。
常见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浙江、四川、贵州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黄蜻全国多省市自治区。玉带蜻仅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和福建等省市自治区。
蜻蜓的交配也在飞行中进行。雄蜻蜓用腹部末端的钩状物抓紧雌蜻蜓的颈部;雌蜻蜓腹部由下向前弯,把生殖孔接到雄蜻蜓腹部第二节下面的贮存精子器官,而后雄蜻蜓进行授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蜻蜓

蜻蜓是哪个季节出来的?

2. 蜻蜓是哪个季节出来的

蜻蜓一般出现在4至9月,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池塘、湖泊、沼泽等静水处,因品种不同出现的时间也会不同。比如黑纹伟蜓,在华北区以及东北的辽宁,5-8月可见;华南区则3-10月可见。
常见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浙江、四川、贵州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黄蜻全国多省市自治区有分布;玉带蜻仅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和福建等省市自治区。

扩展资料:
蜻蜓眼睛的特点:
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翅膀相对发达,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和观察能力,确保了蜻蜓优越的捕食能力。蜻蜓眼睛的特点是视界广阔,蜻蜓的眼睛是有许多个单眼组成的复眼,内部多由网状性构成,更大范围地观察周围生物的移动轨迹,对危险信号及时作出反应,帮助蜻蜓观察并准确捕食猎物。
蜻蜓眼睛的优点是能够为动物提及广阔的眼界,并可以有效的计算自身与所观察物体的方位、距离,从而由利于复眼类昆虫作出更快速的判断和反应。在某些例子中,昆虫的复眼甚至能够分辨光的偏振,复眼的空间分辨率往往不及人的眼睛,但时间分辨率上也要优越许多,能高10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蜻蜓

3. 秋天红蜻蜓是哪儿来的?

红蜻蜓,腹长约3厘米,后翅长约四厘米。成熟雄蜻蜓体色为朱红色,翅膀透明;雌虫则为黄色,分布于中 。低海拔地区。红蜻蜓主要出现在4-12月份,常在水域附近的草丛附近活动,是常见的蜻蜓之一。红蜻蜓是蜻蜓科赤蜻属的总称,有半黄赤蜻和夏赤蜻等约21种。这种蜻蜓雌性成虫和未成熟的雄性都是黄色的,但是雄性在成熟过程中就会慢慢“变色”,从黄色变成了红色。此前人们以为,这种性别的颜色差异是为了便于其繁殖时的辨识。
红蜻蜓,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蜻蜓目,差翅亚目,分蜻科和蜓科。
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幼虫(稚虫)在水中发育,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成虫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捕食飞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等对人有害的昆虫,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实为益虫。[1]  蜻蜓的已知种类超过5,000种。红蜻蜓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稚虫“水虿”生活在水中,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

秋天红蜻蜓是哪儿来的?

4. 红蜻蜓,在什么季节出现?

  红蜻蜓主要出现在4-12月份,常在水域附近的草丛附近活动,是常见的蜻蜓之一。
  红蜻蜓是蜻蜓科赤蜻属的总称,有半黄赤蜻和夏赤蜻等约21种。这种蜻蜓雌性成虫和未成熟的雄性都是黄色的,但是雄性在成熟过程中就会慢慢“变色”,从黄色变成了红色。此前人们以为,这种性别的颜色差异是为了便于其繁殖时的辨识。

5. 秋天的蜻蜓有什么特点

秋天的蜻蜓的特点:
蜻蜓的外部特征是它有两对等长的、窄而透明的翅膀,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动,腹部细长,复眼突出,触角小。
蜻蜓的一大特点是它的卵是在水里孵化的,幼虫也是在水里生活的,平常所说的蜻蜓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雌蜻蜓会将卵产到水里,大多数是在飞翔时用尾部碰一下水面,然后把卵排出来。

蜻蜓也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而且每只眼睛又由数不清的小眼构成,这些小眼与感光细胞和神经连着,可以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它们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重点是还不必转头。
而且,它们的复眼还能测速,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所以蜻蜓是昆虫界的捕虫高手。

秋天的蜻蜓有什么特点

6. 蜻蜓一般在什么季节出现

蜻蜓一般在夏季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池塘、湖泊、沼泽等静水环境 ,幼虫在水中发育。
一般多在雨过天晴出现或者下小雨的时候成群出现,由于那个时候,空气中的水分比较多,水滴粘在小昆虫身上,导致它们的飞行速度及高度有所下降。为什么不多见,看看生态就清楚了,水污染,水域面积减少。
扩展资料
蜻蜓

蜻蜓,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蜻蜓目,差翅亚目,分蜻科和蜓科。
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幼虫(稚虫)在水中发育,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
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成虫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捕食飞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等对人有害的昆虫,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实为益虫。 蜻蜓的已知种类超过5,000种。

7. 蜻蜓什么季节出现

蜻蜓在夏季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池塘、湖泊、沼泽等静水环境 ,幼虫在水中发育。
多在雨过天晴出现或者下小雨的时候成群出现,由于那个时候,空气中的水分比较多,水滴粘在小昆虫身上,导致它们的飞行速度及高度有所下降。
蜻蜓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幼虫生活在水中,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
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或在水中产卵,能捕食大量害虫。

扩展资料:蜻蜓和其他许多昆虫都不一样,它的卵是在水里孵化的,幼虫也在水里生活,所以它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
雌蜻蜓产卵到水里面,多数是在飞翔时用尾部碰水面,把卵排出。我们常见的所谓“蜻蜓点水”,就是它产卵时的表演。蜻蜓的卵是黄色的。
蜻蜓是典型的不完全变态昆虫,由稚虫蜕变至成虫的阶段中,不需经历结蛹的过程。它们一生只经历三个阶段: 卵、稚虫及成虫。 蜻蜓稚虫是水生的,而成虫则是具飞行能力的陆生昆虫。

蜻蜓什么季节出现

8. 蜻蜓是什么季节出现的啊?

蜻蜓一般在6-11月出现,在夏季更为集中。蜻蜓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
蜻蜓是食肉性昆虫。它们捕食苍蝇、蚊子、叶蝉、虻蠓类和小型蝶蛾类等多种农林牧业害虫。蜻蜓是有益于人类的一类重要天敌昆虫。“蜻蜓点水”是蜻蜓将卵产在水中的生物学特征。其幼虫(稚虫)生活在水中,生活期因种类而异,蜓类一般为2年,有的长达了3至5年。可以用来监测环境污染,有药用、食用、观赏价值。
蜻蜓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其幼虫(稚虫)也需要在水中发育。蜻蜓目昆虫属半变态发育,一生只有卵、稚虫和成虫3个阶段,成虫常通过蜻蜓点水的方式将卵产入水中,稚虫又称水虿,在水中捕食其它水生生物,待羽化前爬出水面,交配产卵完成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