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华的详细介绍

2024-04-28 15:04

1. 何建华的详细介绍

主要从事宪法学、行政法学的研究,讲授宪法学、行政法学课程。曾获山西省直机关“一五普法先进个人”和“山西大学优秀党员”称号。2004年4月获“山西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所教授的《宪法学》课程被评为“山西大学优秀课程”。参编法学教材、著作共五部,在本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山西省软科学课题各一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三项,参与横向科研项目两项。论文1、行政公开的法律思考,《政法论坛》,2002年2期;2、WTO对经济行政法制度的影响 ,《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3期;3、对经济行政法几个问题的探讨,《理论探索》,2003年5期;4、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法治行政,《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1期;5、行政机关层级监督的法律思考,《政府法制》2005年理论专刊;6、论行政行为无效的标准,《政府法制》2005年理论专刊;7、土地征收法律程序刍议,《政府法制》2005年理论专刊;8、以权利制约权力∶遏制公共权力异化的重要途径,《山西大学学报》,2001年2期;9、论迁徙自由在中国的实现,《山西高校社科学报》,2005年4期;10、论人民代表直接选举中程序的完善,《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3期;11、论依法治国的实现途径,《理论探索》 2001年1期;12、论在依法治国实践中律师的任务和使命,《山西高校社科学报》,2001年6期;13、论“法治”建设中“德治”与“人治”、“礼治”的关系,《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期;14、晋商法律文化特点研究,《北京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2年1期;15、晋商诚实信用法律文化特点研究,《理论探索》,2002年4期;16、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理论与实践(副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11月;17、司法职业道德教程(撰写第九章:公证人员的职业道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9月;18、法律基础例论(参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19、法律基础(参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20、论迁徙自由在中国的实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4期;21、论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程序的完善 《山西大学学报》 2005年3期;22、论行政机关的层级监督 《政府法制》理论专刊 2005年8月;23、土地征收程序刍议《政府法制》理论专刊 2005年8月。成果1、专著:《宪法》法律出版社 2006年1月 主编。2、获奖:(1)2000年论文《依法治国与中国律师的跨世纪使命》获山西律师2000年大会一等奖,(2)2001年论文《以权力制约权力——遏制公共权力异化的重要途径》获优秀论文一等奖。3、项目:(1)党在基层政权组织中依法执政方式研究 省社科“十五”规划研究项目 2005.11,(2)以权利制约权力——遏制权力异化之研究山西大学社科研究项目 0109 2001,(3)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山西大学社科研究项目0109 2001,(4)山西城市法治建设研究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0105609 20016。

何建华的详细介绍

2. 何建华的人物简介

出生日期:1974   研究方向:复杂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决策、不确定空间关系推理   系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   硕/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职称: 教授 职级:四级  2004年9月—2006年11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助教(提前选留博士生);   2005年9月—2006年6月,地理空间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   2006年11月—2007年11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破格晋升副教授;   2007年11月—2013年1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期间,于2011年1月— 2012年1月 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 地理系访问学者。2013年1月—2014年12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He Jianhua, Liu Yaolin, Yu Yan, Tang Wenwu, Xiang Weining, Liu Dianfeng. A counterfactual scenario simulation approach for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farmland preservation policies on urban sprawl and food security in a major grain-producing area of China. Applied Geography, 2013,37:127-138He Jianhua, Liu Yaolin, Tang Xinming. Advances in Sptial-temporal Analysis. Tayler & Francis, 2008(Chapter 1).Liu Yaolin, He Jianhua, Tang Xinming. Indeterminate direction relation model based on fuzzy description framework.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2008(Corresponding author).Liu Yaolin, Liu Dianfeng, Liu Yanfang, He Jianhua, Jiao Limin, et al. Rural land use allocation in the semiarid Loess hilly area in China: Using 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odel equipped with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techniqu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2011.Ma Shifa, He Jianhua, et al. Land use spatial optimization based on PSO algorithm.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1(Corresponding author).He Jianhua, Yu Yan, Liu Yanfang. Research on the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land-use spatial optimiza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patial Analysis, Spatial-Temporal Data Modeling, and Data Mining,2009.Yu Yan, He Jianhua, et al.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land eco-economic suitabi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niche suitability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 7492, 2009.He Jianhua, Liu Yaolin, Yu Yan, Tang Xinming. Integrated model for uncertain topological and directional relation reason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Data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and Innovative Multispectra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2007.Yu Yan, He Jianhua.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land resource optimal allocation based on land use niche. Geoinformatics 2007: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He Jianhua, Liu Yaolin, Yu Yan. Fuzzy description model for indeterminate direction relation. Geoinformatics 2007: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Liu Yaolin, He Jianhua, Yu Yan.The topological relation model for indeterminate geographical objects based on fuzzy Close-degree.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 6366, 2006, Remote Sensing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GIS Applications, and Geology VI. 刘耀林, 何建华. 土地信息学,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马世发, 何建华, 念沛豪, 张雄宇. 粒子群神经网络混合模型在农用地分等中的应用.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马世发, 何建华, 俞艳.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城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模型.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刘耀林, 唐旭, 何建华. 基于数据场的空间分析技术及其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  艾廷华, 何建华. 应急服务空间数据集成研究进展 . 地理信息世界,2009.  何建华, 刘耀林, 俞艳, 唐新明. 基于模糊贴近度分析的不确定拓扑关系表达模型 . 测绘学报,2008.  何建华, 刘耀林, 俞艳, 唐新明. 不确定拓扑关系模糊推理 . 测绘科学,2008.  何建华, 刘耀林, 俞艳 .不确定方向关系的模糊描述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  俞艳, 何建华, 袁艳斌. 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  俞艳, 何建华.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温俊丽, 刘艳芳, 何建华, 王振宇. 湖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整合关键技术研究. 测绘科学,2007.  俞艳, 何建华, 甘宇航, 杨淳惠. AO支持下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研制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  雷起宏, 刘耀林, 尹章才, 何建华. 基于加权图的地籍时空数据描述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  俞艳, 郭庆胜, 何建华, 刘玉春. 基于Web服务的土地适宜性评价PSE设计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  何建华, 刘耀林, 唐新明. 离散空间的拓扑关系模型 . 测绘学报,2005.  俞艳, 郭庆胜, 何建华, 袁艳斌. 顾及地理网络特征的城市消防站布局渐进优化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  何建华, 刘耀林. 基于模糊度的不确定地理目标的形式化描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 .

3. 何建华的工作简历

1979年7月至1983年7月担任桐庐县凤川镇中心小学教师,1983年7月至1983年10月担任桐庐县三合中心小学教师,1983年10月调入桐庐县人民法院任书记员,司法警察,工会委员,1991年任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1994年任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审判员,1996年任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主持工作,刑庭被授予杭州市“严打斗争”集体三等功),1997年任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副庭长,1998年任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桐君人民法庭副庭长,1999年至2001年任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窄溪人民法庭庭长、政治指导员,2001年至2009年任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2004年刑庭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集体二等功,2007年起任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2012年被聘为桐庐县“六五”普法讲师团讲师。2014年1月22日确定为杭州市法学会专家人才库成员。

何建华的工作简历

4. 何建华的人物简介

现任本溪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会员,本溪市华兴企业总经理,本溪市市政协委员,本溪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少年随父五七大军下乡,1972年应征入伍,开始学习油画创作,1976年复员转业,1980年调任本溪市文物店经理,长期从事文物鉴定收藏工作,同时兼顾篆刻油画国画的创作工作。1988年下海经商,后成功创办民营企业,先后被评为青年企业家,市十佳复员转业军人等。2004年其名被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其作品以梅花,鸡,竹,寿桃,猛虎擅长。以画风浑厚飒洒,雄傲刚逸,自成一派。作品曾多次刊登在电台,报社,杂志,被中外友人收藏,并在全国省市多种美术展览中展出并获奖。被冠以”笔染云生,催笋成竹,墨砚雾起,润梅著花”的美誉。

5. 何建华的基本信息

何建华,男,汉族,1965年5月生,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武乐工商所公务员。拟形书法创作者。擅长楷、行草、隶书。2008年8月1日 在贵港市成功举办“何建华奥林匹克运动拟形书法展”。贵港市报、贵港市电视台、羲之书画报均报道该展览。曾获第三届新世纪杯全国书画大赛中青组金奖,第四届欧阳询奖全国书法大赛金奖,黄山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作品被入选多部书画集。2009年入编中国名人报道中国书画艺术人才库。

何建华的基本信息

6. 何建华的概述

何建华,男,浙江省富阳市人,法学本科, 现任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四级高级法官,杭州市法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第一期、第二期人才库成员(现为第2期)。杭州市法学会专家人才库成员。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刑事法律文件解读》、《民事法律文件解读》、《中国审判》、《案例指导》等法学期刊发表法学论文、案例分析60余篇,并多次获奖。在《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浙江法制报》、《浙江工人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新民生报》、《青年时报》和“中国法院网”、“正义网”、“中国民商法律网”、“华东司法研究网”、“东方法眼”、“中国普法网”、“法律教育网”、“刑事审判网”等发表法制新闻100余篇。

7. 何建华的人物经历

一、创作:中学时代即开始诗歌创作。其后多年坚持从事文学和音乐创作。文学方面著有电影文学剧本《莫高传奇》和《非常组合》等。另有《十载京华梦——何建华日记摘抄》自2007年起在《音乐人》杂志连载后广受关注和好评。音乐方面创作歌词、歌曲作品100多首,发表于《歌曲》《词刊》《军营文化天地》《音乐周报》《音乐生活报》等国内众多音乐报刊。1990年曾在甘肃举办过两场个人作品音乐会,甘肃电视台两次报道,开创了当时国内业余曲作者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的先河。二、编辑:曾为《乐器》杂志(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管,国家轻工业乐器信息中心、中国乐器协会、北京乐器研究所主办)编辑、记者。1999年创办《电脑音乐报》,后改名为《音乐人》,最后更名为《华人音乐家》。历时十四年,发行130期。主编并出版了数量众多的图书、CD光盘。系列音乐书籍《当代歌手喜爱的歌》已出版19辑,《当代中国歌词大观》已出版11辑。为海内外180多位词曲作者编辑、出版个人作品专著近200部。通过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策划、出版CD、DVD光盘20多张。其中《中国作曲家优秀歌曲作品集锦》系列影响较大。三、活动策划:自2003年以来,曾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中国音乐文化促进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中国文化管理学会、文化部东方文化艺术院、中国声乐学会、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北京音乐家协会、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中心、中国唱片总公司等单位合作,举办了大量的文艺活动。如:每半年一届的“北极星杯”全国词曲创作比赛已举办了20届;“歌坛在行动”全国词曲创作比赛连续举办了五届;“北极星群英杯”全国词曲创作笔会连续举办了十届;“金色彼岸之声”全国新人新作歌手选拔大赛连续举办了九届,其获奖选手司红军、东晓、冯霞、马世斌等都曾进入中央电视台青歌赛总决赛;“民族之声”全国词曲作品征集暨歌手乐手选拔活动举办了两届。还策划举办过“2006:相约张家界”、“2008:相约北京”、“2010:相约上海”、“2011:相约港澳”、 2012“青春之声”全国青少年才艺展演、2013北京国际“中国唱法”音乐节、2013北京国际青少年音乐节等大型文艺活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歌曲》杂志、《音乐周报》、《音乐生活报》及国内二十多家电视台都做过相关报道,在音乐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收到了良好的声誉。四、软件开发:主持开发了新一代简谱打印软件——谱霸,并亲自撰写使用教程。该软件以简单易学、制版精美等因素在众多简谱打印软件中独领风骚,并广受好评。

何建华的人物经历

8. 何建华的主要经历

1984年:在兰州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学士学位  1984~1987年:执教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  1987~1990年:就读于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获哲学硕士学位1990~1996年:执教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1996年:考入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200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被评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2004年:6-12月获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奖学金资助,赴德国汉堡大学进修,主要研究市民社会问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