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何时干涸

2024-04-28 06:42

1. 白洋淀何时干涸

截止2019年十一月,白洋淀没有干涸。
截止2019年十一月,安新县协调省、市水利部门实施白洋淀生态补水三次,水量1亿8000万立方米。核心区年水位控制在7.6米左右,维持了白洋淀的生态水位。
对维护白洋淀生态系统,发展农牧渔业和旅游业具有重要作用。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共投入1.9亿元,完成污水综合净化等11个子项目。
南河至新安北堤六段碱排水沟改造工程已完工,排沙总长3.3km,土方拆除3.64万m3,种植荷花1060m2,种植三叶草21000 m2。
投资947.22万元,实施白洋淀观光a线及寨南村至东店头码头疏浚任务,疏浚总长度16.6公里,疏浚面积27.36万平方米。

扩展资料:
白洋淀早有人烟,从白洋淀上游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的陶片表明,早在全新世初期,原始先民就已到靠近白洋淀的地区活动。
商周时期,人类在的白洋淀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到春秋时期,白洋淀附近即有了虢邑。《左传》载昭公七年春正月侯次于虢。
这里讲到的虢,据《读史方兴纪要》注在河北任丘县西十七里。即如今的后赵村北的高郭城遗址。战国时期这里又有鄚邑、狸邑。
唐代以前的白洋淀仍保持在天然的未经人工治理的原始面貌。宋代,白洋淀处在宋辽交界地区,为抵御辽兵进犯,宋在白洋淀进行塘泺,缘边渚水所聚,因以限辽。
此外,还进行屯田种植,并对边缘塘泊设置管理机构。通过人工治理使淀泊发挥水利效益。明代,为补充白洋淀人口,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和古北口小兴州向安新县大量移民。
白洋淀地区以鱼、苇生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清代,保天运河的开通,对保定地区物资的交流,经济繁荣,起了很大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洋淀

白洋淀何时干涸

2. 白洋淀消失的原因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飙升,气温升高导致水蒸发加快,水流失严重。白洋淀位于河北境内,常年雨水稀少,特别是近些年来干旱严重,白洋淀岌岌可危。而且白洋淀这几年干淀补水,有气候原因,但没有入淀河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自1988年白洋淀来水后,水位基本保持在8.5米左右,最高水位达到10.5米。1996年以后,由于工农业用水,特别是持续干旱等原因,水位不断下降,现在白洋淀水位已无法测量,基本处于干涸状态。
  
 白洋淀的干淀,除了自然气候的变迁外,人为因素占了很大比重。白洋淀的自然蒸发量每年在1000毫米以上,湖面若无自然补给,每天因蒸发降低一厘米左右。根据专家测算,只要两年不补水,白洋淀就会干淀。
  
 上游兴修水库,入淀水道被截流,加上白洋淀地处华北最大的“地下漏斗层”上(据资料显示,目前河北省累计超采地下水已超过50亿立方米,地下渗漏相当厉害),湖面的消亡乃至干淀几呈不可逆转的态势。
  
 一项研究数据表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白洋淀的入淀水量为10亿立方米,到了八十年代仅为2亿立方米左右,其中1983年至1988年连续5年干淀,1997年2004年连续八年干淀,水生生物遭到毁灭性破坏。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白洋淀里还有54种鱼类,1985年至1988年的严重干淀过后,白洋淀里就只剩下24种鱼了。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素有华北明珠之称,是旅游的好去处,一旦干枯对当地的旅游业会造成很大打击,影响当地财政收入。白洋淀一旦干枯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原有动物将无法在此立足,其生态循环将进一步破坏。

3. 白洋淀水污染的原因

20世纪的60年代以后,白洋淀受到工业排污影响。水污染日趋严重,曾导致鱼虾、蟹等死亡。自1960年代,白洋淀入淀径流和淀内蓄水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据记载,白洋淀在20年间曾经历了六次干涸。1983年到1988年曾出现连续五年的干淀。直到1988年的一场大型降雨,才使白洋淀得以重新蓄水。20世纪90年代后,通过人工调控白洋淀的水量,较好地解决了干淀问题。

扩展资料:
白洋淀水域辽阔,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淀内有芦苇12万亩,年产量7500万公斤,是本县的重要特产,经济价值高,可编织苇席,加工苇箔,造纸,制作工艺品,故芦苇有铁杆庄、寸苇寸金之称,是淀区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2001年,安新县被河北省评为芦苇之乡。淀内有近10万亩荷花,鱼、虾、蟹、贝、莲、藕、芡等水生动植物品种繁多,鱼类有17科54种,以鲤科鱼类最多,经济鱼类约占64%。
主要品种有鲤鱼、鲫鱼、草鱼、鲂鱼、鲶鱼、乌鳢等,并盛产元鱼、青虾、河蟹等名优水产品,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淡水养殖基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洋淀

白洋淀水污染的原因

4. 水循环的原理推断白洋淀20世纪末经常干涸的原因

20世纪50~60年代玛纳斯湖干涸的原因:
玛纳斯湖位于天山北部准噶尔盆地中心,是主要汇集天山北坡地表径流而成的内陆湖。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当年解放新疆的部队就地专业,屯垦戍边,玛纳斯两岸驻扎了大量的兵团,土地被开垦为耕地,发展灌溉农业 ,自玛纳斯河中游修建大量截水引水工程以后,除发生特大洪水有水流入湖区外,河水断流不再流入玛纳斯湖,20世纪70年代初完全干涸。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石河子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处夹河子水库逐年有计划地向下游玛纳斯湖注 水,玛纳斯湖生态环境逐年提到了恢复。
1998年,重新形成湿地。2005年,湖面面积为123平方公里。
玛纳斯湖湿地的形成使石河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等地的生态环境好转,近几年北疆地区出现沙尘暴的频率明显减少。

5. 白洋淀干涸的原因

截止2019年十一月,白洋淀没有干涸。
截止2019年十一月,安新县协调省、市水利部门实施白洋淀生态补水三次,水量1亿8000万立方米。核心区年水位控制在7.6米左右,维持了白洋淀的生态水位。
对维护白洋淀生态系统,发展农牧渔业和旅游业具有重要作用。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共投入1.9亿元,完成污水综合净化等11个子项目。
南河至新安北堤六段碱排水沟改造工程已完工,排沙总长3.3km,土方拆除3.64万m3,种植荷花1060m2,种植三叶草21000m2。
投资947.22万元,实施白洋淀观光a线及寨南村至东店头码头疏浚任务,疏浚总长度16.6公里,疏浚面积27.36万平方米。

扩展资料:
白洋淀早有人烟,从白洋淀上游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的陶片表明,早在全新世初期,原始先民就已到靠近白洋淀的地区活动。
商周时期,人类在的白洋淀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到春秋时期,白洋淀附近即有了虢邑。《左传》载昭公七年春正月侯次于虢。
这里讲到的虢,据《读史方兴纪要》注在河北任丘县西十七里。即如今的后赵村北的高郭城遗址。战国时期这里又有_邑、狸邑。
唐代以前的白洋淀仍保持在天然的未经人工治理的原始面貌。宋代,白洋淀处在宋辽交界地区,为抵御辽兵进犯,宋在白洋淀进行塘泺,缘边渚水所聚,因以限辽。
此外,还进行屯田种植,并对边缘塘泊设置管理机构。通过人工治理使淀泊发挥水利效益。明代,为补充白洋淀人口,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和古北口小兴州向安新县大量移民。
白洋淀地区以鱼、苇生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清代,保天运河的开通,对保定地区物资的交流,经济繁荣,起了很大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洋淀

白洋淀干涸的原因

6. 白洋淀现在是不是还没有干涸啊

截止2019年十一月,白洋淀没有干涸。
截止2019年十一月,安新县协调省、市水利部门实施白洋淀生态补水三次,水量1亿8000万立方米。核心区年水位控制在7.6米左右,维持了白洋淀的生态水位。
对维护白洋淀生态系统,发展农牧渔业和旅游业具有重要作用。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共投入1.9亿元,完成污水综合净化等11个子项目。
南河至新安北堤六段碱排水沟改造工程已完工,排沙总长3.3km,土方拆除3.64万m3,种植荷花1060m2,种植三叶草21000 m2。
投资947.22万元,实施白洋淀观光a线及寨南村至东店头码头疏浚任务,疏浚总长度16.6公里,疏浚面积27.36万平方米。

扩展资料:
白洋淀早有人烟,从白洋淀上游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的陶片表明,早在全新世初期,原始先民就已到靠近白洋淀的地区活动。
商周时期,人类在的白洋淀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到春秋时期,白洋淀附近即有了虢邑。《左传》载昭公七年春正月侯次于虢。
这里讲到的虢,据《读史方兴纪要》注在河北任丘县西十七里。即如今的后赵村北的高郭城遗址。战国时期这里又有鄚邑、狸邑。
唐代以前的白洋淀仍保持在天然的未经人工治理的原始面貌。宋代,白洋淀处在宋辽交界地区,为抵御辽兵进犯,宋在白洋淀进行塘泺,缘边渚水所聚,因以限辽。
此外,还进行屯田种植,并对边缘塘泊设置管理机构。通过人工治理使淀泊发挥水利效益。明代,为补充白洋淀人口,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和古北口小兴州向安新县大量移民。
白洋淀地区以鱼、苇生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清代,保天运河的开通,对保定地区物资的交流,经济繁荣,起了很大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洋淀

7. 白洋淀怎么形成的

白洋淀形成于第三纪晚期,成于第四纪,是河北平原北部古盆地的一部分,古雍奴薮的遗迹。白洋淀在地质构造上是属渤海凹陷(新华夏沉陷带)的一部分。早在海西运动时期曾两度下降,最后在第三纪末才沉没于海水之中,形成当时的北京湾。
由于黄河和海河水系冲积扇和三角洲的成长发育,河北平原逐渐出露水面,冲积扇和三角洲上的坡流与分流,彼此汇合于冲积扇或三角洲的边缘地带,使洪水漫衍的低洼处储水成为湖洼。这些洼地和湖泊成不连续的带状分布,如东淀、白洋淀、文安洼、大浪淀、千顷洼以及沿海的一些其他洼地等。

扩展资料
白洋淀面积约366平方公里。其中312平方公里在安新县境内,占总面积的85%。淀区三分陆地,七分水面,水域面积约15400公顷。是华北地区少有的内陆淡水湖。
白洋淀的上游有唐河、瀑河、曹河、潴龙河等九条河流,故有"九河下梢"之称。出水口在枣林庄,通过赵王河泄入海河,经天津东注入海。白洋淀四周堤防环绕,南有淀南新堤,北有新安北堤,东有千里堤,西有涨水熔堤。淀中象小岛一样的园田和村庄星罗棋布,沟叉河道纵横交错。
在白洋淀东边有个赵北口,相传战国时期为燕南、赵北的分界线。这里原有"十二座连桥",至今尚有两、三座桥的遗迹,可见白洋淀的历史是悠久的。白洋淀下游有大清河、小白河可通天津。
过去河水较大,保定附近一些物资多以水路经白洋淀运往天津,故它是天津、保定间水路交通枢纽,称之为京、津、保三角地带。因系水路要塞,淀边大小水旱码头和重镇较多,成为物资集散中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洋淀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华北明珠白洋淀

白洋淀怎么形成的

8. 白洋淀的发展现状

 管理协调机制过于松散,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不利于白洋淀整体开发、经营、管理等重大问题的及时协调解决;“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安新郭里口村生活码头的非法运营恶性膨胀;景区游览门票经营管理存在诸多弊端;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白洋淀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监管,随意破坏苇田改种稻田农田、乱搭乱建行为屡禁不止;另一方面,淀内水村生产生活“三废”处理不到位,水体污染严重。 2015年4月2日,国家旅游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第一阶段情况,部署专项整治第二阶段工作。有44家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有1家5A级旅游景区被严重警告、9家5A级旅游景区被警告,其中被警告的5A景区就包括“河北省保定安新白洋淀景区” 。 2013年10月17日, “华北明珠”白洋淀遭非法围淀造景。 在白洋淀湿地核心保护区内的烧车淀,大型抽水机在往外排水。2015年4月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的白洋淀环境整治约谈会上,环保部、河北省政府要求保定市政府在2015年6月底前对白洋淀环境整改到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