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的取经之路,真的没有动摇过吗?

2024-05-07 07:30

1. 唐僧的取经之路,真的没有动摇过吗?

小时候看《西游记》就很佩服唐僧,一路取经走来遇到了那么多的妖怪,N次差点就成为了妖怪口中的午餐。但是唐僧却从来都没有退缩过,凭借着自己两条腿一匹马,真的取到了真经。要说唐僧是否有动摇过,唯一的一次大家就是遇到女儿国国王的时候了吧。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唐僧面对女儿国国王的心态跟面对其他妖怪显然是不一样的。在这一路上,也有不少女妖怪看上了唐僧的美色,但是唐僧都是置之不理,不然就是避之不及。

唯独对女儿国国王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在面对她的时候,他真的曾经犹豫了。在唐僧看到女儿国国王的时候,也曾经因为她的美貌动摇过。在电视剧里,唐僧看她的眼神是有停留几秒钟的。
但是,唐僧是一个心智非常坚定的人。去往西天取经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虽然有一刻的恍惚,在情感上有一刻的犹豫,但是马上就被理智战胜了。

唐僧将去往西天取经看成是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在他生命结束之前,他根本不可能停下自己的脚步,不论是什么事情什么人都不可能阻挡他。
除了女儿国国王之外,唐僧可以说是没有动摇过了。哪怕是遇到了再可怕的妖怪,自己的处境再难再尴尬,唐僧都没有退缩过。更难得的是,在一路上经历了这么多的危险之后,唐僧依然还能够保有一颗赤子之心。

在面对所有的佛像,他都能够虔诚的打扫。只要有寺庙,就要参拜,这般虔诚真的对得起后来他被封为佛。

唐僧的取经之路,真的没有动摇过吗?

2. 唐僧取经是真的有这回事吗?

唐僧是《西游记》中虚构的人物之一,然而在唐朝的现实中确有其人的原型所在,即为唐玄奘。唐僧,俗家姓陈,法号玄奘,是唐太宗李世民时的高僧,又被人们称为“三藏法师”。玄奘是洛州缑氏人,13岁在洛阳出家,因为感到当时佛教各宗派的说教不一,于是决心到印度取经,寻根究底。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西出玉门关,远赴天竺国(印度)。第二年到达天竺。他首先学习印度语,然后收集各种佛教经典,学经引道,历时5年,终于成为博学的佛教高僧。 唐代僧人,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 。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 幼年出家 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盘经》等经论,造诣日深。 西行求法 通过多年来在各处讲筵所闻,他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瑜迦师地论》以会通一切的念头。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 赤建国(今苏联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 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 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 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 )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历游五印 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 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 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盘、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 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已佚)。 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3. 唐僧在取经的路上遇到过多少个“劫难”?

八十一难如下:
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出城逢虎第五难,落坑折从第六难,双叉岭上第七难,两界山头第八难,陡涧换马第九难,夜被火烧第十难,失却袈裟十一难,收降八戒十二难,黄风怪阻十三难,请求灵吉十四难,流沙难渡十五难,收得沙僧十六难,四圣显化十七难,五庄观中十八难,难活人参十九难,贬退心猿二十难,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难。

引申
在《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其实,八十一难的设定本身并不严格。有时,作者将一难分为二、三难以凑数,如“黄风怪阻”、“请求灵吉”两难实际上是一个故事的两个阶段。有时,并非唐僧本人直接遭难,如“心猿遭害”,受磨难的只是孙悟空,还有的如“祛道兴僧”就更算不得是取经人之难了。
从八十一难的具体描写来看,则各有寓意,或取譬自然,或象征社会,或影射历史,或直指人心,表明了一人生总会经历诸多磨难才能不断成长,不同的人生必须经历不同的考验才会成功。其角度不一,写法各异,多姿多彩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乃至整个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唐僧在取经的路上遇到过多少个“劫难”?

4. 唐僧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取经,他是被逼的吗?

《西游记》是我国的文学著作,其中,唐僧走过十万八千里,历经九九八十一南取得真经,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但是唐僧为什么不直接到印度去,而是在中国地图上花了那么多力气呢。

唐代的时候还没有中国地形图,唐僧也不知道走哪条路。唐僧最后选的是丝绸之路,虽然这条路很远,但是被无数人证明过,这是一条可以行走的路。如果唐僧从南部走,经过西藏,虽然路程会短很多,但是珠穆朗玛峰他就攀不过去。

唐僧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这是观音菩萨早就准备好了的。唐僧走了十万八千里尚且还有一难没有过。如果走了一条近道,九九八十一难就没法设置了。而且路程越远,越能体现出唐僧坚持不懈精神的可贵。

唐僧是如来的弟子金蝉子,犯了错被贬下凡间,通过取经回到如来身边。也就是说唐僧是个内定的幸运儿,不管他怎么样走,都是能取到经的。更不要说观音菩萨尽职尽责地帮他收了三个徒弟外加一匹白龙马。反正不管怎么走,上有观音菩萨,下有三个徒弟,唐僧都走得到。所以路程远近也不是那么重要。
唐太宗从地府里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举办水陆大会。水陆大会最出风头的就是唐僧了,于是唐太宗赐了紫金钵,赐了锡杖,还封他为“御弟”,唐僧被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没办法,只能走的尽可能远来表示忠心。

5. 为何有人说真正取经的唐僧早已死在取经途中?


关于《西游记》中,唐僧的生死问题,其实一直都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唐朝号称十次转世修行的好人,留下了一个“十次转世之谜”,而沙僧曾是玉帝的卷帘大将,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被玉帝罚下人间后,占据了流沙河,并在这里吃掉了九位取经人。
故而许多人都推论,这九位取经人,便是唐僧的那九次转世。由于缺少给力的保镖,都被沙僧吃掉了。这其实反映出了道和释的竞争,即,玉帝阻止如来。只有第十次之时,由于解救了孙悟空,所以闯过了流沙河这一关。当然,还有一种解读叫“十全十美”,或九九归一,即,唐僧必须要被吃掉九次,才能闯过那“九九八十一难”,十全十美的取回真经。
第二种便是,唐僧的真身,死于取经途中,也就是这个问题!
之所以会产生出这种说法,首先是唐僧的身份导致,他前生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即,被吃掉9次,代表着九次修为,故而成为了如来的二弟子,身份先得到加强。于是第十次投胎到大唐,却哪料还未出生,老爸就被水贼刘洪所害,于是自幼出家。这其实就是为了保持其肉身的修为,不被尘俗侵染。
这样一来,唐僧就相当于有两大部分组成,其一灵魂为金蝉子,肉身为唐三藏!在取经路上,肉身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压制住灵魂。但当师徒四人来到了“凌云渡”时,发生了一件恐怖且费解的事情,原文如下:
那佛祖轻轻用力撑开,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长老见了大惊。行者笑道:“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着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撑船的打着号子,也说:“那是你!可贺,可贺!”
随后,还有一首诗歌为贺:脱却胎胞骨肉身,相亲相爱是元神。今朝行满方成佛,洗净当年六六尘。此诚所谓广大智慧,登彼岸无极之法。


从这段描写中,首先能看出,对那个死尸,唐僧自己根本不知道是谁。但孙悟空等人却都齐叫:是你!那么唐僧为何不知?只因当他踏上凌云渡的无底船后,肉身便死了!而元神灵魂才开始显现。即,取经路上一直被压抑的金蝉子,要回来了!而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拥有法力,故而他们能看得出来。
对于这个推论,这首贺诗也提供了证据,看前两句:脱却胎胞骨肉身,相亲相爱是元神!即,肉身的唐僧已死于取经途中,如今是元神回归。为何要这样?只为了“行满成佛”,登上“彼岸”。也就是说,想最终成佛取经,肉体凡胎必须去掉(归一圆满)。

为何有人说真正取经的唐僧早已死在取经途中?

6. 唐僧取经路上经历的大劫难有多少?

1、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唐僧师徒四人了解了盘丝洞-黄花观的劫难,在八百里狮驼岭遇到太白金星化身报凶,悟空为知虚实探山,路遇巡山小妖小钻风,大圣变身为总钻风,骗小妖探知了妖王的本领和洞府,又变为小钻风,要进洞降妖,才引出后文,二气瓶大圣险罹难,狮陀城三僧斗三魔,大鹏计赚孙悟空,如来法降金翅鸟。
2、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
悟空进洞,见狮怪、象怪和鹏怪,但不慎被鹏怪看破捆翻,装入宝瓶。瓶内相继出现烈火、蛇和火龙,他忙拔下观音赐给的救命毫毛变成钻子透瓶底钻出,被狮怪张嘴吞下。狮怪饮药酒欲毒死悟空。悟宛饮酒后撒起酒疯,将狮怪折磨得死去活来。
3、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悟空迫使狮怪答应送唐僧过山。象怪拦住,以鼻卷去八戒,卷住悟空。 悟空以棒搠其鼻孔而被卒放,又拿住象鼻将其牵回,迫他答应让唐僧过路。三魔定计,在前面城市拦住三徒大战,众小妖趁机将僧抢入城内。
4、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相性 一体拜真如
八戒被怪咬住,沙僧被象卷住,悟空纵筋斗云欲走,被鹏怪飞上抓住。三怪将师徒入入笼内蒸时,悟空脱身,救出唐僧等,却魔头察觉,又将唐僧等人捉回。悟空拜请如来,如来令文殊、普贤二菩萨分别收伏自己骑青狮和白象。如来使鹏怪落在自己头上,现了原身。

扩展资料唐僧在取经路上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取名为:悟空、悟能、悟净,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和师弟猪八戒、沙和尚护佑师父跋山涉水,降伏了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战胜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成功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他本人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
猪八戒被唐僧收为二徒弟后,为让其继续戒五荤三厌,唐僧给他起了个别名叫“八戒”。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帮手,一路负责挑担,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武器是九齿钉耙。
沙僧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玉皇大帝,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后被唐僧师徒收服,一路主要负责牵马。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为人忠厚老实、任劳任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游记

7. 为什么唐僧费劲取来的经,在后来却无人问津?

玄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留学生。
不过,绝大多数人对于他的印象,还停留在《西游记》里那个絮絮叨叨的唐三藏。此人除了颜值很高,在取经路上基本就是个累赘般的存在。


真实的玄奘是唐朝著名的佛学家、佛经翻译家。其毕生的弘法活动,先是西行求法,后是翻译佛典。他西行求法,往返17年,旅程五万里,所闻所履138国。他在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当时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学习。后又历游印度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数十国,进行广泛参学。戒日王还为他在曲女城设大法会,十八天中无人能破其论点,被称为“解脱天”和“大乘天”。
玄奘所传法相宗派的唯识学说,由于忠实地保持了印度佛学的本来面目,在唐代曾盛极一时。
公正地说, 印度的佛学从汉末传来中国,直到唐初的几百年间,真正能够传译印度学说本来面目的,还要算玄奘的法相宗这一家。
然而,玄奘法师所弘传的佛法宗派在此后却门庭冷落,乏人问津。貌似玄奘大师忙活了一辈子,最终的目标却没有实现。
一、政治风暴的中心
玄奘当年西行求法,其动机乃在求真。《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说:“法师遮渴众师,备餐其说,详夸其义,各搜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经过 17年的艰苦努力,玄奘的初衷得以实现。
同时,在唐太宗、唐高宗的支持之下,玄奘组成庞大而高效的译经班子,译出《瑜伽师地论》等一大批唯识学经典及其它佛学经论,而太宗所撰 《大唐三藏圣教序 》又确立了玄奘在佛教界的领袖地位,为法相宗的传播开了绿灯,使唯识学说一时风靡海内,为其它宗派所不及。
玄奘、窥基(玄奘弟子,唐代著名高僧)之后,法相宗的中心人物转移到了三祖慧沼。
而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金刀之谶与弥勒下生信仰结合,是唐代叛乱的主要理论支撑。所谓金刀之谶,是南北朝至隋唐期间对“刘氏主吉”等类似刘姓当得天下谶语的概括。整个开元年间,占很大比例的妖贼、妖人作乱,都与刘氏有关。与此同时,
武则天以弥勒下生信仰建立了其政权的神圣性和合法性,
这更为后来的玄宗所不容。实际上,早在北魏时代(402年起)的起义,就多有金刀之谶与弥勒下生信仰的结合,之后这种情况更屡见不鲜。


所以对玄宗而言,金刀之谶与弥勒下生信仰的结合是动摇其王朝根基的重大威胁。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卯金刀”就成了统治者敏感和警惕的符号。这点在杨国忠改名一事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据《新唐书 杨国忠传》载:“国忠本名钊,以图谶有“卯金刀”,当位御史中时,帝为改今名。”
众所周知,杨国忠为玄宗宠妃杨玉环之从祖兄,玄宗却因杨国忠本名钊,犯金刀之谶,故特为之改名国忠。玄宗对金刀之谶的警觉和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这里再将法相宗三祖慧沼放置到这种政治环境中,可知:其一,慧沼是武周朝时期佛教界的中心人物,与武则天关系密切。其在窥基、普光圆寂后不久,就奔赴带有武则天官方意识形态的淄州大云寺;之后又被武则天征召参与了义净、菩提流志译场。由此可知,
慧沼在玄奘圆寂后,慈恩寺僧众与武则天关系疏远的情况下,逐步缓和了这种紧张关系,并成为带有武则天时期政治色彩的僧侣。
这点已使得其在玄宗朝处于不利的位置。第二,慧沼俗姓刘,正犯金刀之谶,这更为紧要。玄宗对杨国忠尚且如此在意,他更不可能对佛教宗派核心人物置之不顾。第三,弥勒信仰又是法相宗内部师资相承的传统,这点也为玄宗所顾忌。
综合以上三点来看,慧沼在自身有弥勒信仰的同时,又与武则天的关系密切,且又正犯金刀之谶。诸多因素结合,玄宗对慧沼的法相宗派持排斥和限制自在情理之中。故法相宗失去了政府的大力扶持,衰落也是在所难免了。
二、偏于“见”,略于“行”
隋唐以来,佛教在中国已经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许多高僧大德、 佛教学者,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翻译佛典和注释佛典,而是热衷于独立撰写佛学著作,进一步发挥佛教义理,从而使佛教逐步走向中国化。譬如禅宗、净土宗这种本土化了的佛教,由于已和中国传统思想相融合,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因而很快为人们所接受。
相反,忠实于印度佛学的玄奘所传的唯识理论,则因为与中国传统思想差距太大,不为人们所欣赏,因而逐渐被湮没。这可以说是玄奘所传的唯识理论在数传以后即衰落的原因之一。
与高度理性化的儒家、道家思想相比,外来的佛教更容易被变形改造;而与经典佛教相比,民俗佛教更简单易行。
代替纯粹理性的参悟,中国民俗佛教以信佛(人格神和偶像崇拜)为中心,一方面接受佛教教义中的四谛说和因缘说,简化佛教复杂、难懂的教义,承认世俗的苦难;另一方面保留了如戒律、布施和救世等具体形态,强调只要坚持修行,如吃斋念佛、供奉三宝、布施放生,就能顿出苦海,往生西天极乐世界。其本质是入世的,是对世俗社会去恶存善的改造。这符合民众的生活境遇。


要知道,相对有限的文化知识,疲于奔命的生活状态,应接不暇的赋税徭役,加之偶有的天灾人祸,百姓的信佛己经无关“佛心”“佛性”,只是基于对个人生活境遇的抗争和内心慰藉的寻求。他们信佛是对现实的逃避,更是对现实的改造。
对百姓而言,在家设佛堂、供佛像、烧香磕头、称名念佛、放生吃素、布施行善,外出朝山进香,这些基本是他们信仰佛教的活全貌。他们不指望跳出六道轮回、立地成佛,没有看破一切,没有出世之心,只是希望以善心善行和对佛祖的虔诚供奉,来求得现世和来世的幸福。
法相宗或教义艰深,或修行复杂,百姓便缺少了深入了解的动力和精力。但禅宗的刹那顿然与彻底明了;净土宗的一句“阿弥陀佛”,只需口诵佛号、心观佛祖,修行方式简单,无形中便脱口而出,潜移默化地变成人们的一句口头禅,无形中加强了佛教对民众的影响。
民众对佛教功利性的信仰是一种缓慢的、不为人知的佛教发展形式。他们的佛教感情似乎淡漠,佛教信仰略显功利,但在潜移默化中己然成为百姓生活的日常方式。如果缺失,其后果无法想象。
三、会昌法难与黄巢之乱
会昌法难与黄巢战乱,彻底终结了唐朝光辉灿烂的传统经院佛学时代。
与会昌法难破坏最严重的阶段大概也就是两年不同,
黄巢叛乱肆虐九年之久,中国几乎所有的重要地区都受到了蹂躏。
教界因此而受到的破坏被证实是无法弥补的。参阅当时的佛教史料,则可知后果是灾难性的。甚至如果从长远来看,黄巢之乱对于延续佛教传统的损害,可能要更大于会昌法难的打击。
先说唐武宗在位期间的”会昌法难“。在唐武宗对佛教的各种不同打击中,焚毁经典,尤其是佛教高僧的注疏与论著,可能是破坏性最大的。因为没有了这些书籍,就不可能将各宗派经历数个世纪,对经典的“正统”解释保存下来。武宗在公元846年元月特别下诏焚毁所有佛典,但他对于佛教的反感却是在登基之初就清楚地表现出来了,也预示出他可能会在今后全面的、大规模的灭佛。
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僧人,得以在寺院关闭与被驱逐到乡村去之前,将珍贵的佛教文献隐藏起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僧元堪,他为了保存智凯的注疏,将它们藏在屋壁。但这毕竟是凤毛麟角。
大规模的拆毁佛教藏经阁与驱逐僧人,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佛教文献的大量散佚,即使是在佛教禁令解除之后,也无法再次恢复。
要寻求基本的佛典变得都很困难,更不用说佛经的注疏了。
譬如公元856年,也就是恢复佛教整整十年之后,僧人疏言因为在故乡潭州(湖南)不能找到一套完整的佛经,专程赶到以寺院众多而著称的太原,希望能在那里找到。在节度使卢均的帮助下,经过了辖区数月的搜罗之后,才终于汇聚到五千卷的佛教经律论,由疏言带回湖南。


还没有从会昌法难中完全恢复过来的佛教,又遭到了黄巢乱军历时九年之久的全国范围的烧掠城乡,滥杀无辜,其损失之惨重,无可估量。无休止的战火劫掠对几乎每一个地区的寺院都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
如《宋高僧传》中的传记所清楚显示的,活跃在公元870年代至880年代的大部分僧人被迫放弃寺院,逃到他们希望是安全的地区,因为战场的不断转移,一些不幸的僧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竟然两次三次的成为难民。因为黄巢之乱以及之后唐朝最后二十年的战乱,诸如长安、洛阳等重要的佛教义学中心破坏殆尽,僧人们四散逃离,使得自隋朝与唐初以来,很多杰出的注重义理的宗派突然中断。
会昌法难与黄巢之乱对于注重文本阐释和深奥义理的法相宗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到了五代与宋初,当时的僧人们经常无法理解自己宗派祖师们流传作品当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概念了。譬如僧人悟恩的传记中记载:“会昌毁废,文义残缺,谈妙之辞,没名不显。”另一位僧人义寂,有感于战乱之后,残编断简,传者无凭,发愿要搜集整理玄奘祖师的著作,却只能找到零散的只言片语而已。
由于传承中断,重要著作散佚,中国佛教的特性在唐之后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正如我们看到的,那些特别依赖于文本阐释来解释教义的法相宗等,地位一落万丈,后来再也没有完全恢复;而另外一些诸如禅宗,净土宗,不是那么依赖于抽象义理的掌握,而更多的强调内在直觉与个人宗教体验的宗派,则越来越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
会昌法难与唐末战乱,使得中国义理佛教史上最富有创造力的时代突然终结,玄奘法师所弘传的法相宗差点永远地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为什么唐僧费劲取来的经,在后来却无人问津?

8. 真正取经的唐僧,早已死在了取经途中,为何这样说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经历了重重磨难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最后成功到达西天取得佛经。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说,唐僧其实早就死在取经途中,而死的关卡就是在凌云渡。其实仔细想一下是有道理的,唐僧死后,是金蝉子替他取得西经的。正好对应了唐僧是金蝉子转世,唐僧对前世还有顾念,也对李世民从感恩之心。而金蝉子则无欲无求,一心向佛。
一、凌云渡小说中面对凌云渡中滚滚的江水和看着非常危险的独木桥,唐僧当时只是一个肉体凡胎,肯定是不敢过的。唯独只有孙悟空因为法力无边,所以可以轻松过桥。正在几个人僵持不下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位撑船的老人。唐僧本来是不敢上船的,但是在孙悟空的半推半就下唐僧就上船了。后来他们度过了凌云渡,但是却留下了一具尸体,于是便有人说这具尸体是唐僧的。
二、唐僧与金蝉子的区别既然唐僧在凌云渡中已经死了,但是为什么去西天取经的又有四个人呢?其实真正到达西天的已经不是唐僧了,而是金蝉子。于是就有人好奇了,唐僧就是金蝉子转世,是唐僧还是金蝉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其实这大有不同,金蝉子在还是肉体凡胎的时候,他也做过杀人的事情,而他去取西天真正的原因也是因为李世民的命令。而金蝉子不同,他对李世民没有感觉,而且一心一意想要成佛。所以金蝉子要比唐僧内心纯粹一点,世间凡尘少一点。
三、西游记别有深意吴承恩的这个举动其实也间接说明了成佛必须要保持心灵的统一,内心始终坚定着成佛的目标,才能真正到达西天取得成果,最终成为无上佛祖。我觉得,真正取经的唐僧已经死在凌天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