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基本内容和精神

2024-05-08 23:53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基本内容和精神

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基本内容和精神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概述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以及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等10个方面。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纲要目录

序言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一)指导思想(二)工作方针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三)战略目标(四)战略主题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 第三章 学前教育(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六)明确政府职责(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第四章 义务教育(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第五章 高中阶段教育(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第六章 职业教育(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第七章 高等教育(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第八章 继续教育(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第九章 民族教育(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第十章 特殊教育(二十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四十六)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第十六章 扩大教育开放(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第十八章 保障经费投入(五十六)加大教育投入(五十七)完善投入机制(五十八)加强经费管理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六十一)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第二十章 推进依法治教(六十二)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六十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六十四)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六十五)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第二十一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六十六)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六十七)组织开展改革试点第二十二章 加强组织领导(六十八)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六十九)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七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实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纲要目录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纲要解读

根据纲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在2012年达到4%。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纲要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任务一一进行阐述。具体目标包括: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同时,我国将开展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纲要中特别提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这是针对我国近年来不断频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和治安事件提出的重要举措。针对许多学校没有安保的情况,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认为,教改纲要专门提及校园安全,很必要也很及时。前一段时间发生了几起校园突发事件后,学校安全已上升到国家高度。但学校安全管理应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措施。据王大伟了解,目前边远地区学校的保安和警察在减少。王大伟认为,目前校园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学校安全应由一个相对固定的、权威的部门负责。其次,尽快组织编写全国统一的校园安全教材,将校园安全纳入教育学研究领域。不过,最重要的是,使学校安全预案真正发挥效用。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现了哪些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现了哪些

6. 材料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

     (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全民族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自觉抵制外来腐朽文化影响。③文化可以影响人和塑造人。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给人以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推动影响人们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教育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⑤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创新。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推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⑦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辅相成,教育的发展有利于通过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促进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筹办工作中要注意勤俭节约。(4分)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工作中树立节俭意识,珍惜每一种资源。 (4分)③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应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办好“大运”服务人民。办好“大运”服务人民。(4分)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启示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办“大运”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4分)         略    

7. 什么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主要内容包括: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以及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等10个方面。
精神: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本《教育规划纲要》。

什么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8.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基础在教育;对个人而言,知识改变命运,或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教育成就未来。(2)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青少年:要珍惜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培养想像力,勇于在实践中大胆探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