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如此看重马谡?

2024-05-09 22:29

1. 诸葛亮为什么如此看重马谡?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少有能够出将入相的人物,历史评价很高,只是在对待马谡的事情上,成为了人们的争议点。大家纷纷对于诸葛亮的看人能力表示怀疑,觉得诸葛亮识人不明。
那么马谡究竟有没有才能?诸葛亮真的对马谡不够了解吗?忠武认为,诸葛亮不但不是对马谡认识不够,相反,诸葛亮非常了解马谡。众所周知,诸葛亮后期培养了姜维作为接班人,其实在姜维之前。诸葛亮是有一个接班人的人选,那就是马谡。
马谡能够被诸葛亮看重,其实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马谡,字幼常。是马良的弟弟。马家一直是荆州地区的大族,兄弟五个都非常有才名,在荆州地区有“马氏五常”的称号。而诸葛亮和马良关系非常好。裴松之在给三国志做注的时候就认为,诸葛亮和马良结为兄弟,或者是两家联姻了。反正不管如何,诸葛亮和马家的关系那是非常要好的。而马谡也尊诸葛亮为兄。
诸葛亮用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优先考虑荆州人,这从后面他的推荐的蒋琬,董和,董允,费祎。以及他在出师表里面向后主推荐的那些人才,全都是荆州人就可以看出。对于这一点,大家可能会认为诸葛亮任人唯亲。其实,古今中外,任人唯亲是无法改变的,即便是曹操,最信任的还是曹氏和夏侯氏这些亲戚。诸葛亮作为荆州派系的领袖,重用自己派系的人也就顺理成章。
马谡是荆州名士,关键很年轻。也确实有才学。史书记载:才气过人,好论军计。对于自己派系青壮中有如此优秀的人才,作为领袖的诸葛亮,自然是要重点培养,更何况两人关系非同一般。马谡是接班人的不二人选。诸葛亮常和马谡通宵讨论。史书载: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非常忙碌的,最后更是劳累过度,54岁就死了。可即便公务再怎么繁忙,诸葛亮也不忘记培养马谡。而马谡确实也有两把刷子,诸葛亮南征孟获之时,马谡建议诸葛亮使用攻心战术,最后的成果也非常显著,南蛮再也没有造反过。
刘备也知道诸葛亮非常看重马谡的,特意在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天天和马谡待在一起,想必马谡的这些问题也是知道的。就好像有人对我们说,你弟弟这个人有很大的缺点,你不要用他。我们第一考虑是要改变自己弟弟的缺点,而不是放弃。诸葛亮同样是这样考虑的。为此,诸葛亮后面任命马谡为丞相参军,相当于自己的秘书,进一步培养。因为在诸葛亮看来,马谡才学是有的,就是实际经验不够。
建兴六年,诸葛亮兵出祁山,开始了第一次北伐。诸葛亮为了增加马谡的经验,在宿将魏延,吴懿都在的情况下,没有听从大家的建议,破格让马谡担任大军的先锋。并且派非常稳重的王平来辅助马谡。诸葛亮为马谡铺平了道路,是非常希望马谡能够一炮打响,那么以后的事情就好操作了。
按常理,马谡虽说是主将,但是你没有实战经验,正常情况下,马谡应该以王平为主,自己就在旁边学习。就像现在的企业培养接班人一样,开始也是挂名某某总,实际上一切还是副手负责,但是功劳是自己的。诸葛亮派遣王平辅助马谡的目的也应该是这样。只是,马谡终究辜负了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完全甩开王平,自己单干,而他的对手又是魏国名将张郃。一个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新人,面对沙场宿将,失败也就在所难免。或许,马谡太希望证明自己了,太急于求成了。只是终究是欲速则不达。
马谡失败之后,诸葛亮非常的失望。在重大压力之下,不得不杀了马谡。人们称之为“挥泪斩马谡”。其实这是非常形象的。一手培养的接班人,关键时刻掉链子,诸葛亮是非常痛心的。更何况诸葛亮将马谡当亲人。
试想,如果马谡能够谦虚一点,或许马谡已经在蜀国位高权重。实在是非常可惜,也害的诸葛亮背负了一个识人不明的黑锅。

诸葛亮为什么如此看重马谡?

2. 三国里的马谡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

有。
要不然,街亭之败,诸葛亮也不会挥泪斩首了。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
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
建兴六年(228年),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撤军后被诸葛亮斩首。

3. 诸葛亮为什么如此看重马谡,真的是识人不明吗

马谡可不是一介书生,人家是政军要害职务都干过的国家级大员。入蜀后首先是绵竹县令、成都县令(首都长官),然后是越巂太守,乖乖,太守啊,而且那时候刘备还在,应该就是刘备封的。当时关羽(襄阳)、张飞(巴西)、魏延(汉中)、法正(蜀郡)、李严(犍为)、糜芳(南郡)这些人行政官职也就太守。益州在蜀汉建国前一共十几个郡国,光荣三国志里就有越巂这个“城”,马谡能当一大郡郡守(后汉书里这个郡下辖14个县),可想而知当时他在蜀汉集团的实际地位。
马谡街亭之败,诸葛亮作为统帅,有直接的领导责任,但不能算识人不明。

诸葛亮为什么如此看重马谡,真的是识人不明吗

4. 诸葛亮为什么看重马谡

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军讨伐雍闿,马谡送行数十里。诸葛亮说:“虽然我们一起谋划此事多年,今天请你再一次提出好计划。”马谡说:“南中依恃地形险要和路途遥远,叛乱不服已经很久。即使我们今天将其击溃,明天他们还要反叛。目前您正准备集中全国的力量北伐,以对付强贼,叛匪知道国家内部空虚,就会加速反叛。如果将他们全部杀光以除后患,既不是仁厚者所为,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办到。用兵作战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归服。”诸葛亮便采纳了马谡的建议。不久,诸葛亮斩杀雍闿。
 
建兴六年(228年),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撤军后被诸葛亮斩首。

5. 刘备都看出马谡不堪大用,为何诸葛亮会没有看出来?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述诸葛亮的故事。

  对于诸葛亮来说,这个错误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败笔,主要是他本来是可以避免这个错误发生的,毕竟刘备早先就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
  刘备的这个告诫,诸葛亮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依然重用了马谡,让他守街亭,结果是街亭失守,惨败而归。那么为什么刘备能够看出马谡的不看大用,智谋超凡的诸葛亮却没有看出来呢?其实这是有三个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就是刘备常年南征北战,经历的战争太多了,可以说身经百战,经验很丰富,而诸葛亮和刘备相比就有些太少了,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所以还是在理论的层面上。

  诸葛亮虽然有很高的智谋,但是他并没有参与过多少战争,他主要负责的是后方,并不是统兵作战,所以说诸葛亮的实战经验是很匮乏的,对战场的实际情况了解的也很有限。
  所以马谡的纸上谈兵对于诸葛亮来说就很有用了,马谡本人的沟通能力极强,所以在谈起军事理论是,也是头头是道,所以诸葛亮很容易就认为马谡是人才。
  刘备大半辈子基本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所以见过太多战场上的人,也经历过很多事情,只通过一个人的谈吐是可以判断出一个人有没有军事能力,对于马谡的夸夸其谈,刘备一眼就看明白了,马谡只不过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庸才而已。
  第二个原因就是蜀汉的人才在夷陵之战中消耗的差不多,到了蜀汉后期,真的是没有多少人才,诸葛亮已经到了求贤若渴的地步。
  夷陵一战基本上消耗了蜀汉大部分的人才,基本上刘备初期的人才,都死的死,老的老,这时真的是需要新人填补上去,蜀汉政权的稳定也是非常的急需。

  但是蜀汉地处偏僻之地,是很难招揽人才的,诸葛亮对此也是无计可施,所以有一个人才,他都不想放弃,希望能够做到人尽其用。
  在诸葛亮的眼里,马谡就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军事天才,他在马谡身上看到了希望,所以就算是刘备告诉过他马谡不堪大用,他依然是重用了马谡。
  第三个原因就是诸葛亮太过欣赏马谡,把马谡当作了知己。诸葛亮经常和马谡讨论一些关于军事方面的问题,这也让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的密切,甚至诸葛亮还把马谡当作了知己。
  在北伐的途中,诸葛亮也经常召马谡来讨论军情,有时一夜灯火通明,诸葛亮对马谡是极为的新任。
  所以在诸葛亮看到马谡身上的优点时,就忽略了缺点,他一直都觉得马谡是一个人才,优点遮盖了缺点。所以诸葛亮才会在众人反对之时,力排众议,坚持让马谡镇守街亭。
  综上所述,刘备能够看出马谡不堪重用,而诸葛亮没有看清马谡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庸才,是有三方面的原因。而刘备之所以能够直接看出马谡的本质,除了他经验丰富之外,他看人的眼光也很准,不然的话也不会招揽那么多的人才。

刘备都看出马谡不堪大用,为何诸葛亮会没有看出来?

6. 诸葛亮如此厉害,但为何看不出马谡是空有其表?

诸葛亮如此厉害,但为何看不出马谡是空有其表?打败瑞草霸王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后,韩高祖和吕后除掉李成王,分封的8个李成王(两个燕王)中有7人死亡或被废除,只有长沙王吴艺能逃过灾难,取得美好的结局。
韩超8名李成王被韩高祖清除7人,为什么长沙王吴艺能逃过一劫?
吴艺为什么幸运地逃脱了韩高祖的毒手?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弱小的长沙国不会对大国家党中央政府构成威胁。
虽然吴艺公被封为长沙王,但西汉初年长沙局位于荒原,人烟稀少,人口约25000户,根据每户5人左右,人口约10万人,长沙局到“文庆统治”为止,人口达12万户,约60多万人。
土地广阔、经济落后的长沙局缺乏兵力、金钱和粮食无法与中央政府抗衡,当时汉朝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军队数量预计是长沙局总人口的几倍。
韩超、韩高祖集结了30多万大军,进行了北击匈奴,这支部队不是中央政府的全部兵马,韩高祖可能在首都长安和各地留下了一定的驻军。这些部队的人数不得而知。据估计,至少有数万人。这样看来,中央政府在兵力方面对长沙国具有压倒性优势,弱小的长沙国可能对中央政府构成威胁,因此,韩高祖和
第二,长沙王宇瑞具有杰出的政治智慧:

吴艺在韩高祖和吕后开始对李成王的清算行动后,迅速将自己的封地和大部队交给韩高祖亲属管辖,从此如履薄冰,安静行事,埋头妻子和文学歌赋,吴瑞的妻子莫平是韩初著名的才女,传说中湖南民乐的创始人,公元前112年韩武帝成立了乐府。
鸭子和他的妻子陷入了父权,不仅使韩高祖失去了警惕,对他的信任度也很高,韩高祖在赵书中说:“长沙王充,其政令。”
第三,长沙国家也有利用价值:
西汉王朝建立后,周围又有一些蛮族不屈服,民月、南月等多次惊愕,韩六年、民月起义乱、韩高祖略定吴艺军前往赣南时,吴艺病死,追诗《文王》。

长沙国位于汉朝中央政府和南越国之间,南越国在吕后时期,与汉朝闹翻后进攻汉朝,第一个就是长沙国,这场战争给长沙国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进一步削弱了实力,吕后最初建造隔离墙,等待渔翁得利,双方都遭受巨大损失后,才派朱亚宫带兵抓住机会长沙国家对汉朝中央政府起着阻止征讨和野蛮人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所以汉高祖和吕后不必向长沙国王下手。
吴睿死后,在汉高祖时期长沙市夫妇共同安葬,世袭长沙王在吴睿、孙吴差、吴差去世后,由于没有后代,韩经济密封了第六个儿子刘时成、长沙王,诱发没有太多记录在史书上,但此后人们中出现了中兴、韩实、韩光武帝刘秀

7. 诸葛亮和马谡的关系怎样,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

我们分析了这么多诸葛亮,那么这些结论,和马谡的死有什么必然关系呢?我们已经知道,诸葛亮是一位揽权的贤相,他不但是把权力从四川帮手里拿来,也要从荆州帮手里拿来,这就需要协调双方的力量。当然,协调双方的力量,不是说要杀马谡来削弱荆州帮。是要缓和双方的矛盾。诸葛亮北伐,被后主召回,已经说明,矛盾在激化,因为所有人都没有充分认清诸葛亮的“揽权贤相”,都认为他是荆州帮的成员,魏延也不例外,所以他才气愤诸葛亮不用他的奇谋,因为他不知道诸葛亮伐魏的真正目的,其目的是为了以魏国和蜀国间的外部矛盾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内部矛盾。
充分性从表面看,似乎不必证明,是显然的,马谡失掉街亭,导致整个战争的失败,所以依法当杀。我要说这是太过肤浅的认识。当时的情况是如何的呢,蜀魏双方对垒势均力敌,僵持不下的时候,司马懿的魏国援军到了,一下子就使得蜀国的战局变为防御阶段,双方实力已经不再是对等的状态。所以,诸葛亮要分兵防御,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是街亭,会是魏国的进攻目标。所以,诸葛亮要选一个可以上任的人来进行街亭的防御。当时的最佳人选是谁呢,不是马谡,是魏延,可魏延不愿去守街亭,当时诸葛亮“以目视魏延,魏延低头不语”,魏延不去才有了马谡担任此职。魏延不去的最直接原因是街亭太难守住,他去也守不住。为什么呢?诸葛亮都没料到,司马懿会迅速的解决掉孟达,杀奔而来,更没料司马懿会用全部人马二十万来攻街亭,当然魏延不去,不是因为诸葛亮没预料到的他预料到了,而是他不想去,他知道太难守了,守的可能性太少了。我们都知道三国中魏延也是少有的文武全才,他都没把握打赢的仗,输了就有情可原(当然,可能有人不同意魏延的权威性,不认为他是将才,我只想说,再看看书吧)。所以,对一个有非常大的可能会输的战争打输了,要惩罚吗?所以,杀马谡不是失守街亭的必要惩罚,即马谡失守街亭,不是诸葛亮杀马谡的充分条件,失掉街亭如果有错也不足被杀。所以,充分性不成立。
必要性。我们已经知道了,诸葛亮的立场是荆州帮和四川帮之外的第三方调和者,这就不可避免的使诸葛亮成为众矢之的,他在双方都不会,事实上也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因为以荆州帮和四川帮任何一方的立场出发,诸葛亮都是自己一方的对立者。这一点,我们从上文中的几个例子可以感受到,四川帮诽谤诸葛亮至使北伐被后主召回,荆州帮的不信任,魏延屡次公开抱怨,以及诸葛亮急需魏延支持的街亭问题上,魏延退了一步(孔明魏延都知道守街亭难,可魏延守的话机会哪怕是只有一点点,也会是多那么一点的)。所以诸葛亮已经是生存在双方夹缝中的老鼠。到了孔明临终的后期,司马懿说,孔明事无巨细,均亲力而为,其可长呼?是呀,没人支持他,这事儿没人干,诸葛亮能不自己干吗?我们不禁要叹息,旷世孔明的千年孤单,没人理解他,和他站在一起。可是,这是错的,有人是和他有共同的观点和立场---马谡。读过三国都知道,孔明和马谡的关系是非常好的,有“常与之谋”的证据,事实上马谡确实是很有才干的,七擒孟获,攻心为上都是出自马谡和孔明的讨论。孔明也很重视马谡,待之犹如兄弟。这自然引起,无论是荆州帮和四川帮所有人的嫉妒,他们认为诸葛亮谁都不信任,而是仅仅信任马谡一人。是这样吗,他们不知道马谡和孔明是站在第三方的,他们甚至会有人讲就是因为马谡的存在,才是自己不被重用的原因,这就是马谡一定要证明自己,才站出来守街亭的原因。我们假想,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全师而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诸方给予的压力,因为街亭太难守了,难得魏延都不敢守了。可以说这是马谡不如诸葛亮成熟的表现,他承受不住各方指责的压力,选择了去守街亭。对于马谡守街亭,诸葛亮并不赞成,甚至是反对,要他立军令状,应该立这个军令状吗?悲哉马谡,可怜马谡,他明白孔明的意思,可还是选择了守街亭,所以他几乎选择了死,结果他也选择了死。因为,他丢掉了街亭。经过这些分析,我们已经可以知道,如果诸葛亮不杀马谡,那么孔明和属下的矛盾将发展的不可控制。到这里,必要性得以证明。
所以,哀哉孔明,真的是千年孤独,因为马谡已死。
最后我想说,人们都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是说有才干的人很少。可是,才子满天下,知音仅一人。可怜马谡,哀哉孔明!

诸葛亮和马谡的关系怎样,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

8. 诸葛亮为什么要重用马谡呢?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马谡才气器量超过常人,喜好议论军事谋略,丞相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公元223年,白帝城托孤之际,刘备不仅将刘禅托孤给诸葛亮,还没有忘记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不过,刘备的叮嘱没有起到效果,也即诸葛亮还认为不是这样,让马谡担任参军,时常接见一起谈论军事谋略,从白天直到黑夜。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为何不顾刘备的告诫,执意重用马谡呢?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他们的关系非比寻常。

首先,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发现诸葛亮是因为看重马谡的才华,所以才重用他的。比如在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时候,马谡就提出了“攻心为上”的计策,以此帮助诸葛亮平定蜀汉的南中地区,为之后的北伐中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惜墨如金的《三国志》,并没有其他的记载,也即无法全面解开诸葛亮执意重用马谡的谜底。毕竟,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已经强调了马谡“纸上谈兵”的问题,对此,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应该也会发现马谡的这一问题。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之所以执意重用马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关系非比寻常。

对此,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裴松之,曾为陈寿的《三国志》作注。在《裴松之注三国志》中,裴松之这位历史学家表示:“臣松之以为(马)良盖与(诸葛亮)亮结为兄弟,或相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
由此,针对诸葛亮和马良之间的关系,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裴松之认为他们之间存在亲戚的关系,也可能两人曾互相结拜为兄弟,类似于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关系。因为诸葛亮的年龄相对较大,所以,马良称呼诸葛亮为“尊兄”。值得注意的是,就“尊兄”的这一称呼,也体现出诸葛亮和马良之间的深厚关系。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马良(187-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马谡之兄。公元222年,刘备发起的夷陵之战中,马良不幸牺牲,对此,诸葛亮听闻后悲痛不已。因此,对于马良的弟弟马谡,诸葛亮将其视为自己的“儿子”。
与此相对应的是,马谡也曾表示,“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进一步来说,就诸葛亮和马谡之间,可谓情同父子。那么,非常明显的是,正是因为这一关系,诸葛亮才不顾刘备的告诫,执意在北伐中原期间重用马谡。当然,马谡的街亭之战,无疑应验了刘备的判断。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