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中的得分和权重如何计算

2024-04-30 00:52

1. 绩效考核中的得分和权重如何计算

分析如下:
1.采用性能系数
绩效系数:将绩效考核结果转化为绩效系数,实现其调整薪酬分配的功能。部门绩效系数和个人绩效系数定义为测试结果百分比。部门负责人的个人绩效系数是工作目标考核结果与具体考核结果(百分比)的乘积。
2.部门的工资计算方法
部门工资=基本工资总额+年度绩效工资总额+考勤奖金总额+(工作技能工资总额+绩效工资总额)x部门绩效系数=∑部门员工工资
3.部门主管工资计算方法
部门主管工资=底薪+年度绩效工资+总考勤奖金X部门绩效系数X个人绩效系数
4.员工工资的计算方法
员工工资=基本工资+年度绩效工资+总考勤奖金+总金额(工作技能工资+绩效工资)
("个人岗位,有效工资"=岗位技能工资+绩效工资)

扩展资料:
绩效考核办法通常也称为业绩考评或“考绩”,是针对企业中每个职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职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它是企业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2. 业绩考评的目的是通过考核提高每个个体的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在企业中进行业绩考评工作,需要做大量的相关工作。首先,必须对业绩考评的涵义作出科学的解释,使得整个组织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绩效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中的得分和权重如何计算

2. 如何做好360度考核

涉及的内容较多,下面的网页有详细的介绍,先看看。
360度考核法是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之一,其特点是评价维度多元化(通常是4或4个以上),适用于对中层以上的人员进行考核,EMBA、MBA等常见经管教育均对360度考核法的实施流程及组织要求有所介绍。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qUE4BzA24PXFroWw3RBXKjWQ_c7xnj-F0vUcO4HbmdXwV0GZsckVmN1Xjqv1eUtm8ECr4Vt1UIhPA-bi9JKXa

3. 有人可以帮我写一份员工绩效考核方案吗

员工绩效考核内容工作态度1 很少迟到、早退、缺勤,工作态度认真
2 工作从不偷赖、不倦怠
3 做事敏捷、效率高
4 遵守上级的指示
5 遇事及时、正确地向上级报告基础能力6 精通职务内容,具备处理事务的力
7 掌握个人工作重点
8 善于计划工作的步骤、积极做准备工作
9 严守报告、联络、协商的原则
10 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业务水平11工作没有差错,且速度快
12 处理事物能力卓越,正确
13 勤于整理、整顿、检视自己的工作
14 确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15 可以独立并正确完成新的工作责任感16 责任感强,确实完成交付的工作
17 即使是难的工作,身为组织的一员也勇于面对
18 努力用心地处理事情,避免过错的发生
19 预测过错的可预防性,并想出预防的对策
20 做事冷静,绝不感情用事协调性21 与同事配合,和睦地工作
22 重视与其他部门的同事协调
23 在工作上乐于帮助同事
24 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活动自我启发25 审查自己的力,并学习新的行业知识、职业技能
26以广阔的眼光来看自己与公司的未来
27 是否虚心地听取他人建议、意见并可以改正自己的缺点
28 表现热情向上的精神状态、不向外倾诉工作上的不满
29 即使是分外的工作,有时也做出思考及提案
30 以长期的展望制定岗位工作目标,并付诸实行

有人可以帮我写一份员工绩效考核方案吗

4.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选用

Lummus等从供应、过程管理、交货运送和需求管理4个方面列举了供应链绩效的主要考核指标。这些指标包括供应的可靠性、提前期、过程的可靠性、所需时间以及计划完成、完好订单完成率、补给提前期、运输天数、SC总库存成本、总周转时间。Beamon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定性绩效评价指标包括顾客满意度、柔性、信息流与物流整合度、有效风险管理和供应商绩效。定量绩效评价指标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成本的指标,另一类是基于顾客响应的指标。Gunasekaran等开发了一个供应链评价战略、战术和运作层次绩效的框架,给出了关键绩效指标的一览表,强调供应链绩效指标要涉及供应商、递送绩效、顾客服务和库存与物流成本。供应链咨询机构PRTM在SCOR(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模型中提出了度量SC绩效的11项指标,它们是:交货情况、订货满足情况(包括满足率和满足订货的提前期)、完好的订货满足情况、SC响应时间、生产柔性、物流管理总成本、附加价值生产率、担保成本、现金流周转时间、供应周转的库存天数和资产周转率。

5. 大家有什么成本控制的好的经验么?应该如何开展成本控制工作?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成本控制就是指以成本作为控制的手段,通过制定成本总水平指标值、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制成本的责任等,达到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与过程。
  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故又称为绝对成本控制;成本降低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因此又称为相对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成本要求(CCA2101:2005第2.5.10条)。满足成本要求主要是指满足顾客、最高管理者、相关方以及法律法规等对组织的成本要求。成本控制的对象是成本发生的过程,包括:设计过程、采购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销售过程、物流过程、售后服务过程、管理过程、后勤保障过程等所发生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结果应能使被控制的成本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使成本控制达到规定的、预期的成本要求,就必须采取适宜的和有效的措施,包括:作业、成本工程和成本管理技术和方法。如VE价值工程、IE工业工程、ABC作业成本法、ABM作业成本管理、SC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CD降低成本法、CVP本-量-利分析、SCM战略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环境成本管理、存货管理、成本预警、动量工程、成本控制方案等等。
  开展成本控制活动的目的就是防止资源的浪费,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并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
  成本控制反对“秋后算账”和“死后验尸”的做法,提倡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因此,成本控制必须遵循预先控制和过程方法的原则,并在成本发生之前或在发生的过程中去考虑和研究为什么要发生这项成本?应不应该发生?应该发生多少?应该由谁来发生?应该在什么地方发生?是否必要?决定后应对过程活动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
  成本控制应是全面控制的概念,包括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控制。
  成本控制的起点,或者说成本控制过程的平台就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做起,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将受到大大影响。
  1、定额制定。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主要有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额,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工时定额的制定主要依据各地区收入水平、企业工资战略、人力资源状况等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成本越来越大,工时定额显得特别重要。在工作实践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控制需要,还会出现动力定额、费用定额等。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控制工时成本,以及控制制造费用,都要依赖定额制度,没有很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2、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它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它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下面三项标准化工作极为重要。
  第一,计量标准化。计量是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进行测定,为生产经营,尤其是成本控制提供准确数据。如果没有统一计量标准,基础数据不准确,那就无法获取准确成本信息,更无从谈控制。
  第二,价格标准化。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制定两个标准价格,一是内部价格,即内部结算价格,它是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各核算单位与企业之间模拟市场进行“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二是外部价格,即在企业购销活动中与外部企业产生供应与销售的结算价格。标准价格是成本控制运行的基本保证。
  第三,质量标准化。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没有质量,再低的成本也是徒劳的。成本控制是质量控制下的成本控制,没有质量标准,成本控制就会失去方向,也谈不上成本控制。
  第四,数据标准化。制定成本数据的采集过程,明晰成本数据报送人和入账人的责任,做到成本数据按时报送,及时入账,数据便于传输,实现信息共享;规范成本核算方式,明确成本的计算方法;对成本的书面文件实现国家公文格式,统一表头,形成统一的成本计算图表格式,做到成本核算结果准确无误。
  3、制度建设。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运行的基本保证,一是制度,二是文化,制度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补充。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固化成本控制运行,就不能保证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定额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费用审报制度等。在实际中,制度建设有两个问题。一是制度不完善,在制度内容上,制度建设更多的从规范角度出发,看起来像命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制度建设要从运行出发,这样才能使责任人找准位置,便于操作。二是制度执行不力,老是强调管理基础差,人员限制等客观原因,一出现利益调整内容,就收缩起来,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大家有什么成本控制的好的经验么?应该如何开展成本控制工作?

6. 如何管理好促销员

?现代经济的发展,促销员站在销售的最后一个关口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而且,随着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终端销售更凸显出促销员的重要性。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家和商家都认识到了促销员的重要性,加强了对促销员的管理工作:他们把促销员纳入自己公司的体系,给予正式员工的身份,提供专业的培训,还制定了不少的管理条例。
促销员的特性分析
促销员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营销团体,他们文化不高,年龄基本偏大,大多数为女性,以赚钱为第一要务,很少有人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一个明晰的目标。尤其是最后面这一点,就决定了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不高,流动性很强。
因为他们文化不高,所以在接受公司培训的时候接受能力方面就有欠缺,对产品知识、促销技巧的学习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由于大多数促销员都是中年的女性,她们的要求也很低――赚一点钱补充家用,他们关心的大部分是家庭,所以对工作的积极性方面也有不足。而且对参加促销员培训活动天生就有一种抵触的情绪:有这个时间,不如到菜市场去买菜,回家为家人做饭呢。笔者参加过几次对促销员的培训活动,说实话,从头到尾,整个会场总是叽叽喳喳,小声的议论不绝于耳,在听得她们的议论内容却是,xx商场有换季服装处理,昨天猪肉又涨价了,等等。这样的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做促销就是为了赚钱。于是,许多厂商把招揽别的品牌的优秀促销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既节约了培训时间和精力,又能打击竞争品牌。而招揽促销员所需要做的工作很简单:给出比别人更高的薪酬待遇和提成点数。所以,当你在卖场里面看到一个熟悉的A品牌促销员某天突然出现在B品牌的专柜的时候,你千万不要惊讶。
厂商对促销员管理的分析
厂商对促销员的管理,主要就是两种,一种是打“感情牌”,用业务员与促销员的私人关系来维系,也就是“人治”;另一种是制度牌,制定严格的制度来对促销员管理,即“法治”。
促销员基本上是缺少品牌忠诚度的,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无根的浮萍,谁给的报酬高,就为谁工作。但是,促销员也会有感情,而且通常他们的感情不是对某个品牌,而是对经常关心他的这个品牌的业务员。
龙×品牌的一个促销员,销售技能十分过硬,在卖场里面保持着第一的销售成绩,也有不少品牌花更多的报酬邀请他为本品牌工作,但因为这个品牌的业务员在私人关系的维护上十分不错,他都婉拒了这些邀请。原因无他,一次他半夜偶染重病,因为是外出打工,当地没有亲朋,没办法他给业务员打了电话,这个业务员马上赶到,自己出钱带他上医院,跑上跑下为他办理住院手续,不睡觉陪他在医院里呆了一个晚上。在这个时候他看着业务员熬得通红的双眼,就下定了决心,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这个业务员。
当然,这是一个特例,但是我们的业务员如果在生活中多为促销员考虑,多关心他们一点,为他们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对于促销员来说,他们也是能够感觉到的,他们会这样想:与其到一个收入稍微高一点,但人情关系却冷冰的其他品牌工作,不如就在原地,钱虽然可能会少一点,因为这里有人情味。
法治,就是另外一种管理促销员的方式了,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和管理促销员。例如定期培训制度,晋级制度,考勤制度,还有各种要求表格的填写。这些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提升促销员的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使他们有一种被公司重视的感觉,而且还能让他们以企业的正式员工自居,从而培养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
厂商对促销员的管理就分人治和法治两种,这两种都有各自的优点,在促销员的管理上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们都有各自的缺陷,而这都是因为促销员的特性决定的。
人治,因为主要是由业务员与他沟通,有可能出现促销员只认业务员而忽视品牌的现象;法治,因为促销员散漫的特性,很难认同这种规范式的管理,并抱有抵触情绪。所以,将人治和法治结合起来,以人情挽留他们,用制度约束他们,才有可能在促销员队伍的建设中起到较好的作用。
而且,上文说到,促销员做促销的这份工作,最大的要求就是赚钱。别的品牌来挖促销员,他不离开,并不一定是他对你的品牌有多大的忠诚度,而是因为别人给的条件还不够。
所以,我们在对促销员的管理上,不能要求你来了就要一直干下去,这不符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合理流动的原理。我们都知道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他的心都不在这里了,你强留他,也只是留住他的人,而留不住他的心,消极怠工的情况也就很正常了,终端销售必然会受到影响。笔者曾为买笔记本电脑到数码城,先看的是联想的,估计这个促销员的心已经不在他的这份工作上面了,对笔者爱理不理,笔者一生气就到联想隔壁的七喜专卖店买了。过两天到数码城闲逛,发现他已经在HP的柜台里面上班了。
走了一部分老的促销员,再来一部分新的促销员,我们的管理还是要继续进行下去,不可能一劳永逸。可见,不管是人治还是法治,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现有的促销员管理好,新来的促销员培训好,因为,促销员管理就是一个重复性的工作,需要长期的坚持下去。

7. 供应链绩效评价

  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指围绕供应链的目标,对供应链整体、各环节(尤其是核心企业运营状况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运营关系等)所进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分析评价。评价供应链的绩效,是对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运行绩效、供应链节点企业、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所做出的评价。因此,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是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
  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衡量供应链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提供经营决策支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应该能够恰当地反映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以及上下节点企业之间的运营关系。评价供应链运行绩效的指标,要综合考虑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及其对其上层节点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影响。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内涵
  随着全球制造(global manufacturing)发展,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在制造业中普遍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市场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对供应链运作和管理尤为重要。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与单个企业绩效评价的有着很大的不同:评价供应链运行绩效的指标,不仅要评价该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而且还要考虑该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对其上层节点企业或整个供应链的影响等。所以对供应链绩效的界定要求更多的强调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协作。
  从价值角度给出供应链绩效的定义为:供应链各成员通过信息协调和共享,在供应链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技术开发等内外资源的支持下,通过物流管理、生产操作、市场营销、顾客服务、信息开发等活动增加和创造的价值总和。

  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一)基于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评价体系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 Reference model简称SCOR)是目前影响最大应用面最广的参考模型,它能测评和改善企业内、外部业务流程,使战略性的进行企业管理(Strategic Enterprise Management简称SEM)成为可能。
  Bullinger等人用SCOR框架对供应链进行了“自底向上”的绩效评价。何忠伟等人选择SCOR模型的绩效衡量指标作为基准分析的基础,对供应链流程进行绩效评价。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供应链管理委员会(简称CSCC)于2003年lO月颁发的《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评价参考模型(SCPR1.O)构成方案》,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2级指标和45个3级指标,也与SCOR相似。
  (二)基于供应链平衡记分卡的评价体系
  Robert S·Kaplan等人提出了“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评价体系。BSC不仅是一种评价体系而且是一种管理思想的体现,其最大的特点是集评价、管理、沟通于一体,即通过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滞后型指标和超前型指标、内部绩效和外部绩效结合起来,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从短期的目标实现转移到兼顾战略目标实现。
  该体系分别从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过程角度、学习和创新角度建立评价体系。其中,财务角度指标显示企业的战略及其实施和执行是否正在为供应链的改善做出贡献;顾客角度指标显示顾客的需求和满意程度;内部过程角度指标显示企业的内部效率;学习和创新角度显示企业未来成功的基础。
  唐国锋、王丰等(2006)利用平衡记分卡法,从供应链业务流程、财务、客户、学习及发展四个方面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龙子泉、高伟(2004)在对平衡记分法与基准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基准平衡记分法,克服了传统的单一财务评价的模式,把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置于新的评估体系之下。
  (三)sink and Tuttle(SaT)体系
  建立在“供应商——投入——加工——产出——顾客——成果”模型基础上的sink and Tuttle(SaT)体系共包含七项评价指标,即效率(投入)、有效性(成果)、生产率(产出/投入)、盈利能力、质量(加工)、创新和工作环境质量。该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将企业绩效的评价与战略计划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
  另外,常良峰(2003)认为,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问题实质上是对供应链整体运行状况、供应链成员以及供应链上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度量,一般涉及各企业内部的绩效度量、供应链上各企业间外部合作的绩效度量以及供应链整体绩效度量三个方面。Liu等从评价因素层、评价因素指标和具体评价指标3个层次构建了一个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综合评价供应链绩效有一定参考价值。史丽萍等建立了供应链企业外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正确度量供应链企业外部绩效提供了依据。

  供应链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供应链实践的不断深入,为了科学、客观地反映供应链的运营情况,应该考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并确定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指标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内容比现行的企业评价指标更为广泛,它不仅仅代替会计数据,同时还提出一些方法来测定供应链的上游企业是否有能力及时满足下游企业或市场的需求。在实际操作上,为了建立能有效评价供应链绩效的指标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
  ◇ 应突出重点,要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
  ◇ 应采用能反映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体系。
  ◇ 评价指标要能反映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情况,而不是仅仅反映单个节点企业的运营情况。
  ◇ 应尽可能采用实时分析与评价的方法,要把绩效度量范围扩大到能反映供应链实时运营的信息上去,因为这要比仅做事后分析要有价值得多。
  ◇ 在衡量供应链绩效时,要采用能反映供应商、制造商及用户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把评价的对象扩大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供应链管理是个新近出现的理念,供应链绩效评价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先前的研究者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但是还有诸多问题尚待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很多研究的注意力放在供应链绩效的单维度评价上(如财务评价),很少有考虑把供应链绩效作为一个跨企业的、复杂的、多维的、综合性系统来评价;
  缺乏供应链整体绩效与各成员绩效关系的研究。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受到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各节点企业的收益与供应链的整体效益是非线性关系,因此各节点企业的利益如何协调将直接影响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但从现有的文献资料中还没有发现有谁对此作过深入的研究。而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既要进行供应链整体绩效和各子系统绩效的评价,还要进行供应链绩效的综合评价,这是以后研究中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一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个企业的绩效评价或买卖关系的绩效评价上,特别是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顾客满意度的评价受到广泛的重视。这种评价思想,本质上还是从核心企业角度,而不是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来进行评价。
  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和绩效评价系统有待进一步开发。目前,对供应链绩效评价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少,有些还很不完善,如层次分析法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经验,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它至多只能排除思维过程中的严重非一致性,却无法排除决策者个人可能存在的严重片面性。比较、判断过程较为粗糙,不能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决策问题。
  此外,现有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和工具很少能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异构数据库内的数据及时、准确的析取到评价系统的数据库中,无法实现实时的动态的绩效评价。如何开发出适合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新方法、新手段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选用
  Lummus等从供应、过程管理、交货运送和需求管理4个方面列举了供应链绩效的主要考核指标。这些指标包括供应的可靠性、提前期、过程的可靠性、所需时间以及计划完成、完好订单完成率、补给提前期、运输天数、SC总库存成本、总周转时间。Beamon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定性绩效评价指标包括顾客满意度、柔性、信息流与物流整合度、有效风险管理和供应商绩效。定量绩效评价指标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成本的指标,另一类是基于顾客响应的指标。Gunasekaran等开发了一个供应链评价战略、战术和运作层次绩效的框架,给出了关键绩效指标的一览表,强调供应链绩效指标要涉及供应商、递送绩效、顾客服务和库存与物流成本。
  供应链咨询机构PRTM在SCOR(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模型中提出了度量SC绩效的11项指标,它们是:交货情况、订货满足情况(包括满足率和满足订货的提前期)、完好的订货满足情况、SC响应时间、生产柔性、物流管理总成本、附加价值生产率、担保成本、现金流周转时间、供应周转的库存天数和资产周转率。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
  根据供应链管理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和目标,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应该能够恰当地反映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以及上下节点企业之间的运营关系,而不是孤独地评价某一供应商的运营情况。
  例如,对于供应链上的某一供应商来说,该供应商所提供的某种原材料价格很低,如果孤立地对这一供应商进行评价,就会认为该供应商的运行绩效较好。若其下游节点企业仅仅考虑原材料价格这一指标,而不考虑原材料的加工性能,就会选择该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材料,而该供应商提供的这种价格较低的原材料,其加工性能不能满足该节点企业生产工艺要求,势必增加生产成本,从而使这种低价格原材料所节约的成本被增加的生产成本所抵消。所以,评价供应链运行绩效的指标,不仅要评价该节点企业(或供应商)的运营绩效,而且还要考虑该节点企业(或供应商)的运营绩效对其上层节点企业或整个供应链的影响。
  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是基于部门职能的绩效评价指标,才适用于对供应链运营绩效的评价。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是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作用
  为了能评价供应链的实施给企业群体带来的效益,方法之一就是对供应链的运行状况进行必要的度量,并根据度量结果对供应链的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因此,供应链绩效评价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
  (1)用于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果做出评价。主要考虑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为供应链在市场中的存在(生存)、组建、运行和撤消的决策提供必要的客观依据。目的是通过绩效评价而获得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行状况的了解,找出供应链运作方面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2)用于对供应链上各个成员企业做出评价。主要考虑供应链对其成员企业的激励,吸引企业加盟,剔除不良企业。
  (3)用于对供应链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做出评价。主要考察供应链的上游企业(如供应商)对下游企业(如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用户满意度的角度评价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好坏。
  (4)除对供应链企业运作绩效的评价外,这些指标还可起到对企业的激励的作用,包括核心企业对非核心企业的激励,也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的相互激励。

供应链绩效评价

8. 如何加强物质计划管理,使计划具有前瞻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如何做好计划管理保证目标达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何把工作效率最大化,将直接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而计划管理将是目标实现的核心要素。 计划管理作为企业规范的前置,起到了项目的协调和组织作用,很好的进行了有效协调、明确分工,在工作节点问题上保持部门之间的意见统一,贯彻落实到位,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以优化企业运作流程,从而有效提升项目运营实力。 房地产项目运营最佳实践一书以全局性思维,阐释了企业运营的全过程,融合了多家标杆企业的先进理念,也将以榜样的力量帮助我探索适合自己工作方法,所谓拿来主义就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改良,以此达到工作的最佳状态和最高效的工作效率。 最佳实践一书在整合成果的基础上,系统的从项目运营、组织管控、投资收益管理、计划管理、会议管理、营销管控、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多个方面论述了房地产运营管理的内涵和延展。同时通过各种案例图表清晰的分析项目经营管理的症结和解决方法。 结合最佳实践的深刻理论,我从组织、计划、营销、客户和文化五个方面进行学习和思考。 组织管控方面, 该书就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控模式、构建思路和组织模式进行详尽的分析,针对不同的企业进行了模式的设置,提出了在房地产在各个不同的发展周期适用于不同的管控模式,没有最佳也没有标准,只有最适合的模式。 同时在建立起适合的核心架构下,一支专业的团队尤为重要,这个团队,必须具备凝聚力和执行力,企业有了团队凝聚力,才能更好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曾经闭着眼睛就可以赚钱的时代已经终结,如今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了弱肉强食的时代,只有厚增自己的实力来抵御外来的压力和竞争,积极进行职能结构的优化,针对不同地域制定不同的组织管控模块,有效搭建和提升执行力的平台,以此来推动和加强企业的稳健发展。 计划管理方面, 分别从运营效率、目标达成、主项计划、专项计划、部门计划、阶段性成果等展开研究和分析。一个好的计划等于成功了一半,因为机会与风险并存,通过计划可以降低风险,提高效益的实现。 项目的开发存在着内外综合环境因素影响,可控与不可控,而通过计划管理进行有效地加强协同关系,权责分级,层层落实,使项目计划落地有效地得以推进。 在关键节点的控制上进行统一的规划包括前期的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产品的定位、客户的界定等进行解决方案评审,通过方案的敲定,经过组织、实施、监督、协调、控制的过程,系统的进行各项计划的落实和开展,通过工作内容模块化、标准化,以控制过程基调、以效率为中心、以结果为目的,从而是项目运作的步调一致,合理推进项目是企业进入规模扩展。 营销管理方面 营销管理做为房地产企业重要组成部门之一,在整个项目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个好的营销团队的建立,离不开一个科学和严谨的计划管理体系。而在整个营销环节,承担着战略体系的实施,一个打硬仗的角色。 如何集中他人的努力来达成目标的实现,将是管理工作的重心,必须考虑人、工作、人与工作的相互性,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的结合性,在平衡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时,既要执行规范又要改变规范。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体系,通过组织把任务和目标细分,明确每个人的任务职责,同时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以此来有效的连接计划执行确保管理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机性 在人事活动方面,遵循人类行为模式,即所有自觉行为无不来自于激励或动机,所以尽量不要批评、指责和抱怨,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的赞扬,同样害怕别人的指责。想要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赏和鼓励。真诚的赞扬可以收到效果,批评和耻笑却会把事弄糟。 弗洛伊德: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起自两个动机:人性的渴望和做伟人的渴望。 房地产作为大宗商品具有特定性、固定性、价值的大额性、政策性、使用的长期性和投资性等,具有不同于一般消费商品的特性,我们在确定其物业定位,制定营销策略时,必须考虑到上述特征,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对现有的营销方法和手段进行舍取、突破和创新,使其适应房地产这一特定行业的需要。来制定一个 切实可行的销售计划,还包括实施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在这个过程利用有效手段进行市场形势的研判,制定明确的目标计划,产品定位、市场推广、项目进度、回款计划、销售执行等,根据目标编制进行任务分解,层层落实,协同一致,严格按照业务模块进行业务梳理,构建各层级计划的关联关系,从而有效支撑部门计划的落地。另外售后服务管理也是应该特别重视的一块。到位的物业管理,一定会为后期开发销售树立好口碑,为后期产品的销售工作带来促进作用。 客户管理与企业文化方面 房地产企业在客户关系管理上既要和自己的过去相比,更要和行业的领先者相比,对比最佳实践,找出自身的差距。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万科是高举领跑者大旗的标杆企业,万科已经是中国知名的品牌,但是,支撑万科品牌背后的力量是什么呢?万科自己的表述是:“技术创新、部件品质和服务以人为本。”房地产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万科的实践证明房地产企业是有其核心竞争力的,这种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创新、产业化程度以及企业文化方面,我们如何来看待品牌背后的东西?曾经有一篇文章中讲过“房地产品牌的背后是客户关系”的观点,是的,一个好的房地产品牌,其后面一定是有忠实的客户关系在支撑着,如果品牌后面没有客户关系支撑的话,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不能持续发展。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下,客户关系管理贯穿价值链始终,同时营销策略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过去的产品营销、事件营销到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是以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来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理念的 传统的营销强调的是产品,现代营销理念强调的是客户服务,即使有了满意的服务,客户也不一定忠诚,将来将趋向于体验营销,只有为客户提供难忘的体验,才会赢得客户的忠诚,让企业走的更远。 《体验经济》一书中描绘了一则体验故事:生日最美妙的东西并非物品。从提供产品到展示体验,是一个企业不断适应客户的新需求、增加自己差异化的竞争地位、提升盈利水平壮大自身实力的顾客定制化过程;反之,则是企业走向无差别竞争、不断降低自身盈利水平的过程,最终的结果可能导致企业的消亡。 21 世纪的营销,是要建立4R 的关系文化: “保持”,是指通过满足和超过客户需求来留住他们,保持客户比取得客户的成本要少,核心是必须自愿。保持在房地产业的体现就是,使得客户的再下一次置业时,仍然选择你这家企业。王石说,深圳的客户每隔6 年半就会有一次置业行为。 “关联销售”,是指由于客户与企业建立了基于信任、守信、交流和理解基础上的关系,从而购买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关联销售在房地产业体现的也很突出,购买住宅的客户又选择了你的商铺等等。 “推荐”,是指由客户满意度带来的口头宣传效应,那些感到满意的客户会向他人传递强有力的信息。推荐,我们又将它称为“链式销售”,推荐的效用在所有的房地产企业中都有体验,在有的企业中,客户推荐已经成为销售的主要管道,占到整个销售额的50%以上。 “恢复”,是指将失误或者错误导致的客户失望转化成新的机会。通过恢复,可以重申你对客户的承诺。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恢复就是解决客户的问题,将问题客户转化为满意客户,实践证明,恢复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兑现企业对于客户的承诺,将会有效地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培养忠诚客户 越来越多的成长性房地产企业开始认识到培养忠诚客户对开发商来说是很值得的,保持现有客户比吸引新客户的费用要低得多,维持一个忠诚客户可以为企业带来长期的利益,但是如何才能够将客户培养成忠诚客户呢。 首先,房地产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俱乐部效应,让客户沉浸在一种会员情绪中,其乐融融,加入其中能够体验到一种归属感,即使没有金钱和实物的酬谢,客户也会感动又乐趣。其次就是,企业要提供与客户价值观相符的活动作为对客户的回报,通过客户活动,产生与客户间的互动,从而强化了与客户的情感交流,最 终是能够极大的增强客户对你的认同感。再次,可以通过发展联盟商家,为客户提供多方位的超值服务。 目前,国内的标杆企业几乎都是按照这样一种模式来做的。万科在1996 年借鉴香港新鸿基地产“新地会”的概念,率先在国内开始成立了客户会——即“万客户”,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万客会的服务理念也由初期从服务者的角度出发的“培植信赖的服务”,发展到“双向沟通服务客户。”和原来相比较,它强调了功能、注重了互动,如今又发展为“分享无限生活”,理念更加包容更加宽泛。 招商地产秉承以客为先的服务理念创办了招商会,通过联络整合蛇口区内诸如绿草地高尔夫俱乐部、美伦山庄、南海酒店、联合医院、体育中心等各类生活服务资源以及招商局集团麾下招商银行、平安保险、国通证券、招商国旅、迅隆船务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为客户提供更优惠、更便利的全方位服务, 使会员真切感受家在蛇口的美妙,享受真正优质的生活。 侨城会是由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面向华侨城地产的业主和其他高尚人士生活服务组织。侨城会依托华侨城集团,通过内联华侨城城区内的各种生活、娱乐、教育、旅游等资源,外联其他俱乐部、会所等组织,为本会会员提供消费优惠、文化沙龙、旅游健身、置业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 开发商成立客户会对他们来说有什么回报呢?让我们来看看客户关系管理的价值体现,在销售环节,满意的客户可能推荐亲朋好友购买你的产品,也可能自己再次购买;在服务环节,我们可以根据客户提出的回馈意见,来改进规划设计、改进工程质量、改进服务过程质量。 忠诚客户,就在你身边 对房地产而言,一个忠诚客户的培养,贯穿于项目开发的全过程,落实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 首先是产品开发,如果你能站在目标客户的角度,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精心研究小区环境和户型每一方寸空间的有效利用,并能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将建筑和 园林的艺术之美发挥到淋漓尽致,那客户一定不会对该公司做事的用心程度和专业素养无动于衷,“诚心,用心”,是我们与客户交流的基础,既是我们赢得客户尊敬和忠诚的手段,也是我们回报客户(朋友)的礼物。人与人的交往是如此,公司与客户的交往也是如此。 其次是市场推广。有了产品做基础(包括产品的现场包装和展示),利用忠诚客户,就可另外开辟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营销渠道,加快楼盘销售进度,解决靠纯广告宣传无法解决的销售难题。因此,在制定一个楼盘市场推广的总策略时,忠诚客户营销计划显得日益重要,它是楼盘推广的两条腿之一,不可或缺。 客户奖励计划是忠诚客户营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客户产生推荐行为,其内因是客户对产品和服务表示满意,从内心深处有将好产品与朋友分享的愿望。外因则是物质激励,现代人工作繁忙,节奏快,时间紧张,需要物质激励作为提醒。作为营销人员,要注意激励计划的有效性、及时性和对激励度的把握,并经常根据客户的偏好对激励物和激励方式进行灵活变换,吸引更多客户层面的兴趣。 对产品和服务表示满意的客户并不一定会产生推荐行为,客户奖励计划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客户产生了兴趣。真正要促使客户产生忠诚行为(如客户推荐)还得靠销售人员日常工作中灵活而有技巧的频繁沟通。 如果说产品、服务和品牌培养了忠诚客户,那么,收获忠诚客户忠诚行为的则是一线的销售人员。在房地产业,客户推荐行为是在客户与销售员一对一的沟通中产生的,销售人员在辨别和挖掘忠诚客户,与客户日常沟通并促动其产生推荐行为等一系列的工作中存在大量的技巧,现已开发的CRM 系统只是为销售员的这些工作提供了一个高效率的工具,真正的客户沟通能力和意识的建立、以及技巧的把握还是在销售人员对业务的刻苦钻研之中。 对于销售这一服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销售人员要从内心深处对产品和品牌有强烈的自信心,才能将这种信心传染给客户。作为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一家企业,我们是在竭尽所能在向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使他人生活家美好的机会。自信与真诚,会让你与客户的关系更亲近,也更稳固。 审视一下你的职业生涯,是谁对你充满信心,并希望与你交谈,这样的客户是帮助你进行销售工作的重要伙伴。这些对你信赖有加的人能成为你的支持者,并推荐你作为他人的置业顾问。这些人是当你销售遇到困难时,可以帮你一把的人。 忠诚客户是你能寻求建议、意见和忠告的人,你能从他们身上得到关于市场和销售的意见。当你面对销售难题不知所措时,你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帮助。用你的职业素养去打动他们,他们可以作为你销售工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忠诚客户不仅存在于你众多的成交客户中,也存在于那些对你表示赞赏和认同、但因为一些可以理解的原因而没能成交的潜在客户中。 到处都存在支持你销售工作的忠诚客户,成功的销售人员善于发掘他们,重视他们,并能经常与其保持良好而顺畅的沟通。 忠诚客户营销,是做项目开发的各级营销人员必须关注的事情,需要我们时时刻刻站在顾客的角度,完善产品和服务,制定客户激励计划,并与客户保持顺畅的沟通。作为一个公司忠诚客户计划的最后采掘者,一线销售人员要有意识的做好忠诚客户的分析挖掘和沟通促动工作。善用CRM 工具,做好每一次客户沟通记录,有选择性地做好客户的深入访谈,这是我们挖掘忠诚客户的基础。行胜于言,打开你的记录本,开始挖掘你的忠诚客户并促使其快速行动。 客户服务中心是代表开发商对客户提供服务,物业管理公司是提供业主入住后的服务的。两者的服务不等同,中间的区分点是产品保修期,过了产品保修期的服务,客服中心就不受理了。但是按照当前的法律,开发商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时受到法律的挑战,因为业主委员会可以不选择发展商的物业公司为他们服务,这就成了自己生的孩子由别人抚养。怎么办?开发商要成立客户会,对过了产品保修期的客户,以客户会的名义为他们服务,给他们提供关怀。客户会对客户的关怀是跨越整个过程的。b]以下是引用Harvard在2004-10-13 13:36:12 的发言: [/b] 要对客户进行细分首先要掌握客户的信息,这是基础。没有真实可靠的数据,做的工作都是凭经验,误差会很大。房地产企业并不是没有这些信息,而是有, 但是这些信息分布的很分散,不成型,各个部门都掌握一点,变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难以利用,时间久了,很多信息失去了时效。比如,你两年前做市场调研时掌握的资料,现在就不一定有价值了,可能那些信息已经变成了垃圾信息。我们现在做的工作首先是整合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将静态信息变成动态信息,信息要不断地更新才会有价值。 我们对国内房地产企业的调研中发现,有一种现象是共性的,那就是大量的客户资料掌握在一线售楼小姐的小本本里,她今天在你这里干,资料就属于你,明天她跳槽了,她就带着装满客户资料的小本子走了。那些客户信息可都是你这个企业花钱做广告做宣传才得来的,本来应该是企业所有的,但是由于你没有相应的手段和工具,企业的客户信息就流失到销售员个人手里。今后,企业在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的时候,不仅要考核她的销售业绩,也要注重收集客户信息量的考核,要让私有信息变成企业内部能够进行共享的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