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

2024-05-06 02:30

1. 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

1、环保意识:日本人非常注重环保,他宁愿每年花费大量资金向外国购买木材,也不宁愿大肆砍伐自己的树木。2、爱国意识:他们的爱国意识是非常强的,不过我们也并不比他们弱,只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缺乏爱国意识,需要多加培养。3、危机意识:日本的危机意识可谓是极强,他一直都向先进发达国家汲取经验,努力学习多方文化,争取在文化的领域上排行世界第一,他们知道,要是文化教育落后于人,灾难就会再次降临。现在有不少日本人都在学习中国文化,甚至并不比我们弱啊。所以我们要培养危机意识。4、人文素质:现代中国人的素质比较差,动不动就骂别人,最可恶的是把别人祖宗都摆上桌,这是应该好好改正的;至于招待客人方面我们做得都不错,但是说话方面就得好好注意一下,话语不应该带有强迫性。5、科技发展意识: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国家、民族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科技发展,我们一定要好好培养这种意识,注重科技的发展,这能使我们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

2. 中国需要向日本学习什么


3. 中国要向日本学习什么

地铁里可怕的皮鞋声
我们住在东京厅附近的京王酒店,附近就有一个很大的地铁交换站,你早上来到这个地铁站,你看见洪水般的但有序的人流,但是基本没有人讲话,更没有人大声讲手机,你只能听见可怕的皮鞋声。
日本人做事是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不影响别人为原则,这已经成为他们灵魂深处的东西,已经完全内化了。
我们的孔子所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仅仅是在嘴上讲讲而已,我们的五讲四美三热爱,也不过是写在墙上而已。我们都是一群只会说,不会做的人,或者做也是做不到位的人,或做事打折扣的人,或者“说”是专门用来骗人的。
你看党章写得多好,宪法写得多好,我们的政治科作业写得多好,全部是说说而已,很多是不当真的。
晏青告诉我:日本人特别重视幼儿期的教育,所以很多母亲生了孩子之后辞掉工作全职带孩子,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三岁前是幼苗期,特别重要(中国也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旦孩子的成长出现问题,特别难修正。而且日本人认为:让男人工作更勤勉一些,强度更大一些,收入更高一些,让母亲回归家庭,等孩子3岁后再上班,对社会效率没有任何影响,但对下一代的成长特别有利。
另外他们对孩子培养的一个原则就是:七分饱、七分暖。他们基本不让孩子吃得太饱,也不怕孩子穿得太少,秋天孩子穿个单衣在外面玩水他们也不怕孩子受凉,所以你在日本基本看不到胖子。
另外,孩子生病一般不像中国一样动不动打吊针,他们认为孩子有很强的自愈能力。
日本人均寿命是全世界第一,这也说明日本人卫生条件、医疗条件、生态环境、饮食习惯、体育运动都做的很好。
日本的幼儿园特别干净,孩子一到幼儿园就要换鞋,不让鞋子上的尘土带进学校。
一个人穿上制服,就是要告诉它: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任何一个人穿制服干坏事内心总有一种不安。
另外,日本人让人吃惊得就是,每个家庭都有家庭记账本,家庭主妇不记账是不可想象的事。
我记得在超市买东西,收银员一定问的一个问题是:是打印一张单吗?因为日本家庭主妇很多时候在超市买东西是分单打印的,以方便记账。比如文具归文具、书籍归书籍、食品归食品,这样她们每个月就能做统计,家庭理财的概念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在培养。
另外,日本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女人回归家庭,但是男人的钱袋却归女人掌控。每个月,女人给男人一些零花钱,但男人还有一些加班费可以做私房钱。
我带队参观了东京的一家中学,和他们的校长、教务长、心理辅导老师座谈。
日本的中学特别重视动手能力,家政、缝纫、空手道、体育、兴趣班全部开设,心理辅导老师的导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因为他们发现很多孩子很早就有心理问题,所以每一个学校都有一个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我参观的那所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正好是一个华人,我就问了她无数的问题。
日本中学特别重视武士道课,他们每个学校都有专门的武士道馆,也经常有相关的比赛,他们认为,武士道课能培养孩子坚强的品格,永不服输的精神。
所以,我建议中国教育部能把中国的武术列为中学的必修课。我中学时就特别迷恋武术,少年的我渴望用暴力能改变世界,后来发现行不通。
任何伟大的理想都需要坚强的肉身能支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总是没有主动性、进攻性、侵略性的。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和科举制度就是培养了太多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光会坐而论道,不会起而行。

中国要向日本学习什么

4. 日本是如何向中国学习的?

汉代以前,日本向中国学习主要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通过从赴日中国人那里得到先进的技术文明。汉代以后,日本开始派人到中国主动学习先进文化。中国后汉时期,日本进入奴隶社会,并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邪马台国(“邪马台”为日语“大和”的音译)。根据《魏志·倭人传》记载,邪马台国“本以男子为王,住七八十年,我国打乱,相攻伐历年,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事鬼道,能惑众,年已长大无夫婿,有男弟,佐治国”。后汉末年,中国在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卑弥呼多次派使节前往魏国风险“生口”(奴隶)、倭锦等供品。对此,魏明帝下诏书予以嘉勉称“汝所在逾远,乃前世贡献,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还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赐予金印紫绶。以卑弥呼为起点,中日两国从此开始出现官方往来。
到了唐朝日本学习中国的热潮逐渐高涨,当时的中国拥有辽阔的疆土,国力鼎盛,在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古代国际关系的中心,呈现出万邦来朝的局面。出于对中国大唐先进文化的仰慕和渴求,为了求的推动本民族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治国经验,日本曾在唐朝时期一次次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及僧人被通称为遣唐使。其实,早在隋朝时日本就开始派遣遣隋使,但是次数和人员不多。到了唐朝,日本来华使节和留学生急剧增加,其数量和频繁程度可谓空前绝后,达到历史顶峰。究其原因不仅是唐超开过之后国力空前鼎盛,威名远播,更重要的是日本的历史发展恰处于奴隶社会区趋于解体的社会变革时期,当权者急需学习引入中国当时还很先进的封建社会体制,以加速本国的建设,建立和强化中央集权。
公元623年即唐超建立后不久,访华归来的日本药师惠日等上奏天皇说:“大唐国者,法事备定,珍国也,长须达”。惠日的上奏促使日本天皇下定决心派出遣唐使,并把派遣唐使一事视为事关国家兴衰的战略举措予以高度重视。派遣的使团成员一般都是上层贵族和有学问造诣的人,使团经费以及乘坐的船只都由朝廷拨付经费、专门督造。经过几年精心准备,公元630年日本第一个遣唐使团出访中国。此后绵绵不绝先后达18次之多。到唐朝后期,日本已尽得唐文化的精髓,逐渐失去了越海求学的热情,同时出示中国所需要的巨额费用也使日本朝廷财政吃紧,这样遣唐使的派出便无疾而终。
遣唐使的经历如一首万行史诗,反映了大和民族强烈的求知欲和不畏艰险的冒险精神。中日两国素有一衣带水之说,以现代眼光来看不过四、五百海里的距离,一两天的路程,算不得遥远,等谈不上艰险。但是,当时的日本虽为海洋国家,造船航海技术却非常简陋。据史料记载,日本的使唐船舶不过是把大树锯成方木之后,用铁片连在一起,木缝之间塞上一种细草。整个船舶既无铁钉固定,更无桶油等物密封,而且船底也不像是现代海船那样成V字形。这种船舶防漏性能很差,不能劈波斩浪,一遇大风大浪很容易解体或倾覆。不仅如此,由于不了解海洋潮流和信风的规律还常常遭遇顶峰逆流,导致迷航、翻船,而且长期在海上漂泊,还要忍受严酷的生存条件,许多人由于饮食失调、酷热冷雨而换上疾病不治身亡。所以,每一次处世唐朝都是生死难料,一入大海,就像走向战场,要于惊涛骇浪搏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18次使者中,有6次遣唐使全军覆没葬身于大海,有2次遭遇船难,只有部分人侥幸回国。航程之艰险,可举日本古籍《续日本纪》关于第10次遣唐使遇难经过为证:公元777年,日本第10次遣唐使团在完成出使任务后,从中国长江口入海踏上回国的旅程,搭乘使船的还有唐超派出的使节。惹人注目的是船上还有一位名叫喜娘的少女——客死中国的第9次遣唐使藤原清河和唐女所生。在船航行到东海将近日本时,突然遇到疾风大浪,使团的三艘船舶沉没两艘。包括中国使节在内的20多人葬身鱼腹,喜娘及其余人员只得将船上物资全部抛入海中,在海上漂流6天6夜,粒米未进,侥幸回到日本。作为中日友好的结晶喜娘九死一生方回到亡父的故土,收到包括日本天皇在内的隆重欢迎,写就中日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但遣唐使旅途之艰辛由此可见一斑。绝大多数遣唐使都有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往往能前赴后继不绝于途。因此,当时日本人往往把遣唐使出行视为英雄所为、悲壮之旅。每当任命遣唐使时,天皇都要率文武大臣举行召见、赐节刀等仪式,然后赐宴赋诗践行。例如日本孝谦女天皇时期给遣唐使践行时,上至女皇下至大臣都赋诗话别,其中一首写到“此行唐国去,事毕自归来。威武英雄业,平安奉酒杯”,遣唐事业之伟溢于言表。这些遣唐使回国之后,带回大量唐朝的文化典籍、科学技术,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遣唐使还得到日本朝廷的重用,进入权利中枢,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的封建改革。其中遣唐使吉备真备作为遣唐使中的翘楚,回国后不久被孝谦女皇所赏识,受命教育皇族《礼记》、《汉书》,成为女皇的宠臣,对儒教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不避艰险到中国的日本使者和留学生,唐帝国基本上持欢迎态度,对日本使节和留学生都赏赐甚厚。个别日本人来华后还长期旅居,甚至归化了中国。比如名载史册的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中国名叫晁衡)学成后就不愿回国,留在大唐。因才华卓著,身为唐玄宗所器重,得以随侍唐太子左右,最后竟官至二品。由于唐帝国对待异族能想太宗所言“爱之如一”,由于日本遣唐使的艰苦努力,使这一时期的中日关系一度达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彼以好来,废关驰禁”的境界。但是,客观地说,日本派遣遣唐使并非完全是为了学习,还抱有重要的外交目的,想通过使唐,为处于中国的良好关系,提高日本在亚洲特别是在东北亚的国际地位。因此,在出使过程中日本对其外交地位非常重视。公元753年唐玄宗在大明宫接见各个藩国使臣时,司礼官在安排座次时一度把新罗使节排在日本之上。结果,日本遣唐副使大伴古麻吕提出严重抗议,称“自古至今,新罗之朝贡日本国已久。而今列东畔上,我反在其下,义不合得”。直到司礼官接受日本的要求与新罗对调座次之后,方才罢休。不仅如此,日本还企图通过出使唐帝国,采用外交手段,扩大其在朝鲜半岛的势力和影响。比如日本在派遣第四次遣唐使时,正积极支持朝鲜半岛的百济和高句丽侵略与唐结好的新罗,并企图通过使唐离间唐帝国与新罗的关系,实现其控制朝鲜半岛的企图,不料被唐朝政府看清了底细。这次遣唐使团不仅例外地没得到款待,反而收到警告:“国家来年必有海东之政,汝等倭客,不得东归”,结果被羁留在长安两年。知道唐超出兵消灭百济,控制了朝鲜半岛局势以后,才被释放回国。
中国在唐朝之后,国家出现“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先朝建立的册封体制逐渐趋于松散,日本在对华交往方面态度比较消极,很少再向中国派出官方使节。公元960年大宋王朝建立,中国逐渐实现统一稳定,开始积极整饬修复与周边小国的册封体制。1072年宋神宗接见日本民间访华僧人赖缘,并托其向日本天皇捎去书信表达欲与日本通好之意。对于宋神宗的亲笔书信,日本朝野颇为震动,争论犹豫一番之后才回应中国方面的善意,重开两国的正式交往。但是,这种交往的规模已不能和盛唐时期相提并论,不仅人数少(整个宋朝期间只有20多人),而且来华的都是僧人,所以才有“入宋僧”直说。和唐朝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时期主要是中国采取主动。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指南针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出航日本的冒险性,缩短了航行时间(仅需一个星期就可到达日本)。因此,虽然两国官方往来较少,但中国民间商人为利所驱,不断漂洋过海来往中日之间开展贸易。宋朝达官贵人在使用欣赏日货之余,对日本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宋代诗人梅尧臣、欧阳修等都有关于日本的诗词传世。比如欧阳修在《日本刀歌》中曾咏到:“百工五种与之居住,至今器玩皆精巧。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辞藻。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不仅夸奖了日本的产品精美,而且赞叹其人民文化水平高,还保存了不少在中国已失传的古籍。公元983年,宋太宗赵光义在召见日本入宋僧时,听说日本天皇乃“万世一系”,便大为赞叹,觉得日本真好不像中国隔不了几代就不知皇权又落谁家。从这一时期以遣宋使为渠道的中日官方交往可以看出,两国关系已发生微妙变化,作为文明宗师的中国以基本完成“传道、授业”的任务;日本对华夏虽然仍抱有敬慕之心,但学习热情大减。在民间交往中,对于来日经商的中国商人,日本官方起初还给予接待,到后来就不再过问;更有甚者这些商人有时还要受到日方的欺诈,以至于有人因日本政府长期拖欠货款竟饿死在异国。
纵观中日之间的古代交流,具有明显的师徒关系特征。日本学习中国、了解中国甚多,而中国却一直扮演老师的角色,很少向日本学习什么,对这个东瀛邻国的了解长期限于“海上三仙山”。甚至到了清代中期,中国有的学者竟然还以为日本只是位于台湾以南附近的几个岛屿,其认识之荒谬令人慨叹。因此,在漫长的中日古代交流史中,日本文化反哺中华的例子是在少得可怜。为弥补某种缺憾,作者特举出折扇的来历以慰读者。
折扇直到今天还是中国人盛夏纳凉的工具,其优点不仅在于可以开合、方便携带,扇面上还可以随人所好饰以字画,使人在纳凉的同时添以儒雅之风。因此,在古代只有文人、士绅有闲阶层才使用折扇以与市井相区别。我国古代很多文人画家都曾吸收日本的画扇技巧,在扇面作画方面下过工夫,使得题扇成为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详察历史就会发现,中国人使用折扇确实宋代以后的事情。此前,中国只有蒲扇、羽扇、团扇,这些扇子都不能开合。到了宋朝,日本入宋僧出使中国时层作为礼物送给宋太宗,时称蝙蝠扇又叫聚头扇、倭扇。但是,折扇并没有在中国很快传开,偶尔有人在手还会因使用倭人之物遭到耻笑。到了明代,中日官方交流渠道开通后,日本使节出使中国时再度以供品向明朝仿制。这样上行下效,折扇终于在中国流行起来。明朝一位大臣还曾赋诗夸奖折扇的好处,称赞其“随时舒卷足称意,一寸机关哪可量”,“香山写入画图中,金鳌腾空怒涛卷”,“无穷变化不可量,俯仰神仙知是谁”。从现代眼光来看,诗人的用辞虽然似乎有些夸张,但是我们从中不难体会,当时世人初次接触这一新事物时的兴奋心情——其高兴劲儿足可以和80年代中国人刚刚买了一台日本空调时的心情相比。
折扇的精巧虽然一度引起文人骚客的吟咏,但在中国士人看来毕竟属于淫巧之列。所以,直到清末甲午战争以前,许多中国人仍以“老师”的眼光小视这个“东瀛小国”,认为甲午之战不过是“狮搏兔”。在甲午之败尝到切肤之痛之后,中国的士大夫们才对这个“教”了近两千年的“学生”刮目相看,把日本视为学习西方文化的窗口,不少人放下架子纷纷到日本留学、考察,中日之间的“师徒”关系由此逆转。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人对中国由尊敬一变为蔑视,曾经被日本奉为“国学”的儒学几乎销声匿迹,对中国的称呼由“唐”、“中华”一变而为极富侮辱性的“支那”。而那些为寻求国家自强之道,赴日求学的中国学子们,在日本总是备受歧视。总之,面对东渡求学的中华学子,日本人心胸狭窄的民族性格被发挥到了极至,和两千年来中国接纳日本遣隋使、遣唐使、入宋僧时的那种宽容和热情形成鲜明对比。

5. 日本是如何向中国学习的?

汉代以前,日本向中国学习主要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通过从赴日中国人那里得到先进的技术文明。汉代以后,日本开始派人到中国主动学习先进文化。中国后汉时期,日本进入奴隶社会,并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邪马台国(“邪马台”为日语“大和”的音译)。根据《魏志·倭人传》记载,邪马台国“本以男子为王,住七八十年,我国打乱,相攻伐历年,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事鬼道,能惑众,年已长大无夫婿,有男弟,佐治国”。后汉末年,中国在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卑弥呼多次派使节前往魏国风险“生口”(奴隶)、倭锦等供品。对此,魏明帝下诏书予以嘉勉称“汝所在逾远,乃前世贡献,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还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赐予金印紫绶。以卑弥呼为起点,中日两国从此开始出现官方往来。
到了唐朝日本学习中国的热潮逐渐高涨,当时的中国拥有辽阔的疆土,国力鼎盛,在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古代国际关系的中心,呈现出万邦来朝的局面。出于对中国大唐先进文化的仰慕和渴求,为了求的推动本民族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治国经验,日本曾在唐朝时期一次次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及僧人被通称为遣唐使。其实,早在隋朝时日本就开始派遣遣隋使,但是次数和人员不多。到了唐朝,日本来华使节和留学生急剧增加,其数量和频繁程度可谓空前绝后,达到历史顶峰。究其原因不仅是唐超开过之后国力空前鼎盛,威名远播,更重要的是日本的历史发展恰处于奴隶社会区趋于解体的社会变革时期,当权者急需学习引入中国当时还很先进的封建社会体制,以加速本国的建设,建立和强化中央集权。
公元623年即唐超建立后不久,访华归来的日本药师惠日等上奏天皇说:“大唐国者,法事备定,珍国也,长须达”。惠日的上奏促使日本天皇下定决心派出遣唐使,并把派遣唐使一事视为事关国家兴衰的战略举措予以高度重视。派遣的使团成员一般都是上层贵族和有学问造诣的人,使团经费以及乘坐的船只都由朝廷拨付经费、专门督造。经过几年精心准备,公元630年日本第一个遣唐使团出访中国。此后绵绵不绝先后达18次之多。到唐朝后期,日本已尽得唐文化的精髓,逐渐失去了越海求学的热情,同时出示中国所需要的巨额费用也使日本朝廷财政吃紧,这样遣唐使的派出便无疾而终。
遣唐使的经历如一首万行史诗,反映了大和民族强烈的求知欲和不畏艰险的冒险精神。中日两国素有一衣带水之说,以现代眼光来看不过四、五百海里的距离,一两天的路程,算不得遥远,等谈不上艰险。但是,当时的日本虽为海洋国家,造船航海技术却非常简陋。据史料记载,日本的使唐船舶不过是把大树锯成方木之后,用铁片连在一起,木缝之间塞上一种细草。整个船舶既无铁钉固定,更无桶油等物密封,而且船底也不像是现代海船那样成V字形。这种船舶防漏性能很差,不能劈波斩浪,一遇大风大浪很容易解体或倾覆。不仅如此,由于不了解海洋潮流和信风的规律还常常遭遇顶峰逆流,导致迷航、翻船,而且长期在海上漂泊,还要忍受严酷的生存条件,许多人由于饮食失调、酷热冷雨而换上疾病不治身亡。所以,每一次处世唐朝都是生死难料,一入大海,就像走向战场,要于惊涛骇浪搏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18次使者中,有6次遣唐使全军覆没葬身于大海,有2次遭遇船难,只有部分人侥幸回国。航程之艰险,可举日本古籍《续日本纪》关于第10次遣唐使遇难经过为证:公元777年,日本第10次遣唐使团在完成出使任务后,从中国长江口入海踏上回国的旅程,搭乘使船的还有唐超派出的使节。惹人注目的是船上还有一位名叫喜娘的少女——客死中国的第9次遣唐使藤原清河和唐女所生。在船航行到东海将近日本时,突然遇到疾风大浪,使团的三艘船舶沉没两艘。包括中国使节在内的20多人葬身鱼腹,喜娘及其余人员只得将船上物资全部抛入海中,在海上漂流6天6夜,粒米未进,侥幸回到日本。作为中日友好的结晶喜娘九死一生方回到亡父的故土,收到包括日本天皇在内的隆重欢迎,写就中日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但遣唐使旅途之艰辛由此可见一斑。绝大多数遣唐使都有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往往能前赴后继不绝于途。因此,当时日本人往往把遣唐使出行视为英雄所为、悲壮之旅。每当任命遣唐使时,天皇都要率文武大臣举行召见、赐节刀等仪式,然后赐宴赋诗践行。例如日本孝谦女天皇时期给遣唐使践行时,上至女皇下至大臣都赋诗话别,其中一首写到“此行唐国去,事毕自归来。威武英雄业,平安奉酒杯”,遣唐事业之伟溢于言表。这些遣唐使回国之后,带回大量唐朝的文化典籍、科学技术,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遣唐使还得到日本朝廷的重用,进入权利中枢,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的封建改革。其中遣唐使吉备真备作为遣唐使中的翘楚,回国后不久被孝谦女皇所赏识,受命教育皇族《礼记》、《汉书》,成为女皇的宠臣,对儒教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不避艰险到中国的日本使者和留学生,唐帝国基本上持欢迎态度,对日本使节和留学生都赏赐甚厚。个别日本人来华后还长期旅居,甚至归化了中国。比如名载史册的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中国名叫晁衡)学成后就不愿回国,留在大唐。因才华卓著,身为唐玄宗所器重,得以随侍唐太子左右,最后竟官至二品。由于唐帝国对待异族能想太宗所言“爱之如一”,由于日本遣唐使的艰苦努力,使这一时期的中日关系一度达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彼以好来,废关驰禁”的境界。但是,客观地说,日本派遣遣唐使并非完全是为了学习,还抱有重要的外交目的,想通过使唐,为处于中国的良好关系,提高日本在亚洲特别是在东北亚的国际地位。因此,在出使过程中日本对其外交地位非常重视。公元753年唐玄宗在大明宫接见各个藩国使臣时,司礼官在安排座次时一度把新罗使节排在日本之上。结果,日本遣唐副使大伴古麻吕提出严重抗议,称“自古至今,新罗之朝贡日本国已久。而今列东畔上,我反在其下,义不合得”。直到司礼官接受日本的要求与新罗对调座次之后,方才罢休。不仅如此,日本还企图通过出使唐帝国,采用外交手段,扩大其在朝鲜半岛的势力和影响。比如日本在派遣第四次遣唐使时,正积极支持朝鲜半岛的百济和高句丽侵略与唐结好的新罗,并企图通过使唐离间唐帝国与新罗的关系,实现其控制朝鲜半岛的企图,不料被唐朝政府看清了底细。这次遣唐使团不仅例外地没得到款待,反而收到警告:“国家来年必有海东之政,汝等倭客,不得东归”,结果被羁留在长安两年。知道唐超出兵消灭百济,控制了朝鲜半岛局势以后,才被释放回国。
中国在唐朝之后,国家出现“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先朝建立的册封体制逐渐趋于松散,日本在对华交往方面态度比较消极,很少再向中国派出官方使节。公元960年大宋王朝建立,中国逐渐实现统一稳定,开始积极整饬修复与周边小国的册封体制。1072年宋神宗接见日本民间访华僧人赖缘,并托其向日本天皇捎去书信表达欲与日本通好之意。对于宋神宗的亲笔书信,日本朝野颇为震动,争论犹豫一番之后才回应中国方面的善意,重开两国的正式交往。但是,这种交往的规模已不能和盛唐时期相提并论,不仅人数少(整个宋朝期间只有20多人),而且来华的都是僧人,所以才有“入宋僧”直说。和唐朝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时期主要是中国采取主动。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指南针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出航日本的冒险性,缩短了航行时间(仅需一个星期就可到达日本)。因此,虽然两国官方往来较少,但中国民间商人为利所驱,不断漂洋过海来往中日之间开展贸易。宋朝达官贵人在使用欣赏日货之余,对日本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宋代诗人梅尧臣、欧阳修等都有关于日本的诗词传世。比如欧阳修在《日本刀歌》中曾咏到:“百工五种与之居住,至今器玩皆精巧。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辞藻。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不仅夸奖了日本的产品精美,而且赞叹其人民文化水平高,还保存了不少在中国已失传的古籍。公元983年,宋太宗赵光义在召见日本入宋僧时,听说日本天皇乃“万世一系”,便大为赞叹,觉得日本真好不像中国隔不了几代就不知皇权又落谁家。从这一时期以遣宋使为渠道的中日官方交往可以看出,两国关系已发生微妙变化,作为文明宗师的中国以基本完成“传道、授业”的任务;日本对华夏虽然仍抱有敬慕之心,但学习热情大减。在民间交往中,对于来日经商的中国商人,日本官方起初还给予接待,到后来就不再过问;更有甚者这些商人有时还要受到日方的欺诈,以至于有人因日本政府长期拖欠货款竟饿死在异国。
纵观中日之间的古代交流,具有明显的师徒关系特征。日本学习中国、了解中国甚多,而中国却一直扮演老师的角色,很少向日本学习什么,对这个东瀛邻国的了解长期限于“海上三仙山”。甚至到了清代中期,中国有的学者竟然还以为日本只是位于台湾以南附近的几个岛屿,其认识之荒谬令人慨叹。因此,在漫长的中日古代交流史中,日本文化反哺中华的例子是在少得可怜。为弥补某种缺憾,作者特举出折扇的来历以慰读者。
折扇直到今天还是中国人盛夏纳凉的工具,其优点不仅在于可以开合、方便携带,扇面上还可以随人所好饰以字画,使人在纳凉的同时添以儒雅之风。因此,在古代只有文人、士绅有闲阶层才使用折扇以与市井相区别。我国古代很多文人画家都曾吸收日本的画扇技巧,在扇面作画方面下过工夫,使得题扇成为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详察历史就会发现,中国人使用折扇确实宋代以后的事情。此前,中国只有蒲扇、羽扇、团扇,这些扇子都不能开合。到了宋朝,日本入宋僧出使中国时层作为礼物送给宋太宗,时称蝙蝠扇又叫聚头扇、倭扇。但是,折扇并没有在中国很快传开,偶尔有人在手还会因使用倭人之物遭到耻笑。到了明代,中日官方交流渠道开通后,日本使节出使中国时再度以供品向明朝仿制。这样上行下效,折扇终于在中国流行起来。明朝一位大臣还曾赋诗夸奖折扇的好处,称赞其“随时舒卷足称意,一寸机关哪可量”,“香山写入画图中,金鳌腾空怒涛卷”,“无穷变化不可量,俯仰神仙知是谁”。从现代眼光来看,诗人的用辞虽然似乎有些夸张,但是我们从中不难体会,当时世人初次接触这一新事物时的兴奋心情——其高兴劲儿足可以和80年代中国人刚刚买了一台日本空调时的心情相比。
折扇的精巧虽然一度引起文人骚客的吟咏,但在中国士人看来毕竟属于淫巧之列。所以,直到清末甲午战争以前,许多中国人仍以“老师”的眼光小视这个“东瀛小国”,认为甲午之战不过是“狮搏兔”。在甲午之败尝到切肤之痛之后,中国的士大夫们才对这个“教”了近两千年的“学生”刮目相看,把日本视为学习西方文化的窗口,不少人放下架子纷纷到日本留学、考察,中日之间的“师徒”关系由此逆转。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人对中国由尊敬一变为蔑视,曾经被日本奉为“国学”的儒学几乎销声匿迹,对中国的称呼由“唐”、“中华”一变而为极富侮辱性的“支那”。而那些为寻求国家自强之道,赴日求学的中国学子们,在日本总是备受歧视。总之,面对东渡求学的中华学子,日本人心胸狭窄的民族性格被发挥到了极至,和两千年来中国接纳日本遣隋使、遣唐使、入宋僧时的那种宽容和热情形成鲜明对比。

日本是如何向中国学习的?

6. 日本是如何向中国学习的?

汉代以前,日本向中国学习主要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通过从赴日中国人那里得到先进的技术文明。汉代以后,日本开始派人到中国主动学习先进文化。中国后汉时期,日本进入奴隶社会,并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邪马台国(“邪马台”为日语“大和”的音译)。根据《魏志·倭人传》记载,邪马台国“本以男子为王,住七八十年,我国打乱,相攻伐历年,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事鬼道,能惑众,年已长大无夫婿,有男弟,佐治国”。后汉末年,中国在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卑弥呼多次派使节前往魏国风险“生口”(奴隶)、倭锦等供品。对此,魏明帝下诏书予以嘉勉称“汝所在逾远,乃前世贡献,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还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赐予金印紫绶。以卑弥呼为起点,中日两国从此开始出现官方往来。
到了唐朝日本学习中国的热潮逐渐高涨,当时的中国拥有辽阔的疆土,国力鼎盛,在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古代国际关系的中心,呈现出万邦来朝的局面。出于对中国大唐先进文化的仰慕和渴求,为了求的推动本民族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治国经验,日本曾在唐朝时期一次次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及僧人被通称为遣唐使。其实,早在隋朝时日本就开始派遣遣隋使,但是次数和人员不多。到了唐朝,日本来华使节和留学生急剧增加,其数量和频繁程度可谓空前绝后,达到历史顶峰。究其原因不仅是唐超开过之后国力空前鼎盛,威名远播,更重要的是日本的历史发展恰处于奴隶社会区趋于解体的社会变革时期,当权者急需学习引入中国当时还很先进的封建社会体制,以加速本国的建设,建立和强化中央集权。
公元623年即唐超建立后不久,访华归来的日本药师惠日等上奏天皇说:“大唐国者,法事备定,珍国也,长须达”。惠日的上奏促使日本天皇下定决心派出遣唐使,并把派遣唐使一事视为事关国家兴衰的战略举措予以高度重视。派遣的使团成员一般都是上层贵族和有学问造诣的人,使团经费以及乘坐的船只都由朝廷拨付经费、专门督造。经过几年精心准备,公元630年日本第一个遣唐使团出访中国。此后绵绵不绝先后达18次之多。到唐朝后期,日本已尽得唐文化的精髓,逐渐失去了越海求学的热情,同时出示中国所需要的巨额费用也使日本朝廷财政吃紧,这样遣唐使的派出便无疾而终。
遣唐使的经历如一首万行史诗,反映了大和民族强烈的求知欲和不畏艰险的冒险精神。中日两国素有一衣带水之说,以现代眼光来看不过四、五百海里的距离,一两天的路程,算不得遥远,等谈不上艰险。但是,当时的日本虽为海洋国家,造船航海技术却非常简陋。据史料记载,日本的使唐船舶不过是把大树锯成方木之后,用铁片连在一起,木缝之间塞上一种细草。整个船舶既无铁钉固定,更无桶油等物密封,而且船底也不像是现代海船那样成V字形。这种船舶防漏性能很差,不能劈波斩浪,一遇大风大浪很容易解体或倾覆。不仅如此,由于不了解海洋潮流和信风的规律还常常遭遇顶峰逆流,导致迷航、翻船,而且长期在海上漂泊,还要忍受严酷的生存条件,许多人由于饮食失调、酷热冷雨而换上疾病不治身亡。所以,每一次处世唐朝都是生死难料,一入大海,就像走向战场,要于惊涛骇浪搏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18次使者中,有6次遣唐使全军覆没葬身于大海,有2次遭遇船难,只有部分人侥幸回国。航程之艰险,可举日本古籍《续日本纪》关于第10次遣唐使遇难经过为证:公元777年,日本第10次遣唐使团在完成出使任务后,从中国长江口入海踏上回国的旅程,搭乘使船的还有唐超派出的使节。惹人注目的是船上还有一位名叫喜娘的少女——客死中国的第9次遣唐使藤原清河和唐女所生。在船航行到东海将近日本时,突然遇到疾风大浪,使团的三艘船舶沉没两艘。包括中国使节在内的20多人葬身鱼腹,喜娘及其余人员只得将船上物资全部抛入海中,在海上漂流6天6夜,粒米未进,侥幸回到日本。作为中日友好的结晶喜娘九死一生方回到亡父的故土,收到包括日本天皇在内的隆重欢迎,写就中日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但遣唐使旅途之艰辛由此可见一斑。绝大多数遣唐使都有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往往能前赴后继不绝于途。因此,当时日本人往往把遣唐使出行视为英雄所为、悲壮之旅。每当任命遣唐使时,天皇都要率文武大臣举行召见、赐节刀等仪式,然后赐宴赋诗践行。例如日本孝谦女天皇时期给遣唐使践行时,上至女皇下至大臣都赋诗话别,其中一首写到“此行唐国去,事毕自归来。威武英雄业,平安奉酒杯”,遣唐事业之伟溢于言表。这些遣唐使回国之后,带回大量唐朝的文化典籍、科学技术,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遣唐使还得到日本朝廷的重用,进入权利中枢,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的封建改革。其中遣唐使吉备真备作为遣唐使中的翘楚,回国后不久被孝谦女皇所赏识,受命教育皇族《礼记》、《汉书》,成为女皇的宠臣,对儒教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不避艰险到中国的日本使者和留学生,唐帝国基本上持欢迎态度,对日本使节和留学生都赏赐甚厚。个别日本人来华后还长期旅居,甚至归化了中国。比如名载史册的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中国名叫晁衡)学成后就不愿回国,留在大唐。因才华卓著,身为唐玄宗所器重,得以随侍唐太子左右,最后竟官至二品。由于唐帝国对待异族能想太宗所言“爱之如一”,由于日本遣唐使的艰苦努力,使这一时期的中日关系一度达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彼以好来,废关驰禁”的境界。但是,客观地说,日本派遣遣唐使并非完全是为了学习,还抱有重要的外交目的,想通过使唐,为处于中国的良好关系,提高日本在亚洲特别是在东北亚的国际地位。因此,在出使过程中日本对其外交地位非常重视。公元753年唐玄宗在大明宫接见各个藩国使臣时,司礼官在安排座次时一度把新罗使节排在日本之上。结果,日本遣唐副使大伴古麻吕提出严重抗议,称“自古至今,新罗之朝贡日本国已久。而今列东畔上,我反在其下,义不合得”。直到司礼官接受日本的要求与新罗对调座次之后,方才罢休。不仅如此,日本还企图通过出使唐帝国,采用外交手段,扩大其在朝鲜半岛的势力和影响。比如日本在派遣第四次遣唐使时,正积极支持朝鲜半岛的百济和高句丽侵略与唐结好的新罗,并企图通过使唐离间唐帝国与新罗的关系,实现其控制朝鲜半岛的企图,不料被唐朝政府看清了底细。这次遣唐使团不仅例外地没得到款待,反而收到警告:“国家来年必有海东之政,汝等倭客,不得东归”,结果被羁留在长安两年。知道唐超出兵消灭百济,控制了朝鲜半岛局势以后,才被释放回国。
中国在唐朝之后,国家出现“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先朝建立的册封体制逐渐趋于松散,日本在对华交往方面态度比较消极,很少再向中国派出官方使节。公元960年大宋王朝建立,中国逐渐实现统一稳定,开始积极整饬修复与周边小国的册封体制。1072年宋神宗接见日本民间访华僧人赖缘,并托其向日本天皇捎去书信表达欲与日本通好之意。对于宋神宗的亲笔书信,日本朝野颇为震动,争论犹豫一番之后才回应中国方面的善意,重开两国的正式交往。但是,这种交往的规模已不能和盛唐时期相提并论,不仅人数少(整个宋朝期间只有20多人),而且来华的都是僧人,所以才有“入宋僧”直说。和唐朝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时期主要是中国采取主动。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指南针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出航日本的冒险性,缩短了航行时间(仅需一个星期就可到达日本)。因此,虽然两国官方往来较少,但中国民间商人为利所驱,不断漂洋过海来往中日之间开展贸易。宋朝达官贵人在使用欣赏日货之余,对日本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宋代诗人梅尧臣、欧阳修等都有关于日本的诗词传世。比如欧阳修在《日本刀歌》中曾咏到:“百工五种与之居住,至今器玩皆精巧。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辞藻。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不仅夸奖了日本的产品精美,而且赞叹其人民文化水平高,还保存了不少在中国已失传的古籍。公元983年,宋太宗赵光义在召见日本入宋僧时,听说日本天皇乃“万世一系”,便大为赞叹,觉得日本真好不像中国隔不了几代就不知皇权又落谁家。从这一时期以遣宋使为渠道的中日官方交往可以看出,两国关系已发生微妙变化,作为文明宗师的中国以基本完成“传道、授业”的任务;日本对华夏虽然仍抱有敬慕之心,但学习热情大减。在民间交往中,对于来日经商的中国商人,日本官方起初还给予接待,到后来就不再过问;更有甚者这些商人有时还要受到日方的欺诈,以至于有人因日本政府长期拖欠货款竟饿死在异国。
纵观中日之间的古代交流,具有明显的师徒关系特征。日本学习中国、了解中国甚多,而中国却一直扮演老师的角色,很少向日本学习什么,对这个东瀛邻国的了解长期限于“海上三仙山”。甚至到了清代中期,中国有的学者竟然还以为日本只是位于台湾以南附近的几个岛屿,其认识之荒谬令人慨叹。因此,在漫长的中日古代交流史中,日本文化反哺中华的例子是在少得可怜。为弥补某种缺憾,作者特举出折扇的来历以慰读者。
折扇直到今天还是中国人盛夏纳凉的工具,其优点不仅在于可以开合、方便携带,扇面上还可以随人所好饰以字画,使人在纳凉的同时添以儒雅之风。因此,在古代只有文人、士绅有闲阶层才使用折扇以与市井相区别。我国古代很多文人画家都曾吸收日本的画扇技巧,在扇面作画方面下过工夫,使得题扇成为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详察历史就会发现,中国人使用折扇确实宋代以后的事情。此前,中国只有蒲扇、羽扇、团扇,这些扇子都不能开合。到了宋朝,日本入宋僧出使中国时层作为礼物送给宋太宗,时称蝙蝠扇又叫聚头扇、倭扇。但是,折扇并没有在中国很快传开,偶尔有人在手还会因使用倭人之物遭到耻笑。到了明代,中日官方交流渠道开通后,日本使节出使中国时再度以供品向明朝仿制。这样上行下效,折扇终于在中国流行起来。明朝一位大臣还曾赋诗夸奖折扇的好处,称赞其“随时舒卷足称意,一寸机关哪可量”,“香山写入画图中,金鳌腾空怒涛卷”,“无穷变化不可量,俯仰神仙知是谁”。从现代眼光来看,诗人的用辞虽然似乎有些夸张,但是我们从中不难体会,当时世人初次接触这一新事物时的兴奋心情——其高兴劲儿足可以和80年代中国人刚刚买了一台日本空调时的心情相比。
折扇的精巧虽然一度引起文人骚客的吟咏,但在中国士人看来毕竟属于淫巧之列。所以,直到清末甲午战争以前,许多中国人仍以“老师”的眼光小视这个“东瀛小国”,认为甲午之战不过是“狮搏兔”。在甲午之败尝到切肤之痛之后,中国的士大夫们才对这个“教”了近两千年的“学生”刮目相看,把日本视为学习西方文化的窗口,不少人放下架子纷纷到日本留学、考察,中日之间的“师徒”关系由此逆转。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人对中国由尊敬一变为蔑视,曾经被日本奉为“国学”的儒学几乎销声匿迹,对中国的称呼由“唐”、“中华”一变而为极富侮辱性的“支那”。而那些为寻求国家自强之道,赴日求学的中国学子们,在日本总是备受歧视。总之,面对东渡求学的中华学子,日本人心胸狭窄的民族性格被发挥到了极至,和两千年来中国接纳日本遣隋使、遣唐使、入宋僧时的那种宽容和热情形成鲜明对比。

7. 日本向中国学习的地方有哪些?

汉字 kanji
在日语词汇里面,可以说汉字占五分之三,从其他国家语言(英法德)引入的片假名占据五分之一,并且越是有深度有文学水平的文章汉字出现频率就越高。
当然,跟中国一样,汉字识得越多的人会显得更有学识,多为长者。
遗憾的是,年轻人和学生很多简单的汉字都不会读,当然,生活常用的汉字基本全民都掌握了。
文化
经过学问僧、留学生的介绍,隋唐文化,尤其是唐代文化不断传入日本,中国的文学、天文历数、医学、儒学以及中国化的佛教等等,对日本产生的影响都极其深远。日本从中国受益匪浅。
唐代对日本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政治法令、宗教文化、生产技术、社会风俗等等。
有人曾经很概括地说:“日本中古的制度中,一向被认为是日本固有的,然一翻开唐史,却发现好多是模仿唐制的。”这话并不过分。
时至今日,日本仍有许多事物的名称,前面还冠有唐字,表明它的来源是中国。比如:唐辛子就是辣椒及唐餐、唐话、唐衣等。
唐主要是指唐代,可见唐代对日本的影响有何等深远。
当时传播影响的渠道虽有几条,但担当这一任务的主要角色和专业人员,却是随遣唐使被派到唐代来学习的留学生和学问僧。他们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可谓至关重大。
在交通困难、渡海十分危险的时代,日本为了学习中国,多次派使者,尤其是派遣唐使渡海到中国,牺牲很大,代价极高。
但是,由于遣唐使带回中国唐代的文明,这就大大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日本的“大化革新”,就是在中国的影响下由早期(隋代送来唐初回国)的留唐学生和学问僧直接参与策划下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
它在日本的重要性,只有19世纪的“明治维新”方堪比拟。由此建立起来的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即所谓律令体制,几乎无一事不效法唐制、以唐代为蓝本的。

日本向中国学习的地方有哪些?

8. 日本人在中国学到了什么?(1)

前 言 公元16世纪中叶的一天,一个长着猴子脸的小个子日本人,正踽踽独行在通往三河国的街道上。他是因为与继父发生争吵,一怒之下离家出走的。出门前,母亲把一贯文永乐钱交给他——那是生父留给他的遗产——此刻也成了他唯一的财产。那时候,除了那串来自中国的铜钱,他一无所有…… 若干年后,猴子脸的年轻人,从一个只有一贯文永乐钱的穷小子,攀升成为整个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他就是日本历史上“尝试背离中华文化的第一人”——丰臣秀吉。 中国人知道日本这个地方(当时还不叫日本),大约是在公元前后。据载,汉光武帝刘秀还给当时的日本赐过一枚金印,上面刻的是“汉委奴国王”。那个年代,中国人早起上朝,光是更衣就得半个钟头,服饰的讲究已经到了相当文明的程度。而同时代的日本“男子皆露紒,以木棉招头,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也就是说,中国人已经把服饰作为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时,日本人刚刚勉强懂得制作粗糙的衣物来御寒蔽体。紒指发髻,“露紒”说明还没有发明出帽子,而“冠礼”远在中国周代就已经是成年男子日常生活礼仪的重要内容。可见日本人的文明史比中国人晚了差不多一千年。到了魏晋时代,鱼豢和陈寿分别在所著史籍中写到日本,称呼当时的日本为“邪马台”,并言之凿凿地记载,邪马台国由女王卑弥呼统治云云。不管鱼豢还是陈寿,肯定都未到过日本,但是后人根据史料和古物考据,却发现二者所载并非杜撰,他们提到的一些情况,在今天的日本也可以找到某些相似的印证,只是当时日本似乎还处在部落间野蛮互殴的阶段,已经不可知其出处了。总之,中国人已经紫袍玉带坐金堂的时候,日本人刚刚摆脱光着屁股四处觅食的原始状态。魏晋以后又过了几百年,日本人才通过大陆文化的不断浸润,渐渐活出个人样来了。到了盛唐时代,日本与中国和朝鲜半岛的来往日益频繁,大量遣唐使的派遣,使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迅猛发展,很快就成为中华文化圈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大有赶超渤海、新罗、百济等大唐属国的势头。 日本延历十六年,当那位著名的“日本武神”——据载为汉灵帝后人的坂上田村麻吕受封为第二任“征夷大将军”时,日本已经尝到中华文化所带来的莫大助益。在坂上平定陆奥蝦夷之前,日本人对近畿以外的地区所知甚少,根本没有实际的统辖和控制。可以说,是汉末魏晋时代因避乱移民日本的中国人,帮助现代日本人的祖先真正进入了“文明时代”。大约从坂上所处的平安时代(约公元8世纪至12世纪)开始,直到丰臣秀吉所处的“安土—桃山时代”(约公元16世纪70年代至17世纪)之前,日本文化的主流,几乎完全处于中华文化的影响之下,从军政、制度到文字、医药乃至日常生活,游离于大陆文化影响之外的,可谓极其罕见。也就是说,整部日本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不断地向中国学习的历史。当然,源于大陆的中华文化传播到日本以后,经过上千年的积淀和扬弃,早已不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货,而是加入了日本人所特有的“岛国思维”元素。安土时代以后的江户幕府时期,具有独立个性的日本文化逐渐形成和巩固,并且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分支中最具活力的一脉。尽管以“兰学”为代表的欧洲文明,一度成为备受追捧的外来文化时尚,但是“江户三百年”的主流仍然是传统的“汉学”。明治维新以后,“脱亚入欧”的日本后来居上,渐成亚洲第一强国,在很多方面反而成了近现代中国人学习的对象。丰臣秀吉侵夺朝鲜、占领中国的野心,也在三百多年后又一次付诸行动。当然,结局都是失败。百余年来,中日之间的恩怨情仇一直是剪不断、理还乱,时冷时热、若即若离,鲜有清晰明朗的一面。现代中国人大多认为,日本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中国的学生,到了近代才逐渐在一些领域超越中国,但是要成为中国的老师,日本似乎还差得远呢——或者说日本人根本就不配!且不谈这种论调是否正确,单从彼此了解的深度上说,中国人不及日本人。从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上说,在很多层面,日本似乎也比中国保留着更多的实质内容。按任永温先生的话说,“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于日本和日本人的观感,有‘媚日’、‘亲日’、‘惧日’和‘仇日’,只是真正‘知日’的却不多见。”①时至今日,任先生的话从某种角度看仍然很有道理。若欲保持中华文化的“师道之尊”和宗主地位,保证中国不再经受清末以降的百年疲弊之苦,就必须更加清楚地认识和了解这个学生,知道我们丢掉了什么,而日本人到底在中国学到了什么? 注释:①《日本史话·序》第3页。 待续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