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是什么?

2024-05-06 03:05

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是什么?

(1)记帐制度--复式簿记原理。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入表原则:凡是引起外汇流出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借方,凡是引起外汇流入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贷方。
  (2)交易的记载时间。IMF建议采用"权责发生制",即所有权变更原则
  (3)记帐单位,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按外币记载。
  (4)定值(Valuation)在可以得到市场价格的情况下,按市场价格对交易定值债务工具大多按面值定值货物出口按离岸价格(FOB)定值来自海关的进口数据是到岸价格(CIF)数据,采用5%的调整系数,以得到离岸价格(FOB)数据。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是什么?

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1.居民原则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记载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2.计价原则即国际收支原则上按成交是的市场价格来计价 。3.权责发生制原则一旦经济价值产生、改变、交换、转移或消失,交易就被记录下来,一旦所有权发生变更,债权债务就随之出现。4.复式计帐原则任何一笔交易要求同时作借方记录和贷方记录;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入贷方;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入借方;借贷两方金额相等。如果交易属于单向转移,计帐的项目只有一方,不能自动成双匹配,就要使用某个特种项目计帐以符合复式计帐的要求。

3. 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如下:
(1)记帐制度——复式簿记原理。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入表原则:凡是引起外汇流出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借方,凡是引起外汇流入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贷方。
(2)交易的记载时间。IMF建议采用“权责发生制”,即所有权变更原则。
(3)记帐单位,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按外币记载。
(4)定值(Valuation)在可以得到市场价格的情况下,按市场价格对交易定值债务工具大多按面值定值货物出口按离岸价格(FOB)定值来自海关的进口数据是到岸价格(CIF)数据,采用5%的调整系数,以得到离岸价格(FOB)数据。

国际收支平衡表介绍: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基本核算表的组成部分。反映一定时期一国 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

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部分提供基础性资料。

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是什么?各账户之间有什么关系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于一国与他国居民之间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加以系统记录的报表。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的规定,国际收支表是特定时期内的一种统计报表,用于说明:一国的经济与世界其它地方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入的交易;该国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对世界其它地区要求权和债务的变动;凡不需偿还的单方转移项目和对应的科目,由于会计上必须用来平衡的尚未抵消的交易,以及不易相互抵消的交易。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要遵循两项基本原则,一是区分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二是采用复式会计帐表。按照会计原理,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为贷方,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为借方。因此,凡是国际交易中引起本国居民支付货币给外国居民的交易都是借方交易,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所有能够使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收入的交易都是贷方。这样,任何一笔国际经济交易分别列入表内借贷两方,总额相等。

5. 一道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题目

(1)商品  贷方   280万(2)商品  借方  50万 (3)服务  贷方  30万
(4)服务  借方  30万  (5)服务  借方  30万 (6)服务  贷方 100万
(7)收益  贷方  20万  (8)单方面转移  借方  50万 
(9)资本项目  贷方  800万  (10)金融账户 借方  500万  
(11)金融账户  贷方  20万  (12)金融账户  借方  30万
(13)官方储备  贷方  50万  (14)官方储备  借方  50万
(15)官方储备  借方  100万
其中1—8是计入经常账户的。

一道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题目

6.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部分提供基础性资料。其结构主要有以下特点: 1.居民原则   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记载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2.计价原则   即国际收支原则上按成交是的市场价格来计价。   3.权责发生制原则   一旦经济价值产生、改变、交换、转移或消失,交易就被记录下来,一旦所有权发生变更,债权债务就随之出现。   4.复式计帐原则   任何一笔交易要求同时作借方记录和贷方记录;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入贷方;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入借方;借贷两方金额相等。如果交易属于单向转移,计帐的项目只有一方,不能自动成双匹配,就要使用某个特种项目计帐以符合复式计帐的要求。

7.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哪些内容?

一)结构性失衡  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结构性因素主要体现在一国应使其生产结构适应于世界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世界需求结构由于收入增长、科技革命、制度变迁、嗜好转移等众多因素而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之中。一般说来,生产结构的变动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存在许多制约生产结构调整的客观因素,如科技落后、教育不发达、资金短缺、信息系统不健全、资源缺乏流动性等。这样、即使在贸易条件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它们仍只能大量出口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出口收入很难增加。除此之外,结构性因素也涉及一国应使其需求结构适应于世界市场供给结构的变动。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调整了石油产量,引起世界市场石油价格上涨数倍。许多国家未能及时用煤炭、核能等替代石油,导致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二)周期性失衡 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典型的经济周期具有衰退、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各有其特征并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同影响。例如,衰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生产过剩、国民收入下降、失业增加、物价下降等。这些因素一般有助于该国增加出口和减少进口,从而可以缓解该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又如,繁荣阶段的典型特征是生产和收入高速增长、失业率低、物价上升等。这些因素一般会刺激进口,从而容易造成贸易逆差。因此,经济周期会造成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的更替。如果各国经济周期存在非同期性,则周期性因素对国际收支差额的影响较大。例如,当本国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而贸易伙伴处于衰退阶段,且本国是经济小国,而贸易伙伴国是经济大国时,会使本国的贸易逆差增幅较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特征有所变化,如危机和萧条阶段仍可能出现物价上涨。但是,经济周期对国际收支差额的影响仍然存在,只不过表现力度有所不同。(三)收入性失衡  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定时期一国国民收入多,意味着进口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国收入平均增长速度越高,会使居民增加对进口生产资料的需求,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该国进口也会很快增长。因此,收入增长较快的国家容易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收入增长较慢的国家容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但是,如果考虑到收入增长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变化,我们就需要修正上述结论。例如,如果一国在收入增长过程中通过规模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引起生产成本下降,那么,收入增长不仅使进口增加,还会使出口增长。因此,收入性不平衡以其他条件不变为前提。(四)货币性失衡 因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其他条件不便、变的情况下,出口减少,与此同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就会出现顺差。例如,一国货币供应量增加,该国物价水平便会上升,即货币对内价值下降。物价上升会导致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从而会引起或加剧该国的国际收支逆差。物价上升还会通过促进名义工资上升和生产成本增加造成贸易逆差。货币供应量增加有可能引起本国实际利率下降,它会通过刺激资本外逃引起该国资本项目逆差。当然,在物价上升过程中,银行为了防止实际利率的过分下降有可能提高名义利率。在这种情况下,较高的名义利率可能吸引资本流入,造成贸易逆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并存的局面。总体而论,一国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高于别国,其国际收支容易出现逆差。(五)政策性失衡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六)偶然性失衡偶然性失衡(Stochastic Disequilibria)指一些随机因素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例如,自然灾害可能引起国内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该国被迫增加粮食进口并引起国际收支逆差。又如,世界性粮食减产会导致世界市场粮价上升,使粮食出口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哪些内容?

8.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国际收支平衡名词解释内容如下:
国际收支的概念:狭义一定时期内外汇收支的总和。广义一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流量以及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存量。
国际收支平衡表(名词解释):反映的是在特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相当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的是交易流量情况。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个经济实体在一定时期内(年度、半年度或季度)以货币单位表示的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一种统计表。它是国际收支的外在表现形式。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记账的原理编制的。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为贷方,以“+”号表示;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为借方,以“-”号表示。当收入大于支出时差额为正,称之为顺差;当支出大于收入时,差额为负,称之为逆差。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原理和原则: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

其编制遵循以下原理和原则:
1.复式记账原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录日以商品、劳务和金融所有权变更的日期为准,而无论是否已经收/付了现金,还是将来会收/付现金。
3.市场价格原则——按照交易时的市场价格记录。
4.单一记账货币原则——所有记账单位要折合为同一种货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