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024-05-18 03:28

1. 油菜菌核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病原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 称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核长圆形至不规则形,似鼠粪状,初白色后变灰色,内部灰白色。菌核萌发后长出1至多个具长柄的肉质黄褐色盘状子囊盘,盘上着生一层子囊和侧丝,子囊元色棍棒状,内含单胞无色子囊孢子8个,侧丝无色,丝状,夹生在子囊之间。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核混在土壤中或附着在采种株上、混杂在种子间越冬或越夏。我国南方冬播油菜区10~12月有少数菌核萌发,使幼苗发病,绝大多数菌核在翌年 3~4月间萌发,产生子囊盘。我国北方油菜区则在3~5月间萌发。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里弹出,借气流传播,侵染衰老的叶片和花瓣,长出菌丝体,致寄主组织腐烂变色。病菌从叶片扩展到叶柄,再侵入茎秤,也可通过病、健组织接触或沾附进行重复侵染。生长后期又形成菌核越冬或越夏。菌丝生长发育和菌核形成适温 0~30℃,最适温度20℃,最适相对湿度85%以上。菌核可不休眠,5~20℃及较高的土壤湿度即可萌发,其中以15℃最适。在潮湿土壤中菌核能存活1 年,干燥土中可存活3年。子囊孢子0~35℃均可萌发,但以5~10℃为适,萌发经48小时完成。生产上在菌核数量大时,病害发生流行取决于油菜开花期的降雨量,旬降雨量超过50mm,发病重,小于30mm则发病轻,低于10mm难于发病。此外连作地或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机肥、播种过密、偏施过施氮肥易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湿气滞留、植株倒伏、早春寒流侵袭频繁或遭受冻害发病重。

油菜菌核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 油菜菌核病害的发生轻重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侵染源
      油菜菌核病又称菌核软腐病,俗称白秆、空秆、麻秆、烂秆病,是由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的真菌危害所致。病菌菌核似鼠粪状,大部分菌核在每年3月份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萌发,长出长柄肉质黄褐色子囊盘,着生子囊和侧丝。子囊无色棍棒状,内含单胞无色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先侵染油菜花瓣、花药,然后再侵染老叶,带菌花瓣落在叶片和茎秆上,引起叶片和茎秆发病。油菜菌核病菌的寄主范围非常广泛,除危害油菜外,还可以侵染向日葵、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在国内发现可侵染36科199种植物 。
       病原菌以菌核落入土壤,混杂在油菜种子中,或在病残体上或野生寄主植物上越夏和越冬。在陕南油菜产区,5月上中旬油菜收获后,菌核要经过夏天高温季节休眠,翌年2月下旬仅有少量菌核开始萌发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侵染危害,因此油菜苗期很少发病。在整个生育期中,以开花期最易感病,3~4月是子囊盘萌发高峰期,如与油菜花期相吻合,则侵染花和老叶,使受害组织腐烂,在病部形成菌核。也可通过病、健组织接触进行再侵染,菌核随降雨和农事操作落入土壤或混入种子中,成为第二年的侵染源 。
二、影响油菜菌核病发生的因素
1、有效菌核量
有效菌核是指落入土壤或病残物上的菌核经过越夏、越冬的自然环境条件后,能够正常萌发产生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的菌核。有效菌核是病害发生、流行的先决条件,有效菌核的数量与病害发生程度呈正相关,即有效菌核的数量越高,病害发生越重。
2、气象因素
影响病害发生、流行的气象条件主要是3~4月份的温湿度,其中最主要的是湿度。3月下旬湿度大,有利于菌核萌发开盘和子囊孢子释放;4月下旬高湿利于病菌的再侵染,若3月下旬~4月下旬相对湿度超过85%以上,病害发生就重;油菜开花期的旬降雨量是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凡旬降雨量超过50mm发病重,小于30mm则发病轻,低于10mm难于发病。

3、 品种抗性
在油菜品种中,不同类型品种间抗病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同类型品种间其抗性差异也不同。据调查,目前在城固县主栽的“双低”油菜品种秦油10号、秦油7号、中油杂四号等发病较轻,而川油系列、蓉油系列等品种发病较重。
4、 种植模式
菌核在干燥的土壤环境中可存活3年以上,在潮湿土壤内也可以存活1年左右,但在稻田土壤中菌核因被水浸泡腐烂失去萌发活力,最长只能存活1个半月 。因此旱地油菜发病重,水旱轮作油菜发病轻。
5、栽培管理
旱地油菜菌核病发生重,旱地油菜连作发病更重;偏施氮肥易导致生长郁敝,通气性差,植株倒伏而发病重;施用混入菌核和未完全腐熟农家肥的田块发病重;直播油菜播种量过大或移栽油菜栽植过密,则发病重;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田间湿度大的田块发病重;早春遭受寒流侵袭或低温冻害的油菜发病重。

3. 油菜菌核病有哪些症状?

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麻秆”、“霉蔸”等,从苗期到成熟乃至收获后的堆垛上都可以发生,但以盛花期后发病最盛。主要症状如下。


幼苗:茎基部和叶柄上有红褐色斑点,扩大后为白色,湿腐状,长出白色霉层,重者整株死亡。
叶片:多从植株基部的老黄叶片开始发生,初始暗青色,湿腐状,以后扩大成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黄褐色或灰褐色,病斑中心可见2~3层同心轮纹,病斑外围有淡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叶片腐烂,并长出白色的絮状霉层。

茎秆和分枝:发病初期病斑呈长条形,略凹陷,中部白色,边缘褐色,水渍状,病健分界明显。在潮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受害茎成段变白,上面长出白色菌丝。至病害晚期剥开茎秆可见大量黑色鼠粪状的菌核。

花瓣:产生油渍状褐色小斑点,花瓣苍黄色,后转白色,潮湿时长出菌丝并形成菌核,提早脱落。
角果: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后转为灰褐色病斑,气候潮湿时呈湿腐状,布满白色霉层,后期可在角果内外形成菌核。
种子:表面粗糙,灰白色,无光泽,病粒外有白色霉层和小菌核。

油菜菌核病有哪些症状?

4. 油菜菌核病主要有哪些农业防治措施?

注意选用华双3号、中双9号、中油杂2号等抗病品种,同时采用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1)防止种子带菌 在油菜收获时,选无病或性状优良的植株取其主轴中段留种,或在播种前先筛去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然后用0.5~0.75克食盐或0.5~1千克硫酸铵对水5千克选种,除去上浮的秕粒和菌核,用清水洗干净后再播种。
(2)实行轮作,清洁田园 苗床、大田不重茬。油菜收获后,将在田间、路旁和脱粒场等处的病残体彻底清除,集中烧毁(如用作堆肥必须高温发酵)。
(3)加强田间管理 注意开沟排渍,做到雨停田干。合理密植,减少田间荫蔽,一般高肥力的田块每亩8000株左右为宜。重施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薹肥,避免薹花期过量施用氮肥。做好中耕培土,及时摘除病、黄、老叶,随即带出田外,减轻病菌蔓延危害。

5. 油菜的菌核病有哪些防治方法?

①与稻轮作:旱地油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年②多雨地区配合栽培措施,宜窄畦深沟栽培,春季注意清沟防渍工作③播种无病种子或种子处理:收获前进行无病株留种,或播种前先筛去种子中大菌核,后用10%盐水选种,清除上浮的病种和小菌核,将下沉的种子洗净阴干后播种④选用感病轻的品种一般幼苗期叶色深绿花期短分枝部位高茎秆坚硬抗倒的品种较抗病⑤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用氮肥,避免开花结角期徒长倒伏或脱肥早衰,适当配合磷钾肥和硼锰等微量元素肥料冬油菜区3月份对前一年种过油菜的旱地中耕1~3次,以破坏子囊盘重病区可于花期摘除植株中下部病黄叶1~3次,拾出田外处理⑥化学防治:油菜花期叶病株率10%以上,茎病株率1%以下时喷药药剂有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3%菌核净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每次67~100克/亩,加水100千克,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30~60克加水100千克根据病情防治1~3次,间隔10~15天喷施药液为100千克/亩

油菜的菌核病有哪些防治方法?

6. 生菜菌核病影响产量,生菜菌核病危害有哪些?

我们重庆这边的温度,特适宜它发芽生长,所以我们从不催芽,都是直接撒在畦面上,然后在畦面上铺上稻草保温就可以了。撒之前把整细的畦面拔上粪肥,使畦面湿漉漉后,再撒种子,尽量把种子撒些点,种植大约1星期到1O天左右出齐。
小苗出齐5天喷洒水,不能大水浇灌,以免损伤幼苗。随着幼苗的生长开始管理,拔掉弱苗留壮苗,间隔5厘米左右。隔几天浇水或拔草一次,它一般不生虫,不用捉虫。

这一步大家应该都了解,例如种香菜、菠菜都需要进行浸种催芽。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3-4小时,待充分吸收水分之后,放入浸湿好的纱布,再放入15-20℃的地方进行催芽,当大部分种子露白便可进行播种。混合均匀,然后在进行撒籽,这样就可以做到洒落均匀。
注意掺入细沙或者是土的量也不是要求很严格,只要掺入和生菜种子等同量的沙子或土就可以。在在撒籽播种以后如果还有不均匀的现象的话,

生菜种子比较轻,多少时容易撒作一团,可以在种子里拌上细沙混合撒,以便播撒更均匀,多少王后要覆盖1CM厚的细土。生菜秋季播种一般是在8月下旬或9月初都可以,不过秋天育苗时遇温度过高还需要注意遮阴降温。日本和我国人民经常煮熟后食用,而西方食物中往往放在汉堡包等食品中生食。生菜喜冷凉的气候,最适合生长温度十五到二十摄氏度,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低的区域容易种植,夏季高温季节。

生菜前茬最好是瓜类、茄果类、豆类及葱蒜类蔬菜;后茬可以种植瓜类、茄果类、豆类、葱蒜类及各种叶菜、根菜类蔬菜。生菜育苗时间虽长,但定植时植株小,定植至采收需要的时间较短。

7. 蔬菜菌核病发生,会有什么影响呢?

蔬菜菌核病怎样防治?蔬菜菌核病主要是伤害朝天椒,四季豆,西红柿等蔬菜,蔬菜幼苗期有结果期均受其害,尤其是保护区成熟种植是病害产生也是比较严重,因而把握蔬菜菌核病产生规律性及防治对策是十分关键的。

蔬菜菌核病产生规律
菌核病病菌孢子喜高湿,最合适的环境湿度为99%上下,在50度高温下5秒钟便会身亡,但在湿冷土壤层能存活一年,在长期性存水的土壤层里能存活1个月,而在烘干的土质中可存活3年之上。
主茎发病先从近路面茎尖部或第一发枝处逐渐,发病早期症状为浸水状,以后会变为灰白,随后表皮层机构发涩裂开呈纤维。当温室大棚内较为湿冷时,茎尖部病机构中腔内可以见到灰黑色鼠粪状核菌。

蔬菜菌核病-防治对策
对菌核病发病重的农田,在夏天休耕的那时候要开展地内注水,遮盖农用地膜,与此同时要闭棚提温几日,运用高温高低温除菌,菌核病防治成效显著。在栽种蔬菜的环节中,要做好栽培技术工作,立即翻土锄草,与此同时要遮盖农用地膜,阻拦病菌孢子发掘出,也是避免蔬菜菌核病的合理防治对策。

对菌核病发病重的土地,可以推行与水生物蔬菜,或是是与莎草科农作物隔年轮种,可降低蔬菜菌核病产生概率。在下大雨后,管理者要按时清除沟系,避免田里存水;在大晴天要立即给花浇水除湿,减少空气相对湿度。蔬菜上肥是十分关键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追肥时要有效使用基肥,适度追施磷,钾肥,提高植物的抗病工作能力。
当发觉蔬菜病株时,要立即拔掉,并集中化带出棚外损坏或是埋藏,避免病原菌再度浸染,缓解发病。在蔬菜菌核病发病前期服药防治,可采用药物有50%速克灵1000倍,或50%的农利灵1000倍叶片喷雾器,还可以用之上药物1:500倍液涂茎,每过7-10天擦抹一次,持续涂3-4次,就可以疾病操纵病害扩散。

蔬菜菌核病发生,会有什么影响呢?

8. 蔬菜菌核病有哪些特点?

蔬菜菌核病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疾病。近年来,该疾病具有日益增长的趋势,对农民造成严重伤害。那么,蔬菜菌核病有哪些特点呢?我们来看一下。
1.蔬菜菌核病通常发生在根部中,形成灰白病变直至腐烂,使上部失去水。葫芦幼苗通常侵入茎,叶子,然后感染叶片,导致死幼苗。其中,茄子最易感。
2.致病迅速。在种植植物茎和分枝后,一般一周内茎病变,导致全部或部分,脱水萎缩,直至死亡。在适当的条件下,大约一周或如此聚集成一个组,松开菌丝体质量,形状紧,最终形成核心。这是蔬菜菌核病症状的重要特征。
3.致病面广。黄瓜,番茄主要伤害悬挂水果,导致腐蚀水果。莴苣通常从杆底座和叶片尖端的杆产生,并且很快腐烂。芹菜从茎底扩展到包围,导致上水丢失。
4.适应力强。适宜温度约为20℃,相对湿度为85%。因此,该疾病的发生是一般在当地温室中,番茄幼苗期,温室春寨生菜,芹菜是发病的重点对象。蔬菜菌核病喜欢潮湿的环境,当连续下雨,温室湿度适宜,容易导致疾病爆发。这一点农民朋友要特别注意。
5.细菌核病的特点主要在土壤中与种子中混合,种子中的更强,病变较强。在种子核心菌内容易重新感染。因此,综合控制技术非常重要,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单一方法的防治效果有所欠缺,不建议采用。
一般来说,采用喷洒农药和温水浸泡可以有效的防治蔬菜菌核病,尤其是温水浸泡法,在65℃温水下可以有效地控制蔬菜菌核病的扩散。总是采用科学的防治手段是可以抑制此病的发展的,因此农民朋友不必过分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