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NGO是什么?

2024-05-10 17:12

1. 国际NGO是什么?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直译为“非政府组织”,也称之为民间组织。NGO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亦包括一些没有正式注册,但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社会服务发展工作的民间组织,在国外,NGO被视为除政府、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由于国情不同,我们收录的NGO,包括(半政府性质的NGO,非政府组织NGO,没有注册登记的民间NGO组织,各类义工和志愿者组织)

NGO,英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 

NGO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人口、贫困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发现仅仅依靠传统的政府和市场两级还无法解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一种回应,NGO迅速成长并构成社会新的一级。 

NGO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NGO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 

一个发达的现代社会需要发达的非政府组织。据调查,美国非政府组织总数超过200万个,经费总数超过5000亿,工作人员超过900万人。如此庞大和活跃的非政府机构(NGO),是与美国“大社会,小政府”的制度结构相配套的。这种制度的来源,与美国建国之初移民互助自助的传统有关。 

非政府组织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社会及私人的捐赠。美国有力量极其强大的各种私人基金会支撑美国的各种NGO。国家从税收上确立捐赠部分可以抵税的制度,鼓励捐赠。 

NGO是政府有效的“减压阀”和“稳定器”,还有着不可忽视的精神功能。NGO在中国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NGO,具有较长的历史和“半官方”的特色;另一种多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目前全国稍具知名度的民间自发公益类NGO大约在300家左右。中国NGO主要集中在环保领域、妇女领域、扶贫领域,如北京的“自然之友”、“地球村”、“绿家园志愿者”,天津的“绿色之友”等。 

国际知名NGO 

绿色和平组织:当今国际上影响最大的环保NGO之一。自1971年在美国反对阿拉斯加州的核实验基地以来,绿色和平组织以其激进、顽强、坚定而闻名于世。 

无国界卫生组织:1971年成立于法国,主要由一些医疗救助志愿者组成,目的在于向人们提供医疗救助,特别是赈灾援助。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成立于1969年,宗旨是防止对动物的虐待行为。 

美国福特基金会:1936年创立,全球最大的私人基金会之一。1988年,福特基金会是第一批被中国政府允许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一。 

英国救助儿童会:英国最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一,成立于1919年,是救助儿童会国际联盟的重要成员。英国救助儿童会以伦敦为总部,在全球60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 

日本笹川和平财团:成立于1986年,为了进一步促进中日友好关系,笹川和平财团与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共同设立了中日友好交流基金,总额为一百亿日元(约6.5亿元人民币),是迄今中日间数额最大的民间友好交流专项基金

国际NGO是什么?

2. 中国NGO的介绍

本书结合学术与实践,介绍了非政府组织的概念、特征和组织模式,归纳和分析了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一个社会改革的新思路,一个中国与国际交往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作者指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的共同努力:促进世界和平需要国际语言和公共外交。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程度是测度社会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解读、利用好这一独特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若弘博士现任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主席,联合国合作伙伴办公室(UNOP)高级顾问,加拿大ALBERTA大学商学院董事、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交往和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与中国和国际民间组织的交流与互动,依据《国际大超市》和《异族基因组合的社会、商业价值》的理论创办了国际知名的软实力平台——“和苑”,以爱心为纽带。集学术机构、企业集团和国际组织多元资源为一体。促进了各国公共外交与友好城市及友好行业的互益合作。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亲切地称他为“和平大使”与“民间外交家”。

3. 草根NGO的NGO现状

民政部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41.4万个,比2007年增长7.0%;这些社会组织业务范围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环境保护、法律服务、社会中介服务、工伤服务、农村专业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专业人士指出,由于注册门槛过高,中国草根NGO的实际数量远远不止此数。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表示,在中国存在一个远远大于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规模的巨大的第三部门,其中大多数以各种方式取得了政府和其它权力部门的认可和批准,或者和各级党政机关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据王名此前的估计,内地目前拥有各种类型的NGO总数约数百万家,但现在登记的只有40多万家,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登记的门槛设定过高。王名表示,中国90%以上的NGO实际上未获得现行法律的认可,也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其发展受到制约。 除了法律认可难,对于那些自下而上成立,被人们称为草根民间组织的机构,资金一直是困扰其生存、发展的难题。

草根NGO的NGO现状

4. 中国现在承认ngo吗

NGO实在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行业,我周围的朋友很少有位同一个机构工作5年以上的,并且大多数朋友都经历过项目完成或者机构办公室关闭不得不重新找工作的困顿。不管是本土NGO还是国际NGO,在中国面临着太多的问题,资金,管理,政策壁垒。随便一个问题都足以在顷刻间宣告NGO的死亡。关于中国NGO可能的部分死法大概如下:

第一种死法:没有资金来源饿死

资金问题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一。很有意思的是,即使是本土的NGO,也大部分都靠国外的资金来支持工作。因为除了有政府背景或者半官方的那些大型NGO,政府根本就不可能批准民间力量成立公募NGO,因为不能在中国筹款,没有赖以生存的基金土壤,他们只能依靠申请国外的资金存活。

2011年5月底,全球基金宣布冻结对华拨款,不但很多草根NGO受到影响,很多在中国开展艾滋病防治和健康项目的国际NGO也不得不中断了在中国的项目。

在中国工作的国际NGO,由于资金完全来自于国外,一旦国外资金断链,就必须要裁员或者关闭项目办公室。2009年的经济衰退就给很多国际NGO带来了很大压力,国际奥比斯等机构在当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国际经济发展和NGO的海外筹资能力直接决定了国内办公室的存活情况。

另外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已经超过日本而仅次于美国。同时中国的海外援助资金量也越来越大,并且政府经常慷慨的大规模免除非洲国家的债务,而中国同时持有大量美国国债,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这些信息都越来越多的让外国人相信,中国已经是一个比较富有和强大的国家,如果他自己愿意的话完全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社会发展上,因此不再需要来自其他国家的资金支持了。因而也有一些国际NGO开始考虑是否减少在中国的资金投入或者关闭中国项目办公室而把资金投入到其他更加贫穷的国家和地区发展。即使继续在中国投入更多资金和项目,也更会更加的注重资金使用的效率,总之,老外的钱没那么好要和好花了。

第二种死法:人才缺乏瘦死

社会工作在中国是一个很新的专业,很多大学都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和硕士学历。很有意思的是,中国大学里很多社工专业的老师既没有学过社会工作,也没有参加过社会工作的项目活动和管理,基本都是拿国外的资料来自己消化以后写成教材的。中国NGO行业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专业的社会工作和NGO从业人员比较缺乏,目前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大多是各机构自产自销,通过机构内培训培养起来的。

但是机构自己培养的话,国外的NGO还好一些,他们比较重视教育和培训,不管是NGO管理还是项目运作都有着比较成熟的做法。每年都会有各方面的培训计划和资金预算,既有机构内的培训,也有外部资源提供的专业培训,当然这是需要资金预算的。而草根NGO往往局限于资金,不仅很难制定充足的培训计划,也不足以支付专业培训机构的费用。

另外草根由于资金紧张,在人员招聘上也很难招到高端的人才,高端人才都流向了商业领域,而行业内的高端人才大多选择了待遇相对人性化一点的国际NGO。大部分NGO招到的人只能通过内部培训,比较难得到高水平的专业培训支持,所以人才瓶颈比较难解决。他们找不到高端人才的主要原因是资金和待遇问题,同样的问题限制了他们的人才培养和人才的保留,很多专业人才一旦在这个行业内做得比较专业,他们对个人待遇和个人发展的要求也会相应的提高,很多高端人才都会跳槽到其他机构继续发展。

另外由于大部分NGO的项目资金来自于境外,由于没有自己的筹资渠道,他们只有申请到项目的时候才能保留一定数量的专业工作人员,一旦项目结束申请不到资金,就无法支持这些工作人员的开支,这时候很多机构也会选择裁员。在申请到新项目的时候再重新招聘,重新培养。很多草根NGO的人员相对稳定,但是他们待遇是非常低的,完全靠一种奉献精神在支持。资金困难造成了人才困境,而人才困境又会影响到机构管理和项目执行水平,也就会影响到机构申请新项目的能力,长期下去必然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长此下去,国内的NGO很难得到持续的发展,能维持生存已经不错了。

第三种死法:政策壁垒困死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对成立非营利性民间组织的限制是非常严的。既有资金限制,也有业务主管单位的限制。总之,要成立非营利性民间组织本身已经很难,比如基金会就需要找一个省级以上政府部门做业务主管单位(广东等地似乎有所松动,但其他大部分省市还是硬性要求),而要成立公募基金会如果没有特殊的官方背景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任务,壹基金2010年虽然最终完成了艰难涅槃的过程,但我想并不是每一个机构都有像李连杰和王石这样有着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发起人和支持者吧。

不能成立基金会,不能募集资金,就是能在政府领导下工作(如果可以作为机构开展工作,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是可以申请到国外或者政府的资金援助),这样也就失去了所谓非政府,非营利的独立性。

第四种死法:机构老化僵死

目前国内本土的NGO往往是靠一两个创始人的强大意志力在支撑着。他们出于美好的愿望建立起一个机构,但是各方面的壁垒限制了他们的筹款能力,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人才困境,所以他们只能长时间处在小规模运作的状态,人员也不稳定。因为管理上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长期下去机构就会僵化,这种情况下,一旦这些创始人退休或者去世,机构的命运可想而知。

但是机构僵化并不只是小的NGO,国内的大型基金会和在中国开展工作的国外NGO也存在这种情况。国内的大型NGO就不用说了,他们的半官方性质(有很多还是事业单位编制)决定了他们完全政府化的管理和运作模式,既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项目操作上专业程度也不如那些独立的国外NGO。

而很多大型国际NGO在中国也遭遇了“中国特色”,一些老牌NGO在中国由于人才、政策等方面的限制,不得不改变工作模式,在项目运作上也更多的体现出中国特色,比如项目和政府合作的居多,很多项目由政府部门主导或参与,行政管理上也更多的像事业单位靠拢,有的机构甚至出现内耗现象,相反倒是很多小型的国际NGO由于管理和项目灵活,表现出了很强的活了。如果机构管理和项目运作长期没有改观和创新的话,由于贫穷落后将不再是中国项目的代名词,很多NGO的中国项目将慢慢失去吸引力,最终自己僵化而死。

第五种死法:社会观念窒息而死

传统的中国民众一直把NGO的工作理解为慈善,由于民间NGO和国际NGO在中国一直在夹缝中生存,其影响力很小,普通民众对他们的工作也了解不多。因此民众并不了解发展和社会工作的概念,他们认为NGO的工作就是慈善,是一种有钱人捐钱帮助穷人或者可怜人,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我想陈光标先生的暴力慈善应该是这一观念的典型代表吧。民众因为不相信目前的基金会能把他们的资金用好(基于对他们对目前国内主流基金会的不信任),也不了解他们的捐款有什么样的作用,因此中国要让民众养成经常自发的捐款支持NGO工作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要让普通民众了解到发展和社会工作的概念,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要让民众把捐款和可怜以及施舍这个词完全分开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民众更多的理解了发展和社会工作的理念,才能支持NGO工作的长远发展。不过目前草根NGO和国际NGO在中国的认知度还比较低,民众大部分还仅限于对官方背景的基金会的认知,这种社会观念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限制国内的NGO发展。

在中国的NGO有那么多种死法,那他们有没有一种活法呢?现在大家都活得很累,要活得好起码要破解上面的这几个问题,但是,政策壁垒的问题首先就解决不了,在国内靠民间力量来推动政府改革的道路非常难,像壹基金那样能最后走通的,靠的不仅是李连杰先生和其他人员难以想象的共同付出,也和他们个人的巨大影响力分不开。

并且,壹基金初期在人力资源和管理也遇到了很多挑战,毕竟李连杰的团队并不是专业做社会工作起家的,现在他们做得越来越专业了,也希望他们在将来能做的更好,真正能实现一人一元钱的理想,在发展领域有更多的影响力,也为其他机构树立一个成功的典范。

由于这些年众多专业的国际NGO在中国开展了很多项目,客观上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专业的NGO从业人员,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社会工作和发展首先是一个职业,我们不能要求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是慈善家或者苦行僧,来从事这个行业纯粹为社会奉献自己而不求回报,他们也要养家糊口,更需要在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得到尊重。所以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有保障的收入水平,这样也才能吸引到更多人才,保证NGO的专业化和长远发展。

5. 探讨:NGO 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会如何?

而探讨政府与NGO的关系有三个理论比较有代表性。其中大陆广泛采用的是克莱默 (KramerR.M.)和吉得隆(gidron)的理论。克莱默认为NGO与政府之间存在二元论和整体论两种模式。二元论中,政府与NGO是竞争、冲突 关系。而整体论认为NGO不但与政府保持合作关系,也帮助政府维持维护福利国家制度的合法性。前者如荷兰、阿根廷等,后者如英国、日本等。吉得隆等人根据 “服务的财务与授权”、“服务的实际输送”两项指标,将NGO与政府的关系模式划分成政府主导模式、二元模式、合作模式、NGO主导模式。其中政府主导模 式存在于福利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当然,现实中的相互关系会更加复杂。
中国现代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不过数十年,到目前为止主力任然是GONGO。政府乐于见到公众分辨不清传统慈善和现代公益的区别。因为传统慈善更多的 是充当灭火器和慰安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大陆的NGO与政府之间是整体模式。政府从法律、政策支持上来说,大陆是政府主导模式。
NGO在西方社会学政治学中是被视为公民社会的主体。基本就是致力于公益事业,但不是完全致力于慈善事业。(公益意味着国家或者社会组织为了整体 的需要、超越地区或者集团的局部利益,指向非特定多数人的利益,也意味着公民和组织在共同的、共识的领域和场景中关注公共事务,为增进共同的利益,推进社 会公正、公平的发展而采取的集体性协调行动。)目前由于郭美美事件的爆发,大陆对NGO的看法持两种分化的趋势。一种是要求GONGO回归传统慈善,倾向 于要求全志愿化,不考虑慈善项目成本、成效,拒绝商业介入、拒绝“社会企业”的尝试,要求NGO成为“道德完人”。另一种是倾向于要求草根NGO成为完全 的某些群体代言人,向阿根廷一样致力于“公民社会”、“公民权利”以及“反独政府”的斗争。事实上,这两种要求都会导致大陆本就根基薄弱的公益事业环境恶 化,并产生实质性的倒退。
其次,影响中国NGO发展方向和趋势的还有NGO自身的问题。比如“志愿失灵”:募款不足、不稳定(财务危机);公益慈善的特殊主义(受不同组织 获取资源能力差别的影响,NGO及其捐助者经常集中在少数特定的次级人口群体,因而忽视了其他社会次级群体,不仅留下严重的缺口,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父 权主义或慈善组织的家长式作风;业余主义。而且,如果跟政府走太近了,就难免出现官僚化、不当管制、失去自主性等等。目前中国NGO,包括GONGO这些 问题都非常严重。
再次,就是整个中国的舆论环境了,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公众的要求,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媒体的态度。目前中国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诉求常常会表现出 要求公益慈善动机纯而又纯的倾向,它们关系首先不在于公益慈善本身,也不在于慈善带来的实际救助效果,而在于期望公益慈善成为富人的一种道德制约,成为对 日渐突出的贫富分化的逆向调整。另外就是国内的理论界,也没有特别站得住的自有研究成果。随着公众、媒体、学术界的多方影响,中国NGO界也出现了很多浮躁,明明项目做的不怎么样,“品牌”倒是吹的震天响,令人扼腕。
个人觉得如果说2008是中国的公益元年,那么2011年就是大跃进脱轨之后,各种新的生命力期待勃发元年,随之经济转衰,社会问题凸显,政府有可能加大对NGO的扶持,以 Purchase of service contracting的形式扶持一部分灭火器。恩派便是一类。也有可能加大对GoNGO的管控,依然对草根NGO不支持不放开,这要看贵国的政治体制改 革的趋势了……而且,根据大陆诡异的形式,偏对抗型或纯对抗型的NGO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发展……总之,要看红旗往哪飘。
如果能够做到下面所说的情况,可能会给NGO在中国的发展争到些水草丰茂之地吧:
1、打破笼罩在NGO身上的“德性完美神话”、“志愿主义神话”、“完美无瑕的概念的神话”。
2、加强现代公益伦理的研究
3、加强现代公益慈善文化的再造和传播

探讨:NGO 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会如何?

6. 美国NGO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1、美国在华NGO约1000家

我们查阅了中国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公开渠道的登记数据,监测大量在华活动的美国NGO网站,同时查阅了美国国税局(The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USA)、美国统计局(U.S. Census Bureau)、美国基金会中心网(Foundation Center) 、美国慈善统计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Charitable Statistics)、及美国慈善导航网(Charity Navigator),根据我们的综合统计,我们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大约1000家左右的美国NGO在华开展活动。其中,各种公益慈善类NGO约500家左右;工商类的商会、行业协会大约500家左右,各占50%。

这一千家美国NGO,是分阶段分年批次来到中国的。



2、美国在华NGO的不同背景

我们以监测到的266家美国在华NGO为样本,分析发现:来华的美国NGO中,独立基金会占13%(34家);公司类基金会占20%(54家);公共慈善组织占62%(166家);另有5%的机构性质不详。

据美国在华NGO向美国国税总局提供的2009年990表或年报财务信息,总体来看,美国在华NGO的总部资金来源如下:44%来自基金会、24%来自公众捐款、16%为政府资金、9%为其他收入(投资或利息等)、6%为会员或服务费用、1%来自企业捐赠。

政府背景:美国在华NGO中,有一些与美国政府关系比较密切。政府资金是美国在华NGO第三大资金来源,占16%左右。其中,2009年度接受美国政府资金超过该机构年度总收入80%以上的部分美国NGO为美国发展基金会、美国全国国际事务民主学会、团结中心、国际关怀、美国家庭健康国际,及美国特灵格研究中心(RTI International)等。此外,美国在华NGO中,还有一批与美国政府关系比较密切,如亚洲基金会、美国民主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

企业背景:与美国企业关系比较密切的美国在华NGO主要有:默沙东艾滋病基金会、孟山都基金会、可口可乐基金会、花旗集团基金会、陶氏化学公司基金会、柯达慈善信托基金、摩根大通基金会、摩托罗拉基金会、加州联合石油公司基金会、德意志银行美国基金会等等。

宗教背景:本研究报告的266家美国NGO样本中,有36家NGO在其成立背景中明确说明了其宗教背景,。国际上著名的宗教性质的NGO包括世界宣明会(美国)、德国米索尔基金会、德国基督教发展服务社等。总体来说,美国在华NGO中,有宗教背景的组织只是一小部分,约占14%,其中主要是信仰基督教背景的,其他的也包括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天主教。

7. 什么是NGO

一个香港的非政府组织设置了“生命列车”,免费帮助广西地区的白内障患者做手术,使之能得以重见光明 日前,围绕着怒江大坝开发的决策问题,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和“云南大众流域”发动和影响其他社会力量,最终使怒江大坝计划搁浅。在中国NGO的发展上,民间组织的活动和声音影响中央政府的决策,这是第一次。
1830年,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美国访问期间,感受到美国社会中存在一种独特的志愿精神。他认为正是这种精神,正是因为美国在政府、企业之外还存在一个强大的非政府组织才造就了美国的繁荣。自此,人们开始认识到NGO(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NGO,英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
NGO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人口、贫困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发现仅仅依靠传统的政府和市场两级还无法解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一种回应,NGO迅速成长并构成社会新的一级。
NGO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NGO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
一个发达的现代社会需要发达的非政府组织。据调查,美国非政府组织总数超过200万个,经费总数超过5000亿,工作人员超过900万人。如此庞大和活跃的非政府机构(NGO),是与美国“大社会,小政府”的制度结构相配套的。这种制度的来源,与美国建国之初移民互助自助的传统有关。
非政府组织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社会及私人的捐赠。美国有力量极其强大的各种私人基金会支撑美国的各种NGO。国家从税收上确立捐赠部分可以抵税的制度,鼓励捐赠。
NGO是政府有效的“减压阀”和“稳定器”,还有着不可忽视的精神功能。NGO在中国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NGO,具有较长的历史和“半官方”的特色;另一种多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目前全国稍具知名度的民间自发公益类NGO大约在300家左右。中国NGO主要集中在环保领域、妇女领域、扶贫领域,如北京的“自然之友”、“地球村”、“绿家园志愿者”,天津的“绿色之友”等。
国际知名NGO
绿色和平组织:当今国际上影响最大的环保NGO之一。自1971年在美国反对阿拉斯加州的核实验基地以来,绿色和平组织以其激进、顽强、坚定而闻名于世。
无国界卫生组织:1971年成立于法国,主要由一些医疗救助志愿者组成,目的在于向人们提供医疗救助,特别是赈灾援助。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成立于1969年,宗旨是防止对动物的虐待行为。
美国福特基金会:1936年创立,全球最大的私人基金会之一。1988年,福特基金会是第一批被中国政府允许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一。
英国救助儿童会:英国最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一,成立于1919年,是救助儿童会国际联盟的重要成员。英国救助儿童会以伦敦为总部,在全球60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

什么是NGO

8. NGO规模太小有什么坏处

常言说小的是美好的,组织规模虽小但仍可能在细分领域上做出独特的贡献。但中国大部分NGO的规模不是小,而是太小了。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如少于300人,销售额在300万元以下,一般被认定为小型企业。 而NGO如果全职超过10人,年运营额超过100万,就差不多算得上业内中上规模了。这样太小的规模,其实往往称不上美好,反而构成了障碍,限制了组织发展,也影响了NGO们取得其应有的社会功效。
规模太小的负面影响首先反映在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上。太小的机构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必要的人才培养和知识体系。很多年轻人热衷到跨国公司工作,除了薪资优厚外,还有一个吸引力就是跨国公司提供较为完备的入职和在岗培训,更有些公司在知识管理和学习方面颇有造诣。新入职人员即使专业不对口,经过三五年的打磨也能成为专业人才,实现个人增值。而公益组织,内部往往没有培训和学习体系,一般借助行业内的免费培训资源,这些培训因为缺乏对于特定组织或特定类型人才的针对性和持续性,开拓眼界、广交朋友的功能有之,但培养专业能力的作用就极为有限了。
规模太小对人才发展的制约还不止此,更大的影响是NGO人无法通过工作、通过“干中学”来提升专业性。专业的基础是分工,一个人和一家机构一样,在其一生中都无法在多个领域获得成就。机构规模太小,一个人往往身兼数职或频繁调岗,这意味着人们无法在同一范畴内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也就无从达到专业化的要求。有的时候,规模太小,机构能够承接和开展的业务也相对简单,其工作人员需要面对的复杂性较弱,没有足够复杂和细腻的挑战是无法造就专业人才的。
规模太小的NGO在培养人才专业能力方面面临的天然劣势,使其缺乏吸引人才的能力,这方面的障碍在我看来丝毫不亚于“薪资低”对吸引人才的影响。而薪资低也可能正是专业性不足的结果,因此称不上同一层次的因素。
当然,NGO规模太小影响最大的也许是NGO的CEO们。他们是组织中最为珍贵的人力资源,也往往是被分割的最为严重的人力资源。他们负责筹款、项目设计、人员和财务决策、发展策略制定等性质迥异的工作,很多CEO还是业务能手,又要身兼项目总监之责。如此的工作状态,其实既妨碍了他们成为卓越的管理者,也阻碍他们成为真正的业务专家。太小的机构养不起专职的管理人员,也养不起一个专职的CEO,除了热血的创始人外,还真难有人愿跳这火坑。这也许正是NGO极少有职业经理人的原因吧。
规模太小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NGO受资金所限常常只能不停的从事“生产”实施项目,而无暇于其它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同等重要的事项。解决社会问题是NGO组织存在的理由,而解决社会问题离不开几个关键环节,如:了解社会问题是什么,即调研;探寻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策略,即设计;将策略付诸行动开展具体工作,即实施;回顾工作得失调整计划策略,即评估;如此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循环。目前公益界的现状,大部分出资方包括基金会、企业、政府和公众愿意资助或购买的都是“实施”,而调研、设计和评估工作只能依靠NGO自身的资源。由于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其实大部分NGO虽然意识到这些环节的重要性但也无从顾及。
一味实施项目的弊端已经显现。我们经常听到很多项目效果不佳的故事,其原因主要就是项目设计不符合服务对象的需求,或者不能调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这些都是缺乏调研和设计的缘故。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调研、设计和评估工作,也严重影响了NGO的创新能力。现在的创新,越来越不是依靠个人的灵光一现,而主要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研究、设计、测试和调整工作。近些年来,社会创新颇受关注,新型的组织和项目不断涌现,但我们却鲜见老牌NGO开新花的案例, 这大致反映了NGO作为组织在创新方面的不足。
虽然创新并不与机构规模或资金多少成正比。但它们也同样需要起码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配备。没有资源支持的创新,只能是口头上的计划,无从化成现实。如果机构规模过小——这常常是机构资金捉襟见肘的同义词——那么调研、设计、评估和创新工作往往被搁置一旁,而我们离真正意义上去思考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就越行越远。
以上所述,并不是否认个人或者小型团队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可能展现的巨大能量,实际上我们正在见证个体参与社会事务并焕发奇迹的年代。我这里希望讨论的是组织,当一家NGO作为组织存在的时候,我把它视作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它区别于围绕在负责人周围的团队,区别于为完成特定项目而组建的临时团队,这个生命体有自身的出生、生长和发展的轨迹。而组织需要适当的规模。规模太小,则作为组织本身应有之义的管理工作,如上文提到的人才培养和研发工作,不但不是组织发展的助推器,反而可能成为个人发展和发挥社会作用的障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