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业走向灭亡,你对这一行业了解多少?

2024-05-01 21:01

1. P2P行业走向灭亡,你对这一行业了解多少?

个人认为对P2P行业的了解如下:
P2P行业简单来说是金融借贷项目。
首先要知道如今P2P处在一个什么阶段。监管方案已经落实,目前在催促各地方的监管方案出台,某些地区已经出台相关的政策,比如浙江,北上广这些行业平台聚集的地方也在早前出台相关的监管备案政策,具体的出台时间应该会参考北京出台时间相关信息,不管什么时间出台,大的监管思路应该不会变了,行业的监管也是呈趋严的状态。

所以P2P行业怎么样了要从三个方面去谈。
对于平台来讲
1、在业务方面,P2P现在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大额超限的抵押类标的无法做,高利润的小额现金贷被取缔,消费分期可以做但风险大不赚钱,留给平台可选择的业务越来越少,越来越难。再加之双降(新增降低、待收降低)的要求,平台目前可能都在艰难维持。
2、在合规方面,合规成本越来越高,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目前只能自我整改合规,等待相关部门的具体备案政策,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平台的观望情绪;
3、在价值方面,平台目前已经到了U型的底部,备案之前,国资、上市公司无论是出于声誉还是利益,都不太愿意直接出来入股P2P平台,风险太大,但一旦投资成功,平台备案成功,未来的价值将会以10倍以上回报,毕竟P2P能够吸纳社会资金的权利还是具有很大价值的。所以目前的P2P平台都在犹豫踌躇,是继续坚持还是待价而沽。

对于投资人而言,由于监管的不确定性,加之年底的到来,投资人的投资热情也逐渐减弱,理性的投资人会选择回款暂时提现,来观察平台和相关部门的下一步动作,除背景比较强悍的平台外,整个行业的投资人气在下降。

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对P2P行业的态度就是规范合规发展,P2P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很好的一种形式,是能从根本上促进国家工业产业发展的助推器,相关部门对P2P的发展不反对,但由于相关部门的特性加之之前P2P的畸形发展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各级相关部门目前对P2P平台的态度都比较冷淡,从严从重监管,为了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这也无可厚非,可平台就会在这样的政策下更加举步维艰。
总而言之,对于P2P行业来说,迎来了寒冬。

P2P行业走向灭亡,你对这一行业了解多少?

2. P2P行业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P2P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业务,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前一阵出现的状况,让很多想要出借P2P产品的出借人望而生畏。现在很多出借人想出借P2P产品,可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很多出借人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比如风险怎么样、收益好不好这些都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其实目前来说,P2P行业已经开始趋于回暖,一些平台也开始通过做活动,重新吸引资金。虽然有些平台的自查还没有结束,但已经开始有部分出借人又重新回来出借P2P产品。可以看出现在还是可以出借P2P产品的。

3. P2P行业走到现在的状况是什么造成的?又如何去看待这个行业?

 P2P行业不是一家,而是几千家。能够合法的生存不是一年而是五六年以上。不是悄然无声的扩大,而是铺天盖地媒体大张旗鼓的宣传。不仅从下到上而是从上到下都在倡导。却又一夜之间成了非法,出借人成了非法集资参与人。老百姓认为自古以来出借是债权是合法的,契约历朝历代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应当说肯出借的老百姓敢把血汗钱养老钱救命钱拿出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是相信金融创新能给老百姓更大的财产收益。这些都是合法的老实的一辈子胆小如鼠谨慎小心的公民。可以说他们一辈子唯独的一次仗着心中的信仰大胆出借的结局竟掉进了这么大的一个坑。这是谁挖的这么大一个坑啊,挖了这么多年,一夜之间把几亿人埋了进去。让这些无辜的百姓怎么想?现在落得一地鸡毛有谁来打扫?怎么才能真正的维护人民的利益?要说这行业还能死灰复燃吗?我想是不言而喻的。
   这就是一骗子行业,有网络 IPC证书,有银行资金存管,有电子合同。一夜之间出借人的钱没了,平台老板逍遥自在没人管,谁能怎么办? 
   全力追赃挽损,别拖着
   P2P行业走到现在的状况是什么造成的?又如何去看待这个行业?   从理论上说,P2P这个行业, 社会 有需求。一些个人手里有咸鱼的资金,另一些人又需要外来资金,如果有一个纽带把有闲余资金和需要外来资金的人连接起来,那么对个人、对企业、对 社会 、对机构都是有一定好处的。
   但是。
   P2P盛极而衰,其实并不意外。
   为什么说呢?
   第一,目前公众的素质远没有达到依法、守信的程度。到P2P贷款的人当中,有一部分是真的需要资金干事创业的人,但是也有很多浑水摸鱼,想割韭菜撸羊毛的人。遇到这种人怎么办?用合法的手段基本无效,用非法的手段法律又不允许,这样的话就进入一个死胡同-机构想赚利差,个人想“撸”本金。在这种大环境之下,P2P根本无法生存。
   第二,目前很多P2P机构,同样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的P2P也许真的想通过规范的服务赚钱,但是也有很多的机构,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合法经营,只是趁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捞上一笔就开溜。并且从一开始注册就已经做好了“跑路”的准备。还有些机构,本身没有合法催收的能力,只能是冒充公检法,搞人身威胁、PS图片、骚扰亲属等低级手段,时间长了,人人喊打,难免引起监管部门重视。
   所以说,对于P2P机构,目前全面清理,大方向是对的。如果不及时处理由此引起的若干问题,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他们搞的乌烟瘴气。
   因为从事金融行业数十年,自认对这行懂一点,所以来分享下感受,不谈风月,不论对错。
   首先行业本身带有比较强的金融属性,这是最考验人性的一环,很多企业刚开始也是奔着服务小微的理想去做的,然而,由于在展业过程中接触到了太多得之容易的钱,慢慢的就变了初心,各种投资,炒房,高消费等,导致无心从事本行,慢慢形成了庞氏骗局,到最后沦为各种各样的造假,令人唏嘘。
   其次,行业也有很多本身就是骗子公司。从事这个行业,就是过来骗钱的,这种一两年,甚至一两个月就跑路,还需各自分清,切勿贪恋小利,以致本金受损。这种公司其实稍微懂一点金融知识的人应该都能分清,看企业实缴资本,越多越好,打底在2亿以上,再有就是看底层资产,车贷,房贷,消费,还是企业贷款,看这个企业维持运转的逻辑在现实生活中能不能行的通。再就是看高管层,这个很重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金融说起来很简单,实操很难,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中国最牛逼的金融创新人物都在提篮桥监狱里面,本身就说明金融的风险属性。企业高管最好有监管行业背景,这样才能理解国家政策,不踩红线。
   最后谈一下结局,因为有行业原罪,不管是真心做企业也好,还是纯粹放高利贷,甚至专门诈骗也罢。目前监管在大力压缩,已经接近尾声,行业转型迫在眉睫,不管怎么说,真心有实力的企业,还是会发展下去,而且会越来越好。
   希望能为投资朋友解难答惑,不盲目投资,安心赚钱,快乐投资。
   P2P根本不是创新,是变相的金融诈骗。
   当我看到p2P符号,心里流血。
   初心就是诈骗你钱,走到这个地步是必然的
   P2P走到现在,从风头无两到满地鸡毛,背后原因肯定不是一两个,总的来说,行业整体都需要反思本次P2P的爆雷。
     
    行业层面来看,缺乏监管的金融产品势必产生巨大的问题。 这不仅是P2P,此前的担保,此后的私募,都可能存在问题。面对新生的金融理财产品,行业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最重要的。
     
    平台层面来看,缺乏规范的审核机制是非常致命的。 当然,这种讨论我们抛开那种故意进场捞钱的,就看正常的平台,因为借款人没有上征信,没有审核贷款资质,就导致许多老赖和投机倒把的人进来借钱,然后不还,平台没有审核能力和把控能力,一旦无法追回借款,资金就会断裂,从而爆雷。
     
    投资人层面看,没有投资常识,容易被高收益低风险冲昏头。 这也说明我国金融行业虽然高速发展,但是并没有普及金融知识。很多人自认为平台说高收益低风险,那么就一定是高收益低风险的,于是爆雷时也不愿意相信。实际上行业内稍作打听,5%以上的年收益都算高,风险也高,P2P为什么能做到高收益低风险呢?没有人认真去思考,只想着收益,却忽略了风险。
     
    P2P进入国内,水土严重不符。 因为我国缺乏合适的金融监管体系,而之所以P2P在国外风生水起,是因为外国人自出生起的每一件事,都跟个人信用严格挂钩,开口严,自然就很大程度地避免了一些风险。我们也许无力去劝解别人什么,但是当面对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时,希望每个投资人都能够保持理性,谨慎投资。
   所谓的金融创新,是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的创新,不是把费率拆分成利息、平台服务费、保险、砍头息等的高利贷,这种逃避监管、违法催收、危害 社会 的金融伪创新,应该坚决铲除。

P2P行业走到现在的状况是什么造成的?又如何去看待这个行业?

4. 当下P2P行业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1、投资人数增长出现停滞甚至短时期内下降的趋势。
2、平台数量减少,网贷平台巨头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3、监管的不明确性

5. 如何看待这个p2p行业的发展趋势

  p2p网贷行业给如今众多投资人开辟了新的投资领域,这个也正说明了民间资本对于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行业政策的积极响应,这个也充分的说明了p2p小额投资理财市场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中大财富相关介绍,目前的民间借贷机构主要有小额贷款公司和p2p网络借贷平台公司两种。但是从行业的发展规模和势头来看的话,p2p要强盛得多。
  一方面,作为民间借贷的一种模式,p2p投资理财平台帮助了很多没有办法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到借款的小型企业和弱势群体,减少了借贷过程中间的环节,并且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那些有理财服务需要的家庭开拓了一条投资理财的新渠道,也是顺应了国务院对于鼓励民间资本迈入金融领域的政策趋势,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另一方面,由于p2p理财平台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监管的制度出台,国家的征信系统又还没有涉及到这个领域,再加上行业参与的人群优势良莠不齐,风险的防范能力和风险的防范机制高低不齐,所以行业的整体面临这相应的风险的,这个也包括;额信贷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等,这些风险都是不容低估的,也算得上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众多的P2P平台中,拍拍贷、宜人贷、儒商贷等机构都还做的不错。

如何看待这个p2p行业的发展趋势

6. 关乎p2p行业发展有哪些因素?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 中国P2P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6758ff2d26c941e1.html显示,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获客成本增高

  随着互金行业的发展,风投、上市公司、国资等相继进入该行业,这些”干爹”平台财大
气粗,营销手段层出不穷,豪掷千金,真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平台有钱砸广告、小平台没钱也得砸,无形中拉高p2p行业获客成本。曾几何时,获客成
本仅为几元钱,而现在已上升至几十几百元不等,致使平台运营成本拉高、负荷加重,制约平台发展。

  二、行业人才匮乏

  P2p行业在国内落地至发展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对该行业有着深刻了解和研究的专业人才较少。同时,p2p行业岗位人才同样匮乏,如UI、业务员、风控、
运营等。p2p行业平台运营多数被招人难、留人更难问题困扰,平台要发展壮大需要人才,但却不得不面对人才匮乏的瓶颈,这也是制约着该行业发展的一大因
素。

  三、征信数据不完善

  当前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耳熟能详,那么
大数据具体是什么呢?”大数据”(Big 
data)研究机构Gartner给指出”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
产。我国商业征信系统刚刚起步,而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又不对外开放,在这样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p2p行业依然在高速发展,其背后必然埋藏着巨大的信用
危机。p2p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征信系统,做到贷前征信查询、贷中征信跟踪、贷后征信管理。

  四、优质资产端缺乏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是
互联网金融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利用互联网覆盖面积广、传播速度快,快速面向民众、占领市场。但也正因为如此快速发展,无暇打造完善和健全的线下团队,在客
流量增加的同时,难以完整地获取资产端资源,互联网金融便头重脚轻。

  五、风控水平偏低

  目前p2p行业存在着一个通病,表面上对风控机制表述的完美无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仅凭一张身份证即可借款等方式屡见不鲜,请问如何通过这样的
方式来确定放贷是安全可靠的呢?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无非如下:一、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欠缺;二、从业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三、从业人员责任意识不强。

  六、去担保化模式是否可行

  自7月《互金指导意见》出台后,国家监管部门明确要求平台去担保化模式运行,一石激起千层浪。其后,所有平台先后效仿,纷纷建立本息保障制度、第三方担
保制度、第三方债权回购制度等来建立和完善平台安全保障制度,以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国家这一政策推出,落地后,平台不为投资人提供资金安全保障制度,还
会有多少投资人会投资呢?这无疑也会成为挤压p2p行业生存和发展空间的一大影响因素。

7. p2p兴起的原因

      存在即合理,所以P2P行业的兴起不是没有道理的,那么p2p兴起有什么原因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p2p兴起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p2p兴起的原因         一、网络的普及为P2P网络借贷提供了发展的平台。现代信息技术极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覆盖面,最大限度降低了信息传播成本,为借贷双方提供了快捷的交流平台,使他们通过网络相互了解,达成借贷的意向。因此使得原始的P2P信贷方式得以重构为现代P2P模式,即基于信息平台的个人对个人信贷。
         二、信贷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P2P小网络贷款的生存空间。信贷市场上有着不同层次的顾客群,要求不同性质的信贷服务。虽然对小额贷款有巨大的需求,但大银行却不能有效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和居民的贷款需求。因此,需树立信贷市场细分的观念,建立专业小额贷款服务机构、创新小额贷款服务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低成本、信息共享的优势来弥补小额贷款的劣势。可以说,信贷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P2P小额网络贷款的生存空间。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大金融机构惜贷,为P2P网络贷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四、P2P网络贷款的优势使其应运而生。
         网贷兴起的原因         一、资金供求失衡。资金是一种资源,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短缺的,资金利用率不高,导致经济不能很好的发展。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银行不断出现,老的银行不断进行改革,资金利用率的问题得到一定的好转。但是银行还是存在门槛太高,贷款太难的问题。随着政策更加开放,网贷已经成为银行之外的资金流动的有力补充。
         二、放贷时间。银行表现在贷款手续复杂,一笔贷款需要经过调查、担保(抵押、质押)、审批等多个环节,所需时间较长,不能及时满足借贷者的资金需求。另外贷款条件高,很多个人和小微企业很难达到银行的贷款条件。因而,那些难以达到银行贷款条件而又急需贷款的借贷者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网贷就是一条解决途径。网贷手续相对简便、操作灵活、方便快捷的固有优势适合大多数借贷者的资金调剂,与银行信贷相比,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资方式。北京一家高档西餐厅的老板黄某打算开家分店,急需30万元进行周转,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尝试通过某P2P借贷平台借款,很快就成功获得了资金。在整个借钱的过程中,他未曾与投资人谋面,对方也是个陌生人——眼下,银行上演“钱荒”和揽储大战,部分银行甚至停止放贷。在此背景下,P2P模式越发引起广泛关注。此外,2003年以来,国家扩大了贷款利率浮动幅度,银行贷款利率与网络贷款利率的差距缩小,从另一方面也给网贷兴起准备了必要条件。
         三、盈利思想的引动。近年来国家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存款利息较低,对资金持有者缺乏吸引力。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网络贷款可以获得比在金融机构存款高得多的收益。

p2p兴起的原因

8. 关乎p2p行业发展十大因素有哪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 中国P2P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主要有以下十大因素:
 一、获客成本增高
  近来,笔者在地铁、公交、央视、电影院、FM调频等地方不断看到或听到各大平台的广告、宣传片,营销手段层出不穷,豪掷千金,真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平台有钱砸广告、小平台没钱也得砸,无形中拉高p2p行业获客成本。曾几何时,获客成本仅为几元钱,而现在已上升至几十几百元不等,致使平台运营成本拉高、负荷加重,制约平台发展。
  二、行业人才匮乏
  P2p行业在国内落地至发展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对该行业有着深刻了解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而该行业从业人员由民间放贷、小贷、担保、草根创业、煤老板、矿老板等构成,龙蛇混杂、良莠不齐,90%以上均为半路出家,无专业和系统培训经验。而京金所董事以及高管都是经济学专家,从业人士也都是金融业的精英。京金所自成立至今六年以来,以其严格的风控尽心尽力降低投资者的风险,至今为止,从未出现过一笔坏账。
  p2p行平台要发展壮大需要人才,但却不得不面对人才匮乏的瓶颈,这也是制约着该行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三、征信数据不完善
  当前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耳熟能详,那么大数据具体是什么呢?“大数据”(Big data)研究机构Gartner给指出“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我国商业征信系统刚刚起步,而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又不对外开放,在这样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p2p行业依然在高速发展,其背后必然埋藏着巨大的信用危机。p2p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征信系统,做到贷前征信查询、贷中征信跟踪、贷后征信管理。京金所的服务内容就是融资信息筛选、尽职调查取证,风险评级说明、融资方案设计,房屋产权抵押、法务团队护航、贷后跟踪管理、不良资产催收,通过层层筛选,尽可能的微客户规避风险。
  四、优质资产端缺乏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是互联网金融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利用互联网覆盖面积广、传播速度快,快速面向民众、占领市场。但也正因为如此快速发展,无暇打造完善和健全的线下团队,在客流量增加的同时,难以完整地获取资产端资源,互联网金融便如墙上芦苇 — 头重脚轻。
  线上是上层建筑、线下(资产端)便是基础,万地高楼平地起,没有夯实的基础,再绚丽动人的上层建筑也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在各平台大肆掠夺有限客户资源,完成积累时,资产端便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谁掌控了优质资产,谁便有机会在竞争白热化的互金行业“笑傲江湖”。
  五、风控水平偏低
  日前,笔者在一个p2p行业交流微信群聊天时,一家颇具规模的平台风控表述了他们平台的风控理念:“只要掌握客户征信就不怕”,看到这里我真不知道该平台为何能存活这么大,这么好,唯一的解释便是该平台的借款客户都很心善。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老平台还是新平台,对风控的理解大多为一知半解,一方面对平台不负责任,一方面对投资人不负责任。京金所的服务内容就是融资信息筛选、尽职调查取证,风险评级说明、融资方案设计,房屋产权抵押、法务团队护航、贷后跟踪管理、不良资产催收,通过层层筛选,尽可能的微客户规避风险。
  七、监管机制不完善
  《互金指导意见》出台后,各监管部门相继制定监管政策和实行监管手段,在深圳互金行业掀起一场经侦风暴,引得各平台自危、自查、自纠,这本是件利好事情。但笔者如前文章”浅谈p2p行业监管现状及未来发展之建议“中谈到希望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能够根据制度,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制定监管措施,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壁垒,形成一张相互通气、相互交融的监管网络。与此同时,各部门在制定这些相关措施时,拒绝“拍脑袋决策、锤胸口指挥、抬屁股处理”的行为,一切要深入企业,做导向性调研,拒绝制定出“不管就乱、一管就死”的监管制度。
  八、银行资金存管两难
  今天,笔者在共时财经看到《揭秘各大银行p2p平台资金存管细则,看完梦碎!》中列举中各大银行确有“敞开胸怀拥抱p2p”之势,但具体要求却颇高,如民生银行要求平台实际股东为政府、大型国企或上市公司;徽商银行要求国企或国有资本控股企业;平安银行要求支付校验手续费、代扣手续费、充值费用、提现费用、系统实施费用、托管服务费等。从举例中,不难看出,各大银行对p2p资金存管业务要求和收费标准高,只有不到10%的平台能够符合条件及承担名目繁多,高昂的费用。如果银行资金存管制度如此落地,那么还会有多少平台能够存活呢?最后互金发展方向还会是普惠金融吗?
  九、投资人风险意识淡薄
  “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标语各大城市均有张贴,众投资人耳熟能详,但一旦p2p平台出现提现困难、或借款人逾期等情况,大部分投资人便不问缘由,进行挤提、负面宣传等,进一步加剧平台倒闭或清盘。笔者并不否认众多跑路、失联、倒闭的平台主观或客观上确实存在严重问题,伤害了投资人,但有时候投资人的行为却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谈到这里,笔者想表述的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概念投资人能够接受,认为理所当然,但“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对众多投资人来说却是无法接受和理解的。归根结底,国人的投资理念还不成熟、承担风险的压力极弱、包容能力欠缺,这也是制约国内平台向纯信息中介政策发展的重要因素。
  十、决策者的眼界
  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头狼带领一群羊,能战胜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狼。”我们中国民间也有这样的说法:“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两句话,都是阐述了同一个道理,领头羊在生活中的作用。
  “领头羊”借鉴到互金行业,具体为平台创始人。互联网金融由民间金融转型而来,造就了一批互联网金融“草根英雄”和领军人物。但这批“英雄”由于自身成长环境、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因素限制,致使其如果不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与时俱进,增强自身“修为”,便会可能导致平台崩盘或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