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军誓师北伐后,为什么只打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2024-05-17 22:43

1. 北伐军誓师北伐后,为什么只打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中山领导的革命党虽然历经挫折,但是孙中山始终矢志北伐,意图推翻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孙中山去世后,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继承遗志,誓师北伐。北伐的目标,则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当时全国各地遍布军阀,为什么北伐军单单以这三个军阀为目标呢?

北伐战争
第一,北伐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北洋军阀把持的北洋政府,建立新的国民政府。无论是直系吴佩孚,还是“东南王”孙传芳,亦或是奉系的张作霖,三个人都是实力最为强大的北洋军阀。因此,毫不意外的,他们也成为革命党最主要的敌人。
辛亥革命胜利以来,虽然历经多次战争,军阀割据现象更是遍布全国,但是,中国最主要的两大集团,仍然是北洋军阀把持的北洋政府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北洋军阀时期发生了多次大规模战争,如直奉战争、直皖战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不是北洋军阀之间的混战,就是北洋军阀和革命党之间的战争。

直奉战争
除此之外,遍布全国的大小军阀,都不具备左右时局的力量。因此,以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为首的三大北洋军阀,才是革命的主要敌人,其他各地的小军阀,不过是疥癣之疾。
第二,当时北伐军的三大目标,吴佩孚占据了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四省,孙传芳占据了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等东南五省,而张作霖则占据了东北三省、山东及平津地区。

北伐战争
从这三大北洋军阀占据的地盘也可以看出,他们占据了当时中国最富庶、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只要北伐军能够击败这三大军阀,就相当于控制了中国最精华的地区,完成自古以来占据天下的核心任务——定鼎中原。而一旦中原定鼎,边疆各省不过传檄而定。
第三,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时,北伐军的总人数只有10万人,而面对的敌人孙传芳有20万大军,吴佩孚有20万大军,张作霖更坐拥40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可以说,北伐军面对的敌人在兵力上拥有压倒性优势。因此,北伐军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和实力,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向其他军阀发动进攻。

北伐军部分将领
更何况,在兵力不足的前提下,向所有军阀发动进攻,将包括地方军阀在内的中国军阀们,推到自己的对立面,无疑是十分愚蠢的。而能够以少胜多,仅用半年时间就饮马长江,取代北洋军阀的北伐军领导人们,当然不会如此不智。
第四,除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这三个北伐军的主要目标之外,中国当时存在的其他军阀,并非都站在那广州国民政府的对立面。如西北军首领冯玉祥和山西王阎锡山,在审时度势之后直接加入了北伐军。

北伐军首领
其他如“云南王”龙云,四川诸多军阀,西北诸马等,面对北伐军的节节胜利,都先后主动或被动的加入了国民政府。如“云南王”龙云,他在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云南省政府主席之后,才奠定了他云南王的地位。而西北诸马,则大部投入了西北军冯玉祥的麾下。其他各路军阀在看到北伐军席卷天下的大势之后,也纷纷投入了国民政府的怀抱。

北伐军誓师北伐后,为什么只打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2.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谁的势力最大,为什么?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中张作霖势力最大。
一、孙传芳,孙在北洋军阀中是一个后起之秀,是北洋军阀直系军阀中最后的实力派,鼎盛时期坐拥浙、闽、苏、皖、赣五省,号称东南王,主政东南时期,积极进行军事改革,重用知识分子,裁减赋税,善待农人,也称得上是一代枭雄。
1926年11月在江西战场为北伐军击溃,投靠张作霖,与奉系直鲁联军张宗昌部联合与北伐军作战。
二、吴佩孚,直系军阀首领,他的前任是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人士,中华民国一级上将,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爱国者,吴佩孚秀才出身,却善于用兵,是难得一见的一位将才,早期的时候被人们称为“常胜将军”。
吴佩孚被北伐军打败后,被迫避居四川,依附杨森。吴表面过着隐居生活,实际在静待时机,谋划复出。1931年,兰州发生“雷马事变”,吴佩孚遂以调停名义进入甘肃,计划借此复出。蒋介石命杨虎城入甘平叛,驱逐吴佩孚,随后迁往北平,投靠张学良。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极力拉拢吴佩孚,希望吴佩孚出任伪职,遭到他的言辞拒绝,因此成为日本的眼中钉肉中刺,1939年12月4日,因为吃饺子骨屑伤了牙龈,在日本人的医院看病时,受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指使,日本牙医将其杀害。
三、张作霖,奉系军阀首领、土匪出身,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成为中国的名义上的领导人。
张作霖是个苦孩子出身,参加过甲午战争,最后回家后当了土匪,后来清政府将其招安,帮助清政府剿灭了东北匪首杜立三,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张作霖开始跟日本人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但是到了国家巨大的利益面前,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开始慢慢的脱离日本人,日半人感觉到张作霖难以控制,便于1928年6月4日策划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好在他死后,张学良忍受国耻家恨,做出了东北易帜的正确决定。

扩展资料
北洋军阀,是清末民初中国历史舞台上一个强大的政治存在。从李鸿章始建北洋系,到袁世凯率北洋军逼退清帝,再到东北易帜,国民政府统一,北洋系军阀左右中国政局二三十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是北洋政府的三大军阀,也是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
在北洋军阀混战的同时,南方的国民革命政府也建立了,为了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北伐,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基本消灭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之后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北洋军阀统治覆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大军阀
百度百科-北洋军阀

3.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谁的势力最大,为什么

我心中觉得是吴佩孚。我认为吴佩孚是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的第一名将,从民国成立到成立国民政府,吴佩孚的军事水准绝对是前列,同时吴佩孚的其他才能也比较高,旧文人出身,文采不错,也有一定的政治能力,还进入北京做过总统。
但是实际上是张作霖最强。张作霖在军阀混战时期的地位就有点像春秋时的晋国。春秋有五霸,但晋国从始至终都是强国,战国后三家分晋,这三家依旧是七雄。
张作霖的奉系怎么说呢,有身在东北比较偏的原因,中原混战,东北没得事,东北的威胁其实是日本和俄罗斯。张作霖强大的时候,那可真是雄兵几十万,吴加孙一起能和他打个平手就不错了。可是张作霖的奉系是土匪出身,军队质量真的不怎么地,孙吴两人都比较重视军队建设,在他们只是旅长师长时,手下还只有几千人不到万人,军队识字率都非常高,同时军纪也很好,张作霖的奉系那就是土匪窝了。所以这也是我知道张作霖应该是纸面实力最强,但更认可吴佩孚才是三者最强的原因,如果给吴佩孚一个比较安稳的环境让他发展,别整天“城头变幻大王旗”,我觉得吴佩孚吊打张作霖问题不大。
但是如果论资历,张作霖在三者中绝对是老前辈。张作霖甚至能和袁世凯对话,和段祺瑞冯国璋黎元洪都能同辈。
而吴佩孚呢?他的伯乐是曹锟,和这些北洋大佬其实也能同辈论交,可真说起来,曹锟其实比冯国璋其实矮半头的,更别提冯国璋被段祺瑞花式吊打了。
孙传芳的伯乐是谁?王占元,一个没什么出息的军阀,就知道贪钱,连嫡系部队的军饷都贪,手下部队基本都闹过兵变,驻地建设一塌糊涂,除了捞钱没什么爱好。王占元说起来,也是老资历了,可是你问问那些袁世凯走后的北洋大佬们,谁看的起他?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如果论资历,孙传芳其实比吴佩孚还要差一点。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谁的势力最大,为什么

4. 北伐军失败后,吴佩孚为何不投靠张作霖?

01、民国时期的各大军阀其实也是非常要面子的,吴佩孚自然也不例外。吴佩孚作为一方的大军阀,肯定也算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在被张作霖打败之后,他自然是不愿意拉下面子主动去投靠张作霖。所以对于吴佩孚来说,在战败之后最好的选择就是直接选择下野,这样可能会丢掉一部分的权利,但是最起码可以赢得很高的尊严。
02、即便此时的吴佩孚主动投靠张作霖,张作霖肯定也不会给他机会。对于民国时期的这些大军阀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友谊可言,对于他们只有永远的利益。吴佩孚和张作霖之间爆发了多次的战争,当然也是合作过很多次,所以这两个人严格的来说,既是对手,有的时候又算是合作伙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就是利益驱使,所以对于此时的张作霖来说,断然不会给吴佩孚东山再起的机会,否则就是养虎为患。
03、即便是在巅峰时期,吴佩孚和张作霖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不是特别的牢靠,更不要说是在落魄时期了。实际上吴佩孚自己心里也是非常的清楚,就算是在自己的顶峰时期,张作霖和自己的合作也并不是牢不可破,双方之间为了利益,随时可能会出卖对方,更不要说现在的他早就已经不是巅峰时刻的自己。所以现在即便张作霖愿意接纳他,他可能也不会去张作霖那边,毕竟现如今的吴佩孚如果真的投靠了张作霖,那就是待宰的羔羊。
其实在民国时期,这些大军阀之间经常相互攻伐,只要能够扩大自己的地盘,能够扩大自己的收益,那么对于这些军阀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可以说是毫无下限。

5. 吴佩孚被北伐军打败后为何不去投靠张作霖呢?

实际上,吴佩孚确实却找了张作霖,但于事无补。
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吴佩孚惨败,北方地盘几乎全部丢掉,只剩下河南省一部,其他地盘是剩下湖南省和湖北省。
然而,北伐开始,北伐军就猛攻湖南。
而当时吴佩孚的直军主力在河北同国民军纠缠,在得到张作霖帮助下才暂时获胜,随后将主力南下。
不过,已经来不及了,北伐军杀过汨罗江,几乎占领湖南,还占领了岳阳,逼近了湖北省。
由于在湖南连续溃败,直军士气低落。加上军阀部队本来就是为钱打仗,挡不住北伐军不要命的进攻。

最终武汉也被北伐军攻下,直军守军2万多人崩溃。
至此,吴佩孚主力被歼灭殆尽,地盘尽失。
直到此时,一直坐山观虎斗的新直系孙传芳才开始出动主力援助,分别进入江西和湖北,阻拦北伐军继续推进。
但随后孙传芳也溃败,连自己地盘江西也没有保住,更别说反攻湖北了。
而此时的张作霖,虽然盘踞京、津、直隶、热河及东北三省,兵力约四十万,但始终和冯玉祥、阎锡山之流在北方缠斗。

奉军战斗力很垃圾,攻打傅作义防御涿州7000人,是张学良的3万多人。
然而,在火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下,张学良打了3个月,涿州才因为粮食断绝才投降。
夸张的是,守城军伤亡仅500人左右,而张学良有一天射入城内的炮弹就有5000发。

所以,张作霖自顾不暇,也无法及时南下增援。退一步说,吴佩孚虽然畏惧北伐军,但也不愿意张作霖的军队进入他的地盘。
吴佩孚向孙传芳开放边境,也是在武汉被攻占,自己走投无路之后才做的。
所以,就算张作霖愿意将大军南下,吴佩孚也不可能同意进入自己地盘。

吴佩孚被北伐军打败后为何不去投靠张作霖呢?

6. 三大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分别怎么死的?

一、吴佩孚是被日本军医害死的
吴佩孚维护民族大义,保持晚节,坚决不与日本人合作。1939年12月4日,他因吃饺子被骨屑伤了牙龈,受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指使,日本牙医将其杀害。
抗战胜利后,为表彰其保持晚节,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一级上将。1946年12月16日,国民政府为吴佩孚举行国葬,葬于北平玉泉山。
二、孙传芳是被仇人枪杀的
1935年11月13日,被孙传芳俘虏后处决的施从滨之女施剑翘,隐姓埋名十年后终于在孙传芳修建的“居士林”中用勃朗宁手枪三发子弹刺杀了杀父仇人孙传芳。他死后葬于海淀区北京植物园内。
三、张作霖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的
张作霖曾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后在蒋、冯、阎、桂四大集团军的攻击下退出北京。由于他不肯满足日本人的无理要求,在1928年6月4日乘火车行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死去。
他死后葬于辽宁锦州凌海石山镇南驿马坊村。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理日本战犯时,将皇姑屯事件视为日本侵华的起点。因为张作霖是当时中国的实际国家元首,谋杀一国的国家元首理应是违反国际法、是战争罪的行为。 
简介:
1、吴佩孚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
吴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
在其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有“常胜将军”之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
吴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
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1939年12月4日被日本军医杀害)。他还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
2、孙传芳
孙传芳(1885年4月17日—1935年11月13日),字馨远,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下乔庄村(祖籍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岔河村)。
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后人,直系军阀首领,与张作霖、吴佩孚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恪威上将”,人送外号“笑面虎”,号称“东南王”,是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大军阀。
孙传芳幼年孤苦,寄人篱下,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国赴日本留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后历任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军阀势力,同年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任五省联军总司令。
期间拥兵数十万,积极进行军事改革,重用知识分子,裁减赋税,善待农人,江南五省人民生活安定。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组织兵力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主力军消耗殆尽一蹶不振。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隐居天津佛堂,果断拒绝冈村宁次邀请其做华北伪政府主席的无理要求,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具有一定的民族气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13日,孙传芳被施剑翘刺杀身亡。
3、张作霖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

扩展资料:
轶事:
1、吴佩孚:
(1)避难京城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一天,23岁的吴佩孚烟瘾大发,可“普通座”已无空位,吴佩孚与当地著名豪绅翁氏相商,想借用翁氏所包的“雅座”一角抽几口过过瘾。谁知未过成烟瘾,却被翁氏踢了一脚,赶出了房门。
为出此口恶气,吴佩孚找到了当时蓬莱县城很有名气、由十个落第书生组成的“十虎”集团,求这些文痞、讼棍帮忙出气。
不日“十虎”大闹翁府,遭到官府缉拿。为避此祸,吴佩孚连夜逃往北京,穷困潦倒。为了糊口,他只有凭自己念过四书五经的能耐,刻苦攻读“相命书”,为他人卜卦算命。无论是吴佩孚本人或是翁氏都没有想到,烟馆“雅间”的一脚会踹出日后的一个手握重兵,叱咤风云的大军阀。
(2)谍战锋芒
光绪三十年(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日俄战争前夕,由日军守田利远少佐带领渡海分别到旅顺、大连等地刺探俄军军事活动情报,尤其是俄国东方舰队的实力情况。
在执行此次任务中,吴佩孚给日本人的印象是“温和良顺,举动不苟;交人圆和而不露圭角;任事处变而不急近功和不邀虚名;所自信以为是者,则行之以渐。”
因此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总有法子先生”。吴佩孚出色的情报工作才能,深受守田的青睐。守田奖赏吴佩孚500大洋,并破例准假一周让吴佩孚骑着自己的坐骑回家探亲。
2、孙传芳:
(1)笑虎将军
军阀孙传芳素有“笑虎将军”恶名。此人外表总是笑容可掬,但其本性阴毒。
1925年,孙传芳与奉军作战,俘虏了对方的前敌总指挥施从滨。施已60岁高龄,见了孙传芳还向他行了军礼。孙传芳满用古代的刑罚加以斩首,不仅如此,孙传芳还下令将施从滨枭首于安徽蚌埠车站,暴尸三日,并将施的头颅悬挂在蚌埠火车站示众多日。
正是此举,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孙传芳之死。
(2)皈依佛门
九一八事变后,同样居住天津的原皖系国务总理靳云鹏便劝他皈依佛门,借以超脱凡念。
孙传芳便与靳云鹏共同出资,将坐落在天津东南城角草厂庵的清修禅院,改名为天津佛教居士林,由靳云鹏任林长,孙传芳任副林长。在佛教居士中产生了很大的号召力,信徒们辗转相告,陆续参加活动的达三千多人。
3、张作霖:
(1)宦海生涯
1901年,春节前夕遭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被推为团练长。在途中,赵氏在马车上生下了一个男孩,即张学良。
1902年,于新民受抚,先任马队帮带(副营长)后升管带(营长)。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先为俄军效力后为日军效力。1907年,东三省改建省制,徐世昌首任总督,
计擒杜立山有功升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1908年,奉徐世昌命驻防郑家屯、洮南,追缴陶克陶胡叛匪。1909年,奉锡良总督之命追缴蒙匪牙什、白音大赉等。
1911年, 武昌起义,带兵入奉天省城镇压革命党人。1912年,因镇压革命党人被封为关外练兵大臣。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任其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
1915年,被袁召入京,表示支持“速正大位”。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1916年,驱段芝贵离奉,以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佩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传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作霖

7. 北伐军攻打吴佩孚的时候,同为北洋直系的孙传芳为何不出兵援助呢?

1926年,北伐战争打响,北伐大军秣兵历马多时,如今战事一开,挥军北上势如破竹,兵锋直指各路北洋军阀。这些军阀口头上称兄道弟,实为各怀鬼胎,都想干掉对方,做大自己地盘。 

此时北洋军阀之中,属这几人实力最为强盛,其一便是张作霖,号称佣兵40余万,占据北方;其二便是吴佩孚,号称佣兵20万,占据中南;其三孙传芳,也号称佣兵20万,占据东南地域;其四便是张宗昌,占据山东,佣兵号称10余种。
北伐军采用逐个击破策略,率先挥师痛击吴佩孚。此时再看昔日那些老兄弟,一个个都按兵不动,张作霖率先来个坐山观虎斗,看北伐军与吴佩孚杀得天昏地暗,他却在城楼观山景。
吴佩孚连连吃紧,忙派人前去求援,但是苦无援兵来助。吴佩孚让亲信幕僚去找孙传芳,但孙传芳却不发一兵一卒,毫无去助老上司一臂之力的意思。

孙传芳为何如此,这就是军阀秉性作怪,他如同其他人一样,也是个野心勃勃之人,也想一统全国,此时吴佩孚在自己眼中,早已不再是什么老上司,老朋友,而是对手。对手一死,得利的是自己,如今有人他打,要是能将他灭亡,正合自己心意。
虽然孙传芳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吴佩孚的地盘一丢,他也会很快遭到攻击,但是北伐军早已打出“妥协孙传芳”的口号,告知孙传芳不与他为敌,只是打吴佩孚,而不动你孙传芳。孙传芳会不会被这些话迷惑不得而知,但是他肯定私下打好算盘,认为自己可以跟北伐军进行妥协谈判;并且自己兵强马壮,北伐军与吴佩孚一战,肯定元气大伤,到时候就算谈判不成,北伐军来攻自己,自己也能应付。

孙传芳这个如意算盘打的不错,自以为信心满满,结果北伐军消灭吴佩孚后,迅速改变战略,开辟了第二战场,迎头痛击孙传芳的五省联军。最终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其覆灭。
孙传芳眼看全军溃败,无奈之下,远走东北,找到了张作霖,当起了“座上宾”,自此后再无大动静。不论怎样,孙传芳这些军阀虽然暗藏私心,但是在国家大义面前还是令人敬佩的,任日本人如何劝说,也不与其合作,这是难得可贵的。
最终在1935年11月13日,孙传芳在天津居士林佛堂被杀,自此引出“侠女施剑翘刺杀孙传芳”这桩民国公案!

北伐军攻打吴佩孚的时候,同为北洋直系的孙传芳为何不出兵援助呢?

8. 1926年出征的北伐军为何只打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而不打其他军阀?

其实北伐军刚开始针对的是吴佩孚,后来才扩大到孙传芳和张作霖。说白了这是因为北伐军的实力有限,只能对付主要敌人,其他愿意合作或者是保持中立的,都可以商量。北伐战争时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北伐军以十万之众击败了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大军事集团,一举推翻了北洋政府。


在北伐战争开始前,广东革命政府的主要敌人是北洋集团的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三个军事集团。此外潜在的敌人还有和他们结盟或者依附他们的阎锡山、刘镇华等地方军阀。
吴佩孚和孙传芳都各有大约二十万大军,而张作霖更是有三四十万之众,阎锡山、刘镇华等人也各有约十万大军,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北伐军以十万之众击败约八十万的敌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拉拢可以拉拢的所有力量,对敌人则是利用矛盾各个击破。


此时吴佩孚、张作霖、阎锡山正联合对冯玉祥作战,双方在直隶展开激战。孙传芳因为吴佩孚背弃了联合反奉的协议而和吴佩孚关系冷淡。湖南军阀赵恒惕和唐生智之间又爆发了冲突。革命政府的敌人可以说矛盾重重。北伐军正是利用吴佩孚无暇顾及湖南局势,孙传芳也不肯帮助吴佩孚的机会帮助唐生智击败了亲吴佩孚的赵恒惕,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随即北伐军又乘吴佩孚来不及回军南下的时候杀入湖北。等到吴佩孚匆匆率军南下时,北伐军的实力已经超过了他,最终吴佩孚不敌败走。此时孙传芳才决定参战,不过已经为时已晚,在北伐军的两路夹击下先胜后败。被北伐军夺取了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区。


此时北伐军的军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不过和北洋集团的总和还是有一定差距。不过北方的冯玉祥被吴佩孚、张作霖、阎锡山击败以后,其部队退到甘肃、绥远重整,在五原誓师北伐。冯玉祥此时还有数万大军,是国内实力较强的军阀之一。
他又支持过孙中山北上执政,和苏联之间也有联系,有一定的革命倾向。广东革命政府对他参加北伐自然是欢迎之至。冯玉祥参加北伐以后,双方的力量对比逐渐逆转。阎锡山也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逐步转变了态度,转而和北伐军合作。其他地方军阀也大多在政治上转向革命政府。


这个时候张作霖等人尚有几十万大军,所以革命政府对于愿意支持北伐,哪怕只是口头上支持北伐的地方军阀也都予以了欢迎。这些地方军阀虽然没有直接出力,但是他们不再支持北洋集团也减少了北伐的压力。所以很明显,北伐军默认这些军阀的存在,主要是因为自身力量不足,不得不加以利用,北伐才得以成功。不过这么做的后果就是造成了后来的新军阀时代,并没有真正实现统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