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基业长青

2024-05-10 19:29

1. 企业如何基业长青

企业基业长青要始终保持企业模式创新。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花无百日红,企业也是如此。再成功的企业,也有遭遇困境的一天,做到基业长青的,更是寥寥无几。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往往也是各领风骚三五年,前几年还是超级明星的企业,过几年就明显过气了。想想摩托罗拉和诺基亚这两家企业吧,仅仅是几年之前还是如日中天,现在虽然还活着,但明显是“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在手机上的风头被苹果掩盖去了。
  
  为什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擅长的商业模式已经过时了!这些企业往往过于专注于自己的商业模式,这也是他们之前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但过于专注的代价就是灵活性不足,很难适应商业模式的变化。那些真正做到了“基业长青”的企业,往往都是在现有业务未达巅峰的时候,便开始寻找能带动下一轮增长的新商业模式,以期能保持企业的活力。
  
  埃森哲咨询的保罗.努内斯和蒂姆.布林就指出,企业必须定期实现业务重塑,从而从当前业务的成熟期跃入新业务的增长阶段。在《业务重塑当趁早》一文中,他们指出,企业在紧盯收入增长S形曲线的同时,也应该盯住三条隐形的S型曲线——竞争曲线、能力曲线和人才曲线,以便及时转变竞争基础、更新自身能力并储备人才,为企业下一个商业模式打下基础。
  
  如何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呢?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教授麦格拉思在《商业模式过时怎么办》中建议,要寻找那些能创造客户黏性、忠诚度和进入壁垒的商业模式,而忽视那些向顾客兜售完产品之后就万事大吉的商业模式。企业要在稳定现有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尝试向多个方向发展。但这个过程并不是那么清晰了,企业可能要面临的是巨大的不确定性。
  
  如何创新商业模式呢?在《如何重塑商业模式?》一文中,克里斯滕森等三位作者指出了商业模式的四个要素:客户价值主张、赢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时能够创造价值并传递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创造价值。四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重大变化,都会对其他部分和整体产生影响。企业要从这四个要素出发,进行系统性的创新。
  
  这种系统性的创新,不仅仅要考虑企业自身能力,还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变化。正如《制定战略:从商业生态系统出发》所言,企业的经营环境是一个联系紧密、互为依赖的共生系统。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个体公司之间的竞赛,而是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对抗。明智的公司在制定战略时不应仅仅从自身出发,而应当顾及合作伙伴以及整个商业网络的健康发展。 
  
  在一个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必须保持自己的“战略灵活性”。在《不确定性下的战略选择》中,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都要经历四个阶段:预测、制订、积累和运作。在预测阶段,企业要分析决定未来的各种驱动因素,并据此构想出多个未来场景;制订阶段针对每个未来场景制订出最佳的战略,并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何为核心战略、何为备选战略;积累阶段的任务是要为实施核心战略和备选战略准备相关的资源;运作阶段则要实施核心战略并监控环境的变化,在必要的情况下实施备选战略。
  
  光有战略是不够的!在《变局时代的三大冲击波》中,作者提出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否有利于有效地创造并参与更多的知识流,尤其是那些打破企业边界的知识流?企业如何衡量自身在驾驭商业环境大变革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这些问题都关系到一点,那就是组织能力如何能更好地地支撑组织战略。

企业如何基业长青

2. 企业如何才能做到基业长青?

【问题59】企业如何才能做到基业长青?
  
 答:企业如果想做到基业长青,有三个重要要素。
  
 第一,行业选择。企业所选的行业要具备基业长青的可能性,就像自然界的植物一样,有的植物是一年生长的,有的植物是三五年生长的,有的植物可以生长百年千年。能够生长百年千年的植物并不多见,比如松柏、常青。所选择的行业必须具备长期的可能性,像医疗、教育,人类再过一百年都需要他。比如,同仁堂有三百年的历史,为什么它是中国最长寿的企业呢?因为中国人离不开医药,所以只要做得好,就能长寿。
  
 第二,企业有道。企业本身要有强大有力且非常正确的内在文化,要有能够支撑企业长存的道。道是规律,只要企业一直在道上,就能长存。如果企业本身没有道,那就可能会在某次重大决策中让企业崩盘。要依道而决策,让其能够渡过风险,这是一家企业长存非常重要的原则要求。
  
 第三,随缘而变。企业能够与时俱进,随缘而变。百年以前的药品,到如今包装、销售等各方面形势发生了变化,所以必须要进行调整。如果不调整,还是按百年以前的方式做,那就跟不上时代了,市场不接受。所以要进入现代化,从线下到线上,包括销售模式,都要与时俱进。
  
 企业要有变化的能力,紧跟时代步伐,甚至是引领时代,这样的企业就可能基业长青,企业的产品、运营模式、管理制度始终不过时。
  
 一般来说这三个条件具备的时候,企业能做到基业常青。

3. 到底是“基业常青”还是“基业长青”?

是《基业长青》。
是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柯林斯、杰里·波拉斯创作的管理类著作,于1994年首次出版发行。书中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在斯坦福大学为期6年的研究项目中,选取了18个卓越非凡、长盛不衰的,研究了这18个基业常青公司的成功经验。
书中表达了一种普遍规律,是一种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和行为方式,书中富于创造性地打破了关于企业管理与运作的种种旧有神话,提供了新颖的见解,并为那些有志于建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伟大公司的人提供了实际指导。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詹姆斯·柯林斯,1958年出生于美国,1988年进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任教,曾获该学院的杰出教学奖。曾在默克公司、星巴克、时代明镜集团、麦肯锡公司、惠普公司等公司任高级经理和CEO,现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帕洛阿尔托经营着管理教育和咨询公司。
杰里·波拉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与变化的“弗雷德·H·美林”教授,《流式分析》一书的作者,用于发现组织变化的流式分析电脑软件的发明者之一。曾领导着斯坦福大学在组织变化方面的管理项目,曾在通用电气公司和洛克希德公司任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业长青

到底是“基业常青”还是“基业长青”?

4. 《基业长青》一书的资料?

199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柯林斯和他的合作者出版了《基业长青》,为工商企业开出了长生不老的药方,即六点建议:“利润之上的追求”;“保存核心,刺激进步”;“胆大包天的目标”;“教派般的文化”;“择强汰弱的进化”;“自家长成的经理人”。公正地说,在这六点建议中,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则似是而非,有的非常荒唐,缺失起码的逻辑。
    《基业长青》一书中还总结出了高瞻远瞩公司的一些优秀品质,但是没有指出这些品质中最重要、最基础、最核心的是什么。

5. 基业长青——为什么是所有公司的追求

基业长青一词在国内商界所熟知得益于《基业长青》一书,其是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柯林斯、杰里·波拉斯创作的管理类著作,于1994年首次出版发行。。简单来说,基业长青指的是能够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
  
 最简单的例子,按照书中的观点,苹果公司是伟大的,但却并不符合基业长青的特点,从其发展历史来看,苹果公司过于依赖乔布斯,而并没有将其理念传承下去,也就是说没有培养出继承其理念的领导人及其团队。基业长青要求的是公司不能过度依赖领导人,而应该依赖具有共同信念的团队,这样才能够长盛不衰,而不会因为领导人的逝世而偏离原有的轨道。
  
 所以,《基业长青》一书主要是提出,如何去建立一个伟大而长盛不衰的公司。其是通过科学数据地分析,符合基业长青标准的公司都具有什么特点,从结果分析过程,什么样的过程才能到达这样的结果,进而得出结论,能变成基业长青公司所具备的条件。这么多能够基业长青公司他们在刚成立时都是什么样的,都经历过什么困难,公司理念是如何的,管理层又都是如何培养的等等。
  
 就结果而已,《基业长青》中得出的结论与世俗的所认为的能够基业长青,能够给股东带来十倍率回报公司所具备的特点过于不同。打破很多人心目中成功的公司该有的形象。
  
 就现在我们绝大多数人找工作的话,会从公司规模、人数、待遇、发展,甚至是公司的融资次数和融资规模判断。这无疑是绝大多数过来人的经验,基本没听到过有人建议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判断的,似乎这并不是判断一家公司好坏的标准,但在基业长青一书中,却无情地打破了观点。
  
 其中提及公司要有胆大包天的目标、教派般的文化、择强汰弱、自家长成的经理人等,其中也着重提到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这里简单解读书中的几个要求,目标、文化和价值观。
  
 目标,即是要制定胆大包天的目标。书中提及波音飞机、福特汽车等公司的发展历程,无一不是在当时周遭的人看来都是愚不可及甚至是无法理解的目标。他们会制定这样的胆大包天的目标,是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要的什么,当初公司成立时立下的核心价值观和愿景也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实打实的目标。反观现在的绝大多数公司,价值观和愿景都只是一个吸引投资的幌子,亦或是一个比较好看的招牌而已。他们的目标只有赚钱,而对自己亲手成立的公司、立下的目标却没有多少留恋。同时购入几家公司,只为赚钱,这样方式收购发展起来的公司,又怎么会成长为基业长青的公司呢。
  
 另一方面,基业长青一书中的数据是经过岁月的洗礼,是真正意义上的让历史说明一切,这也意味着,如果我们想要留在一家基业长青的公司,那必定是日久才能见人心的。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却能用基业长青中提供给我们的标准去判断一家公司能否做到基业长青的潜力。
  
 文化,教化般的文化。即使公司定下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但如何能够使得集体都承担起使命和价值观,不因个人意志而转移或改变,能够一代接着一代传承下去。基业长青提出的公司文化重要性,远远超过绝大部分人所想的。但文化并不是洗脑,需要的是认同。高瞻远瞩的公司要求通常比其他公司严格、更加强烈地灌输核心理念。强烈的精英主义、教派主义。如果不能接受公司理念和文化,这个公司肯定是不适合的。现在的公司都存在团建,一周一次或是一月一次,除了加强员工之前的信赖感,就是要潜移默化地灌输公司的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基业长青》中着重提到的一点,所以在这里我也对其进行解读。最关键的不是一个公司拥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而是它是否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并不只是一个公司成立时的宣传语,而应该是一个能够支持公司经久不衰走下去的最根本的核心理念。当我们深深信仰一种东西时,就会长时间的保存它,而且会以同样的方式把它融入到生活中。培训出相同理念的领导班子,并借以这些人把这样的价值观扩散开并保留下去。
  
 其实,书中提出的理念很美好也很明确,但现实中总会存在更多书中从未提及的问题。这让我想到稻盛和夫提过的公司发展过程的遇到的 一个问题,公司所有员工提出,必须承诺三年后工资应该达到什么水平,亦或是年终奖发多少之类的问题,当时稻盛和夫就想到,简单的雇佣关系怎么就变成必须承担所有员工家庭的收入或是发展。这也是个人与公司不可避免的矛盾。
  
 按照着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并为之奋斗和努力,十几年如一日地相信并坚持,终有一天能成功,但却不能保证什么时候能达到,这样决定了只有那么极少人的人才能见证那一刻。但是往往即使我们知道正确答案,却很难去坚持,正如小时候都知道读书非常重要,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正确的道理是谁都懂并且正确的,但却只有那么少部分人敢去拼命学习,长期坚持这样一件正确的事情。
  
 这种按照公司核心价值观选择公司的方式,前提是自身想要在这家公司长久发展的。但在国内现在的氛围下,找一份非国企的工作,往往并不是想要长久发展,常被用作技术过度或是解决燃眉之急。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基业长青的这一套理论在国内实际情况的应用并不明朗,甚至被标上了企业家"洗脑"的标签。毕竟是教派般的文化也是书中所倡导的。
  
 个人和员工本身就是一种相互选择的关系,就像结婚一样,缺陷总会有,但是能接受,愿意继续在一起。现在对于企业来说,都想让员工对公司有归属感,进而更加全心全意地干活,《基业长青》确实给出一个方向,有些公司领导也一直吹嘘其为圣经。
  
 科学地分析,从过去看现在,从结果看过程,书中的理论无疑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但国情不同,在国内互联网高强度加班状况下,这套理论很容易变成压榨员工的条款,并且还名正言顺。都说不谈工资空谈理想就是扯淡,员工和公司的关系跟雇佣兵有点像,基本上不发工资就走人,有点讽刺,但这就是现实,毕竟不可能为了老板的财富自由燃烧自己。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有朋友公司是信奉这一套的,全员解读精读《基业长青》,无可厚非,这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方式,现在大多是采用团建来促进团队交流和放松。最后我只想说,如果是教条式的采用书中的理论,甚至时常占用私人时间来组织读《基业长青》,往往呢,只能是适得其反。
  
 《基业长青》是好书,值得我们一读,有不少颠覆我们以往认知的点,但绝不是圣经。古往今来,理论可行和实际可行从来都不是同一回事,在不同时代,不同国情,不同行业基业长青的标准和要求,也应不完全相同。也希望小伙伴带这辩证性的思维去看这本书。

基业长青——为什么是所有公司的追求

6. 基业长青的意思是什么?

事业的根基永不衰败。
基业长青
读音:[ jī yè cháng qīng ]
示例: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才能够让企业基业长青。
白话译文:事业的基础、根基永远像松柏一样长青,永不会衰败。
汉字笔画: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基业永存
读音:[ jī yè yǒng cún ]
释义:事业长存不灭。
示例:新的一年里,祝贵司事业蒸蒸日上,基业永存。
白话译文:事业会长久的存在不消失。

7. 《基业长青》告诉我们什么

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C·柯林斯和杰里·I·波拉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正是要探讨这类高瞻远瞩公司(Visionarycompany)长生不老的秘诀。
柯林斯和波拉斯确定高瞻远瞩公司的标准是:所在行业中第一流的机构、广受企业人士崇敬、对世界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已经历很多代的CEO、已经历很多次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且在1950年前创立。根据这六条标准,他们选出的公司有:美国运通公司、波音公司、花旗银行、沃尔玛、迪斯尼公司等共18家。黑格尔认为理念产生物质,这被称为唯心主义。但理念对现实的指导的确是重要的,本书作者认为正是“有一种核心理念指引和激励公司的人”使公司基业长青。只不过这种理念不是无中生有地产生的,而是那些基业长青公司实践的产物,是这些公司成功经验的总结。
其实任何一个公司无论长青还是昙花一现,都有意无意地由一种理念所指引。失败的公司在于依据了错误的理念。正确与错误是相比较而言的。因此,作者在批判十二种错误理念,即“破除十二种迷思”的基础上,用高瞻远瞩公司的经验树立了十二种理念。对这十二种迷思的批判是本书的核心。这十二种迷思包括:
第一种迷思:伟大的公司靠伟大的构想起家。其实在18家高瞻远瞩公司中有15家开始时并没有伟大构想。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公司,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修改自己起初的构想。与时俱进,而不是为一个先验的目标努力才有成功。
第二种迷思:要有杰出而眼光远大的魅力型领导者。其实这种强人往往会由于独裁或员工的崇拜而对公司长期发展有害。高瞻远瞩公司成功的关键不是人而是制度。
第三种迷思: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的。赚钱不应该是惟一的,公司应追求包括赚钱在内的一组目标。这样从长远看才会赚钱更多。
第九种迷思:高薪雇用外来的CEO才能刺激根本性变革。实际上高瞻远瞩公司CEO都是自己培养的,庙内的和尚同样能念经,能引起重大变革和新构想。
第十种迷思:最注重的是击败竞争对手。其实公司竞争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不是要击败对手,而是战胜自我。这就是要克服自我满足。
第十一种迷思: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这是非此即彼的二分法,并不正确。在高瞻远瞩公司的实践中还做到了“兼容并蓄的融合法”。
第十二种迷思:高瞻远瞩主要依靠“远见宣言”。事实上,重要的不是宣言,而是行动。
十二种迷思是十二种流行于公司和经营者中的错误理念。只有破除这些迷思,公司才能基业长青。本书的中心正是边破边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
记得当年清华大学强调:不是给学生猎物,而是教打猎的方法。本书作者强调的是,不是仅仅告诉你时间而是教你如何造时钟。这些说法都强调了思维方式和理念的重要性。一个高瞻远瞩公司基业长青不在于赚了多少钱或有什么产品,而在于以核心理念为基础。《基业长青》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做,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有了这些理念,你就有了成功的出发点。(梁小民)

《基业长青》告诉我们什么

8. 基业长青上一句是什么

基业长青上一句是江山永固。
首先这句哈没有固定的对接,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展,推荐这里接江山永固。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是江山永远都在,事业保持长期的活力。多用以比喻对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

简介:
基业,拼音:jī yè,汉语词语,释义:指根基;事业的基础,多指国家政权。
《汉书·贾山传》:“虽尧、舜、禹、汤、文、武累世广德,以为子孙基业,无过二三十世者也。”《后汉书·隗器传》:“基业已定,大勋方缉。”《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全不思量祖宗创造基业时,真不是容易也。
《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借突厥之兵力,以开创三百年之基业。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吾家基业已失,不可久留。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