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用缠论炒期货的啊,我怎么不会酒

2024-05-18 05:58

1. 有几个用缠论炒期货的啊,我怎么不会酒

量化缠论——系列文章(一)
一. 缠论理论体系梳理及精髓解读1.1 K线包含处理目的:清洗K线数据,识别顶底分型相邻两K线可能出现包含关系( 注: K线包含影线,且不分阴阳线)




1.2 分型:对局部高低点的识别( K线已经过包含处理)


1.3 笔:对阶段性高低点的识别( K线已经过包含处理)

两个相邻的顶和底,并且顶分型和底分型之间至少有一根**的K线,这就构成一笔,笔从其构成的K线走向看分为向上笔和向下笔。
将K线图的分型按照一顶一低交替出现的方式进行笔的连接,遇到连续两个分型是同类分型时,笔将延伸, 忽略前面出现的,连接后面出现的分型。

1.4 线段:


连续的三笔之间若存在重叠部分,其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连线为线段。同样,线段依据走势分为向上线段和向下线段。


线段产生以后,若不在相反方向产生新线段,那么这个线段在同方向上继续延伸,否则称为线段被线段破环。


•  向上线段用笔的序列表示成: S1X1S2X2…Sn。反向往下运动的笔序列X1X2…Xn称之为向上线段的特征序列, 同理 S1S2…Sn序列称为向下线段的特征序列。
•  特征序列两相邻元素之间没有重叠的区间,称为序列的缺口。•  对于特征序列,将每一元素看成一K线,也存在所谓的包含关系,也可以对此进行K线合并处理。经过处理的特征序列,称为标准特征序列。


准特征序列分型中,第一二元素无缺口• 向上线段出现顶分型,线段结束于该顶分型的顶• 向下线段出现底分型,线段结束于该底分型的底
标准特征序列分型中,第一二元素存在缺口• 向上线段出现顶分型,如果从该分型最高点开始的向下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底      分型,并且在完成底分型前不破顶分型最高点,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 向下线段同理

1.5 中枢
•  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中枢。向上走势 考察下上下…的次级别,向下走势考察下上下…的次级别。•  对上升的线段,取其回撤构成中枢,对下降的线段,取其回升构成中枢。•  中枢三种生长方式: 新生(前后两个中枢波动区间无重合), 延伸(前后两个中枢中枢 区间重合), 扩展(前后两个中枢中枢区间无重合,波动区间有重合)。


根据中枢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数量,可将走势类型分为两类:•  一个已完成的走势类型若只包含一个中枢,称其为盘整。•  一个已完成的走势类型若包含两个以上的同向中枢,称其为趋势。中枢依次向上且波动区间无重合,为上涨趋势;中枢依次向下且波动区间无重合,为下降趋势。

背驰:是指围绕同一中枢的前后两个次级别波动,后面的力度弱于前面。力度有多种衡量方式,缠论中用MACD, MACD又有三种标准(红绿柱子面积/红绿柱子高度/黄白线高度)。
趋势背驰: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前后两个次级别波动,必须创新高/新低。例如, b段对应的MACD柱子面积(向上看红柱子,向下看绿柱子)比a段对应的面积小,且b段创新高,这就构成标准的趋势背驰。
盘整背驰:与趋势背驰类似,但定义相对宽松。 通常比较的是同向的相邻两个次级别波动,并且不需要考虑是否创新高/低。

1.7 三类买卖点


•  第一类买卖点由趋势背驰产生,第一类买卖点出现意味着原走势终结。•  第二类买卖点出现在第一类买卖点之后,如果走势不创新低新高或者新低新高之后盘整背驰,都构成第二类买卖点。•  第三类买卖点出现在最近的一个同级别中枢之上/之下,如果次级别离开后次级别回抽,回不到最近的一个同级别中枢中,则构成第三类买卖点,意味着中枢的新生或者中枢级别的扩展。
量化缠论——系列文章(二)

有几个用缠论炒期货的啊,我怎么不会酒

2. 「缠论」缠论解大盘,缠论与上证指数 10期

缠论伟大的分析技术教程

3. 「缠论」缠论解大盘,缠论与上证指数 11期

缠论伟大的分析技术教程

「缠论」缠论解大盘,缠论与上证指数 11期

4. 用缠论如何做交易

前两章分别给大家简介了缠论和介绍了缠论中的名词、定义等,本章开始,将正式开始缠论的学习。
  
 本文会穿插缠论的定义、定理讲解。
  
 现在我们从头开始,捋清楚缠论的思路。
  
 一、了解缠论买点100%正确的绝对性。
  
 三类买卖点100%正确的理论依据——走势必完美。
  
 走势分为上涨、下跌和中枢。走势必完美,就是说任何一种走势必将终结。没有哪种走势是不结束的(反证法可以证明)。一种走势结束之后,必然会转换为另一种走势。那么如何保证买的票100%涨,就是买一个下跌走势结束的票。这就是缠论买点的全部依据。
  
 缠论的三类买点,都是在下跌过程中出现,本质都可以归结为是第一类买点,也就是下跌趋势结束后的那个买点,这点缠师也说到过。
  
 如何判断,下跌走势结束呢?缠师用到了背驰的概念。当背驰发生时,说明下跌趋势减弱,下跌走势即将走完,可能转换为中枢或者上涨。无论是哪种,必然会赚钱。这样买点就有了100%正确性。
  
 所以缠论的买点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两点:确认是在下跌状态和寻找背驰。没错,理论上,你只需要找到下跌并且背驰的地方,就一定是可能赚钱的!你甚至可以做个高频交易,只要背驰点介入,拉升背驰的时候卖出,反复做一定能赚到。但是在实战中,很难真的这样,因为会出现背了又背的情况。比如你看到背驰的时候,如果是新手可能会考虑马上介入,但是往往就会出现,买了以后继续跌,或者即使反弹,但反弹幅度甚至不够手续费的情况。
  
 比如我们看下面这张图。圆圈中是下跌+背驰的点。而且从图形来看,你在这个点买入,无论如何是不会亏钱的。因为之后确实有个高点出现了。
  
 但是这个幅度涨的太少了,而且没过多久,又迎来了下跌。
  
 所以在这个点买入的话,极大的可能是,你既无法买到那个最低的点,还因为反弹的级别不够,继续持有,然后被动亏损出局的情况。
  
 那么此时唯一的方式,就是扩大操作级别。扩大操作级别,本质是对操作的优化,其实也是缠论中大部分在阐述的东西。网上有许多优化操作的方式,我看了以后,认为总结下来,精髓都是扩大操作级别,大同小异。
  
 要扩大级别,就得先确定级别。
  
 卖点反之。为简便起见,下文中均以买点举例。
  
 二、确定操作级别。
  
 有的人可能觉得,确认在下跌状态,还不简单吗。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的确,确认下跌是可以用肉眼看出来的,缠师也对下跌有过定义,即高点更低,低点也更低。
  
 但是,下跌这个状态,在不同的时间级别里也是不一样的。一个在日K图里一分钟的下跌,放在年K图里可能就是个盘整的状态。所以当你用不同时间级别去看的时候,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要确认到底在什么走势中,必须要先确定时间级别。这个时间级别可以随意假定,以你的操作周期为准。你可以以1分钟为操作周期,也可以以5分钟或者30分钟为操作周期。
  
 但是缠论一般不主张用1分钟的走势来操作,因为时间太短,一个乌龙指就足以影响走势的结构,虽然周期越短,走势越精细,但是结构也会越不稳定。
  
 确定了时间级别以后,还得再确定下跌走势中至少存在两个中枢,因为任何完成的走势里都至少包含两个中枢。至少得等同级别两个中枢出现后,才能确定完成。如果没能等到中枢出现,下跌就结束了,那只不过是之前级别走势的一种拓展。放到大级别中,最多也不过就是盘整背驰。其技术含义是一个企图脱离中枢的运动,往往会拉回到中枢中。
  
 如果你是奔着只操作该级别的一类买点去的,从操作上来说,这里没有出现该级别一类买点,你就只能不操作。但在这个点做个次级别的一买操作,是完全可以的,尤其股价位置整体在低位会比较安全,并且完全可能演化为底部低点。但如果在高位,风险就比较大了。用缠师的话说,属于刀口舔血行为。
  
 还是以刚才那个图为例。我们看看这个图之后的走势是怎么样的。
  
 如果将时间周期拉长来看,之前为一买的点,现在来看甚至连类一买都不是。不过是中枢里面的一个低点而已。这个背驰将下跌走势,转换为了一个更大级别的中枢。
  
 可能有的人就会说了,那我事前不可能知道这个买点会扩展成一个大中枢啊,万一就真的反弹了呢?
  
 当然不可能知道。有这种思想的人,多数还是抱着预测的角度看待问题。我之前也说了,缠论不是预测,不是先验理论,而是应对,是后验理论。这里究竟怎么操作,完全是看个人的习惯,如果你要奔着小级别的一买去,那么买入以后看到背驰后发觉反弹力度不够,就应该考虑卖掉。应该按照如下操作。
  
 这种操作在缠论里是允许的。缠师自己也提到过:
  
 第一类买点介入后,如果碰到的是中枢,就先在次级别第一类卖点部分退出。因为有可能碰到中枢结束后下跌的情况,为什么不全部退出,因为之后仍然可能遇到上涨。在结果出来前,可以在中枢中做T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如果是小资金,甚至可以在遇到中枢后完全退出,一点时间不浪费。
  
 缠师确实对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都进行了精确分类,并给出了相关的操作指导。
  
 但是经验稍微丰富点的,大概率就会因为觉得这个低点相比高点的跌幅有点少,会选择继续等待,等待走势是否能够有更深的跌幅再决定。如果没有等到,万一在这个小级别的点真的发生V字反转,那这些老手也就只能选择错过。
  
 这是一个选择问题,而不是对错问题。
  
 缠师也表达过,熟练的人,一看图就知道能不能搞。
  
 打开日线图,1 秒钟如果还看不明白一只股票大的走势,那就是慢的了。基本上说,如果图看多了,成了机械反应了,一看到可搞的图,就如同看到可搞的面首一样。一见钟情,科学研究说大概不需要 1 秒,股票如同面首,如果不能 1 秒之内一见钟情,估计这股票也和你没什么缘分,最多就是有缘无分空折腾了。
  
 所以一个股票在更长的时间内能不能搞,其实是需要通过经验判断的。需要多看图多总结。就像面对一个喜欢的人,就是一见钟情,不需要太多大道理。
  
 相信写到这里,你应该能明白,缠论跟其它的模式并无本质不同。好的机会同样也是需要等待的。如果你想要赔率大的机会,就更得等待了。这个等待不仅仅是指为了好的机会你得等待,还说的是,即使你在一买处买入了股票,你得拿的住。等到它突破三买真正迎来主升浪的一天。当然缠师并不主张小资金这么做。
  
 另外,一买信号出现的频率怎么样,这是高度不确定的。你甚至可能等不到某个股票的一买了。好在缠论的特点就是不涉及选股,理论上你完全可以每天寻找不同的图,总有符合要求的。股票不够就去找期货,甚至可以找比特币,以及其它任何一个市场。
  
 一个高赔率的交易机会,本就是很少的。如果你想要抓住这种机会,唯一的方法只能是降低交易频率。当然对大多数短线交易者来说,是很难做到长期不交易的,那么就必须要有所取舍,做到平衡。这就是每个人在操作细节上的问题了。
  
 另外再说一个问题,如果你要把时间级别扩大,那能让你拿的住的,究竟是什么,不就是基本面了吗?说到底,最后还不是又回到了同样的问题?
  
 不过缠师也提到了,一般而言,在第二个中枢之后发生背驰的行为,特别在日线级别上的,占了90%以上。4、5个中枢后才出现背驰的,非常罕见。
  
 所以要确定下跌结束,就是要解决中枢的问题,这也是缠论的核心问题。确定中枢的意义在于确定自己的位置,中枢就像一个参照系,至少让你知道自己在中枢的哪个位置,从而可以确定自己的操作原则。
  
 三、画线——处理数据的方式。
  
 刚提到了,想赚取更多的利润就得扩大级别。首先你得确定一个级别更高的中枢才可以。这个时候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那些分析缠论的人用到的画线了。
  
 画线的目的是为了用缠论处理复杂的数据,简化图形,确定中枢的位置。
  
 处理数据需要用到顶分型、笔、线段的概念。这些在第二篇学习笔记中有提到。这里就不再对这些基础概念进行复述了,正是因为概念过于庞杂,所以才专门用了一章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
  
 顶分型、笔和线段的概念,类似于修房子时的一砖一瓦,你得有这些一砖一瓦,才能盖起大楼。
  
 确定了线段以后,就可以确定中枢了。3根有重叠的线段就可以构成一个中枢。中枢级别越大,你的观察级别也就越高,机会的酝酿也就越大。
  
 四、寻找背驰。
  
 确定了下跌和相应的级别,那现在就得去找背驰了。关于背驰的判断标准和定义,这里不再赘述。简单来说,背驰表示的意思就是,趋势还在,但是力度变小了。如果拿物理学的概念来表示,就是说,速度在变小,加速度变为负,但是距离s还在变大。
  
 在理论中,利用区间套的原理,是可以精确的找到下跌中的最后一笔交易的。但是在操作中我们不可能做到这么精确,也无需做到这么精确。
  
 缠论对背驰是有精确定义的,就是长短均线的相交面积。如果面积相比上个面积变小,那么就是背驰。但是这个方法有个缺点,那就是要等长短均线相交以后才能确定,此时背驰已经发生了。
  
 有几种其它的方法可以替代:
  
 1、在次级别走势中,找到背驰点来判断。如你的操作级别是5分钟的,如果5分钟要背驰,必先发生1分钟背驰,在1分钟背驰处买入就行。这种方法和真正的低点没有太大的距离。但是缺点是,最后很容易会把5分钟交易成1分钟级别,从而失去了大级别的利润。
  
 2、用趋势平均力度去抓住背驰。因为这个概念是即时的,马上就可以判断当下的缠中说禅趋势平均力度与前一次缠中说禅趋势平均力度的强弱对比,一旦这次比上次弱,就可以判断“背驰” 即将形成,然后再根据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的距离,一旦延伸长度缩短,就意味着真正的低部马上形成。按这种方法,真正的转折点基本就可以完全同时地抓住。缺陷是,风险稍微大点,且需要的技巧要高点,对市场的感觉要好点 。
  
 3、于是缠师用了一个简单的缠中说缠的 MACD 定律:第一类买点都是在 0 轴之下背驰形成的,第二类买点都是第一次上 0 轴后回抽确认形成的。卖点的情况就反过来。
  
 当然这个定律应用是有条件的。而且我认为这个条件还比较严格。
  
 用 MACD 判断背驰,首先要有两段同向的趋势。同向趋势之间一定有一个盘整或反向趋势连接,把这三段分别称为 A、B、C 段。
  
 用 MACD 判断背驰的前提是, A、 B、 C 段在一个大的趋势里,其中 A 之前已经有一个中枢,而 B 是这个大趋势的另一个中枢,这个中枢一般会把 MACD 的黄白线(也就是 DIFF 和 DEA)回拉到 0 轴附近。而 C 段的走势类型完成时对应的 MACD 柱子面积(向上的看红柱子,向下看绿柱子)比 A 段对应的面积要小,这时候就构成标准的背弛。
  
 这里要注意:
  
 1、B 的中枢级别比 A、C 里的中枢级别都要大,否则 A、B、C 就连成一个大的趋势或大的中枢了。
  
 2、A 段之前,一定是和 B 同级别或更大级别的一个中枢,而且不可能是一个和 A 逆向的趋势,否则这三段就会在一个大的中枢里了。
  
 其实背驰的确定方式有很多种,在缠论中,缠师用到的是价格和时间的关系。在现实中,很多人用到的是价和量的关系。这些都无所谓,属于优化操作的问题。每个人就不一样了。
  
 确定了下跌、确定了背驰,还确定了相关的原则。相信你已经明白缠论的基本操作思路了。剩下的就是不断精进了。
  
 以三买为例,用一幅图,可以说明所有问题。
  
 剩下的,就是不断优化自己的操作,和不断精进的问题了。这世界上模式非常的多,缠论只是其中一个。打板这种模式,光是一个打首板,就有无数多的东西值得你深究。可以是打图形,可以是打题材,可以打龙头,可以打跟风。看分时、看压力位、看基本面,各种都有。想要赚钱,而且还要稳定赚钱,就得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五、关于止损。
  
 这个也属于优化操作的问题。最后提一下优化操作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止损。诚然,在缠论里,是没有止损这个概念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不止损。
  
 其实缠论中,缠师虽没有直接说止损的问题,但是还是隐晦的承认了应该止损。他用的是另一个词,就是退出。其实也暗含了止损的意思。用缠师的话来说,就是只有能搞和不能搞,不能搞的票,你就只能退,跟成本无关。并且在文中提到,某些票等到第三类卖点就晚了,市场已经出现了无数的卖点了。实则也还是包含了止损的思想。
  
 我们还是以最初的图形为例,将走势拉长一点。如果你是在第1个圆圈处,奔着一买的目的去,在2处你没跑,从这个小级别来说,你已经错过了该级别的买点2了。此时市场给了你一个机会3,但是你还是没跑,你想等3买,这也是没错的。但是3之后的走势,破了中枢,3买构建失败,证明继续持有的目的已经不在了,那就应该走了。至于是亏是赢,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成本已经发生,这就不是考虑在内的了,而应该考虑,你已经该走了。
  
 下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得多耐心等待,小机会要懂得忍住不动。除非你有技术之外的因素来确定反弹力度。比如基本面、比如你知道某个大资金要买,等等。这样可以加大成功概率。
  
 写到这里,也比较累了。我相信真正有耐心看完的必然是少数。缠论的原理并不复杂。我之所以想用一篇篇的文章来阐述,是因为我想用这种方式逼自己把缠论捋顺,某种意义上,也是“利己”的成分更多。我在写文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什么逻辑和概念不清晰的地方,我会弄清楚再继续往下写。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我也实现了自己的目的,确实把很多东西都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