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科研情况

2024-05-05 16:49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科研情况

学院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硕果累累。在作物育种及品种推广方面,以誉满华夏、成果卓著的赵洪璋院士、李振声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先后培育了60多个优良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8亿亩。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小麦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全部是我院选育品种作为当家品种。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中,我院选育的品种作为当家品种有4次。赵洪璋院士等选育的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等小麦品种引领着当时我国小麦育种的趋向,成为我国小麦育种史上的里程碑,荣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其中碧蚂1号推广面积迄今为止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李振声院士等选育的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开创了小麦育种的新途径,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宁锟研究员等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陕7859”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以来,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47项,其中973项目6项,863项目30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3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其他项目657项,累计到位科研经费达8797万元,年均经费1466万元;科研成果获奖32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部级24项,发明专利19项;出版专著、教材50部,发表研究论文968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科研情况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术研究

 1934年至2014年,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4项,培育出中国小麦推广面积第一的“碧玛一号”、长期主导中国小麦品种换代的“小偃6号”、自育苹果品种推广面积最大的“秦冠”等重要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2005年至2014年,学校累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奖25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78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21件,审定品种210个,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3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800多部。特别是在体细胞克隆技术、胚胎干细胞、杂交小麦、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研究成果。合校以来,科技创新实现快速发展,2009年到位科技经费3.88亿元,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3项,其中主持完成1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0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39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381个。发表SCI、EI、SSCI论文7300多篇,其中2013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1364篇。至2014年有16家农、林、水专业学会挂靠学校,编辑出版20种学术期刊,建有大学出版社。  2011年共组织申报国家及省部各类科研项目1381项。获批科研项目830项,其中,获批“973”计划课题2项、“863”计划课题6项、支撑计划课题14项、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1项、转基因重大专项1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5项;获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项目合同经费4.8亿元,到位经费3.1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0项。 2012年,《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网络版数据库收录2012年发表的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论文共371篇,较2011年增加了60篇,增幅为19%,其中期刊论文(Journal article)310篇,会议论文(Conference article)36篇,待刊论文(Article in Press)25篇。371篇论文中,收录量较高的前5个学院依次是水建学院82篇,机电学院41篇,食品学院31篇,资环学院30篇,理学院29篇。以第一作者发文5篇以上的是水建学院的陈帝伊和李向明,分别为9篇和8篇。371篇论文刊登在168种期刊上。刊登论文数量居前三位的期刊分别是《农业工程学报》59篇、《农业机械学报》33篇、《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2篇。 截至2015年3月31日,学校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3项,其中主持完成1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79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409个。发表SCI、EI、SSCI论文9695篇,其中2014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1598篇。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图书馆馆藏印刷本图书446万册,电子本图书100余万种。馆藏文献已全部涵盖了校所有的学科,基本形成了以农业、林业、水利、生物、机电、资环、信息等学科为重点,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为特色的馆藏文献贯通古今中外、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并存、实体文献与虚拟文献相溶合的农、工、理、管、文相结合的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植物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昆虫分类学报》《麦类作物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农业学报》《陕西农业科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北方蚕业》《陕西林业科技》《家畜生态学报》《动物医学进展》《畜牧兽医杂志》  DNA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学校因小麦而闻名于世,两条螺旋向上并排的遗传物质DNA链,构成闻名于世的小麦,体现了学校(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的特点,表达由教学和科研院所合并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承农业文明的重任,肩负解决广大民众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的历史使命。图案构成也是成排向上的树木,代表林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上下翻动的水波,是多向调节水资源的水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追求完美品德的写照。一颗金装包裹的绿色种子是在校学生的形象。金色年华的学生,明天就是绿色世界的主人。校徽由大圆环、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内圆环种子构形及内部两排上升的螺旋图案构成。  校训:诚 朴 勇 毅诚:诚实不欺,讲求信誉,以诚为本,为人为学,诚心正义,诚信待人。朴:纯朴、朴实、朴素。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故土、对现实的一种积极情怀,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勇:勇敢、无畏、敢为天下先和不怕失败、不畏强暴、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也有“勇气”、“创新”、“攀登”、“进取”之意,暗含强健体魄涵义。毅:毅力、坚韧、坚毅,意为具有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意志,做到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不为暂时的失败所屈服,是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诚朴勇毅”四字校训,以“诚”字起首并以之为核心,又结合我校“农”的特色,同时有追求科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健康向上的精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歌作词:黎琦 王军道作曲:赵季平走过风雨, 拥抱阳光,我们的校旗在古老周原飘扬。看霞染渭水, 听凤鸣高岗,教稼圣地培育英才栋梁,啊! 勤奋学习, 自信自强,用知识丰满飞翔的翅膀。啊! 健全体魄, 坚定信仰,理想之舟从这里扬帆从这里启航。走过风雨, 拥抱阳光,我们的校旗在古老周原飘扬。看霞染渭水, 听凤鸣高岗,教稼圣地培育英才栋梁,啊! 西部开发, 科教奠基,天降大任我们承当。啊! 继往开来, 跨越梦想,托起中国农业明天的太阳。   校歌  校旗

3. 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农学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长期以来,学院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小麦、玉米、油菜、棉花、杂粮和马铃薯等主要粮油作物和旱作农业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尤其以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和旱作农业研究见长。小麦“优质多抗”种质创新和品种创制、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研究、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小麦基因组学研究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立足西北开展旱农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了富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旱作农业研究体系,创立“旱农学”课程,成立了干旱农业研究中心,为我国旱区农业发展做出了奠基性、引领性的贡献。

学院拥有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等15个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主办国家核心科技期刊《西北农业学报》《麦类作物学报》,是陕西省农作物学会和陕西省遗传学会的挂靠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学院主持完成国家科技奖14项,其中李振声院士的小麦远缘杂交研究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沈煜清教授的全国农业综合区划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宁琨研究员的小麦新品种7859选育与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宋卫宁教授团队协同完成的世界上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研究在Science期刊发表,并获评“2018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农学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承担科研

1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综合基地的研究与实践2003.07~2005.075000.00冯俊涛2普通昆虫学双语教学体系构建2003.07~2005.074000.00花保祯3《植物病害流行学》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2003.07~2005.036000.00杨之为4《园艺植物病虫害》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2003.07~2005.036000.00黄丽丽5《普通植物病理学》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2003.07~2005.036000.00孙广宇6《昆虫生态学》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2003.07~2005.036000.00胡祖庆7《昆虫学概论》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2005.05~2007.057500.00李怡萍8《植物检疫学》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2005.05~2007.057500.00张皓朱明旗9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2005.07~2007.076000.00康振生10厚基础、重实践,大综合的农业昆虫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研究2005.07~2007.073000.00仵均祥11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体系改革研究2005.07~2007.073000.00马青12《昆虫生理学》网络课程建设2007.12~2008.125000.00刘惠霞13植物发病过程动态模拟教学系统的构建2009.12-2011.1220000.00胡小平14植物检疫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2009.12-2011.127000.00朱明旗15《昆虫生态与测报》课程PBL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2009.12-2011.127000.00胡祖庆16农业有害生物及治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2009.12-2011.127000.00高小宁17制药工艺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初探2009.12-2011.127000.00祝传书18植物保护专业《农业昆虫学》多媒体教材建设2003.07~2005.073000.00花蕾19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理学》多媒体教材建设——农业病害发生过程的动画模拟2003.07~2005.073000.00胡小平张管曲20《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体系改革2003.07~2005.072000.00马青21《资源昆虫学》CAI课件及网页建设2003.07~2005.072000.00魏永平22农药残留分析规范操作演示软件的制作2003.07~2005.072000.00王惠23参与式专业课教学的模式与实践2004.07~2006.073000.00赵惠燕24植保学科教学素材库建设2004.07~2006.073000.00张管曲25《思想道德修养》多媒体课件制作2004.07~2006.072000.00汪振明26《植保机械学》课程建设2004.07~2006.072000.00李广泽27《农药生物测定》课程教材建设2004.07~2006.072000.00江志利28《化学制药工程》课程教材建设2004.07~2006.072000.00陈安良29《普通昆虫学》英文网页Entomology Online 制作2004.07~2006.073000.00戴武30《农药合成》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与改革2004.07~2006.073000.00郝双红31《昆虫生理学》CAI课件及网页建设2004.07~2006.072000.00廉喜红32《园艺昆虫学》多媒体课件2004.07~2006.072000.00许向利33《昆虫与农业》多媒体课件2004.07~2006.072000.00胡想顺34《害虫生物防治》CAI课件及网页建设2004.07~2006.072000.00张世泽35《植物检疫学》CAI课件制作与网络教学改革2004.07~2006.072000.00张皓36植保专业《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网页的研制2004.07~2006.073000.00仵均祥37《葡萄病理学》网络课件的制作与开发2004.07~2006.072000.00赵杰38《农药毒理学》课程教材建设2004.07~2006.072000.00马志卿39《微生物学》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开发2004.07~2006.072000.00朱明旗40《农业植物病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建设2004.07~2006.072000.00黄丽丽41《植物病害与农业》网络多媒体课件制作2004.07~2006.072000.00商文静42《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体系创新与改革2004.07~2006.072000.00郝兴安43“顶天立地型”植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2009.11~2010.113000仵均祥44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教学方法研究2009.11~2010.113000吴云锋45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方法与双语教学实践研究2009.11~2010.113000郝兴安46《鼠害防治》课程体系创新与改革2009.11~2010.113000冯纪年47加强实践课程过程监督,增进实践效果2009.11~2010.113000付 洁

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哪些科研成果?

学校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动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
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
合校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4项,其中主持完成15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87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29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594个。发表SCI、EI、SSCI论文26020篇,其中2019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3317篇。现有8家农、林、水专业陕西省一级学会挂靠学校,编辑出版20种学术期刊,建有大学出版社。
学校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工作。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与500多个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28个、示范基地46个,构建了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00多亿元。学校科技园暨留学人员创业园进入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哪些科研成果?

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陕西杨凌示范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摘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问】
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陕西杨凌示范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回答】
我想问一下 西农的城乡规划专业河南每年报考的人多吗【提问】
1、202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天津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32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995;2、202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安徽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1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375;【回答】
可以参考【回答】
好的【提问】
亲,西农的城乡规划专业河南每年报考的人多哦,河南高考大省,去年很难填报该志愿的人达到3000多人【回答】
而且还是热门专业【回答】
西农去年城乡规划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提问】
对于河南【提问】
去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8【回答】
就是城乡规划专业。【回答】
这么低吗【提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有生物技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资源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回答】
我在官网看的625【提问】
亲,也不算低呢【回答】
亲,不好意思,我说的是在当地的录取分数线【回答】
陕西省当地的【回答】

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陕西杨凌示范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54]  “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强基计划 [55]  、“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 [1]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陵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5657亩,下设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所)、74个本科专业;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职工4300多人,专职院士4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1万人,博、硕研究生9600多人【摘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陕西杨凌示范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54]  “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强基计划 [55]  、“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 [1]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陵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5657亩,下设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所)、74个本科专业;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职工4300多人,专职院士4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1万人,博、硕研究生9600多人【回答】
您好【提问】
想咨询农林大学什么问题呢【回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为您查询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摘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问】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为您查询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回答】
截至2020年3月,学校下设26个学院(系、所、部),71个本科专业2022年2月,学校新增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智慧水利专业、智慧林业专业。【回答】
西北农林科技大费标准农林类专业3025元/学年,文史类专业3850元/学年,理工、外语类专业4950元/学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前三年学费3.6万元/年、第四年学费按照对方标准收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