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段相声(小品)。。

2024-05-17 01:25

1. 求一段相声(小品)。。

吃饺子 
作者:张寿臣 整理:张立林

甲 那天哪,跟我们街坊打起来了。
乙 因为什么呢?三辈子修不着好街坊啊!
甲 我也知道,远亲不如近邻。住在一个院儿,关上门一家子一样,那才对哪。就我们这院儿,真正九反之地。
乙 怎么了?
甲 跟您说,我们院儿是大杂院儿,他们都欺负我。
乙 您说说,倒是因为什么?
甲 我要是说出来,不但我有气,连您都得生气。
乙 你们家的事情,我何必生气哪?
甲 那天早晨哪,他们那屋炖肉,那屋就包饺子。过日子吃饭比个什么劲儿哪,那屋炖着,那屋包着,那屋就涮着。
乙 您这屋里哪?
甲 就愣着。
乙 怎么就愣着?
甲 没饭。
乙 那法没子,您出去奔饭去。
甲 奔来就吃,奔不来没法子,就饿一顿。紧紧裤腰带出去,腆胸叠肚让人看不出来。
乙 这对。
甲 小孩子不懂那个,上人家那儿瞧嘴,看包饺子怎么包,怎么煮,怎么吃,让人多讨厌。
乙 没法子,孩子没吃饭。
甲 好比咱们住街坊,我这屋没饭,您那屋包饺子,我孩子上您那屋里去,您应当怎么办?
乙 那没什么说的,把孩子抱到炕上,捞一碗饺子:“宝贝儿,这儿吃吧。”
甲 您听听,这还像句人话。
乙 这怎么句话?
甲 我生气。
乙 生气别冲我来呀!
甲 我们这街坊不这么办,他就让我们这孩子瞧着,连理都不理。可惜这老梆子这么大年纪,我们孩子管她叫奶奶!我们那孩子直问她:“奶奶,您那饺子什么馅儿呀?好吃吗?”这老梆子说不好吃,这不是亏心嘛!不好吃你吃?那还不算,往外轰我们孩子:“宝贝儿,家去吧,回头烫着。”我们没吃怎么烫着?你们吃不怕烫着?
乙 您这孩子人缘儿也不老好的。
甲 你说咱听着多难过。什么话咱也不能说,咱要一说落个咱穷的。把咱孩子喊过来,没错了吧?
乙 这是正理。
甲 “过来,干吗瞧嘴呀!没见过?那叫包饺子。有什么新鲜的。吃过嘛!小宝贝儿,那玩意儿吃完了转腿肚子怎么办?”
乙 这可不像话。
甲 不像话我也说了。
乙 您孩子哪?
甲 喊过来了。
乙 过来就完了。
甲 我完了,老梆子那屋骂闲街。
乙 你招的嘛!人家说什么?
甲 指着她们孩子:“吃吧,宝贝儿。这叫包饺子,羊肉白菜,小磨香油,头号白面。明儿还吃这个,剩下给你炸着吃。吃饱了好顶着转腿肚子!我吃了六十多年了,一回也没转过。吃不上一着急就许转了。”
乙 招出来了没有?这要是打起来怨谁?
甲 我什么话也不说,我们也吃包饺子。
乙 这个对。
甲 吃。
乙 吃吧。
甲 吃什么吃?没钱!
乙 没钱就别吃了。
甲 到我亲戚那儿借来一块钱。
乙 不借没办法,先吃一顿吧。
甲 先买五毛钱羊肉。
乙 干吗买那么多肉?
甲 孩子大人的,总也摸不着顿饺子吃,好容易吃顿饺子,还不让它肥着点儿。
乙 这话也对。
甲 一毛钱香油。
乙 这就六毛了。
甲 两棵大白菜,葱、姜、醋、蒜又去了两毛五。一块钱?
乙 八毛五了,还富余一毛五。
甲 这一毛五我得摆摆谱儿,打一毛钱酒,买两根儿烟卷儿。
乙 怎么买两根儿?
甲 多买没钱了。买仨子儿花生米,给孩子买块糖。还有四个铜子儿。
乙 得,全花了。
甲 把门开开,让我女人剁肉,跟街坊比着。
乙 比着干吗呢?
甲 他们六口人不就买一毛钱猴儿肉嘛!我们四口人吃包饺子五毛钱肉怎么样?
乙 何必哪,各人吃各人的。
甲 这叫逗气儿,让我女人剁肉,使劲剁。
乙 这是干吗嘛?
甲 炕上放了小桌儿,斟上酒,喝一盅儿吃俩花生米。再斟上酒,喝两口,搁着。
乙 快喝吧。
甲 不能喝了,再喝就没了。
乙 对,一毛钱酒不禁喝。
甲 点根儿烟卷儿。蒜砸得了,对上醋,筷子一放,和弄和弄,嗍了嗍头儿,喝口酒,净等吃饺子。
乙 吃吧。
甲 没面。
乙 这可没办法,都让肉钱占去了。买面去吧。
甲 这儿还有四个铜子儿。包几个?
乙 那怎么办?
甲 赊面去。
乙 除了借就是赊。
甲 把面口袋往腰里一围,到面铺跟掌柜的客气:“掌柜的,买卖好。刚从老家回来?家里庄稼都收了吧?家里好?您这买卖多兴旺。您这气色多好,满面红光,要发财走运的人看得出来,今年准开分号。内掌柜给您生个大胖小子,双喜临门。家里阖家欢乐,您的买卖日进斗金,内和外顺,诸事顺心,招财进宝,黄金万两。”掌柜的乐了:“好,好,借您吉言,不赊帐。”
乙 得,得,大概齐您都闹熏(xun)了。
甲 我说:“后天我给钱。”掌柜的说:“这您原谅,不是我们死秧,我们东家有话儿,谁也不赊,谁赊谁得往外垫钱。我要有富余我给您垫,我一点儿富余也没有,我拿什么给您垫?对不住您哪!”
乙 说什么话也不行了,这话关门儿了,您别处赊去吧。
甲 别处更赊不出来了。
乙 这怎么办?
甲 回家睡觉,明儿再吃,两顿搁在一起儿并头吃。
乙 那睡得着吗?
甲 都睡不着,我倒睡着了。
乙 都睡不着,你怎么睡着了?
甲 我不是有点儿酒跟这两根儿烟卷了嘛!
乙 一毛钱酒,两根儿烟卷儿,那怎么会饱?
甲 这是学问。你要是喝完了酒抽烟卷儿,越来越饿。
乙 您这怎么研究哪?
甲 两根儿烟卷儿接上一块儿抽,一点儿烟儿别让它冒。烟憋下去,赶紧喝酒,酒不够来两碗凉水,躺下睡觉就饱了。
乙 怎么哪?
甲 烟在底下哪,酒跟水不就在上边了嘛。
乙 啊。
甲 在肚子里晕晕忽忽,这点儿酒叫烟托着下不去,这叫云彩饱儿。
乙 嘿!
甲 后半夜儿放俩屁,坏了。
乙 怎么?
甲 云彩就是阴天,阴天怕打雷。雨过天晴,更饿得难受。不到四点就起来了。
乙 怎么起这么早?
甲 弄面去。
乙 你没钱。
甲 自然有主意。有我孩子玩的五六个小铁钱,手里一攥,到面铺门口一蹲,六点多钟门开了,他一下门板儿,我冲里边喊,念喜歌儿。
乙 怎么念的?
甲 “噢!子丑寅卯太阳开,卧龙岗上盖宝宅,协天大帝当中坐,五路财神进宝来。一送金,二送银,三送摇钱树,四送聚宝盆。摇钱树拴金马,聚宝盆站银人,银人手托八个大字:‘招财进宝,日进斗金’。大发财源掌柜的!”小钱儿往柜里一扔:“买一万六千袋白面!”掌柜的一瞧我:“你扔进什么来了?”“一万现洋,八捆金条,一百块钻石。”
乙 这不是穷疯了吗!哪儿找去?
甲 这么说吉祥,为好听,学徒的拿洋蜡还找哪。
乙 那哪儿找去,小铁钱儿。
甲 掌柜的说:“您瞧,昨儿个赊面不赊,今天早晨这儿撞柜来了,你说不给他面,他扔进这么些东西来。大早晨找麻烦!徒弟,给他X(左扌右汇)五斤面,甭写,回头我给钱。”我把面口袋交给小徒弟了,小徒弟向着我,昨天赊面他不搭碴儿,今天掌柜的有话,徒弟做人情。每次我约面,他都有一个制子,那个大勺往面上一X(左扌右汇),上头带个尖儿,拿秤杆一平制,也是五斤。
乙 那都制好了的了。
甲 这回他拿身影影着掌柜的眼睛,带这么高的尖,这够七斤半。
乙 您算抄上了。
甲 提了面,到家一进门:“面来了!和面,咱们吃包饺子!”我媳妇和面,一边和面,一边儿说闲话:“你穷了心了,瞎了眼了,这面吃包饺子,我可没这手艺,没法儿包。”
乙 面黑呀?
甲 棒子面。
乙 啊!没法包,那有什么办法,蒸窝头吧。
甲 这要没点儿化学研究,包饺子别吃了。
乙 还碍着化学什么了?
甲 昨儿个买完东西不还剩四个子儿了吗?
乙 啊。
甲 让孩子拿着,到口儿外头砖瓦铺买四个子儿麻刀。
乙 买麻刀干吗?
甲 和面里。
乙 唉,这可胡来。麻刀和石灰抹墙搪炉灶,你这是和面?
甲 抹墙为什么掺麻刀?
乙 为什么?石灰干了裂口儿,有麻刀较劲。
甲 是啊,这包饺子也如是,棒子面发散,麻刀和匀了,照样拿劲。
乙 这主意好。
甲 包这么大个儿。
乙 挺好,煮吧。
甲 煮啊,外行。
乙 怎么了?
甲 一煮,马勺一搅,成粥了。
乙 不煮怎么着?
甲 锅贴儿。
乙 也不错。
甲 贴得了,开饭了。我们老娘拿起一个来,蘸点醋一咬,赌气子扔那儿了。我说:“怎么了您哪?老太太。”我妈说:“怎么了?你们爱吃什么弄什么,老弄韭菜馅子。”我说:“这是羊肉白菜。”“白菜?白菜怎么塞牙?”“对不住您,将就点儿吃吧,里头有麻刀。”我们老娘连吃带择麻刀。我们老娘吃了俩,我女人吃了仨,我们孩子吃了俩半。您说这叫什么日子,你说不吃点儿?饿;吃?真咽不下去。一咬一塞牙,拿手往下揪。一咽扎嗓子。我一边儿吃,一边儿掉眼泪。
乙 真难。
甲 我跟咽药似的……
乙 吃了两三个儿。
甲 我全包圆儿了。
乙 还咽药似的哪!再有你还吃。
甲 馅儿好吃。吃完了坏了。
乙 怎么了?
甲 拉不出屎来。
乙 吃存食了,干脆,吃多了。
甲 哪儿啊,麻刀到肚里不化。
乙 哪有吃麻刀的!
甲 疼得我打滚儿。第二天我到开洼解手儿,吓了我一跳,拉出来四把连儿绳。
乙 怎么拉绳子?
甲 麻刀在肚子里接上了。

求一段相声(小品)。。

2. 求``经典搞笑的相声小品```

人物:小华、哥哥、班长、老师
  时间:开学时
  地点:小华家里
  

  哥哥:(收拾行李,往旅行包里装衣服及洗刷用具,叹息)哎--妈妈还在医院里治病,医院里给停了药,(对观众)你问我啥原因?交的住院费用完了呗!(自豪地)弟弟小华今年初三了,学习挺不错的,去年考试在班级里第一名呢!哎--可是他竟然说要辍学,不念书了。一直闹活着要和我出去打工,今天早上,我把他撵到学校报名去了。安顿好他们,我也要去南方打工了。
  (小华怯生生地上)。
  哥哥:小华,你报名了?这么快就回来了?
  小华:(脸红,殷勤地帮哥哥整理物品,一边求告)哥,你还是带我去打工吧。
  哥哥:(坚决地)不行!你到学校读书去!
  小华:(拉着哥哥的手,摇着)哥--你就答应吧,我能吃苦的,咱妈的身体不好,屋里欠了一屁股账,我也无法安心读书了。我们哥俩一起打工,挣钱给妈妈治病。
  哥哥:小华,不是哥不答应你。你年龄还小,就是出去了,也没有人敢用你!再说了,哥没有学到知识,在外边只能干一些体力活,还没有几个工钱。没有知识,不好混啊!你要多读书,上高中,上大学……
  小华:(噘嘴)初中都念不起了!还上高中、大学呢!妈妈要看病都没有钱,那还有钱念书啊!
  哥哥:你瞎操什么心!(从口袋里摸出一百多块钱,都是零票子,数了一百,递给小华)这是哥给你准备的生活费,妈住院的钱,我叫二叔去信用社贷款。等哥发了工钱再还上。
  小华:不,我不要!把钱留给妈妈看病吧。
  哥哥:(吼)小华!
  小华:哼,你不带我,我就一个人去西安。(掇个凳子,坐在一边)
  哥哥:(生气,转,指着小华),哎--你叫我咋说你这个榆木疙瘩脑子呢!
  (老师、班长上)
  班长:(揉着腿,指着前边)哎哟,走了20多里山路,终于到小华家了!老师,这就是小华的家。
  老师:小华--
  班长:小华--小华同学--
  小华:(开门,只看到班长)喊什么喊?
  班长:哟,小华,你咋不去学校哩?
  小华:去什么去!老子不念书了!
  班长:(恼怒)你给谁充老子呢?!好心没好报!(委屈地转向老师),老师,您看--
  老师:(严厉地)小华同学!
  小华:(这才发现站在班长旁边的老师,慌乱,低头扯着衣角)老师……我……
  哥哥:哎呀,老师来了,快进屋里吧,小华,还不去给老师沏茶!
  (老师,班长进屋坐下,小华倒茶水,递给老师、班长)
  老师:(接过茶水)谢谢。开学三天了,你咋没有去学校呢?
  小华:没有钱报名。
  老师:你没有看电视,今年政府有好政策……
  小华:我家没有电视!
  哥哥:(对小华)你吃呛药了!(转向老师)老师,您别生气,他刚才还在闹活着要和我出去打工呢。
  老师:打工?小华,你的成绩不错,应该读高中、大学啊。今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政府免去了学生的学费、杂费,还义务提供课本,对一些困难的学生还补贴生活费呢!
  哥哥:(惊疑)真的?小华也能免?
  老师:能。我们调查了你家的情况,知道你妈常年有病,按照政策,小华的学费、杂费全免了!,他不但不用交费上学,还可以得到120元的生活补贴呢!(递给小华两免一补宣传单)你看看这个。
  小华:(念传单)天上掉下了大馅饼了!这是真的吗?
  班长:单子上清清楚楚写的你也不相信?这几天你没有到学校去,当然不知道了!
  小华: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班长!刚才我是想把你们气跑,和哥哥一起去深圳打工呢。
  老师:(笑)我说呢,一向文明有礼貌的小华怎么说话忽然就粗鲁起来了。
  班长:(调侃)小华同学,还真有个大馅饼让你给逮着了!
  小华:什么馅饼?(揉着肚子,伸手)说得我肚子都有些饿了。拿来我尝尝……
  班长:(打小华的手)你想的美!
  老师:(郑重)昨天下午,班长班会上说了你的困难,同学们才你妈妈在镇医院里住院,没有钱买药,你也因为没有报名费不敢到学校去。大家都要帮助你,于是纷纷把零花钱拿出来,你一块他两块的,其他班级的老师、同学知道了,也来捐款,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啊!
  (响起歌曲《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班长:(取出钱,放在小华手上)这是老师和同学的捐款,总共866.9元,呶--拿去给伯母把住院费交上,赶快治病吧!
  小华:(激动地)老师、班长……(深深鞠躬)
  哥哥:(鞠躬)感谢老师。感谢同学们!感谢政府!(对小华)小华,你要好好读书,别辜负了大家对你的期望啊!
  小华:(含泪,点头)恩……恩……
  老师:(抚摩着小华的肩膀)小华同学,大家都在等着你回去,一起学习,一起考高中、大学,一起建设美好的未来呢!
  班长:小华,老师都来接你了,我们一起去学校吧!
  哥哥:(取出书包,给小华背上)你和老师一起去学校上学吧。我挣钱给妈妈看病,供你上大学。你要好好学习,多掌握知识,报答政府,报答老师同学们!
  小华:恩--哥,我知道,我一定好好学习!老师,我们去学校吧。
  老师:好!小华,我们上学去(和班长、小华一起下)
  
  哥哥:哎,小华真有福气,赶上这样的好时代!(数来宝)
  国家政策实在好,
  义务教育出真招!
  免学费,免杂费,
  补助贫困生活费。
  惠民政策暖人心,
  建设和谐新社会!

3. 搜集一段相声和小品中的精彩对白

甲 做一个相声演员不容易,起码的条件得会说话。 

乙 这个条件容易,谁不会说话呀? 

甲 说话跟说话不同,一般人说话只要把内容表达出来,使对方领会了就行啦。 

乙 那么说相声呢? 

甲 就得用艺术语言。相声主要靠着语言表达。我们说的是北京话。 

乙 是呀。 

甲 可是外埠观众也听得懂,因为我们说的北京话,接近普通话,不是北京土话,是精练的北京话。经过了提炼,经过了加工, 

乙 相声的台词儿语言得精练。 

甲 相声语言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而逻辑性强。 

乙 哎。 

甲 地道的北京上话说起来罗嗦,什么名词、副词、代名词、感叹词用得大多! 

乙 那您举一个例子,罗嗦的北京土话怎么说? 

甲 比如说,哥儿俩,住在一个院里,一个在东房住,一个在西房住,夜间都睡觉啦,忽然那屋房门一响,这屋发觉啦,两个人一问,一答,本来这点儿事讲几个字就能解决,要用北京土话能说得罗哩罗嗦一大堆! 

乙 那怎么说? 

甲 那屋房门一响,这屋发觉啦。“哟嗬!” 

乙 “哟嗬?” 

甲 啊!先来感叹词。 

乙 好嘛。 

甲 “哟嗬!那屋‘光当’一下子,黑更(jing)半夜,这是谁出来啦?一声不言语,怪吓人的!” 

乙 嗬!这一大套。 

甲 回答的更罗嗦啦:“啊,是我,您哪,哥哥,您还没歇着哪(睡觉的意思)?我出来撒泡尿。没有外人,您歇您的吧,您甭害怕,您哪。” 

乙 这是比那个罗嗦。 

甲 这位还关照他哪:“黑更半夜的穿上点儿衣裳,要不然冻着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明儿一发烧就得感冒喽。” 

乙 嗬! 

甲“不要紧的,哥哥,我这儿披着衣裳哪,撒完尿我赶紧就回去,您歇着您的吧,有什么话咱们明儿见吧,您哪。” 

乙 这够多少字啦? 

甲 三百多字。要用精练的北京话说这个事,把它分成四句话,甩十六个字。 

乙 一句话用四个字? 

甲 哎。 

乙 您说说。 

甲 那儿屋门一响,这儿发觉啦。“这是谁呀?” 

乙 嗯,四个字。 

甲 回答也四个字。“是我您哪。”“你干吗去?”“我撒泡尿。” 

乙 嗯!这省事多啦。 

甲 还有比这省事的呢。 

乙 哪儿的话? 

甲 山东话。同是四句话用十二个字就行啦。 

乙 噢,三个字一句? 

甲 哎,那儿屋门一响,这儿发觉了一问:(学山东话)“这是谁?” 

乙 嗯,三个字。 

甲 回答也是三个字。(学山东话)“这是我。”“上哪去?”“上便所。” 

乙 这是比那省事。 

甲 嗯!还有比这省事的。 

乙 哪儿的话? 

甲 上海话,也是四句话。 

乙 用多少字? 

甲 八个字。 

乙 两个字一句。 

甲 那儿屋门一响,这儿发觉一问:(学上海话)“啥人?”“我呀。”“啥(事)体?”“撒尿。” 

乙 嘿!有意思,这真省事。 

甲 不,还有比这省事的哪。 

乙 哪儿的话? 

甲 河南话。 

乙 用几个字? 

甲 四个字。 

乙 一个字一句? 

甲 哎。 

乙 怎么说? 

甲 那儿屋门一响,这儿发觉了一问:(学河南话)“谁?”“我。”“咋?”“溺!” 

乙 嗬,这也太省事啦! 

甲 不,还有比这省事的。 

乙 哪儿的话? 

甲 哑巴! 

乙 废话,哑巴不算,您说的是各地的方言。 

甲 是呀,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各地有各地的艺术。 

乙 对。 

甲 说相声就得用北京话。 

乙 那是,相声是北京的土产嘛。 

甲 哎,可是不归土产公司卖。 

乙 卖?这是地方剧的一种。 

甲 北京地方的戏曲,相声、单弦儿、京戏。 

乙 京戏,就带着地方名儿哪。 

甲 京戏的唱、念,除了有几个字上口,大部分是北京音,他不管剧中人是什么地方人,也得北京味儿,比如《空城计》—— 

乙 主角儿是诸葛亮。 

甲 一念白是这味儿:“我把你这大胆的马谡哇,临行时,山人怎样嘱咐与你,叫你靠山近水,安营扎寨,怎么不听山人之言,偏偏在这山顶扎营,只恐街亭难保。” 

乙 嗯!是北京味儿。 

甲 本来诸葛亮不是北京人。 

乙 是呀,山东人。 

甲 山东诸城。山东人说话什么味儿?都这味儿:(学山东话)“喂!我说老张,你上哪儿去啦?”“哎!我上北边儿。”“你上北边儿干什么去啦?”“上北边儿那个地场找个人。你没事吗?咱一道去要吧。” 

乙 对!这是山东话。 

甲 你听京戏,一点儿山东味也没有。 

乙 那是怎么回事? 

甲 这么唱就不好啦:诸葛亮坐大帐,拿起令箭一派将(学山东话):“我说马稷哪去啦?” 

乙 对! 

甲 (学山东话)“马谡听令。”“是。” 

乙 噢!也这味儿? 

甲 (学山东话)“叫你去镇守街亭,你可敢去呀?”“丞相你说什么?不是镇守街亭吗?小意思,没大关系,告诉你说吧,交给我你就X(左贝右青)好儿吧!”“马谡我告诉你说,那街亭虽小关系重大!街亭要是一丢,咱们大家全都玩儿完啦!” 

乙 这像话吗? 

甲 京戏没有这样唱的。 

乙 这样唱就不能叫京戏啦。 

甲 是呀,它不管剧中人是山东的、山西的,全得北京味儿。 

乙 是呀,剧中人也有山西人哪。 

甲 啊!关云长就是山西人,在京戏上出现就一点儿山西味儿也没有,比如唱《古城会》—— 

乙 关公戏。 

甲 唱[吹腔]:“叫马童,你与爷忙把路引,大摇大摆走进了古城。” 

乙 对,完全是京字京味儿。 

甲 念白也是这样:“马童,抬刀备马。” 

乙 有劲! 

甲 可是山西人说话没有这么硬。山西话好听。 

乙 山西话什么味儿? 

甲 山西活这味儿:(学山西话)“老王!你上哪儿啦?工作很好吧?没有事到我家去吃饭吧。” 

乙 对,是这味儿。 

甲 京戏演关云长要这味儿也不行啊。 

乙 怎么? 

甲 关云长一叫板这味儿:(学山西话)“马童,抬刀备马,咱们一块儿走吧。” 

乙 嗐!京戏没有这样唱的。 

甲 地方戏都有地方色彩和方言。 

乙 对。 

甲 北方的地方戏,北方人都听得懂。 

乙 南方的地方戏呢? 

甲 那得看他用什么话演啦,要是用官话演,北方人就听得懂,用纯方言演戏,北方人就听不懂。我在上海时候有几种戏,我就听不懂。 

乙 怎么?你不懂上海活? 

甲 我刚到上海的时候净误会。 

乙 怎么? 

甲 人家说话我不懂啊,到理发馆去刮脸洗头,敢情名词不一样。 

乙 刮脸怎么说? 

甲 修面。(学上海话)讲上海话,修面。 

乙 “修面”。洗头啊? 

甲 你一听就得害怕,叫“汰(音近似打)头”。 

乙 (误会汰为打)打头? 

甲 哎!洗什么东西都说汰。咱们说洗一洗,上海话说汰一汰。 

乙 洗什么东西都叫打? 

甲 啊。 

乙 比如说洗洗手绢儿? 

甲 (学上海话)“汰汰绢头。” 

乙 嗯? 

甲 “汰汰绢头。” 

乙 嗯。洗洗大褂儿? 

甲 (学上海话)“汰汰长衫。” 

乙 (没听清)打?…… 

甲 “长衫。” 

乙 嗯。洗洗袜子? 

甲 (学上海话)“汰汰袜(音近似麻)子。” 

乙 嗯? 

甲 “汰汰袜子!”北方人麻子一听就得跑! 

乙 怎么? 

甲 要打麻子啦! 

乙 听着是像。 

甲 我在上海的时候,到理发馆去刮脸,因为把话听误会啦,闹了一个笑话儿。 

乙 怎么? 

甲 我到理发馆,“你给我(指自己脸)刮刮。” 

乙 你干吗比划呀? 

甲 我怕他听不懂我的话。 

乙 结果呢? 

甲 人家乐啦!(学上海话)“好格,侬坐下来。” 

乙 嗯? 

甲 我说,“我是在屋里呀?”(学上海话)“勿是,是要侬坐下来!” 

乙 什么话? 

甲 让我坐下。 

乙 这话是不好懂。 

甲 是呀,我坐下他给我刮脸,刮完脸他指着我的脑袋问我:(学上海话)“喏!依汰一汰好吗?” 

乙 (惊愣)怎么,要打你? 

甲 我想解放后不准打人啦,(怀疑地)怎么刮刮脸还得打我一顿?” 

乙 你可以问问他呀。 

甲 我问啦。我说:“你是就打我一个呀,是来这里的客人都打呀?” 

乙 他说什么? 

甲 (学上海话)“一样格,通通汰格。” 

乙骨文啊!通通打? 

甲 我一想通通全打,咱也别给破坏这制度哇! 

乙 啊? 

甲 (无可奈何地)打吧! 

乙 打…… 

甲 给我洗头、吹风,完了拿过镜子一照:“好啦呀!” 

乙 好啦? 

甲 我说,你怎么不打我啦?(学上海话)“汰过啦。” 

乙 打过啦? 

甲 (迟疑)我怎么一点不疼呀?(向乙)你说这个误会多可笑哇! 

乙 不懂方言是得误会。 

甲 这还不要紧,这只是生活中的问题。若是在工作中产生误会,那不知要多大的损失呀。

乙 是呀,那可糟糕啦。 

甲 中国人说的话,中国人听不懂。 

乙 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甲 这是因为中国地大人多,旧中国的经济落后和长时期的封建割据,交通不便,所以才有这个现象。 

乙 嗯。 

甲 现在好啦,中国空前的统一了,经济繁荣啦,交通也便利啦。山南海北的人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 

乙 那也不行啊,说话彼此不懂怎么办呢? 

甲 所以现在提出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呀,为了汉字将来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现在提倡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音为标准的普通话。将来大家都学会了普通话就好啦。现在广播电台上说的这种话,就是普通话,这又好听,又好学。 

乙 将来要是都说普通话那可好啦。要不然都说方言多困难哪!你说话我不懂,我说话你不懂。 

甲 是呀,过去我看地方戏我就有这样感觉,越剧多好哇? 

乙 是好哇。 

甲 你听不懂词也是没意思。 

乙 哎,到北方来的越剧团我听得懂啊。 

甲 到北方来的越剧团已经不完全是绍兴方言啦。有的用官话啦。 

乙 官话。 

甲 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普通话。 

乙 噢。 

甲 要用绍兴方言唱,你就听不懂啦。 

乙 是吗? 

甲 我唱几句你听是什么词儿。 

乙 好!你唱唱。 

甲 你听着啊:(用绍兴方言唱)“天花传布快如飞,传到东来传到西,空气之中能散布,一经染到便难医。”你说我唱的是什么? 

乙 我不知道。 

甲 你为什么不知道? 

乙 我……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甲 因为你不懂绍兴方言。 

乙 哎,对啦。 

甲 还有一种苏州的曲艺,叫弹词。 

乙 弹词我知道哇。 

甲 你不懂苏州话,唱词就很难懂。 

乙 你唱几句试试。 

甲 咱们这儿北方人多,我要唱,我得先用普通话把词儿介绍一下。 

乙 对。 

甲 我学两句《林冲发配》。请大家注意!您要有日记本儿,最好是您把它写下来。 

乙 啊?听相声还得记录? 

甲 (对观众)能记录的尽量记录,听完了以后咱们分组讨论。 

乙 啊?这又不是听报告,没必要讨论! 

甲 噢!(对观众)那听完以后就自由活动吧。 

乙 这不是废话吗。 

甲 我唱林冲发配,刚一出东京那两句。 

乙 什么词儿? 

甲 “可恨高俅用毒谋,害得我披枷带锁配沧州。”北京人学苏州话还很费劲,口型都得变了才像苏州音。 

乙 好!你唱唱。 

甲 (学唱弹词)“可恨高俅,” 

乙 (听见不是“俅”字,忙问)哎,俅字儿? 

甲 (讲苏州话)不是,俅。(继续唱)“用毒谋,” 

乙 谋哇? 

甲 (全用苏州话)不是,谋,“害得我披枷带锁配沧州。” 

乙 州哇? 

甲 (全句用苏州话)不是,州! 

乙 嗬!可真费劲。 

甲 北方人学苏州话难,苏州人学北方话不难。 

乙 是吗? 

甲 弹词演员都会说普通话。他们表演的时候有苏白,有京白,他们念的京白就是普通话。

乙 噢,那么唱呢? 

甲 唱,是用苏州方言,地方色彩嘛。你要唱京戏用苏州话念白,准不好听。 

乙 人说苏州话好听啊。 

甲 那说的是苏州人讲话好听,不是说用苏州话唱京戏。 

乙 噢。 

甲 苏州人说话是好听。有一回我在路上走,旁边儿有两个女同志说话儿,我一听是苏州话,真好听! 

乙 你学学怎么说的? 

甲 (用苏州活)“你到啥地方去?”“大马路白相白相。”“到我此地来吃饭好呀?”“我勿去格。” 

乙 是好听。 

甲 可是要用苏州话唱京戏念白准不好听。 

乙 是吗? 

甲 比如唱《朱砂痣》。 

乙 老生戏。 

甲 老生叫板有这么一句道白:““丫鬓掌灯,观看娇娘。”这句词儿用北京话说没有大的变化,丫头拿灯来看看娇娘。 

乙 是呀。 

甲 这句白要用苏州话念,字音满变啦。 

乙 噢,丫头,苏州话怎么说? 

甲 丫头? 

乙 啊。 

甲 (用苏州话)丫头。 

乙 (没听清)乌豆? 

甲 不是乌豆,丫头。 

乙 这是叫丫头呢? 

甲 对啦。 

乙 掌灯怎么说? 

甲 (用苏州话)拿一只灯火来。 

乙 拿一只灯火来。看看? 

甲 (用苏州话)看看!用京白念出来好听:(学京戏道白)“丫鬟掌灯,观看娇娘。” 

乙 对,是这味儿。 

甲 要用苏州话念,这句白准不好听。 

乙 什么味儿? 

甲 (用苏州话)“丫头你拿一只灯火来我看看小娘子啥格面孔啊!”

搜集一段相声和小品中的精彩对白

4. 相声、影视剧的精彩对白、、、、短的、搞笑的、

相声《虎口遐想》
作者:梁佐 姜昆
甲:×××同志(乙名),问您一个问题。 乙:什么问题? 甲:您摔过跟头吗? 乙:你指的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 甲:还什么工作生活,就是平常走道儿没留神,“叭喳”!狗吃屎,嘴啃泥,大马趴,倒栽葱! 乙:嚄!哪儿有摔这么厉害的? 甲:我摔了一跟头比这厉害,不说摔出点儿国际水平,起码也摔入世界先进行列。 乙: 有这么悬吗? 甲 :首先这地方就悬! 乙: 什么地方? 甲: 北京动物园狮虎山。星期天一人没事上那儿看老虎玩儿去,不知道哪位缺德,一边儿往前挤一边儿起哄:“老虎出山喽!” “日呕—”,他把我从围墙边儿上给挤下来了! 乙: 哎呀,摔坏了吧? 甲: 摔坏哪儿倒不要紧,关键是摔这地方,它……它不是人待的地方! 乙: 哟,掉老虎洞里了! 甲: 我抬头一看,不远处就趴着一只老虎,吓得我声儿都变了:“哎哟……妈……!”  乙:怎么管老虎叫妈呀? 甲: 叫奶奶也不行喽!全完了。我这一米六五,百十多斤,正好老虎一顿午餐肉,这倒好,我给动物园省了。 乙 :你想办法呀! 甲: 想办法?脑袋都大了!偷偷瞟老虎一眼,还真不错。 乙 :老虎没发现你? 甲 眉来眼去的正跟我交流感情呢! 乙: 瞪你哪! 甲 老虎一瞪我,我脑子里“噌”地一下,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 乙 :嘿! 甲 :我一想,咱们新时代的青年,当那么多人掉老虎的嘴边儿上,咱们不能给青年人丢脸!过去你们看戏,《武松打虎》好不好? 乙:好哇! 甲:好?那是假的!今天哥们儿在这儿练真的了!实打实的,让你们诸位开开眼! 乙:要打虎?你还真行。 甲:行什么? 乙:想得不错。 甲:想得是不错,腿可得站得起来啊! 乙 都吓软了! 甲: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有所考虑。 乙:你考虑什么? 甲:您知道有个“动物保护法“吧,谁打死老虎,判刑两年。 乙:他这法制观念还挺强。 甲:您说这是谁订的?合着我打老虎犯法,老虎吃我白吃? 乙:那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 甲:妇女儿童你保护,那野生动物虎背熊腰的,你保护它干吗? 乙:那也要保护。 甲:我这儿正琢磨呢,上边儿可乱了。这个喊:“有人掉老虎洞里了,快点儿救人哪!”那个给我打气:“哥们儿挺住!”我说:“什么?挺住!这儿什么地方!我挺得住吗?你倒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下来挺一个我看看。” 乙:人家不是为你着急吗? 甲:那也不能这么乱呀!一个老头儿说:“孩子,打虎得有个家伙,来,把我这拐棍儿扔给你!”一个大嫂冲我喊:“兄弟,要刀吗?我这儿有水果刀儿!” 乙:瞧这两件武器! 甲:这个出主意往里扔砖头让我踩着往上爬;那个说扔一根儿烟让我抽口先提提精神。一位老太太心眼儿真好,抹着眼泪跟我嚷嚷:“孩子,给你根儿钢笔,有什么话你先写下来,我告诉你们家大人去!” 乙:好嘛,跟你要遗嘱。 甲:您听听这份乱!也没人出来给组织组织。看来呀,什么事还得有领导,哪怕组织个虎口救人临时小组呢!没人当组长,你们选我呀! 乙:那来得及吗? 甲:可你扔拐棍儿、水果刀管用吗? 乙:这玩意儿打虎差点儿。 甲:老虎正犯懒呢,我干吗呀,拿老头儿那拐棍儿捅老虎玩儿? 乙:那非把老虎捅精神喽。 甲:再说上边那老头儿,你什么眼神儿呀,你瞧你这拐棍儿扔的地方,正扔在老虎屁股后头!我一够,再揪老虎尾巴上! 乙:你可别乱动! 甲: 没敢乱动啊,想来想去呀,还是应了老太太那句话,我呀,留下两句吧! 乙:啊?真要留遗嘱?甲:我也老大不小了。 乙:青年人嘛。 甲:算卦的说,我二十八岁就是今年我有一场大难,前几天过完生日,我还高兴呢! 乙:大难躲过去啦! 甲:今儿一琢磨,大概人家按阴历算的。 乙:得,阴错阳差。 甲:这叫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其实全怪我妈。 乙:这碍你妈什么事? 甲:您瞧我妈生我这个头儿,台底下看着挺高,拿皮尺一量,一米六五。 乙:一米六五,凑合啦! 甲:你跟我凑合,搞对象的姑娘都不跟我凑合,说我是二等残废,谁也不要我。您说但凡我有个对象,我能星期天一人儿上这儿看老虎玩儿来吗? 乙:那怎么不能? 甲:您让搞对象的小伙子说说,你们搞对象,谁星期天不上丈母娘家干活儿去? 乙:是这样吗? 甲:今儿星期天,对门小四儿一早起来就给丈母娘家盖小厨房去了。不客气讲,打他们搞对象起,人丈母娘家就不雇保姆啦! 乙:嗐,你就愿意当保姆? 甲:当保姆干活累点儿不要紧,没有生命危险哪!再说干完活儿俩人儿谈恋爱去了。谈恋爱逛公园,有逛动物园的吗?公园什么样?花前柳下,搂个脖子亲个嘴儿,够味儿。动物园什么味儿,您闻闻,腥臊恶臭,就冲这味儿,亲什么地方也影响情绪呀! 乙: 合着你掉老虎洞里就因为没对象? 甲:没对象也不要紧,你把个儿长高点儿。我要是大高个儿,我全看得清楚,我往前挤什么呀!这回倒好,我连老虎几根儿胡子都看清了! 乙:你这机会倒是难得。 甲:给您争取一回? 乙:不去! 甲:一说留几句话就埋怨我妈,咱们不招老人不待见,不说了! 乙:那给工作单位留几句吧。 甲:怎么说呀?各位领导,各位师傅,我休礼拜出去玩儿,没留神让老虎吃了……您说这象话吗? 乙:实际情况嘛。 甲:全怪我自由散慢,无组织,无纪律,对老虎吃我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因为从小到大,我还没死过一回呢…… 乙:啊?活着的人都没死过! 甲:死就死了吧!这回,咱们跟领导说话硬气点儿!我告诉他,抚恤金你们看着办!工伤是算不上了,顶多落个“自然死亡”。估计什么也追认不上了…… 乙 也没法追认。 甲 追悼会依我说开不开两可。 乙:为什么? 甲:悼词没法儿写呀!××同志,学习努力,工作认真,团结同志,不幸被老虎叨去……” 乙:是不像话。 甲:这时候上边可都乱了!这个喊:“小伙子,沉住气,这老虎挺老实,容我们想想法子!那个说:“哎,有人给你找动物园管理员去了!”有个年轻人在边上出主意:“咱们大伙喊口号,把老虎吓走,来,一二三,打老虎!一二三,打老虎!” 乙:嗐,这管用吗? 甲:把我给吓坏了!“别喊了,别喊了!你们打算把老虎弄醒了呀!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 乙:好嘛,连儿歌都想起来了。 甲:(冲上喊):“嗨!上边的!喊口号不管用,老虎听不懂!嗨!上边的!你们真要有学雷锋的精神,你们下来几个!” 乙: 有下来的吗? 甲:你甭管,反正我带头先下来了! 乙:那你让人家下来不也得喂了老虎? 甲: 就算你们喂了老虎,也是死得其所,重于泰山,往报纸上一登,大相片弄个大黑框,家属一看多高兴呀! 乙: 还高兴哪? 甲 您说我死了算什么?我喂了老虎是无谓牺牲,轻如鸿毛! 乙: 你死了也能上报纸。 甲 :上报纸顶多两句话:“一青工游园不慎落入虎口丧生,有关部门提请游人注意安全。”您听听,连名儿都没有,整个儿一个反面典型! 乙: 你还想当正面的? 甲 :怎么啦? 乙 :你想了半天,一点儿管用的都没有! 甲: 你别忙,等我跟老虎商量商量! 乙: 跟老虎还商量哪? 甲 :“老虎,老虎,你睁开眼睛看看我,我挺瘦的,没肉!你要吃人的话,说相声的×××(乙名)挺胖的!” 乙: 你拉扯我干吗呀! 甲: “老虎,老虎你要是不咬我,我保证也不咬你!” 乙: 这倒是实话! 甲: “老虎,只要你今儿开恩不吃我,你让哥们儿度过这一关,我呀,我一定好好活着。别说干四化,八化我都干!在单位早上不迟到,晚上不早退,听领导的话;在家孝顺父母,爱护弟妹;出外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 乙: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甲: 别看乱七八糟,你到我这时候不见得想得起来。 乙: 你现在应该想办法出去! 甲: 说得容易,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关老虎的地方!老虎都出不去,我出得去吗?围墙五米多高,一点蹬头没有,当初怎么设计的?也不安个电梯!“嗨!上边的,你们快点想办法!找管理员,什么?星期天管理员休息?他休息,老虎不休息!你们受累打个电话报个警,什么110,119,匪警、火警都行!什么?找了半天附近没有电话?您听听,这是什么通讯设备?这么点儿小事都通知不出去,帝国主义要是突然袭击,我们应付得了吗?” 乙 :你就甭操这个心了。 甲 :“算了算了,你们出动物园,找电视台,让他们派个摄制组来,拍一拍待会儿老虎怎么吃我!” 乙: 拍这个干吗呀! 甲 :拍个老虎吃人的实况录相,卖给外国人换点儿外汇,也算哥们儿临死以前为“七五”计划做点贡献。 乙: 他这觉悟还挺高! 甲: 您说这么半天了,这老虎怎么一动不动呀?它动换动换,我还能跟它比划比划,它不动,我也不敢动了!这老虎是不是退化了? 乙 :老虎不可能退化! 甲: 你怎么知道的? 乙: 动物园为了保持老虎的野性,经常往老虎洞里扔一些活鸡活兔,让老虎捕捉活食!尤其星期天,他们还要饿老虎一顿…… 甲 坏啦!今天就是星期天!老虎还没吃饭呢!正好捕捉我这活食呀? 乙: 全让他赶上啦! 甲: 这个可恶的动物园,我死了以后,跟他们没完! 乙: 让他们深刻检查!下不为例! 甲 :下不为例?那我这回就算了?老子大小是条性命,我死了以后,动物园园长检查!管理员撤职!扣发奖金!我的丧事费用,由动物园报销!我们单位是亏损单位,书记想钱都想红了眼,这么一大活人没了,你们等着,我们书记不敲你们三万、四万不算完! 乙 :都这时候了,你怎么还胡琢磨? 甲: 那您说,我一人在底下干什么?大老虎看着我,动我也动不了,可不就搞点儿“智力开发”嘛! 乙 :嗨!你别糟踏词儿啦! 甲: 就在我胡琢磨的工夫,一个银铃般的姑娘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来,咱们大家把皮带解下来,拧成绳子,把小伙拽上来!” 乙: 哎,这主意好! 甲 :我一听,激动得眼泪都下来了!多好的主意呀,我怎么没想起来呢!我抬头一看,一声号召,三十多人正解皮带呢!哎哟,这真是“五讲四美”开了新花!我再一看这姑娘,这姑娘穿着一条绿裙子,正解一条黄裙带。这姑娘……这姑娘简直太漂亮了! 乙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这心思? 甲: 不是,我是说,在一个关键的时候,这个姑娘能够挺身相救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是不是说明这姑娘……对我有点儿意思? 乙: 你小子邪劲儿太大。 甲 :不是,你瞧她周围那么多小伙子,他为什么谁都不看,单单趴边儿上看我一个人? 乙: 废话!谁让你掉下去的?不看你看谁? 甲: 甭管怎么说,估计从上往下看,看不出个头高矮,也许我的婚姻大事就此而成,这叫因祸得福,都说是英雄救美人,今天是美人救英雄,嘿嘿…… 乙: 别笑了!你活了吗?你就想搞对象? 甲: 您瞪什么眼哪?你怎么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我一不动口二不动手,我就活动活动心眼儿,我都快死的人了,你跟我较什么真儿呀? 乙: 得,我还多嘴了,活动吧,活动吧! 甲: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由三十多根皮带拧成的绳子,顺墙头下来了。我抬头一看,上面三十多人手提裤子往下看我呢!大伙这么救我,我不能对不住大伙。这条腿勾过老头儿的拐棍儿;这只手,抄起大嫂的水果刀,这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胸中有红日,手下舞东风!敢与老虎争高下,不向妖魔让寸分!悲愤化作回天力,打虎自有后来人!我一使劲儿,嘿!您猜怎么着,我站起来了! 乙: 敢情你一直坐底下来着? 甲: 废话,腿那么软,不坐着我还趴着? 乙 :你快往上爬吧! 甲: 我一看,绳子就在眼前,一把抓住,一步,两步、三步、四步,俗话说狗急了能跳墙,人急了劲儿也不小!“噌!噌!噌”!这叫带劲儿!您说攀登珠穆朗玛峰,后边要跟个大老虎,是不是是个人就能上得去? 乙:你就是胡说有能耐。 甲: 回过头一看,老虎刚睁开一只眼,嘿,这叫胜利在望!(唱)“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再见吧,老虎!说什么也不上这儿来了!老虎,您呀,饿着吧!看你一个也够孤独的,动物园领导也不关心你,别急,等哥们儿出去帮你介绍个母老虎! 乙 嗨! 甲:“噌!噌!”又是几步,上边一使劲儿,嗨!我出来了。 乙 :你得救啦! 甲: 群众是一阵阵的欢呼,我是一阵阵的迷糊。 乙 :这回可吓得不轻。甲:忽然,我想起一个关键的问题! 乙:什么问题? 甲:那黄带子那儿去了? 乙:姑娘的裙带? 甲:在这儿呢。我赶紧解下来,象捧哈达一样捧在手中,嗬,带着她的芳香,带着她的温暖,我一溜歪斜,冲姑娘而去。 乙:你急什么呀? 甲:我还没对象呢,没法不急! 乙:大伙那么救你,你不先谢谢大伙? 甲:我这儿哆哆嗦嗦,我说得出话吗? 乙: 那你跟大伙握握手啊! 甲:大伙儿全不跟我握。 乙:么啦? 甲 都提着裤子呢! 乙:嗨!

5. 搜集一段相声和小品中的精彩对白

吹牛
甲:
我们家是吹牛世家!
乙:
我们家还是吹牛专业户呢!
甲:
我们家吹牛不纳税。
乙:
我们家吹牛还不交钱呢!
甲:
不是吹,我一出生就会上厕所。
乙:
爬着去?
甲:
谁刚生下来就会爬呀?
乙:
那怎么去?
甲:
床就当厕所了呗!
乙:
这叫尿床!
甲:
我三个月就会跑。
乙:
那准是个怪胎!
甲:
三个月我妈就上班了,我只好奶奶家/姥姥家两头跑。
乙:
就这么跑呀!
甲:
要说吹牛,我可是没人能比。
乙:
我不信,你敢不敢在这儿比一比?
甲:
在这吹?没问题!
乙:
要说这饭量大,我一顿饭能吃五碗面条!
甲:
我一顿饭能吃八斤水饺!
乙:
哎呀,我发烧了!
甲:
哎呀,我也发烧了!
乙:
晚上睡觉我盖着一床被子,第二天一看,被子烧了个大窟窿!
甲:
晚上睡觉我手里攥着一把玉米,第二天一看,全成爆米花了!
乙:
我比树高!
甲:
我比楼高!
乙:
我头顶天,脚踏地,伸手能抓大飞机!
甲:
我上嘴唇顶着天,下嘴唇顶着地!
乙:
那你的脸呢?
甲:
吹牛的人不要脸了!
乙:
哎!-----

搜集一段相声和小品中的精彩对白

6. 相声、影视剧的精彩对白、、、、短的、搞笑的、

甲:唷,这不是小王吗?
乙:唷,是老李,最近忙什么哪?
甲:嗨,没啥事,下下象棋,老没见你们老爷子了,他还好吗?
乙:托您福,还硬朗着呢。
甲:你爸爸也喜欢下象棋。
乙:是啊?
甲:可不,以前我老和你爸爸下棋。
乙:(小声)我怎么不知道?
甲:有一回我们俩下棋,我还剩一士,你爸爸还剩一象……
乙:那不和棋了吗?
甲:是啊,依着我也是和棋,可你爸爸不干,非得接着下不可?
乙:啊??那怎么下呀?
乙:那不和棋了吗?
甲:是啊,依着我也是和棋,可你爸爸不干,非得接着下不可?
乙:啊??那怎么下呀?
甲:呵呵,你爸爸有主意。
乙:什么主意?
甲:你爸爸说了:“要不咱们士象都过河吧?”
乙:没听说过!
甲:然后呢你爸爸的象就过河了,我的士也过河了,你爸爸就拿他的象象我,我就拿我的士士你爸爸。。。你爸爸再象我,我再士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士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
乙:你给我滚!!!

7. 相声小品的精彩对白

甲:唷,这不是小王吗? 
乙:唷,是老李,最近忙什么哪? 
甲:嗨,没啥事,下下象棋,老没见你们老爷子了,他还好吗? 
乙:托您福,还硬朗着呢。 
甲:你爸爸也喜欢下象棋。 
乙:是啊? 
甲:可不,以前我老和你爸爸下棋。 
乙:(小声)我怎么不知道? 
甲:有一回我们俩下棋,我还剩一士,你爸爸还剩一象…… 
乙:那不和棋了吗? 
甲:是啊,依着我也是和棋,可你爸爸不干,非得接着下不可? 
乙:啊??那怎么下呀? 
乙:那不和棋了吗? 
甲:是啊,依着我也是和棋,可你爸爸不干,非得接着下不可? 
乙:啊??那怎么下呀? 
甲:呵呵,你爸爸有主意。 
乙:什么主意? 
甲:你爸爸说了:“要不咱们士象都过河吧?” 
乙:没听说过! 
甲:然后呢你爸爸的象就过河了,我的士也过河了,你爸爸就拿他的象象我,我就拿我的士士你爸爸。。。你爸爸再象我,我再士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士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 
乙:你给我滚!!!

相声小品的精彩对白

8. 50字以内的相声小品的精彩对白

母亲:“宝宝,妈妈忙去了,咱外边晾的衣服呢。你看着别让人偷了去,有事就叫我。” 
宝宝:“嗯” 
来了一小偷,对孩子:“几岁啦?” 
宝宝:“5岁” 
小偷:“你叫什么名字啊。” 
宝宝:“我叫小虎” 
小偷:“你认识我吗?” 
宝宝:“不认识” 
小偷:“咱们俩一起玩吧,我姓逗,叫逗你玩,你叫我,叫我。” 
宝宝:“逗你玩” 
小偷:“好,太好啦。” 
小偷拿走了衣服,小宝大声的叫:“妈妈,他拿咱家褂子啦。” 
母亲:“谁啊?” 
宝宝:“逗你玩” 
母亲:“好好看的” 
小偷拿走了裤子,小宝大声的叫:“妈妈,他拿咱家裤子啦。” 
母亲:“谁啊?” 
宝宝:“逗你玩” 
母亲:“这孩子。一会我揍你,好好看的别叫啦” 
小偷拿走了被单子,小宝大声的叫:“妈妈,他拿咱家被单子啦。” 
母亲:“谁啊?” 
宝宝:“逗你玩” 
母亲:“这孩子。再不老实,我揍你。” 
小偷走了,母亲出来了:“咱们的衣服呢?” 
宝宝:“拿走啦” 
母亲:“谁啊?” 
宝宝:“逗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