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的后代现在怎么样?

2024-05-15 13:24

1. 刘墉的后代现在怎么样?

关于刘墉后代,根据历史的相关查阅中,并没有很明确的讲述关于刘墉后代的任何相关信息,之前在描述刘墉时有讲过刘墉的爷爷、父亲和弟弟,并没有提到儿子。
反过来说,刘墉是没有后代的。但是这又不是很准确,或许因为刘墉的儿子不够出色,不值得记录到史册。也或许是儿子太过出色,但记载的篇幅有限,就被省去了。
如果说刘墉和和珅是对立的关系,那么反之,刘墉和纪晓岚的关系就非常好。纪晓岚出自刘墉父亲的门下,所以说他们还是师兄师弟的关系。根据相关历史的记载,纪晓岚和刘墉的关系极好,纪晓岚心思敏捷,刘墉书法很好,纪晓岚还经常让刘墉为自己写对联。



扩展资料:
刘墉的故居在驴市胡同(今礼士胡同)西头129号,现已部分成为私人住房,单从外观上看还保留着当年的豪华气派。其街南墙上曾有一横石,上刻“刘石庵先生故居”。石庵是刘墉的号,但这块横石现已不存在。
据清朝末年震钧所著《天咫偶闻》记述:“刘文清公故地在驴市胡同西头,南北皆是。”即刘家府邸位于礼士胡同西边最头处,占地面积比较大,南北院落均是。
而根据清朝礼亲王昭梿所著《啸亭杂录》记述,清朝原规定内城为八旗辖区,汉官住在外城,但皇帝会特批一些受宠信的官员在内城居住,并赏赐宅院,称为“赐第”。刘统勋、刘墉父子的住宅就是典型“赐第”。

刘墉的后代现在怎么样?

2. 刘墉是谁的后代?

刘墉没有嫡系后代,但是有一个侄子——刘镮之,刘镮之父刘堪早卒,自幼由伯父刘墉抚育成人。
刘墉(1720年-1805年1月24日/25日),字崇如,号石庵,出生于山东高密。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刘墉享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扩展资料:
刘墉家族成员
曾祖父刘必显:清顺治朝进士,曾任户部广西司员外郎。
祖父刘棨:清康熙朝进士,历任陕西羌州知州、四川布政使等职。
父亲刘统勋:清雍正朝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军机大臣等职,乾隆年间宰相。
弟弟刘堪:刘统勋次子,刘墉之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墉

3. 历史上的清朝大臣刘墉,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刘墉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究竟是不是罗锅,有没有跟和珅斗智斗勇的事?今天清风就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底。
刘墉,字崇如,号石俺,清朝的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之子,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因其书法造诣深厚,人称“浓墨宰相”。

乾隆十六年,刘墉因父亲关系,以恩举人身份参加当年的会试与殿试,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升为侍讲,从此步入仕途。
自乾隆二十一年以后的二十多年间,刘墉一直外放地方做官,基本上与和珅没见过面。在做地方官时,刘墉秉承父亲政治干练与雷厉风行,对科场积弊、官场恶习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整顿,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被百姓誉为宋朝的“包拯”,受到了乾隆的赞许。

他在出任地方学政时 ,因为把关严格,是一些像想以作弊蒙混过关的人最后不敢如考场,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做出很大贡献。他还上书乾隆说:生监中滋事妄为者,府州县官多所瞻顾,不加创艾,既畏刁民,又畏监生,兼畏胥役,以致遇事迟疑,皂白不分,科罪之后,应责革者,并不责革,因得互售为奸。刘墉这一看法深刻而又切中时弊,乾隆赞其“识政体”。



自古官场如战场,乾隆二十七年,刘墉在任冀宁道台期间,因失察所属阳曲县令段成功侵贪国库银两,按律革职判死刑。乾隆爱惜其才,加恩诏免其一死。刘墉并未因这次死里逃生,而畏首畏尾,相反变得更加意气风发,刚直不阿。
乾隆四十五年,刘墉出任湖南巡抚。当时湖南多处受灾,一些无灾的州县盗案迭起,贪官污吏横行。刘墉到任后,一面查明缘由,据实弹劾贪官污吏。一面查清库存,赈济灾民,仅一年的时间,湖南就变成官场清廉,民粮丰足的模范省,刘墉也因此受到湖南人民的爱戴。
经过几十年地方历练,乾隆四十七年,刘墉奉调入京出任左都御史,开始了他的京官生涯。这时他才跟和珅有正面的接触。史书是如此记载他与和珅之间的关系:委蛇期间,惟以滑稽悦容期间。也就是说,他跟和珅相处,常奉承恭维和珅,甚至不惜自损形象来博得和珅的高兴。从这不难看出,刘墉为人的圆滑与世故。
在当京官期间,面对官场的勾心斗角,刘墉采取明哲保身的办法,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被乾隆指责为不肯真心实意做事,干活懒散。
嘉庆四年,委屈求全十几年的刘墉,又一次彰显男儿本色,做了他一生最光彩的一件事:以太子太保的身份,奉旨办理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他不为权势,顶住巨大压力,查明和珅及其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贪污自肥等罪20条,将不可一世的和珅送上黄泉路。
至于罗锅一说,据史书记载,来自嘉庆曾称刘墉为刘驼子,这就是刘罗锅说法的最早出处。不过刘墉当时已年近80岁,弯腰驼背本在情理之中。因此,不能妄下结论刘墉就是罗锅。
嘉庆九年,刘墉病逝,享年85岁。嘉庆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历史上的清朝大臣刘墉,是一个怎样的人

4. 历史上的清朝大臣刘墉,是一个怎样的人

清朝大臣刘墉并不是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那样和和珅斗智斗勇,也不是常说的宰相那样的角色。相反,他是一个不愿意去争斗,但是性格非常温和,有着自己主见的人。他最终的结果是,善终而且被嘉庆皇帝褒奖。
一、刘墉并不是宰相刘罗锅里面那样的嫉恶如仇,而是性格温和,做事落落大方。
在电视剧当中出现的刘罗锅形象,也就是一以贯之的刘墉形象,是非常的嫉恶如仇的。但是现实当中的刘墉却没有这么大的能力,他虽然官至高位,但是他对于很多关于和珅关于贪官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多的在乎。相反他对于自己的一些个书法上的要求,非常的严格;他对于自己的人生追求,却是非常的高要求。他虽然没有参与到那些党争当中,也没有参与到对于合身的批判当中,但是很大程度上他衣袖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就是不和和深交往,他的性格虽然温和,但是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他做到了一个臣子该做的很多事情。作为清朝中后期比较著名的一位大臣,他的书法更是得到了很多名家的赞同。可以说,历史上的刘墉,远远是性格十分温和而且值得我们所尊敬的人。
二、刘墉最后得到了嘉靖皇帝的尊重,并且死后得到了封赏。
在清朝的皇帝面前,很多的大臣,其实他们都不太在乎生死。但是对于一些比较有名的大臣,他们确实十分看重的,这其中就包括我们所提到的刘墉,刘墉这个人做的事情非常的稳重,而且性格温和,嘉庆皇帝十分喜欢这样一个人。在刘拥死了之后,他对于刘墉的封赏非常的多,而且对于他的家人也十分好,可以说刘墉得到了善终。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刘墉其实是一个性格十分温和而且随意的人,但是他坚持原则,得到了嘉庆皇帝的尊敬,最后死后被封赏。

5. 刘墉的的家族历史吗

 刘墉出身于山东诸城刘氏家族,这个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人很多。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为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棨(qǐ)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为官清廉果敢,乾隆帝说他“遇事既神敏,秉性复刚劲,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
  刘墉生长在这样世代书香、以科举仕进为荣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自不必言,后来他成为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也证明了其学识的渊深。但不知什么原因,满腹经纶的刘墉却迟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至少目前尚未发现他在30岁之前参加科举考试的记录。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33岁的刘墉才因为父亲的关系,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了当年的会试和殿试,并获进士出身,旋改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庶吉士是翰林的预备资格,一般从科考成绩优异的进士中选拔,然后在庶常馆学习深造,期满考试合格者,授翰林院编修。清代翰林虽然薪俸较薄,但作为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近臣,号称“清贵”,“有清一代宰辅,多由此选”。而且,大臣死后如果想得到皇帝赐谥的“文”字,则必须是翰林出身。所以,清代以科举仕进者尤重翰林出身。应当说,刘墉在仕途上开局良好

刘墉的的家族历史吗

6. 刘墉的父亲是谁 清朝刘墉的老婆及儿子介绍

 刘墉的父亲  刘墉是清朝著名的宰相,位高权重,却从没有仗着自己的权势去敛纳钱财,一生廉洁清明。刘墉之所以位高权重离不开他的家庭背景,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 *** ”,其实在刘墉的家族史上,就有为官的记录。
  父亲刘统勋画像
  刘墉的高祖父刘通是明末的秀才,曾祖父刘必显考取进士,担任户部广西员外郎。他的祖父刘ぃ是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曾在《国朝循吏传》一书中入选。
  他的父亲更是了不得,曾是乾隆时期著名的东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刘统勋。关于他的父亲算是个能人,一生经历了三个皇帝分别是康熙、雍正和乾隆。他的父亲在19岁时就考取了举人,26岁时就以进士的身份入朝当官,担任翰林院庶吉士,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他父亲凭借着超高的智商,一路稳步高升。38岁时就担任了内阁学士,同时还学习了大量治理自然灾害的方法,获取了很多经验。不出一年,升职为刑部侍郎。在48周岁的时候成为漕运总督;54岁成为军机处的学习者;历经十年,在64岁时又升职为内阁大学士。从这些上看他父亲官职变化很大,但实际上不仅仅只有看到的这些。这从反面来说,足以证明他父亲非凡的能力。而刘墉算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凭借着聪明才智让自己也成为一代大臣。
  关于他父亲的死,据说是死在了前往朝廷的路上,一般来说大臣们上朝都是坐着轿子去的,他父亲也不列外,好像是在抬轿过程中,轿子忽然一斜,等发现时他父亲已经去世了。也有很多说法是,他父亲本身就患有疾病,能够突发死亡的应该是心肌梗塞。所以他父亲的死最大可能会死由于心肌梗塞造成的。
  刘墉的老婆  刘墉是清朝乃至整个古代难得一见的长寿之人,一共活了约八十五个年头。当时的刘墉正是朝廷的重要大臣。他去世之后还被加封了谥号。一个如此博才多学,还是朝廷重臣,肯定会受到不少红颜知己的亲睐。那究竟谁是刘墉的老婆呢?
  刘墉画像
  关于这个问题来说,老婆的意义不过就是充当一个伴侣的角色而已。但是在古代,老婆就是男人的正妻。因此就出现一个争议:刘墉到底有正妻吗?他有小妾吗?关于这个问题历史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记载。但是关于他是否有无正妻,答案是确定的。根据他的族谱,刘墉是有正妻的,叫做单氏高。但还有一个版本,即使根据清代的文人在《艺舟双楫》中写道:“诸城(指刘墉)有摄夫人黄氏,嘉兴人”,也就是说,刘墉有个叫做黄氏的老婆。这两者到底是否是他的妻子,谁是妻谁是妾,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他是否有妾,据说他是有小妾的,在他早年的时候有一个老婆和三个小妾。在马宗霍的《书林纪事》中就有写道,“石庵有三姬,皆能代笔”,因此从这所知,刘墉至少有一个老婆三个小妾。但是也有学者称,刘墉的一生不止有一个老婆三个正妻。刘墉直至晚年的时候都没有一个子嗣,那时的医术没有如今这样发达,无法查明到底是什么原因。于是刘墉为了延续子嗣就又娶了几个小妾。之后关于他老婆怎么去世的,由于没有相关记载,所以就无从得知了。
  清朝刘墉的儿子  刘墉出生于清朝时期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祖上父辈大部分都是进士,官员也是不少。而关于刘墉的父亲,更是达到了做官的顶峰,宰相之位。当然刘墉也是不赖的,中了进士,做了宰相。那么关于刘墉的儿子又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刘墉画像
  根据历史的相关查阅中,并没有很明确的讲述关于刘墉儿子的任何相关信息,之前在描述刘墉时有讲过刘墉的爷爷、父亲和他的弟弟,并没有提到他的儿子。或许因为刘墉的儿子不够出色,不值得记录到史册。也或许是他的儿子太过出色,但记载的篇幅有限,就被省去了。要么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刘墉没有儿子,所以就没有相关记录。
  但是按照相关族谱来看刘墉是有儿子的。而且在刘墉的下属只有一个儿子,还是个养子。值得一提的是,这并意味着他没有女儿,之前在那个时候是封建社会,即便有了女儿也不如儿子来的值钱。当然若根据现在的医学来说,刘墉也有可能不能生孩子。
  利用的儿子有亲生和养子一说,对于他的亲生儿子,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但也有人称,在他的族谱中,是有一个儿子的,不过是个养子,但至于这个养子到底是谁,觉得并没什么重要的。关于他这两个养子的姓名有两种争议,一种是叫做刘锡朋,还有一种叫做刘I之。这两个出了名字不同外,其余背景都是一样的。也有流传说这个养子的亲生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刘墉迫于没有子嗣,于是就把这个侄子过继给了自己。
  刘墉和和|  说起刘墉,可能有一些人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说到宰相刘罗锅,恐怕没听说过的人就不多了。
  刘墉人像图
  刘墉出生于1719年,是清朝有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他的家族是名门望族,其中成员世代为官。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更是乾隆年间的一代名臣。因着父亲的关系,他参加了乾隆十六年的会试和殿试,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不过,刘墉在官场上的经历并不平顺,几经起落,但他一直恪尽职守、清正廉洁,成为了乾隆帝与嘉庆帝期间的朝廷重臣。
  刘墉的清正廉洁注定了他与当时的大贪官和|之间是对立关系。刘墉的年纪比和|整整大了三十多岁,且两人的出身也是差距甚大。因此,刘墉的做官基础远高于和|,但是他的官职在后来却一直没能超越和|。这不但与他们一个是清官,一个是贪官有关,也与他们自身的性格分不开。刘墉为人小心谨慎,尽管看不惯和|,也不会去得罪他,而是不阿谀奉承,选择独善其身。所以,和|也一直没能收服刘墉为其所用。
  在嘉庆帝扳倒和|的事件中,刘墉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不畏权势,查明和|利用职务贪污、搜刮民脂民膏等多项罪状,上奏朝廷。嘉庆帝随即对除去和|采取了措施。不过后来,在嘉庆帝想将和|凌迟处死时,刘墉等人又建议应赐其自尽,保留全尸。最终,和|自尽于家中。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刘墉并没有因公务而发泄私愤,为人公正之处令人敬佩。
  刘墉和纪晓岚  刘墉和纪晓岚同样是一个在影视剧作品中出现的历史人物,但不同的是,刘墉出生于官宦家庭,30岁参加科考中了进士。但也是因为有家族深厚的政治资本,刘墉的仕途一直很好。而纪晓岚却不同了。
  宰相刘墉图
  大多数人喜欢把刘墉和纪晓岚联系在一起,相互比较。但在不同人的眼里,观点也是尽不相同。如在毕东坡的眼中,他认为刘墉要比纪晓岚强得多。他曾经说:“刘墉很是有才华,但他不会因为自己有才华而引起别人的不满和记恨,他是一个很圆滑的人,为人处事做的非常到位。在和和|一起做事情时,懂得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先保全自己的位置,才能做成事。官场上的人际关系也处的非常得当,总的来说,刘墉是一个集大成者,是我认为的聪明人。”
  如果说刘墉和和|是对立的关系,那么反之,刘墉和纪晓岚的关系就非常好。纪晓岚出自刘墉父亲的门下,所以说他们还是师兄师弟的关系。根据相关历史的记载,纪晓岚和刘墉的关系极好,纪晓岚心思敏捷,刘墉书法很好,纪晓岚还经常让刘墉为自己写对联。
  在收藏方面,这两人都非常喜欢收藏砚台,也曾相互赠送砚台。在乾隆年间,刘墉就赠了一方砚台给纪晓岚,还特意在上面题了字。在嘉庆九年,刘墉去世之前还给纪晓岚送过一方砚台。除了互相写诗和赠送砚台,他俩还经常在一起谈论佛法,可见俩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7. 清朝刘墉有儿子吗 清朝刘墉的儿子是谁

  有,清朝刘墉的儿子是刘汝錡,刘汝鐁,刘汝鈖。
  刘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父亲刘统勋是清乾隆年间重臣。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谥号文清。

清朝刘墉有儿子吗 清朝刘墉的儿子是谁

8. 清朝刘墉生平?

刘墉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一年后散馆,授编修,进入仕途,再迁侍讲。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月,其父刘统勋(时任陕甘总督)因办理军务失宜下狱,刘墉受株连而遭逮治,旋得宽释,降为编修。次年六月,充广西乡试正考官。十月,提为安徽学政。任职期间,针对当时贡生、监生管理的混乱状况,上疏“请州县约束贡监,责令察优劣”,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补救办法,“部议准行”。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月,调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他又上疏:“生监中滋事妄为者,府州县官多所瞻顾,不加创艾。(行政官员)既畏刁民,又畏生监,兼畏胥役,以致遇事迟疑,皂白不分,科罪之后,应责革者,并不责革,实属阘茸怠玩,讼棍蠹吏,因得互售其奸。”这一看法深刻而又切中时弊,因此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称赞其“知政体”,并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任命他为山西省太原府知府。
  乾隆三十年(1765年),升任冀宁道台。第二年,因任太原知府期间,失察所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侵国库银两,坐罪革职,判死刑。乾隆帝因爱其才,特加恩诏免,发军台(清代西北两路传达军报及官文书的机构,即邮驿)效力赎罪。次年赦回,命在修书处行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授江宁府知府,有清名。第二年,迁江西盐驿道。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擢陕西按察使。第二年,其父刘统勋病故,回家服丧。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三月,刘墉服丧期满还京,清廷念刘统勋多年功绩,且察刘墉器识可用,诏授内阁学士,任职南书房。十月,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并派办《西域图志》及《日下旧闻考》,任总裁。次年七月,充江南乡试正考官,不久,复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曾劾举秦州举人徐述夔著作悖逆,要求按律惩办。是年底(乾隆四十三年),刘墉以劾举徐述菱著作悖逆事有功和督学政绩显著,迁户部右侍郎,后又调吏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授湖南巡抚。时值湖南多处受灾,哀鸿遍野,无灾州县也盗案迭起,贪官污吏猖獗,百姓怨声载道。刘墉到任后,一面查明情由,据实弹劾贪官污吏,建议严办;一面稽查库存,修筑城郭,建仓储谷,赈济灾民,井准许民间开采硝石。仅一年余,库银充实,民粮丰足,刘墉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迁刘墉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三月,仍任职南书房;不久,又充任三通馆总裁。此时,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结党营私等。刘墉奉旨偕同和珅审理山东巡抚舞弊案。刘墉至山东,假扮成道人,步行私访,查明山东连续三年受灾,而国泰邀功请赏,以荒报丰。征税时,对无力缴纳者,一律拿办;并残杀进省为民请命的进士、举人9人。及至济南,经审问,查清国泰已知贪赃案发,遂凑集银两妄图掩饰罪行。刘墉如实报奏朝廷,奉旨开仓赈济百姓,捉拿国泰回京。此时皇妃已为国泰说情,有的御史也从旁附和,和珅亦有意袒护国泰。刘墉遂以民间查访所获证据,历数国泰罪行,据理力争,终使国泰伏法。在处理国泰一案上,刘墉不畏权要,刚正无私,足智多谋,与钱沣一起挫败了皇妃及和珅等人的阻挠而成功地执行了大清律法,为民除了害。后来,民间曾据此事写成通俗小说《刘公案》,对这位“包公式”的刘大人大加颂扬。
  国泰案结,刘墉被命署吏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不久授工部尚书,仍兼署吏部,并充任上书房总师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六月,命署直隶总督。八月,又调吏部尚书,不久,充顺天乡试正考。是年底,充经筵讲官。次年五月,复兼理国子监事务。六月,授协办大学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充玉牒馆(修帝王族谱之处)副总裁。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四月,以上书房阿哥师傅们久不到书房,刘墉身为总师傅而不予纠正,被降职为侍郎。不久,授内阁学士,提督顺天学政。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初,迁都察院左御史,旋擢礼部尚书,并再次兼管国子监事务。五月,又署吏部尚书。嘉庆二年(1797年)四月,授刘墉为体仁阁大学士。五月,奉旨偕同尚书庆桂到山东办案,并察看黄河决口的情况。察看黄河之后,他上疏请求于秋后在决口处“堵筑”,下游“宽浚”。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加太子少保。后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刘墉不畏权势,很快查明和珅及其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贪污自肥等罪行20条,奏朝廷。皇上处死了和珅,没收了他的家产。
  嘉庆四年底,刘墉上疏陈述漕政,对漕运中的漏洞体察至深,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嘉庆皇帝看后,深以为然。嘉庆六年(1801年),刘墉充任会典馆正总裁。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是清代四大书家之一(其余三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清徐珂在其《清稗类钞》中称赞刘墉道:“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刘墉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刘墉之书,尤善小楷。后人称赞他的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的风致。刘墉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辨,工书善文,名盛一时。著有《石庵诗集》刊行于世。
  嘉庆七年(1802年),皇上驾幸热河,命刘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时,他八十有余,却轻健如故,双眸炯然,寒光慑人。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刘墉卒于官,享年85岁。卒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谕祭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