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什么鱼不能吃

2024-05-11 21:28

1. 海里什么鱼不能吃

肉毒鱼类,所谓“肉毒鱼类” ,就是其鱼肉有毒 ,千万吃不得 ,早在十六世纪已有报道。这些肉毒鱼类 ,其肌肉和内脏含有“雪卡”毒素 ,食后会引起中毒 ,称之为“肉毒鱼类中毒”。
与它同科的还有斑点裸胸鳝。广布于广东、海南和台湾沿海。曾发生仅进食鱼肉 200克而死亡的事例 ,中毒症状剧烈 ,痉挛、麻痹显著 ,死亡率也高 ,在台湾省亦有误食此鱼中毒的报道。
肉脂几乎成为蜡状的玉梭鱼 (蛇鳍科 ),产于我国海南沿海 ,体紫褐色 ,腹部灰白色 ,其肉有毒 ,食后会引起急性腹泻。据海南省西沙群岛永兴岛渔民反映 ,这鱼肉有股油辣味 ,刺口、麻舌。 19 77年 3月 ,某渔船渔民进食1条 5千多克的玉梭鱼 ,全船人员均发生急性腹泻、下痢。

鱼类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
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约在32100种。
2016年1月,澳大利亚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越来越高,这会导致鱼类中毒并失去方向感,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海里什么鱼不能吃

2. 大海上的鱼都能吃吗?

不能。一些有毒性的海鱼,如果不经过特殊加工,排除毒素,是不能被人食用的。举例如下:
属于鲹科的黑尻鲹 (鲹科 ),俗称黄尾 ,体蓝绿色或褐色 ,腹部浅白色 ,尾鳍浅黄色 ,故有此俗称。分布于台湾和海南省 ,为中上层大型鱼 ,体长 1米以上。肉有毒 ,毒性强烈 (越大的鱼毒性越强 )。症状为知觉、运动神经麻痹 ,但不至于死亡 ,台湾曾有误食此鱼中毒的报道。

属笛鲷科的白斑笛鲷 ,背侧紫褐色 ,腹侧红褐色 ,尾鳍暗紫色 ,分布于我国海南沿海珊瑚礁间的中下层鱼类。体重 1千克以下者 25%无毒 , 5千克以上者 100%有毒 ,一般内脏毒性大 ,肉也有毒。

黄边裸胸鳝 (海鳝科 ),形体如黄鳝 ,但肥厚得多 ,体长达 1. 5米。黄褐色 ,布有暗褐色斑点。为暖水性大型鱼类 ,分布于台湾和海南省 ,在珊瑚礁间常见 ,是肉食性凶猛鱼类 ,以鱼、虾为食。肉有猛毒 ,毒性强烈。为肉毒鱼类的代表 ,在台湾省曾有误食中毒的报道。


还有斑点裸胸鳝。广布于广东、海南和台湾沿海。曾发生仅进食鱼肉 200克而死亡的事例 ,中毒症状剧烈 ,痉挛、麻痹显著 ,死亡率也高 ,在台湾省亦有误食此鱼中毒的报道。
分布在广东、海南和台湾省沿海的波纹裸胸鳝 (海鳝科 ),俗称“海黄鳝”。在台湾省曾发生误食中毒的报道。
斑点九棘鲈。体椭圆形 ,稍延长 ,侧扁 ,背、腹圆钝 ,体黑褐色 ,背鳍有九根棘 ,故名。产于我国海南省沿海 ,体长为5 0厘米肉有毒。较轻症状为呕吐、下痢 ,舌口麻木 ,手足部产生水泡、哆嗦和痛感。

头部活像老鼠的鼠鳝 (鼠鳝科 )。体延长 ,圆筒形 ,吻尖长、突出 ,吻端腹面有短须 1对。体灰棕色 ,腹部白色 ,背鳍、胸鳍和腹鳍为黑色。见于东海和海南省 ,为近海底层鱼类 ,体较小 ,约 20厘米 ,在福建闽南一带 , 7月份常见。据报道 , 1976年 7月在福建厦门曾发生食此鱼中毒事例。厦港渔民多人 ,煮食新鲜鼠鳝 ,食后头昏难受 ,眩晕 ,随后死亡。有人试饮其汤 ,感到舌麻。把鱼肉喂猫吃 ,猫食后不久就躺倒打滚 ,随后昏迷而死 ,说明此鱼肉有毒。
等等。所以不是大海里的鱼类都可以被人食用的。
(注: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3. 这是什么鱼,海里的,可以吃吗?

如图     可食用  ,   应为  海生鱼类
海鲢科      Elopidae       海鲢属       Elops    鱼类  

在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均有分布,为近海中型鱼类,偶尔进入咸淡水或淡水,是世界重要的经济鱼类。

广东沿海俗称烂肉梭,游速极快,力量很大。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为食。

这是什么鱼,海里的,可以吃吗?

4. 海里的鱼有哪些可以吃

带鱼,青鱼,鲱
,三文鱼
,鲈鱼
,黄花鱼
,奶鱼
,梭鱼,胭脂鱼,
鲻鱼
,鳕鱼
,金枪鱼
,海鲤
,大比目鱼
,比目鱼
,欧蝶鱼
,箭鱼
,鱆鱼
,
鲭
,北大西洋鳕鱼
,鲑鱼
,鳗鱼
,罗非鱼
,鲮鱼
,红鲣
,鲱鱼子
,海蜇,鲈鱼,海参,鲍鱼,凤尾鱼,鲳鱼,沙丁鱼,旗鱼,大花尾?,大懵仔,红柚,细鳞,青班,油锥,火点,鸡鱼,廉尖,红鱼,头鲈,金鮕,牙点,火点,石蚌,大星鲈,黄立仓,三刀
.

5. 海洋里的哪些鱼不能吃

一、肉毒鱼类

  所谓“肉毒鱼类” ,就是其鱼肉有毒 ,千万吃不得 ,早在十六世纪已有报道。这些肉毒鱼类 ,其肌肉和内脏含有“雪卡”毒素 ,食后会引起中毒 ,称之为“肉毒鱼类中毒”。

  肉毒鱼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热带和亚热带海域 ,种类很多 ,生活习性各异。有的生活在珊瑚礁附近 ,有的在近海底层 ,也有的游于远洋的上层。

  据初步统计 ,属于肉毒鱼类的有 300余种 ,我国亦有 30种 ,主要分布在广东和海南沿海 ,少数种类亦见于东海南部和我国台湾省。

  肉毒鱼类的外表和一般食用鱼类无多大差别。而且有些科、属的大多数种类是食用鱼类 ,其中少部分有毒 ,因此区别难度很大 ,容易误食中毒。肉毒鱼类的食毒原因十分复杂 ,有些鱼类在某个地区无毒 ,为食用鱼 ,但到了另一个地区却有毒 ,不堪食用 ;也有的种类 ,平时没有毒 ,但一到生殖季节就有毒。

  吃了肉毒鱼类后 ,一般在进食后 1~ 6个小时内出现症状 ,首先是口唇、舌、咽喉部产生刺痛感 ,继之出现麻痹。有的病例出现恶心、呕吐、口干 ,口有金属样味觉 ,痉挛性腹痛、腹泻等症状 ,继之口、颊、颌部肌肉僵直。全身症状包括头痛、焦虑、关节痛、神经过敏、眩晕、失眠、苍白、寒战、发热、大汗、脉快而微弱 ,肌肉疼痛、不能步行。尤其是腕部、脚部感到极痛 ,视物不清 ,瞳孔放大等。皮肤瘙痒 ,出现红斑、水疮 ,手脚大面积脱皮 ,甚至溃疡 ,毛发和指甲脱落等。严重中毒者 ,肢体感觉异常 ,出现冷热倒错 (冷感为烧灼 ,温感为冷 ),而后出现全身性肌肉运动失调 ,痉挛性 ,抽搐 ,发音困难 ,昏迷 ,直至呼吸麻痹而死亡。目前 ,尚无特效药可治。其种类有 :

黄边裸胸鳝 (海鳝科 ),形体如黄鳝 ,但肥厚得多 ,体长达 1. 5米。黄褐色 ,布有暗褐色斑点。为暖水性大型鱼类 ,分布于台湾和海南省 ,在珊瑚礁间常见 ,是肉食性凶猛鱼类 ,以鱼、虾为食。肉有猛毒 ,毒性强烈。为肉毒鱼类的代表 ,在台湾省曾有误食中毒的报道。

  与它同科的还有斑点裸胸鳝。广布于广东、海南和台湾沿海。曾发生仅进食鱼肉 200克而死亡的事例 ,中毒症状剧烈 ,痉挛、麻痹显著 ,死亡率也高 ,在台湾省亦有误食此鱼中毒的报道。

  分布在海南省沿海的还有花斑裸胸鳝 (海鳝科 ),以及分布在广东、海南和台湾省沿海的波纹裸胸鳝 (海鳝科 ),俗称“海黄鳝”。在台湾省曾发生误食中毒的报道。

  用金枪鱼延绳钓能够钓到 ,产于台湾和海南省沿海的肉食性大型鲟类──大鲟 (鲟科 ),体长 1 . 8米 ,喜集群 ,性贪食 ,容易钓到。其肉有毒 ,特别是 5~ 9月生殖期毒性更大。一般进食 30分钟至 2小时就发作。口部周围颜面麻痹 ,四肢和全身有触电样麻感 ,兼有酒醉样。严重时会流涎 ,下咽困难 ,言语不清 ,起立和步行艰难。但一般 1- 2天会自愈 ,重者要几天才能康复 ,在台湾省有误食此鱼中毒的报道。

  与鲈鱼同科 (脂科 )的斑点九棘鲈。体椭圆形 ,稍延长 ,侧扁 ,背、腹圆钝 ,体黑褐色 ,背鳍有九根棘 ,故名。产于我国海南省沿海 ,体长为5 0厘米肉有毒。较轻症状为呕吐、下痢 ,舌口麻木 ,手足部产生水泡、哆嗦和痛感。

  同科的还有棕点石斑鱼 ,体褐色 ,有黑色斑点 ,分布于海南 60米以内浅海底层的肉食性鱼类 ,体长可达 1. 2米 ,其肉有毒 ,毒性轻微。属于鲹科的黑尻鲹 (鲹科 ),俗称黄尾 ,体蓝绿色或褐色 ,腹部浅白色 ,尾鳍浅黄色 ,故有此俗称。分布于台湾和海南省 ,为中上层大型鱼 ,体长 1米以上。肉有毒 ,毒性强烈 (越大的鱼毒性越强 )。症状为知觉、运动神经麻痹 ,但不至于死亡 ,台湾曾有误食此鱼中毒的报道。

  与它同科的大眼鲹 ,产于台湾省 ,体长 50厘米 ,幼鱼无毒 ,成鱼有强毒 ,台湾亦有食此鱼中毒的报道。

  属笛鲷科的白斑笛鲷 ,背侧紫褐色 ,腹侧红褐色 ,尾鳍暗紫色 ,分布于我国海南沿海珊瑚礁间的中下层鱼类。体重 1千克以下者 25%无毒 , 5千克以上者 100%有毒 ,一般内脏毒性大 ,肉也有毒。
  同科的金鳊笛鲷 ,体浅红色 ,背侧绿褐色 ,腹部淡色 ,鳍黄色 ,分布于广东、海南和台湾省 ,生活在珊瑚礁附近海区 ,有时也进入淡水 ,肉有毒。

  时下经常钓到鲷科鱼类 ,其中的单列齿鲷的肉有毒 ,且毒性猛烈。体椭圆形、侧扁而高 ,两颌前部有 2~ 3对犬齿 ,侧部有一列白齿 ,圆形、强大 ,故名。体蓝银灰色 ,腹部灰色 ,头背深紫灰色、鳍橙色带红色。产于我国海南珊瑚礁60米以内的浅海 ,大的体长可达 60厘米 ,食用20厘米长的鱼就会致人于死地。

  隆头鱼科的三叶唇鱼。体绿褐色 ,体侧有红色垂直线纹 ,头部也有红色线纹和斑纹 ,背鳍和臀鳍绿色 ,边缘红色 ,胸鳍黄色 ,分布于广东沿海。小个体无毒 , 40厘米以上者肉有轻毒。与它同科的横带唇鱼、伸口鱼、露珠盔鱼等的肉也有轻毒。

  尾鳍像半月亮形的刺尾鱼科的栉齿刺尾鱼。体椭圆形 ,侧扁 ,背缘浅弧形 ,体暗橄榄色 ,体侧有多条不规则蓝色线 ,头部有橙色小点 ,尾鳍是半月亮形 ,产于台湾和海南珊瑚礁间 ,肝脏、血液、肉均有毒 ,但毒性不大。

  同科还有肩斑刺尾鱼和长斑刺尾鱼 ,产于台湾和海南 ,毒性不大。

  餐桌上的虾虎鱼是一款美肴 ,但同科的云斑栉虾虎鱼却吃不得。体被大中栉鳞 ,体为浅棕色 ,头部和体侧有不规则褐色斑纹 ,故名 ,分布于台湾和广东沿岸的一种小型有毒虾虎鱼类。鱼体皮肤毒性最大 ,内脏和肉次之 ,卵巢也有毒。 19 64年台湾省基隆市曾发生数起食此鱼的中毒事故。

  头部活像老鼠的鼠鳝 (鼠鳝科 )。体延长 ,圆筒形 ,吻尖长、突出 ,吻端腹面有短须 1对。体灰棕色 ,腹部白色 ,背鳍、胸鳍和腹鳍为黑色。见于东海和海南省 ,为近海底层鱼类 ,体较小 ,约 20厘米 ,在福建闽南一带 , 7月份常见。据报道 , 19 76年 7月在福建厦门曾发生食此鱼中毒事例。厦港渔民多人 ,煮食新鲜鼠鳝 ,食后头昏难受 ,眩晕 ,随后死亡。有人试饮其汤 ,感到舌麻。把鱼肉喂猫吃 ,猫食后不久就躺倒打滚 ,随后昏迷而死 ,说明此鱼肉有毒。

  肉脂几乎成为蜡状的玉梭鱼 (蛇鳍科 ),产于我国海南沿海 ,体紫褐色 ,腹部灰白色 ,其肉有毒 ,食后会引起急性腹泻。据海南省西沙群岛永兴岛渔民反映 ,这鱼肉有股油辣味 ,刺口、麻舌。 19 77年 3月 ,某渔船渔民进食 1条 5千多克的玉梭鱼 ,全船人员均发生急性腹泻、下痢。[]鲨鱼,河豚,中华鲟,金鱼都不能吃!
一、有异味的鱼不能吃 
鱼味不正常,有的鱼有一股煤油味,这种鱼来自污染的水域(主要是酚类污染)。酚类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来自焦化、炼油、合成纤维等工厂排出的污水。人吃了这种鱼,将造成细胞蛋白质变性、沉淀,损害神经、肝脏和肾脏,甚至引起头晕、失眠等现象。 
二、畸形鱼不能吃 
形状奇特的鱼,是受合成或天然化学致癌物中致突变物作用或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引起遗传变异产生的,很多鱼体内都有肿瘤。如果吃了这种鱼,将影响身体健康,甚至患上疾病。 
三、烧焦的鱼不能吃 
鱼烧焦后,含有强烈的致癌物质,不能食用。因为鱼肉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色氨酸被烧焦后形成γ-氨甲基衍生物,这是一种比黄曲霉素、丙烯酸胺等更强烈的致癌物。所以一旦烧焦,就不能食用。 
四、不吃鱼肉变红的鱼 
鱼肉蛋白里含有一种叫组氨酸的氨基酸。鱼死后存放不善,细菌繁殖使其蛋白分解,将组氨酸转化为组胺。组胺是一种有毒物质,一般人食后0.5?1小时就会发生中毒,轻则头晕、头痛、口干、心慌,重则呼吸急迫、心跳加速还会出现呕吐、四肢发麻等症状。鱼肉变红、腐臭味大的鱼,含组胺较多。组胺是碱性毒物,遇到酸后毒性可被破坏,因此煮鱼时可多加一些醋。 
五、活鱼不宜立即宰吃 
鱼死亡后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大致可分为僵硬、自溶、腐败三个阶段。在僵硬之前和处在僵硬阶段的鱼,其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还没有分解产生氨基酸,吃起来肉质较硬,味道不好,还不利于人体对其营养成分的吸收。当鱼体达到最高僵硬后,即开始软化,进入自溶阶段,此时鱼质松软,容易消化,味道非常鲜美。所以鲜鱼在宰杀后夏季至少要经过1?2小时,冬季至少要经过3?4小时,再开始烹制较为适宜。

海洋里的哪些鱼不能吃

6. 海鱼能多吃吗

深海鱼中有一种物质叫嘌呤,其含量远高于河鱼,且容易在体内代谢成尿酸,进而导致内分泌紊乱、血尿酸增高,还可能会引起痛风甚至痛风性肾病。
       此外,海洋中也存在环境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等,海鱼必然会受到影响,人食用被污染的海鱼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建议海鱼一周可吃两次,一次不超过半斤,烹饪方法以清蒸最佳。最好在做鱼之前先用清水泡一泡,因为鱼刚刚被杀死后,身上的细菌、寄生虫并没有完全死掉,浸泡一段时间后,能加速细菌死亡,并且鱼肉的口感也更好。

7. 请问这是什么海鱼,能吃吗?

如图   ,  鲻鱼   可食用    学名  
鲻科      Mugilidae        鲻属       Mugil    鱼类
下图为      鲻鱼      Mugil cephalus    ,俗称   青头仔(幼鱼)、奇目仔(成鱼)、信鱼、正乌、九棍、乌头

子鱼是鲻鱼的别名,鲻鱼肉质厚,味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达22%,无细骨,鱼肉香醇而不腻,而其鱼卵可制做鱼子酱,更是驰名中外的珍馐美味。 鲻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特别是冬至前的鲻鱼,鱼体最为丰满,腹背皆腴,特别肥美,常被作为宾馆酒楼的海鲜佳肴。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脾胃气虚,不思饮食、小儿疳积、贫血等病症人群食用。

请问这是什么海鱼,能吃吗?

8. 这是什么海鱼 能吃吗

如图          可食用    ,    应为   
帘鲷科          Drepanidae        鸡笼鲳属       Drepane    鱼类
下图为        斑点鸡笼鲳     Drepane punctata  ,俗称   花鲳、臭屎鲳、鸡笼鲳、鸡鲳、龟笼鲳、浆打鲳

体呈高菱形,侧扁。胸鳍很长,几乎可达尾鳍。尾鳍为双截形或双凹形。体银灰色。体侧有黑色斑点,排列成4~10条横带。背鳍鳍条部、尾鳍和臀鳍的后缘密布暗褐色的小细点。胸鳍和腹鳍色较淡。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在广东省沿海产出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