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的相互作用

2024-05-17 04:40

1. 板块的相互作用

从大地构造位置而言,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欧亚板块。东边为太平洋板块,中国东部的台湾省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边界上。西南部为印度板块,喜马拉雅构造带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之间的碰撞带上。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对中国中、新生代的构造应力场、裂谷盆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构造变形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晚侏罗世—白垩纪,主要受库拉板块沿北北西方向朝日本斜向俯冲消减,诱发地幔上涌,地壳受热膨胀、拉伸变薄,地球自转速度持续较快,亚洲大陆相对南移,从而形成北西—南东向的挤压,导致北东向褶皱和配套断裂的产生,如冀中地区高阳、阜平等复式背斜,太行山东、大兴、高阳—博野、兰聊等压性断层,主要是在这时形成(这些断层后期转换为张性断层)。大量的岩浆沿断裂上涌,火山喷发遍及华北东部地区。这时在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发生剧烈的俯冲和仰冲,在其后方——东北亚地区势必产生拉张,这可能是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等,在早白垩世就开始拉张、断陷的主要原因。
古近纪,早期由于日本海盆的拉开,日本从亚洲大陆分离出去,太平洋板块俯冲带后撤(庄培仁等,1985),并转向北西西向俯冲;同时,白垩纪末,印度板块沿南西向北北东方向推移,并在始新世与渐新世之间,与欧亚板块相碰撞,此后,印度板块继续以每年约50mm的速度向北北东方向推进(邓起东等,1979)。中国东部地壳在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联合作用下,形成北东—南西向的挤压;同时地幔软流层上涌,地壳受热膨胀、岩浆扩容,随后冷缩断陷,岩石松弛,形成以正断层为主,导致北西向拉张,从而产生北东向或北北东向的半地堑和地堑型盆地。

板块的相互作用

2. 六大板块的相互作用

六大板块的相互作用:

1,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是相互挤压的,也就是说他们是相互靠近的;
2,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也是相互挤压的;
3,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是相互挤压的;

4,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和相互拉张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是相互远离的;
5,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也是相互拉张的;
6,南极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是相互拉张的。

3. 对板块的作用

强中纬力作用于地壳,主要表现在对板块的作用上。板块分为活动的和相对稳定的两种。强中纬力对活动板块的作用表现在板块运移上,这一点将在专门论述板块的全球运移时阐述。强中纬力对相对稳定板块的作用表现在使地壳受力错断和褶皱上,大型的地壳褶皱以山脉出现,是强中纬力的地貌表现。
我国的绝大部分陆地和部分海域,均位于北半球最大强中纬力作用带内,且受最大强中纬力的作用颇具典型性。这种“典型性”的提法是因为,它不仅就局部表现在许多沉积盆地的构造格局上(图5-23及图5-24;图2-13即是从东到西,由北往南,分小、中、大3个等级所找的3个不同盆地,来分析强中纬力的作用),而且就宏观而言,还表现在我国的主要活动断裂上。
海拉尔盆地位于我国东北内蒙古自治区,为紧邻蒙古和俄罗斯的一个小盆地。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为一中型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部边陲,为一大型盆地。图5-23反映了盆地基底隆坳格局和局部断裂,以及控制盆地边界的断裂主要为北东走向;图5-24反映了盆地基底隆坳格局和局部圈闭,以及盆地边界断裂的主体走向也是北东向;图2-13从盆地内部断裂和盆地周边断裂的总体格局,反映了塔里木盆地及邻区的构造特征受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作用力控制。虽然三张图所反映的是三个不同地区,但它们却具有相同的受力特征,这是因为它们均处于北半球强中纬力作用带内,同样受强中纬力作用的结果。通过这三张具有相同含义的构造分析图(在不同地区由不同工作人员所做),可以获得这样一个认识:只要掌握了强中纬力作用带的作用力机制,就可以进行盆地基底构造格局的断裂组合、构造分区,甚至进行构造评价等。
图5-25是我国主要活动断裂简化图。由于它是地壳活动的真实遗迹,所以人们曾经应用它作为解释各自学说或观点的地质证据,有的还加上自己的主观意念。前已述及,中国大部处于强中纬力作用带,在此,对其所做相应匹配的工作如图5-26所示。
对比图5-25和图5-26,不难发现,除云南及其与四川、西藏交接区部分断裂,因受不同板块拼合时边界限制而具有非强中纬力作用特征外,其余绝大多数的断裂走向完全具有强中纬力的作用特点。

图5-23 海拉尔盆地构造略图(李国玉等,1988)


图5-24 四川盆地构造略图(据李国玉等,1988)

强中纬力作用不仅表现在板块内部活动断裂的走向上,还表现在陆块分离后的分布格局上,图5-27就反映了我国以及周边国家受强中纬力作用网格控制的情况。由于图面上纬线被拉直,所以强中纬力网络线并非对称。该图中示意性地加进了几个中国含油气盆地和几组断裂,以配合显示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库页岛、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以及普里比洛夫群岛等分布情况。

对板块的作用

4. 六大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什么

第一种是大洋中间较老的洋壳破裂分离,新洋壳物质填补空隙产生新洋壳,这一部位称洋中脊,这种边界称为离散型板块边界。
第二种是两个板块沿边界部位聚拢,常发生在大洋和大陆板块之间,而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这种边界称为汇聚型板块边界。运动的结果是老的洋壳的消失,并产生深海沟及火山岛弧或沿着大陆边缘的新褶皱山系。
第三种是板块之间作相对的水平方向滑动,即所谓的转换断层,常发生在大洋之中,称为守恒型板块边界。这种运动使洋中脊错开,也有的切穿大陆。

5.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1.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有分类的。洋板块与陆板块交界陆板块隆起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脉,比如南北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陆板块与陆板块交界形成山。
2.
全球一共有两个主要的火山地震带: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
原因是,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在红海部分是生长边界,两个板块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使得红海在扩大。
4.
大西洋在不断扩大,所以南北美洲与欧洲非洲的距离在加大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6.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有分类的。洋板块与陆板块交界陆板块隆起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脉,比如南北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陆板块与陆板块交界形成山。
全球一共有两个主要的火山地震带: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原因是,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在红海部分是生长边界,两个板块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使得红海在扩大。
大西洋在不断扩大,所以南北美洲与欧洲非洲的距离在加大

7.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多______和______活动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故答案为:火山;地震.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多______和______活动

8.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多______和______活动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故答案为:火山;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