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

2024-05-09 07:45

1. 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

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十月,浙江省余杭县所在地余杭镇发生一起命案,豆腐店伙计葛品连暴病身亡。知县刘锡彤怀疑本县举人杨乃武诱奸葛品连之妻毕秀姑,毒毙葛品连,对杨乃武与毕秀姑重刑逼供,断结为“谋夫夺妇”罪,上报杭州府衙和浙江省署。杭州府与浙江省也照原拟断结,上报刑部。后经杨乃武之姐杨淑珍二次京控,惊动朝廷中一批主持正义的官员,联名上诉。朝廷下旨,由刑部开棺验尸,才真相大白,冤案昭雪。

十月初七日,葛品连身发寒热,膝上红肿,毕秀姑劝他在家休息,葛品连不听,又去豆腐店帮工。初九日早晨回家时,畏寒发抖,喉中痰响,口吐白沫,至晚身死。至初十日夜间,尸身发变,口鼻有淡血水流出。其义母冯许氏怀疑他中毒。其母葛喻氏遂以其子死因不明,告之县衙,恳求相验。 知县刘锡彤素与杨乃武有隙,闻告后,怀疑杨乃武与毕秀姑谋毒,亲率衙役,仵作前往验尸。时正午刻,死者皮色淡青,肚腹有浮皮疹疱。仵作沈祥见口鼻内存血水流入眼耳,认作“七窍流血”,用银针探入咽喉有青黑物,认为服毒致死。刘锡彤将毕秀姑带回县署审问,供不知情。次日动刑逼供,一连三拶(挟手指的刑具),毕秀姑受刑不过,诬称与杨乃武私通,初五日授与砒毒,谋杀亲夫。 刘锡彤即传杨乃武对质。杨乃武不认,怒斥知县诬陷。因杨乃武是新科举人,不便动刑。刘锡彤遂申请上司将其举人斥革,然后对杨乃武动刑,杨被迫诬服。刘锡彤认为案情已明,就将验尸结果和审讯情况详报杭州府
杭州知府陈鲁听信知县之言,对杨乃武滥施酷刑。杨被迫混供。说是初三日以毒鼠为名,在仓前钱宝生药铺买红砒四十文,交葛毕氏。为补齐钱宝生卖砒的旁证材料,刘锡彤回余杭传讯钱宝生核查,钱宝生供称自己名唤钱坦,没有用过钱宝生的名字,爱仁堂是小药铺,没有卖过砒霜。县衙师爷陈湖对钱宝生威胁利诱,又请任县衙训导的仓前人章浚致函钱宝生,嘱其大胆承认,决不拖累,如不承认,有杨乃武供词为凭,要加重治罪。钱宝生才作了伪证,出具卖砒文书。 杭州知府陈鲁见三证已齐,上报浙江巡抚杨昌睿。杨昌睿认为案情确实,依原拟“谋夫夺妇”罪断结,上报刑部批复执行
杨乃武在狱中写下诉状,由胞姐杨淑珍带出,会同其其妻詹彩凤,上京向都察院控告,结果被都察院押送回浙。第一次京控失败,杨淑英去找杨乃武在杭州的同学吴以同。当时吴以同在胡雪岩家任西席,正巧兵部右侍郎夏同善丁忧期满回京,途经杭州,胡雪岩为他饯行。席间,吴以同说及杨乃武之冤案,夏同善答应回京相机进言
九月,杨淑英与詹彩凤二上北京,夏同善介绍他们遍叩浙籍在京官员30余人,并向刑部投递冤状。夏同善又联络军机大臣翁同龢,把本案内情面陈两太后。清廷下谕,派礼部侍郎胡瑞澜(时兼任浙江学政)为钦差,在杭州复审。浙江巡抚扬昌睿调宁波知府边葆诚、嘉兴知县罗子森、候补知县顾德恒、龚心潼随同审理。审讯时,杨乃武与毕秀姑翻供,即用大刑,把杨乃武两腿夹折、毕秀姑十指拶脱。杨、毕两人在重刑之下,再度诬服
十月十八日,胡瑞澜将案情报刑部,刑部详细研究,发现情节多存不合,奏请朝廷。又令胡瑞澜重审,谕明不得用刑。杨乃武拼死翻供。证人钱宝生已病故,无法定之谳。 十二月,浙江士绅吴以同、汪树屏等三十余人联合上告,请求将人犯解京审讯,以释群疑。夏同善等京官多次在慈禧太后前为此案说话。朝廷下旨,责令杨昌睿将此案所有卷宗、人犯、证人、连同葛品连尸棺押运到京。刘锡彤也解任同行 
光绪二年十二月,刑部大审,都察院、大理寺会审,杨乃武剖辩案发经过,否认通奸谋毒之事,毕秀姑口呼冤枉,照实直说。又审问尸亲及证人,提审门丁沈彩泉、仵作沈祥、爱仁堂药铺伙计等人,都供出真情。接着,开棺验尸,确属病死,并非中毒。蒙冤三年多的案件终于真相大白
二月十六日,清廷下谕,革去刘锡彤余杭县知县职务,从重发往黑龙江赎罪。杭州知府陈鲁、宁波知府边葆诚、嘉兴知县罗子森、候补知县顾德恒、龚心潼、锡光草率定案,予以革职。侍郎胡瑞澜、巡抚杨昌睿玩忽人命,也予以革职.其他人员也以拟罪,仵作沈祥杖八十,徒二年.门丁沈彩泉杖一百,流放三千里.章浚革去训导之职.葛品连之母沈喻氏杖一百,徒四年.毕秀姑不避嫌疑,致招物议,杖八十.杨乃武不遵礼教,革去举人.陈湖因监毙、钱宝生病故,免去刑罚。 杨毕冤案历经三年又四个月,案情曲折,轰动朝野。杨乃武出狱后,以养蚕种桑为生,民国3年(1914)患疮疽不治而死,年74岁,墓在余杭镇西门外安山村。毕秀姑出狱后,在南门外石门塘准提庵为尼,法名慧定。民国10年(1920)圆寂,年76岁。

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

2.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最后是如何真相大白的?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件,号称“清末四大奇案”之一。虽然最终,因为杨乃武姐姐杨氏坚持不懈地告状申冤,一直告到两宫太后那里。再加上媒体《申报》的呼吁,以及夏同善和翁同龢等正直官员的帮助,最终,查探到小白菜毕秀姑丈夫葛品连实际上是死于痢疾,并非是被杨乃武与小白菜毒杀。至此,这个案件真相大白,一百五十多名朝廷命官被革职,永不叙用。杨乃武得以无罪释放。
虽然如此,杨乃武却并不是赢家。一方面,在监狱里,杨乃武已经被酷吏打残,先前那种英俊潇洒的模样,早已荡然无存。另一方面,他的举人也被革除,从此不可能再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其实,就算杨乃武的举人不被革除,他几乎得罪了整个清朝官场,将来他也不可能再考中进士,更不可能当官。


(杨乃武剧照)
杨乃武在这个腐朽的时代,悲剧还不仅仅在这一点,还在于人们始终还是有一个疑惑,杨乃武和小白菜之间,究竟是不是清白的呢?“羊吃白菜”的事情,究竟有没有发生过呢?
表面上看起来,杨乃武和小白菜,确实是有问题的。
其一,杨乃武长得英俊潇洒,小白菜长得年轻漂亮。一个英俊潇洒的人和一个年轻漂亮的人在一起,不搞出一点事情来,似乎说不过去。
其二,当时杨乃武正好鳏居,没有老婆;而小白菜的丈夫葛品连又需要到豆腐坊去帮工,不可能天天守在家。这也就算是孤男寡女了。孤男寡女不搞点事情出来,也似乎说不过去。
其三,杨乃武是户主,小白菜是租客。户主对租客有天然的优越感。同时,杨乃武又是文化人,因此,他对小白菜是有吸引力的。如果他向小白菜提出非分的要求,小白菜一定不会拒绝。
其四,杨乃武教小白菜识字,这看起来像是一件幌子。古代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杨乃武本来没有必要做这件事。他既然做,肯定就是找的一个借口而已。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杨乃武和小白菜之前,确实感觉“问题”很大。


(小白菜剧照)
不过,我却认为,他们应该是坦坦荡荡、清清白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杨乃武没有必要以教小白菜识字为幌子。
杨乃武和小白菜之间,如果有不清白的事情,究竟需不需要幌子?
我认为,他们之间是不需要幌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道理很简单,如果说,小白菜住在别的地方,杨乃武与小白菜见面不容易,搞一个幌子给别人看,这也说得过去。
但是,小白菜就住在杨乃武家里。既然住在一起,他们要发生什么,都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别人根本就发现不了。然而你要是装模作样地以“教识字”为幌子,别人肯定会怀疑。也就是说,他们真有事,“教识字”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何必多此一举呢?
又或者,杨乃武与小白菜之间,也许各自的内心中,都亲近对方。但是,这种亲近,肯定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肯定都还藏在心里的。古代所谓“发乎情,止乎礼”就是他们这种状态。毕竟要是“越礼”了,也用不着当着外人的面教识字了。


(慈禧剧照)
二、杨乃武提高房屋租价正是没有发生事情的表现。
杨乃武提高房屋租价的举动,是一种非常小心谨慎的做法。为什么要小心谨慎,一是害怕葛品连闹起来,撕破脸皮。二是害怕伤害了小白菜。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件事大家心知肚明,不说破的状态。
如果杨乃武和小白菜之间有不清白的事情,杨乃武不会是这样的举动,小白菜也不允许他有这样的举动。而这种“彬彬有礼”的举动,恰恰是两人没有发生什么事的表现。
三、小白菜搬出杨乃武家以后,两人再没有来往。
如果小白菜和杨乃武真有感情,肯定是不会从此“一别两宽”的。感情是人世间最复杂的情感,所谓“剪不断,理还乱”,两人怎么可能再也不来往呢?不来往,必然就是没有事情。
四、杨乃武死命告状。
杨乃武为什么敢于死命告状,一直告到两宫太后那里?很简单,心底无私天地宽。如果他真有什么事,敢于这么死命告状吗?他就算不招供,难道不害怕小白菜不招供吗?
从以上四个理由可以看出,杨乃武和小白菜之间,确实是干净得像水一样的。

3.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最后是如何沉冤昭雪的?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真相令人震惊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最后是如何沉冤昭雪的?

4. 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案件得以昭雪,但是他们真是清白的吗?

杨乃武和小白菜是清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杨乃武给可怜的小白菜加房租

虽然说杨大哥帅的有些过分,而小白菜也是让人看了觉得我见犹怜的一个弱女子,并且两个人还同处于一个屋檐下,如果不发生点什么事情都对不起大家的期望,但是这样想的人把白菜的夫家置于何处啊,毕竟人家可是官方鉴定的合法夫妻,而菜也没有逾越的想法。为了遮蔽周围人的有色眼光和不给菜招黑,杨大哥做了一次大恶人,给菜涨房租。如果两个人真的有什么的话按照正常的理论来会直接将房子给菜白住,而不是当万恶的只会涨房租的恶房东。
二、葛品连真正的死因

虽然葛品连真正的死因是经过重重困难之后才查证的,但是当铁一般的事实摆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就证明了此事与杨乃武和菜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天灾。如果两个人真的有什么被世人所不齿的关系的话,一定会合力扫清一切障碍的,包括葛品连,具体原因请参照可怜的炊饼大郎。
三、两个人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密切

菜在杨乃武家的时候由于租户关系并且杨大哥教菜认字,所以两个人的关系看似很密切,但是当菜搬出去之后就和杨大哥没有任何联系了。当两个人的案件沉冤之后杨大哥成为了养蚕大户,并且发挥着他老好人的品行,帮助了很多当地的贫困户。而菜由于愧疚则过着与佛祖为伴的日子,此生再无所求。如果两个人以前真的有情的话,一定会在此刻再续前缘,而不是各自安好。

5. 与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四大冤案还有哪三个

  四大冤案,是指大清真案、杨月楼案、张汶祥案、淮安奇案。
  大清真案
  清末,余杭士子杨乃武应乡试中举,摆宴庆贺。房客葛小大妻毕秀姑颇有姿色,人称"小白菜"。她本是葛家童养媳,曾在杨家帮佣,与杨乃武早有情愫,碍于礼义名份,难成眷属,只得各自婚娶。余杭知县刘锡彤曾为滥收钱粮敛赃贪墨,被杨乃武联络士子上书举发,断了财路,心怀怨隙。他儿子刘子和用迷药奸污了毕秀姑,又把她丈夫葛小大毒死。刘锡彤为保住儿子性命和发泄私愤,便"移花接木",把杨乃武骗至县衙,严刑逼供,以"谋夫夺妇"定拟,问成死罪。杨乃武和其胞姐杨淑英、妻子詹氏不服,屡屡上诉,历时二年,前后几十堂,皆因刘锡彤上下疏通贿赂,以致官官相护,依旧判定死罪,并详文刑部。詹氏也因上告失败而获罪被拘,幸同科举人汪士屏联合士绅上书刑部辨冤,刑部侍郎夏同善驳回详文,并请得谕旨命浙江三大宪会审。杨淑英为救弟弟,怀抱侄儿去省城探监,求秀姑据实翻供,毕秀姑深觉愧疚,当即应允。谁知浙江巡抚杨昌浚为保住自己面子和众多参审官员顶子,依仗拥兵边疆左宗棠之势,会同藩台、臬台蓄意抗命,不准毕秀姑翻供,复以"通奸谋命"定拟,上奏。杨昌浚此举激起浙江士绅公愤,杨淑英在他们支持下,至狱中让杨乃武写冤状,冒死赴京,滚钉板告状。光绪帝生父醇亲王痛恨杨昌浚蔑视朝廷,又怕各省督抚仿效,决意替杨乃武翻案,以示警饬。正当杨乃武看透黑暗吏治,与秀姑欲以鲜血、头颅祭告天下:"大清百姓盼望青天"之际,得到了醇亲王"大清有青天"的回答。出狱之日,杨乃武目击毕秀姑奉懿旨,被押解尼庵削发为僧,自己虽保住了命,却已一身伤残,几为废人,连举人功名也不准恢复,不禁黯然自问:"我这冤案是昭雪了么?大清真有青天么?……"一曲冤歌传百年,长伴遗恨说青天!
  杨月楼案
  杨月楼是某京剧戏班演小生的名伶,由于演技扮相俱佳而名噪一时,时誉赞其玉立亭亭艺兼文武。同治十一年年十二年年期间他在上海租界著名戏园金桂园演出倾倒沪上男女一般京调非偏爱只为贪看杨月楼。就在同治十二年年冬天杨月楼因与一商家女子的姻缘而引发了一场官司。杨月楼在金桂园连续演出表现男女之情的梵王宫等剧,一广东香山籍茶商韦姓母女共往连看三天韦女名阿宝年方十七,对杨月楼心生爱慕。归后便自行修书细述思慕意欲订嫁婚约,连同年庚帖一并遣人交付杨月楼约其相见。杨月楼且疑且惧不敢如约,韦女遂病且日见沉重。其父长期在外地经商未在沪,其母即顺遂女意遣人告知杨月楼,令延媒妁以求婚。月楼往见遂应约,倩媒妁具婚书,行聘礼订亲并开始准备婚事,但事为韦女叔父所知以良贱不婚之礼法坚予阻拦谓,惟退。
  韦母遂密商杨月楼仿照上海民间旧俗行抢亲,韦女叔父即与在沪香山籍乡党绅商以杨月楼拐盗罪公讼于官。于是正当其在新居行婚礼之日县差及巡捕至执月楼与韦女,并起获韦氏母女衣物首饰七箱据传有四千金,在将韦女解往公堂的路上,据记小车一辆危坐其中,告天地祭祖先之红衣犹未去身也。沿途随从观者如云。审案的上海知县叶廷眷恰亦为广东香山籍人痛恶而重惩之当堂施以严刑,敲打其杨月楼胫骨百五。女因不仅无自悔之语反而称嫁鸡遂随鸡决无异志而被批掌女嘴二百。二人均被押监待韦父归后再行判决。此案一出立刻传遍街衢舆论轰动杨月楼是红极一时!人人皆知的名优犯了这样颇富戏剧性的风流案自然格外引人注目。同时优伶一向被视为贱民而韦姓茶商则不仅属良家且捐有官衔,是有一定身份!家资小富的商人杨月楼以贱民之身而娶良家之女违反了良贱不婚的通行礼法,此外韦杨婚姻有明媒正娶的正当形式而乡党则以拐盗公讼于官县官又以拐盗而予重惩,这种种不合常规的事情也引起人们的兴趣因而一时众论纷纷。最后为案澄清冤屈的人是慈禧太后。不过,杨月楼案却是糊糊涂涂的了断。参与制造此案的人都未受到一点影响,照样高高兴兴当官搂钱。而杨月楼的妻子韦阿宝,亦被其父逐出家门不知下落。杨月楼忧愤改名为杨猴子,自取辱名,以表其对官场黑暗及当时戏子社会地位低下处处受欺的不满。
  张汶祥案
  太平天国失败后,人们传言曾国藩有野心,其实他的部下早就怂恿他谋取帝位。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清廷不得不依重湘军,但是,如今太平军被"荡平"了,慈禧太后能允许曾国藩在江南坐大吗?东南卧着一只虎,她睡觉也不安心。于是她把曾国藩调离江宁,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迅速裁撤湘军。
  江宁是湘军攻下来的,两江一直被湘军视为私地,他们在那里经营了数年,岂能轻易让给马新贻。马新贻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军队,了然一身来到江宁,如入龙潭虎穴。马新贻被刺,朝廷心中明白,为了不致激起兵变,动摇清王朝的统治,赶紧调曾国藩回莅江宁坐镇。从此,两江总督宝座长期掌握在湘系手中,其他人不敢问津。
  太平天国失败后,湘军的劣根性充分暴露出来,他们比土匪还要凶残,明目张胆地肆疾抢掠。清末施行裁勇改兵制度以后,几万湘军士卒被裁撤,其中不乏将领。这些人并不回乡务农,而是到处游荡掳掠。有些人参加了哥老会,有些人本来就是哥老会成员。湘军裁撤扩大了黑势力,散兵游勇又与黑势力结合,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马新贻在惩治散兵游勇时非常严厉,尤其是他任命以剽悍著称的袁保庆为营务处总管,抓到为害百姓、有非法行为的散兵游勇即就地正法。散兵游勇和黑势力对他恨之入骨。
  那个曾给孙衣言透过口风的颜士璋颇有心计,他写了一本《南行日记》,记述了赴宁的全部过程。据他的曾孙颜牧皋说,日记中写道:"刺马案与湘军有关。""刺马案背后有大人物主使。"
  张汶详刺杀马新贻,在警卫森严的督署重地一扑而中。马新贻被刺后,立即有"刺马案"戏文上演,而且正值乡试,安徽学政殷兆镛出试题,竟然寓其讥讽,乔松年也来凑热闹,写了一首歪诗作证,湘军将领给张汶详立碑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刺马案是一件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谋杀事件。从案件的实施,到舆论的有力配合,以及对审案的精心策划和对结案的精明设计,都说明它出自高人之手。
  淮安奇案
  清嘉庆十三年(1808)淮安水灾,官府赈济,李毓昌奉命至山阳县查赈,住在善缘庵。知县王伸汉要李多开户口,以中饱私囊。李不从,王惧事泄,买通李仆毒死李毓昌。知府王毂亦受王伸汉赂银4000两,验尸时即以自缢报案。李叔从遗物中发现血迹,开棺验见服毒状,赴京告状。山东抚臬奉旨复查如实,就把王伸汉等拘至刑部严讯。一讯得实,王侵贪赈灾银23000两,同知林永升1000两,其余数十人各得不等。王伸汉处斩刑,知府王毂处绞刑,江督铁保、同知林永升均革职,遣戍乌鲁木齐,江苏巡抚汪日章革职,留河工效力, 李的随从是在李的墓前凌迟处死 皇帝老儿真发怒了其余佐贰杂职获徙流杖责者8人。此为清代四大奇案之一。

与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四大冤案还有哪三个

6. 杨乃武冤案,杨乃武和小白菜是怎么沉冤昭雪的?

杨乃武和小白菜的冤情能够被平反,其实要结合当时的特定的历史背景来看待,主要就是因为慈禧太后想要一个借口来打击当时如日中天的湘军,以及江浙地区的官员对于湘系官员的排斥。



打压湘军

想要了解慈禧太后为什么会为杨乃武和小白菜主持公道,就要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大清统治者慈禧太后面临的困境。
自从太平天国运动在大清越演越烈,为了鼓励地方打压太平天国运动大清统治者就将很多权力下放到了地方督抚,这样就使的很多封疆大吏拥兵自重,这样慈禧对于地方的约束里就下降了。虽然后来天平天国运动被消灭后对于地方的控制有所增强,但是由于湘军系的影响过大,慈禧太后就想找机会打压一下以曾国藩、左宗棠为首的湘军转业到地方的官员。
最后虽然杨乃武和小白菜被释放,但是无家可归无依无靠的小白菜只能尼姑守着青灯古佛度过余生,而杨乃武被革除的举人身份也没有恢复,杨乃武也只能以种桑养蚕度日。从这件事件的影响来看获得利益最多的却是慈禧太后,可以说只是慈禧太后想睡的时候有人正好给她了一个枕头。



派系之争
当然当时不光慈禧太后想打压湘军系,就是在京的浙江籍官员也想打击一下这些另一派系的官员。可以说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案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最后已经被称大清政府中派系之争了。这些人对外国的侵略还没有对自己的利益上心,可以说有这样的为官者大清不亡都难。



当时来说由于湘军在太平天国运动的优异表现,在湘军解散后这人就专业到地方了,而湘军系在浙江官场上就有很多人。而浙江作为人才辈出的地方,更是有很多人通过科举成功杀入了京城。这样这些江浙籍的官员就和这些在江浙当官的湘军系逐渐产生不和,并且矛盾越来越大。
刚好杨乃武和小白菜案就进入了浙江派官员的眼帘,对于他们来时这是要什么来什么。因此在京的浙江籍官员联名上书慈禧给他们做主。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和此案有关的湘军系浙江官员几乎无一幸免被革职查办。

7. 历史上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的真实故事是怎样的

清末,余杭士子杨乃武应乡试中举,摆宴庆贺。房客葛小大妻毕秀姑颇有姿色,人称“小白菜”。她本是葛家童养媳,曾在杨家帮佣,与杨乃武早有情愫,碍于礼义名份,难成眷属,只得各自婚娶。余杭知县刘锡彤曾为滥收钱粮敛赃贪墨,被杨乃武联络士子上书举发,断了财路,心怀怨隙。
他儿子刘子和用迷药奸污了毕秀姑,又把她丈夫葛小大毒死。刘锡彤为保住儿子性命和发泄私愤,便移花接木,把杨乃武骗至县衙,严刑逼供,以“谋夫夺妇”定拟,问成死罪。
杨乃武和其胞姐杨淑英、妻子詹氏不服,屡屡上诉,历时二年,前后几十堂,皆因刘锡彤上下疏通贿赂,以致官官相护,依旧判定死罪,并详文刑部。詹氏也因上告失败而获罪被拘,幸同科举人汪士屏联合士绅上书刑部辨冤,刑部侍郎夏同善驳回详文,并请得谕旨命浙江三大宪会审。
杨淑英为救弟弟,怀抱侄儿去省城探监,求秀姑据实翻供,毕秀姑深觉愧疚,当即应允。谁知浙江巡抚杨昌浚为保住自己面子和众多参审官员顶子,依仗拥兵边疆左宗棠之势,会同藩台、臬台蓄意抗命,不准毕秀姑翻供,复以“通奸谋命”定拟,上奏。
杨昌浚此举激起浙江士绅公愤,杨淑英在他们支持下,至狱中让杨乃武写冤状,冒死赴京,滚钉板告状。光绪帝生父醇亲王痛恨杨昌浚蔑视朝廷,又怕各省督抚仿效,决意替杨乃武翻案,以示警饬。
正当杨乃武看透黑暗吏治,与秀姑欲以鲜血、头颅祭告天下:“大清百姓盼望青天”之际,得到了醇亲王“大清有青天”的回答。出狱之日,杨乃武目击毕秀姑奉懿旨,被押解尼庵削发为僧,自己虽保住了命,却已一身伤残,几为废人,连举人功名也不准恢复。

扩展资料:
杨乃武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生于浙江省余杭县城内(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一个小康之家,自幼勤奋好学,为人正直。杨乃武结过三次婚,首为吴氏,次为大杨詹氏,后死于难产。继娶小杨詹氏,即案发时之妻,后直至终老。
小白菜本名毕生姑,乳名阿生,小杨乃武15岁,其父毕承祥,后来一些文艺作品中称其为毕秀姑。小白菜八岁时随母再嫁到余杭县城,其母嫁给喻敬天为妻,小白菜称喻为继父。与杨乃武是邻居,与葛品连也是邻居。葛品连之父葛奉来,早年死亡。
葛品连之母也是带子再嫁给沈体仁为妻,沈体仁则是葛品连的继父。小白菜11岁时,经其母喻王氏与葛品连之母沈喻氏订明,将小白菜嫁给葛品连为妻。葛品连成年后由继父将其荐至豆腐店当伙计。小白菜16岁时,葛品连便想将小白菜娶过门。
小白菜与葛品连于同治十一年三月初四成亲,小白菜即为葛毕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鲜为人知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实情内幕

历史上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的真实故事是怎样的

8. 历史上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的真实故事是怎样的

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十月,浙江省余杭县所在地余杭镇发生一起命案,豆腐店伙计葛品连暴病身亡。知县刘锡彤怀疑本县举人杨乃武诱奸葛品连之妻毕秀姑,毒毙葛品连,对杨乃武与毕秀姑重刑逼供,断结为“谋夫夺妇”罪,上报杭州府衙和浙江省署。杭州府与浙江省也照原拟断结,上报刑部。后经杨乃武之姐杨淑英二次京控,惊动朝廷中一批主持正义的官员,联名上诉。朝廷下旨,由刑部开棺验尸,才真相大白,冤案昭雪。 
杨乃武,余杭人氏,居住余杭镇县前街澄清巷口。清同治十二年八月中了举人,时年33岁。他为人耿直,好管不平之事出有因,与余杭知县刘锡彤积怨颇深。 
当时,镇上有一漂亮姑娘名叫毕秀姑,因常穿绿衣白裙,街坊唤她外号“小白菜”。她18岁那年与葛品连成亲,租住杨乃武家的后屋一间,两家相处和谐,毕秀姑常到杨家聊天吃饭,杨乃武教毕秀姑识字经。街坊中好事之徒便传言“羊(杨)吃小白菜”。葛品连心中怀疑,遂搬出杨家,移住太平弄口。 
十月初七日,葛品连身发寒热,膝上红肿,毕秀姑劝他在家休息,葛品连不听,又去豆腐店帮工。初九日早晨回家时,畏寒发抖,喉中痰响,口吐白沫,至晚身死。至初十日夜间,尸身发变,口鼻有淡血水流出。其义母冯许氏怀疑他中毒。其母葛喻氏遂以其子死因不明,告之县衙,恳求相验。 
知县刘锡彤素与杨乃武有隙,闻告后,怀疑杨乃武与毕秀姑谋毒,亲率衙役,仵作前往验尸。时正午刻,死者皮色淡青,肚腹有浮皮疹疱。仵作沈祥见口鼻内存血水流入眼耳,认作“七窍流血”,用银针探入咽喉有青黑物,认为服毒致死。刘锡彤将毕秀姑带回县署审问,供不知情。次日动刑逼供,一连三拶(挟手指的刑具),毕秀姑受刑不过,诬称与杨乃武私通,初五日授与砒毒,谋杀亲夫。 
刘锡彤即传杨乃武对质。杨乃武不认,怒斥知县诬陷。因杨乃武是新科举人,不便动刑。刘锡彤遂申请上司请其举人斥革,然后对杨乃武动刑,杨被迫诬服。刘锡彤认为案情已明,就将验尸结果和审讯情况详报杭州府。 
杭州知府陈鲁听信知县之言,对杨乃武滥施酷刑。杨被迫混供。说是初三日以毒鼠为名,在仓前钱宝生药铺买红砒四十文,交葛毕氏。为补齐钱宝生卖砒的旁证材料,刘锡彤回余杭传讯钱宝生核查,钱宝生供称自己名唤钱坦,没有用过钱宝生的名字,爱仁堂是小药铺,没有卖过砒霜。县衙师爷陈湖对钱宝生威胁利诱,又请任县衙训导的仓前人章浚致函钱宝生,嘱其大胆承认,决不拖累,如不承认,有杨乃武供词为凭,要加重治罪。钱宝生才作了伪证,出具卖砒文书。 
杭州知府陈鲁见三证已齐,上报浙江巡抚杨昌睿。杨昌睿认为案情确实,依原拟“谋夫夺妇”罪断结,上报刑部批复执行。 
杨乃武在狱中写下诉状,由胞姐杨淑英带出,会同其其妻詹彩凤,上京向都察院控告,结果被都察院押送回浙。第一次京控失败,杨淑英去找杨乃武在杭州的同学吴以同。当时吴以同在胡雪岩家任西席,正巧兵部右侍郎夏同善丁忧期满回京,途经杭州,胡雪岩为他饯行。席间,吴以同说及杨乃武之冤案,夏同善答应回京相机进言。 
九月,杨淑英与詹彩凤二上北京,夏同善介绍他们遍叩浙籍在京官员30余人,并向刑部投递冤状。夏同善又联络军机大臣翁同龢,把本案内情面陈两太后。清廷下谕,派礼部侍郎胡瑞澜(时兼任浙江学政)为钦差,在杭州复审。浙江巡抚扬昌睿调宁波知府边葆诚、嘉兴知县罗子森、候补知县顾德恒、龚心潼随同审理。审讯时,杨乃武与毕秀姑翻供,即用大刑,把杨乃武两腿夹折、毕秀姑十指拶脱。杨、毕两人在重刑之下,再度诬服。 
十月十八日,胡瑞澜将案情报刑部,刑部详细研究,发现情节多存不合,奏请朝廷。又令胡瑞澜重审,谕明不得用刑。杨乃武拼死翻供。证人钱宝生已病故,无法定之谳。 
十二月,浙江士绅吴以同、汪树屏等三十余人联合上告,请求将人犯解京审讯,以释群疑。夏同善等京官多次在慈禧太后前为此案说话。朝廷下旨,责令杨昌睿将此案所有卷宗、人犯、证人、连同葛品连尸棺押运到京。刘锡彤也解任同行。 
光绪二年十二月,刑部大审,都察院、大理寺会审,杨乃武剖辩案发经过,否认通奸谋毒之事,毕秀姑口呼冤枉,照实直说。又审问尸亲及证人,提审门丁沈彩泉、仵作沈祥、爱仁堂药铺伙计等人,都供出真情。接着,开棺验尸,确属病死,并非中毒。蒙冤三年多的案件终于真相大白。 
二月十六日,清廷下谕,革去刘锡彤余杭县知县职务,从重发往黑龙江赎罪。杭州知府陈鲁、宁波知府边葆诚、嘉兴知县罗子森、候补知县顾德恒、龚心潼、锡光草率定案,予以革职。侍郎胡瑞澜、巡抚杨昌睿玩忽人命,也予以革职.其他人员也以拟罪,仵作沈祥杖八十,徒二年.门丁沈彩泉杖一百,流放三千里.章浚革去训导之职.葛品连之母沈喻氏杖一百,徒四年.毕秀姑不避嫌疑,致招物议,杖八十.杨乃武不遵礼教,革去举人.陈湖因监毙、钱宝生病故,免去刑罚。 
杨毕冤案历经三年又四个月,案情曲折,轰动朝野。杨乃武出狱后,以养蚕种桑为生,民国3年(1914)患疮疽不治而死,年74岁,墓在余杭镇西门外安山村。毕秀姑出狱后,在南门外石门塘准提庵为尼,法名慧定。民国10年(1930)圆寂,年76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