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产生历史,它的演变过程是怎样

2024-05-19 03:48

1. 钱的产生历史,它的演变过程是怎样

您好。
1.中国最早的钱币
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最初是用以物易物作为商品交换手段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剩余物品越来越多,交换的物品种类不断增加,实物交换就显得不太方便,于起就需要以某种天然物作为交换商品的手段.因为贝本身具有天然的单位,而且轻巧坚固,便于携带,同时在原始社会先民早已用贝作为装饰品,对它很熟悉,所以用贝作为交换商品的手段是最方便合适的.因此可以说,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起动使用的是天然贝,以后又产生了人工制造的骨贝、石贝、陶贝和铜贝等.
2.中国最早的金币
我国在商、周时期就已经使用黄金了,但是最初黄金只是用来作为装饰品或当作赏赐、馈赠物的.在我国,黄金作为货币应以战国时期楚国的郢爰金版为最早.这种郢爰金版形状像一块块豆腐干,上面打上许多印记,计有“郢爰”、“陈爰”、“鬲爰”等五六种,使用时根据需要临时凿开.因为金版上的印记大部分为 “郢爰”二字,故称“郢爰金版”或“郢爰金饼”.这些印记像印章一样,后来也有人把它叫“印子金”.
3.中国最早的银币
1974年秋天,河南省扶沟县古城村农民在挖石灰池时发现一件三足带盖铜鼎,内藏有银布币18件,重3072.9克.银币皆为铲形,銎(qiong音琼.铲上按柄的孔)作圆柱状,除一件空前外,其余均为实首.按布体大小可分为长、中、短三型,其中最大者长15.7厘米,宽5.8厘米,重188.1克;最小者长8.4厘米,宽5.8厘米,重134克.《中国钱币》1983年第3期介绍,从造型、制作特点看,这批银布币属于春秋中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最早的银质货币.笔者认为,它应属于专门用以赏赐或贮藏的钱币,而不是流通货币.

钱的产生历史,它的演变过程是怎样

2. 古钱币的历史演变是怎样的 先秦时期有哪些种类

纲钱指国家或地方政权法定发行的一类钱币。由一种纲钱的不同版别派生出“目钱”。纲举目张,构成钱币的统系。以纲钱为线索可了解货币沿革史;以目钱为线索可涉足古钱币鉴赏与考古。下文主要由历朝纲钱沿革解读古代相关的政治,经济与历史变幻。
纲钱体系从秦汉到明清可分二大阶段:
第一阶段:秦汉与隋唐以铜铸币为主,是以秦“半两钱”和汉“五铢钱”为主干铢两体系阶段。
第二阶段:唐宋到明清除了铸币出现年号,宝文体系有别于前铢两体系外,还出现纸币与银本位体系,
下分叙。
先秦货币初探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
中原地区 即赵、韩、魏三国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币(例如货布)。布币脱胎于青铜铲形农具,和“布”同音假借。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首布即有装柄的空心銎。而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即相对“空首布”而言,已无装柄中空的銎,而形似铲状铜片,布币形制大致分平肩,耸肩,圆肩和方足,尖足,圆足等类别,最一般由平肩平底布或平肩方足向耸肩尖足布,圆肩圆足布演化,地区后扩展到楚国和燕国等地。
东方的齐国和北方的燕国 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刀币形状取象于山戎 、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用的刀类工具。由于齐刀面有“化”字文而称“刀化”。刀币形状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国早期一种青铜铸币。
西北方的秦国 独用环币,其形制取象于纺轮或玉壁演化而来。环币分圆形圆孔和方孔两种。战国时期即较早铸行的是圆形圆孔,后秦惠文王,秦始皇铸圆形方孔“半两”钱。圆形环钱是方孔钱的原始状态。南方楚国 铸币铜贝称蚁鼻钱,由贝币演化而来。铜贝钱文“ ”形似鬼脸,为“贝化”二字组合。蚁鼻喻小,意即小钱。楚国有文铜贝铸币俗称“鬼脸钱”、“蚁鼻钱”。楚国除蚁鼻钱外,还有黄金称量货币,是战国时期唯一以黄金为流通货币的国家。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四大货币体系分别由刀、铲、纺轮等劳动生产工具演化而来,由此可见当时各地征战、渔猎、制陶,纺织与贸易往来等经济生活地区特色与社会风貌。同时形成四大货币区也是诸侯割据的产物。随经济与商品交易发展。各国货币互相流通,要求并相应促进币制出现统一与标准化趋势。
秦汉“半两钱”
秦统一六国后,政治统一要求经济统一作基础,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在统一文字,度量衡同时,也统一了货币。规定以“黄金”为上币,以镒(20两)为单位,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钱文“半两”与实重相符,这种方孔圆钱从此成为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一直沿用二千多年。为何取这种形制呢?主要是环形便于携带,而方孔穿绳索铜钱不易旋转,可防磨损。也有人认为这种形制表达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秦朝方孔圆钱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法定的货币。汉武帝即位后,“外事四夷,内兴功利”急需开辟财源。同时郡国自由铸钱,造成币制混乱,物价上涨,威胁中央财政。于是汉武帝公元前118年下令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设“上林三官”即钟官(掌铸钱)、辨铜(掌原料)、均输(掌制范),组成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也称上林钱和三官钱。五铢钱质量高,改变了货币混乱现象,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从汉武帝起历西汉,新莽,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共七百多年。五铢长期为历朝法定货币。因五铢钱轻重合宜,中国以“五铢”为主要形制的方孔圆钱还影响日本、安南、朝鲜等国。而泰国的货币单位仍称“铢”与此不无关系。
2、新莽币制大乱与铸钱精品问世。

  西汉晚期,王莽建新朝,托古改制,滥发货币。如:“大泉五十”是王莽上台后为解决经济危机而铸行的一种大钱。“泉”是“钱”字的借用。王莽相信 纬学说,在他夺取刘姓天下后,为讳忌“刘”字,刘字由卯、金、刀三字组成,故钱文中不用“金”字而用“泉”。一枚“大泉五十”重量只及西汉五铢钱重量的二个半,却要当五十个五铢钱用。意味着每发行一枚大钱就要从百姓手中夺走四十七个半五铢钱财富,这必然引起人民不满,于是民间仍用五铢钱交易。为此王莽以重刑酷法规定:凡敢私藏五铢钱者将作为犯人充军戍边。由币制混乱可见王莽统治不得人心,必垮无疑。此外还有一种大钱名“刀平五千”即一枚大钱当五千个五铢钱。如此大额钱币必有人冒死伪造。为防盗铸私钱,除颁行刑法重治外,另创造了一种新币形,即把古代刀币和圆钱结合,创造出世界上第一枚双色金属钱币。为防假私铸而使“大泉五十”、“刀平五千”等官行币“做工精绝”,这一扭曲风情也令后人千年叹息。

3. 早期钱币是什么样的

贝币是早期中国实物货币之一,早在夏代末年,贝就可能成为交换媒介。商代常见的是一种齿贝,背面往往磨平,或钻一穿孔,以便于携带,其学名为“货贝”。由于真贝的数量不够,又用仿制贝代替,有 石贝、蚌制贝、骨贝、铜贝等。铜贝是金属铸币的滥觞


早期钱币是什么样的

4. 钱币的由来与演变过程

钱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钱是实物。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充当,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来充当。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5. 钱币的由来与演变过程

 货币是商品兑换下来的结果,中国早期的货币是从原始社会末开始的,是一种实物货币;货币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由杂乱无序的形状向规整统一的形状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货币形成发展简介    
   在中国早期的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开始用一些等价的商品进行物物交换,但随着时代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人们基于 等价交换的基础上  ,开始用一些实物货币来购买同等价值的商品。中国最早的货币是商朝的  “贝币”,所以在一些历史的记忆中,凡是跟价值有关的汉字都是用“贝”来表示。商朝开始铸造货币之后,到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一些铸造的货币。直到汉初,货币的发行权是在地方手里,就导致了货币被一些富商大肆的发行,导致货币流通混乱。汉朝  才开始慢慢 整治 货币的体系,从地方 铸造 货币向中央铸造货币转变。 到了秦国的时候,货币开始有了更加详细的计算方式和兑换体系。 在北宋的时候, 交 子的出现 ,并 开始大量的发行流通。  在近代  1948  年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正式发布了第一套中国人民货币。 

钱币的由来与演变过程

6. 钱币的发展史

货币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中国使用货币的历史非常悠久,传说在四五千年以前甚至更早货币就兴起了。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说:“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以来久远,自高辛之前尚矣,靡得而记云。”班固《汉书·食货志》也记载。“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利通有无者也……兴自神农之世。”《初学记》载:“黄帝采首山之铜,始铸为刀。”等等。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产生的,它的出现是以商品交换的发展为前提的。
    
货币的发展
 最早的货币
    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起源于商朝的贝币。随着商品交换的扩大,贝币的流通数量日益庞大。由于天然贝来源有限,不敷应用,于是便出现了仿制贝。最初的仿制贝是石贝、骨贝、陶贝,以后便发展到用铜来制造,这就是铜贝。铜铸币的产生,使古代货币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铜铸币的发展及其广泛流通是早期货币发展中的重大转折。这一时流通的货币主要有四种——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
 统一货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接着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措施,统一货币就是其中之一。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统一的货币分黄金和铜钱两种,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铜钱为下币,按枚使用,币面铸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史称半两钱。禁止其他财物作为货币流通。
   
 钱币改革
    公元621年(武德四年),唐高祖对钱币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废除五铢钱,铸通宝钱。通宝钱仿五铢钱,每枚重2铢4 纍,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成色以铜为主,掺以锡和白镴,钱面铸“开元通宝”4字,钱文用隶书。自此,在中国历史上行用了数百年的铢两货币被废除,进入通宝钱阶段。
汉“五铢钱”
    这次钱币改革是对以前近千年钱币形制的总结,再次肯定了铜钱外圆内方的形状和5铢的重量,规定了钱币的大小、成色,成为唐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铸造钱币的标准。这次改革使钱币名称同钱币重量完全分离,这是中国钱币的重大变化。从此,中国钱币进入了年号钱阶段。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纸币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方面的:
    第一,宋代商业发达,要求有大量轻便的货币,铜铁钱都因区域限制而不敷应用,且笨重不便,极大地阻碍了地区间商品交易的发展。
    第二,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达,为纸币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第三,宋王朝为防北方辽、夏、金人的威胁和侵略,被迫养重兵以为备,军费开支庞大,财政非常困难,依靠发行纸币以称补开支,也促进纸币的进一步发展。
    (2)纸币产生的过程
    大约在宋真宗年间(998——1022)成都的16家商号制作一种纸券,名曰“交子”,代替钱铁流通。这就是最初的纸币。这种交子因是私人发行,所以史家称其为私交子。发行交子的富商称为交子铺或交子户。
    由于私交子的信用度较低,交子在流通中不能兑现,引起诉讼。1023年(仁宗天圣元年),政府禁止私人发行交子,并在四川设置益州交子务负责交子的发行事宜,次年开始发行交子。这是政府发行的交子,史称官交子。官交子的发行3年为一界,界满收回旧交子,发行新交子,每界确定最高发行限额,用铁钱作为发行准备。到了南宋,交子由户部掌管发行。
    1276年(至元十三年),元世祖对币制进行了一次改革,收兑江南当时流通的纸币,即南宋的关子、会子,禁用铜钱,中统钞也由木版印刷改为铜版印刷。这样,全国的纸币就统一了。政府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纸币管理制度,并由政府在法律方面做出规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纸币条例。

7. 钱币的发展史

我国钱币发展简史 古代 古代铸造方法比较粗放,殷商冶炼技术出现,铸造了仿真贝的铜贝,其范围尚有一定局限。春秋时期简单的手工冶铸作坊已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铸造工场。侯马春秋铸铜遣址出土的炼炉、坩埚以及空首布的陶范和泥内范,显示出一座古代铸币工场的规模与工艺水平。泥范由泥沙加工制成,钱币铭文反刻范内,经浇铸取出铜币,范即毁坏,一范只用一次。币材多为青铜,含铜70-80%,余为锡、铅、锌等。晚期布币多为各诸侯国所铸,铸有城邑名称,初要在本城邑内流通,后范围逐渐扩大。 秦 秦半两亦用泥范浇铸,铸出的钱轻重相差很大,秦半两与布币不同之处在于秦半两是国家统一和度量衡统一情况下多为官炉所铸,布币则是各城邑自造。西汉铸钱技术略有提高,所铸四铢半两始采用铜范,铸出钱大小一致。汉代五铢钱铸造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已十分工整。山西有多处汉代五铢钱范出土,可知汉代山西仍是铸钱重地。山西定襄曾出土一具五铢铁范,很少见。 北魏 北魏时,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冬十二月,尚书崔亮奏请于王屋等山采铜铸钱,“诏从之。自后所行之钱,民多私铸,销就小薄、价用弥贱”。王屋就在山西垣曲县境内。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诏汉王谅,听于并州立五炉铸钱”。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到唐天宝年间,“天一炉九十九:绛州三十……”,山西已是全国主要铸钱之地。乾元二年(759)绛州诸炉“更铸重轮乾元钱”,径一寸二分,其文亦曰乾元重宝,“一当五十,二十二斤成贯”,“于是新钱与乾元、开元通宝钱三品并行”。其时,“每炉岁铸三千三百缗(每千文为一缗),役丁匠三十,费铜二万一千二百斤、邋三千七百斤、锡五百斤。每千钱费钱七百五十。天下岁铸三十二万七千缗”。山西所铸钱约为全国的四分之一多一些。唐钱私铸多,钱滥恶,“河东旧使锡钱,民颇为弊,宜于蔚州置五炉铸钱”,“自是河东锡钱皆废”。足见当时恶钱充斥山西。 宋 宋铸钱规定“凡铸钱用铜三斤十两、铅一斤八、锡八两,得钱千,重五斤”。初对“诸州轻小恶钱及铁邋钱悉禁之”,但难以禁住。“又请因晋州积铁铸小钱。及奎徙河东,又铸大铁钱于晋、泽二州,亦以一当十,助关中军费。……于是奎复奏晋、泽、石三州……铸小铁钱,独留用河东。河东铁钱既行,盗铸获利什六,钱轻货重……”。民间私铸铁钱,甚至使官炉罢铸,对这种情况,熙宁八年(1075)“诏河东铸钱七十万缗外,增铸小钱三十万缗,于是知太原韩绛请仿陕西令本重模精,以息私铸之弊”。山西宋钱官家铸额颇大,如张州垣曲监每年铸26万贯铜钱,铸额在全国铸钱监中居前。北宋末年,“唯河东三路听存旧监,以铸铜、铁钱;产铜郡县听存,用改铸小平钱”。并“俄诏并河东罢铸夹锡钱,止用旧法鼓铸”。南宋时山西在金统汉下设有阜通监,在代州,铸大定通宝。宋钱铸行数量极大,大额交易用钱已不便,往往用银,钱只为小额买卖所用。 金元 金元铸钱基本袭用旧制,因银、纸币行用渐渐盛行,铸钱自然相对减少。明铸造钱较少,山西有炉局鼓铸,母钱有用铜、锡制成的,铸钱用范铸,钱币轻重、成色有匠头专司其职,铸费较高。万历五年(1577)山西巡抚高文《钱法十议》中,提到铸钱费用为:工料铜价每百斤值银七两,工匠杂费二两二钱,可铸钱10000余文。明铸炉规模已扩大,每炉每年7832贯,较唐代每炉每年3300贯多了一倍多。洪武二十六的(1893),山西有铸炉40座,每年铸钱23328000文。山西明初用钞少用钱多,后钱钞兼用,以纸币为主,钱为辅;纸币膨胀跌价后,一切以银、钱支付。 清代 清代制钱在山西的铸造可上溯到顺治年间,当时户部设宝泉局,工部设宝源局,铸顺治通宝钱,并“颁行各省,开炉鼓铸”,钱文为汉、满两种,正面铸“顺治通宝”四个汉字,北面铸“宝泉”两个满文。“直省则以局名……山西曰原”。“雍正七年更定各省钱文……山西曰‘宝晋’”,此后,山西铸钱局名“宝晋局”。宝晋局原设六炉,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后“只开四炉”。道光四年(1824)后因银贵钱贱,全国铸炉渐减至道光九年,山西铸钱炉“一并停止”,后道光二十三年又“遵户部咨,先以四炉开铸”。咸丰初年,全国各铸钱局开铸当十到当千大钱。宝晋局在咸丰四年(1854)亦开铸当十大钱,因“成本过重”,“每年共亏折钱五万九百余串,合银二万余两”。只得暂行停铸,并“移炉就铁,……在平定州设局安炉,铸铁钱解京”。“原由户部派员督办,在准部改为晋省接办”。铁钱铸出“无法畅使,难以流通”。后铸炉时有停开,光绪十三年(1887)山西“宝晋避遵旨派员赴天津买铜(进口铜)开炉鼓铸”,“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先开一炉”,“光绪二十六年添一炉鼓铸制钱”。以后,制钱渐被铜元所代,各省竞相改铸铜元,制钱铸炉即告终结。 清白银地位更加重要,山西多有银元宝铸造,上嵌有县名,由当地银炉铸造,尤其是五十两一锭的大宝,山西所铸数量之多居全国之首。 清末民初银元渐多,广为流通,银两虽依然在山西部分地区使用,但已不如以前,制钱仍有少量行用,据载民国6年(1917)流行在山西境内的制钱经约有3亿枚左右。 山西铜元铸于民国5年(1916),当时阎锡山为适应市场流通需要和从中取利,在陆军修械所内设铜元局,用制钱改铸铜元,当十铜元(即一枚铜元相当制钱十文)共造451608172枚,当二十铜元共造23257023枚。银元铸造目前发现山西仅有二角银辅币一种,因制作粗劣,当为私铸。 纸币印行可上溯至宋,据记载,潞州设交子务专管山西交子一应事务。 金是先印行纸币,纸币交乐印行权交由各路单管,交钞上印有准流通区域,并规定兑换之州、府,如陕西东路交钞可在河中府(今永济)、潞州(今长治)兑换;平阳、太原府路印行交钞可在平了、太原路官倒换钱券。元代纸币印行也袭旧制,但其借贷、劳务、物价、交易都用银,并以银作纸币发行手段,低币印制用木版或铜版,加盖印鉴。元各种钞发行额较大,并已不限流通年月。官票宝钞“先于京师行用,后流通渐广……颁布各省,一律遵办”同时对民间的银钱私票行用仍听其便。 清官票宝钞行用于山西,已是咸丰十一年(1816),其行用也不是当做完全法偿币,商民缴纳厘税、官兵俸饷都是只能搭用几成,一般是三成左右。晚清山西交纳田粮赋税,分为银四成、制钱三成、米豆三成,内中三成制钱即准搭用钞票,就是这样,钞票的行用依然令“商民恐慌,市肆混乱”。及至咸丰末年,对官票宝钞不得不加以清理。到同治年间,除捐税、纳官、赎当偶有搭配使用外,基本上已停用。值得一提的是大清宝钞负责制多用山西白色双抄毛头纸。金、元、明、清山西纸币发行机关多为政府或稍后的官钱局、官办银行等(如大清银行)。民国初年统计山西官银号官钱局发行纸币2077236元。稍后,山西纸币更加复杂,种类繁多,币值各异。直至民国8年(1919)山西省政府统一币制后,才禁止各种杂钞的发行,由山西省银行及铁路垦业、盐业银号发行的晋钞取代。山西四银行号发行的钞票垄断山西货币市场达20年之久。  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同时发行人民币,这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发行人民币。人民币的发行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至目前为止,已先后发行了五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统一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基础上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由当时的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题写。第一批发行的人民币有10元、20元和50元三种券别,首先在华北、山东和西北三大解放区流通使用。随后发行了1元、5元和100元三种券别的人民币。此后,各种券别和版面的人民币逐步推广到全国各个解放区。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个面额,其中1元券有2种,5元券有2种,1分、2分和5分券别有纸币、硬币2种。为便于流通,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流通。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分别对票面图案、花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由于大面额钞票技术要求很高,在当时情况下3、5、10元由苏联代印。 第二套人民币设计主题思想明确,印制工艺技术先进,主辅币结构合理,图案颜色新颖。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币外,其它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套印,凹印版是以我国传统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优点是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发行,共有 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13种版别,其中1角券别有4种(包括1种硬币),2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1966年和1967年,又先后两次对1角纸币进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满版水印,调整背面颜色。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共有1角、2角和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额人民币。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发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线。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中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背面纹饰全部采用富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图案。在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头像水印,雕刻工艺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仅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工艺技术很高,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能力。 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中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

钱币的发展史

8. 我国钱币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重大历史阶段?

早在商周时期的青铜铭文中,就已出现了“金”这个字,比如某位大臣征战有功,王“赐金五十”。这个“金”并不是现在的黄金,而是青铜,青铜器在刚刚铸造好时就是金色的。那时黄金的开采量极小,只能用作少量青铜器上的镶嵌装饰,不能作为货币流通。黄金正是被称为“币”是在战国时代,《管子》一书中写道“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就是说玉器具有最高的价值,其次是黄金,最后是青铜布币。《史记》中记载“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白金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锡、铅的合金,纯度较低。1974年在河北平山县中山国一号陵墓内,发现4枚战国银质贝币。同年河南扶汉县又发现一处战国晚期的银质铲形布币。这表明金银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被铸为货币进入流通领域。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金银具有货币职能中不易损毁这一特性,特别是黄金。根据文献记载,黄金在秦代先于银成为国家法定货币。先秦时期的黄金作为货币是需要称量的,那时的黄金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没有统一的规格,而且各个诸侯国的计算方法也不相同,进行商品交换时需要用量器来称,很不方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黄金的换算单位---镒(音义)---相当于二十两或二十四两。并在法令上明确规定黄金为上币,铜钱(秦半两)为下币,而银、锡、玉、龟甲、海贝等均作装饰收藏之用,不得再作为货币流通。这是货币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从此贝币、玉器都退出了货币流通领域。 
  白银作为货币普遍流通是在东汉时期,文献中常有用银赏赐功臣的事例,还有些臣子用银贿赂当权得势的太监以达到升迁的目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魏晋时期,连年征战与政局的不稳定影响了黄金的开采,黄金的使用在此曾一度衰落。 
  唐代的繁荣昌盛使金银币走出低谷,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银币在民间也开始使用,并逐渐成为通货,长达千年之久。到了宋代,银的货币职能更加稳固,物品的价格基本都用银来表示。但银币正式成为法定货币是在明代中叶,这主要是受了流入中国的西方银币的影响。明朝政府确立了银两制度,各地官府将税收、徭役等都折合成银两收取,官员的俸禄和国家的开支也用银两支付,银与钱并行流通。与此同时,黄金在流通领域逐渐减少,更多地作为装饰品和地位的象征。 
  清初康、雍、乾三朝的货币体制基本沿用了明代的银、钱并行制度,没有大的调整,只是由于银币的形态有所改变而引起了诸如鉴定、兑换等方面的问题。乾、嘉两朝以后,欧洲的货币与金融体制进入了中国,银元货币大力冲击了旧式银两的使用。旧式银币势必要被新式的银元所取代。1933年,民国政府下令实施“废两改元”的政策,使用了千年的银两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1949年以后,人民币成为国家的法定货币,新中国第一次发行贵重金属货币是在1979年。如今金银纪念币已成百花齐放的态势,它们已不仅仅是人民币的币种之一,更是收藏投资的焦点,文化与艺术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