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的四重境界

2024-05-03 08:52

1. 理财的四重境界

   说到境界一词,想起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两重天:“为伊消得人憔悴”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进入二十一世纪,腰包渐鼓的同胞们如一梦初醒,个个理财,处处理财,那天偶尔看到一个房产广告,竟也以理财为词,让我不禁哑然。
    这是怎么了?理财真如万年灵芝,有之即灵?常阅常听常见了很多理财故事、理财言论,我想,在理财的天地里,同样也有境界之分。
     第一重,生计型理财。 
    好比马斯洛层次论的底层,生存是第一需要。从心态的角度看,这一境界的理财体现的本质是为“生计”。由于初入社会或者学识有限、能力不够、家境贫困亦或机遇不佳者,每月对拿到手的或者将要到手的钱,算计哪些钱必花,什么费用可以节约,哪张电话卡更省钱,怎样的租房和交通组合更合算,这是理财的最低境界,但也是境界,也是一种主动把握生活的状态。
    这个境界不仅以钱财为界限,可以是街边卖菜的小贩,可以是月入上千的工薪族,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理财的目的是为生存,只不过生存的要求不同罢了,今天为明天的生存,本月为下月的生存。
    节流是理财的重中之重,储蓄可能讲一点,但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的关注还提不上历史日程。刚毕业的大学生们或者刚自食其力的年轻人大部分处于这种境界,这也是理财的起始阶段。
     第二重  ,就是生活型理财  。 
    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阅历的增长,生活有了一个基本保障后,在各种理财概念铺天盖地的狂轰烂炸下,开始注意身边的理财了。这个时候学习储蓄、基金、国债的多了,买股票是入门课,问保险是必修课,看房产是选修课,有了五W想八W,有了八W想十W。
    也有的正安于现状,想想不浪费钱才是正途。这个时期比以往更关注理财,更希望让自己有限的MONEY生出多多的子。开源和节流的理念不停地在脑海中交织,也在生活中不断折磨着自己,生活仍然为钱而转动。
    其实,这个时候往往有点高不成,低不就。钱说多不多,说少吧还过得去,对生活要求高点呢,钱就不够,降低一点生活标准吧,小日子准保过得舒坦。只是有高明者,已知道对自己的投资才是最大的投资,开始学习新知识,积累新技能,寻求新机遇。
     第三重,享受型理财。 
    这个阶段与所谓的中产阶级生活有一定对应关系。当然,中产的概念争议甚多,多少钱算中产大伙还没争出个结论,我想说的只是这种心态。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有较高的满意度,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用知识打理财物。这个阶段,把生活质量看得更高,明明知道钱用于投资可以获得更多,但也不会把所有的财都用去发财,而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妥妥贴贴后,再去应对钱生钱的事。
    其实到了这个阶段,理财的人本具有较高的素质,自己具有获得足够收入的能力,也能够找到收入不菲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他们的投资渠道也更多了,一般会有房地产,保险也在专家的指导下或多或少的购买,对更多的理财产品如黄金、基金、外汇、人民币理财等有了极大的兴趣关注和参与。者个阶段的人,更注意开源,他们深深明白,钱是可以攒的,更是挣的,要靠自己的本事去挣,为自己为家人而挣。
     第四重,在我看来就是理财的最高境界,是自我实现型的理财。 
    这个阶段干着自己喜欢的事,理财的重点是找到“开源”之源,挣钱则是为有源头活水来,水到渠自然成的事,挣到让自己和家人生活舒适的钱,而不只是说多多的钱。这个阶段的心态,早已不把钱看得太重,做的却是能让自己身心愉悦、颇有成就感的`事,收入早已过了温饱线,在小富和大富之间徘徊。我欣赏的是这种境界下钱来得自然,花得自然。
    这需要前期的积累,包括知识、经验、人气的积累,做着一件认准的坚持事,叫做“术业有专攻”,此时的工作可以用“成就”二字,倒不在乎成就的大小。哪怕是擦皮鞋,只要认真快乐地做,那财富也会跟着你。
    大到李嘉诚手握上亿身,小到做泡菜也能走出国门的。很多人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往往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如果能把你的理想发挥到极致,又何愁财不跟你呢?这个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工作机会,每一个机会都有致富的可能,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把它做到最好。
    在人生的道路上走过了三十来年的路,一、二、三重境界都曾经有过,现在还在二、三重间起伏跌宕。读书的时候为了好工作而努力学习,工作后为了更上一层楼又不断努力,考研、应聘、学习理财……
    当自己拥有了车、房,拥有了家庭,拥有了在那个城市不错的收入后,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自己,这一生就这样为了生活而生活吗?想起中央电视台的那句广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人对财富的把握程度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同程度。有多大的能力就去把握多大的财富吧。

理财的四重境界

2. 投资理财的最高境界,就是这4个字

3月初股市下跌很猛的时候,我写了几篇心里按摩的文章。表达了长期价值投资的重要性。
  
 从中收到了很多读者的评论,他们认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价投的。这其中需要极高的耐力。
  
  
 培养这种耐心坚持的心智,需要长时间的打磨。特别对一个新手投资者来说,困难很大。
  
  
 因为大部分人进入股市投资的目的是想以高买低卖的方式赚钱,而不是等待漫长时间见证企业的价值。
  
  
 确实是,耐心坚持,这4个字确实很难培养,有的人用了几年时间,才慢慢接受坚持的力量,有的人在股市爬行了几十年,仍然学不会坚持。
  
  
 如果我们面对投资,能以回归常识的心态来做投资,估计在股市赚钱的胜率会大很多。
  
  
 为什么回归常识这么重要,如果的回头看看万事万物,你会发现,历史大多是重复的,只是踩着不同的韵脚而已。
  
  
 芒格说过,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常识。
  
  
 比如万物的生长过程,是需要一个过程来实现的,先经过种植到土中,然后等待发芽,随着等待长出枝叶。
  
  
 如果破坏了某个环节,最终也会影响万物的生长规律。
  
  
 从万物的角度来考虑,它想要茁壮成长为一棵大树,也需要耐心和坚持,如果在发芽的过程中坚持不了,也不会有未来长出绿枝叶的风采。
  
  
 有的人在栽培一棵树的时候,想要通过捷径,省去等待的时间,让树长的快一些。他们会使用激素。
  
  
 相对于树自然成长,使用激素种出来的品质,肯定没有这么好。
  
  
 就像家养的鸡和大市场养的鸡,煮出来的鸡肉,口感肯定不一样。
  
  
 这就是常识,人们总想打破常识,尝试着缩短时间。但是,最终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职场和生活也如此。
  
  
 参加工作的时候,总觉得我们的工资不如别人,做着同样的事情,职位一样,但是待遇就是不一样,每天很焦虑。
  
  
 通过长时间和同事的相处,才知道同事之所以待遇比自己好,是因为他的能力比自己的强,帮公司额外创造了价值。
  
  
 这也是常识中的一种,如果想获得更高的工资,就需要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每天不停的比较,如果不自行学习提升自己,也不能和能力强的人同频。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去了解别人是如何做到这样的,他有什么能力,他能力提升的途径是什么,他学习了什么课程,他读了什么书,他花了多长时间在培养这个能力等等。
  
  
 这些才是做一件事情,能够成功的常规步骤,也是常识。
  
  
 我们总是特别关心结果,而忽略了过程。那些不可避免的1,2,3,4步骤,这样的经历,才是常识。
  
  
 回到投资的话题。
  
  
 刚进入投资市场的人,潜意识认为股市就是一个菜市场般,做着低买高卖,赚差价的生意。
  
  
 谁知道,金融投资市场一般对长期价值的人群比较友好,会慢慢排斥那些短机投资客。
  
  
 刚开始投资,我们也很容易被某个大师的投资成绩影响,认为同在市场中,买同一只基金,应该也能获得同样的收益,人们总是很容易高估自己的实力,而低估市场的规律。
  
  
 比如股神巴菲特的成绩,平均年化收益达20%左右,很多人都想模仿他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精神,但是却很少人能成功。
  
  
 这和我们上面提到的能力圈一样。做着同样的工作,买着同样成本的企业,最终获得的收益相差甚远。
  
  
 投资中获得的收益,大多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圈和风险承受能力之上的。股市哪怕在洒钱,如果没有能力看懂,也不能坚持留在股市中,也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们常听到一个观点,你永远也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即使有幸运赚到了,某天也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全亏损。
  
  
 这个观点,也是投资中的常识。
  
  
 基金赚得盆满钵满,基民不赚钱,这其中和我们投资者有莫大的关系。
  
  
 因为下跌的时候,你承受不住风险,不能够在困难时机坚持下去,肯定也分享不到它未来创造的价值和收益。
  
  
 坚持不下去的原因,就是能力圈支撑不起,自己只要投资的产品超过自己的能力圈,就很容易中途被打破。
  
  
 所以,不管做什么,回归常识,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圈,哪些地方有优势,发挥优势,有哪些劣势,补足学习让其变成优。
  
  
 慢慢的,自己的能力圈也会扩大,投资机会也会更多,耐心坚持的态度更强。
  
  
 我认为,投资理财的最高境界,就这4个字——耐心坚持。
  
  
 支撑自己长时间的坚持,就是不断扩大能力圈,在能力圈内投资,才是长久之计。

3. 理财的理财层次

第一层是有效的、合理的处理和运用钱财,让自己的钱财花费发挥最大的效果,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第二层是用余钱投资,使之产生最佳的财务收益,也就是钱生钱的层次。第三层是从财务的角度进行人生规划,利用现有的经济财务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源价值,为以后发展做准备。

理财的理财层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