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准则发展史

2024-05-06 08:59

1. 中国会计准则发展史

中国自1987年在中国会计学会年会上,成立了七个研究组,其中一个就是“会计原则和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组”。该组织曾先后于1989年起开始研究和探索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于1989年1月及1991年1月召开了二次研讨会,分别讨论了会计准则和物价变动与外币业务会计两个专题。   1989年1月,这个研究组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制定中国会计准则的必要性、会计准则的性质和内容、会计原则与现行统一会计制度的关系、研究和制定会计准则的思路等问题,会后提出了《工作程序》、《形成会计原则说明和研究报告的程序》等一系列文件,并更名为“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组”。研究组以合适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成果,并向财政部有关部门提出建设性建议。   
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也于1988年10月建立了会计准则课题组。课题组在1989年3月提出了《关于拟定中国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讨论稿)》和《关于拟定中国会计准则需要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征求意见稿)》,并在全国会计工作会议上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准则(草案)提纲(讨论稿)》。   
1991年11月26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基本准则)(草案)的通知》,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在1992年7月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讨论后,1992年11月30日以部长令形式正式发布了建国以来中国第l号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并决定自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   
从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发布以后,财政部即着手草拟制定具体会计准则,为保证准则质量,分别成立了国外、国内两个咨询专家组和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1996年完成了30多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分四辑印发各地征求意见。到2001年先后修订、颁发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   
2006年2月15日颁发38项具体准则形成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些具体准则的制定颁布和实施,规范了中国会计实务的核算,大大改善了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会计准则发展史

2. 中国会计准则发展史

中国自1987年在中国会计学会年会上,成立了七个研究组,其中一个就是“会计原则和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组”。该组织曾先后于1989年起开始研究和探索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于1989年1月及1991年1月召开了二次研讨会,分别讨论了会计准则和物价变动与外币业务会计两个专题。   1989年1月,这个研究组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制定中国会计准则的必要性、会计准则的性质和内容、会计原则与现行统一会计制度的关系、研究和制定会计准则的思路等问题,会后提出了《工作程序》、《形成会计原则说明和研究报告的程序》等一系列文件,并更名为“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组”。研究组以合适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成果,并向财政部有关部门提出建设性建议。   
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也于1988年10月建立了会计准则课题组。课题组在1989年3月提出了《关于拟定中国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讨论稿)》和《关于拟定中国会计准则需要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征求意见稿)》,并在全国会计工作会议上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准则(草案)提纲(讨论稿)》。   
1991年11月26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基本准则)(草案)的通知》,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在1992年7月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讨论后,1992年11月30日以部长令形式正式发布了建国以来中国第l号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并决定自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   
从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发布以后,财政部即着手草拟制定具体会计准则,为保证准则质量,分别成立了国外、国内两个咨询专家组和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1996年完成了30多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分四辑印发各地征求意见。到2001年先后修订、颁发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   
2006年2月15日颁发38项具体准则形成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些具体准则的制定颁布和实施,规范了中国会计实务的核算,大大改善了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中国的会计准则是谁制定的?

中国的会计准则是“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是中国会计准则的咨询机构。旨在为制定和完善中国的会计准则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自1998年10月成立以来,会计准则委员会一直致力于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提供支持,组织举办了多次会计准则国际、国内研讨会,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会计的国际协调、交流、合作,为会计准则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大量具有建设性的咨询意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账目核算、会计报告的一套文件,它的目的在于把会计处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的性质:
  1、规范性。每个企业有着变化多端的经济业务,而不同行业的企业又有各自的特殊性。而有了会计准则,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就有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可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使会计行为达到规范化,使得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2、权威性。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布和实施要通过一定的权威机构,这些权威机构可以是国家的立法或行政部门,也可以是由其授权的会计职业团体。会计准则之所以能够作为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处理会计业务的准绳。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它的权威性。
  3、发展性。会计准则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会计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概括而形成的。会计准则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准则也要随之变化,进行相应的修改、充实和淘汰。
  4、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性。会计准则是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依据,同时会计准则又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会计准则的内容,有的来自于理论演绎,有的来自于实践归纳,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国家有关会计工作的方针政策,但这些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没有会计理论的指导,准则就没有科学性;没有实践的检验,准则就没有针对性。

中国的会计准则是谁制定的?

4.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国际会计准则

中国实施国际会计准则没有时间表。中国现在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越来越趋同,据可靠消息,明年(2011年)财政部将修改目前的会计准则(2006版),包括修改具体会计准则的内容和会计准则的架构。
但要做到完全抛弃自己的会计准则,而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可能性很小。比如: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国有企业,如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同受国资委控制,属于关联方。但是,中国会计准则一般会增加一条: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不属于关联方。所以中国会计准则的存在是必要的。

5.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亲您好,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国家正在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企业会计准则也随之出台。其中,198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基础。此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迅速发展,其中重要的准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报表编制规定》(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试行)》(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修订)》(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修订)》(2006)等。这些准则建立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国情,按照国家财政部的要求和指导,不断完善和改进。目前,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发展成熟,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应用。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不仅覆盖了企业的会计报告,而且还包括了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报表分析、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系统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会计管理和报表分析工具。【摘要】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和现状【提问】
亲您好,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国家正在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企业会计准则也随之出台。其中,198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基础。此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迅速发展,其中重要的准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报表编制规定》(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试行)》(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修订)》(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修订)》(2006)等。这些准则建立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国情,按照国家财政部的要求和指导,不断完善和改进。目前,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发展成熟,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应用。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不仅覆盖了企业的会计报告,而且还包括了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报表分析、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系统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会计管理和报表分析工具。【回答】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6. 中国会计准则是如何发布的

亲您好!1987年在中国会计学会年会上,成立了七个研究组,其中一个就是“会计原则和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组”。
1989年1月,这个研究组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制定中国会计准则。
1991年11月26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基本准则)(草案)的通知》,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
1992年11月30日正式发布了建国以来中国第1号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并决定自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
2006年2月15日颁发38项具体准则形成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2014年1月至7月,财政部陆续发布、新增了八项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于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供参考!【摘要】
中国会计准则是如何发布的【提问】
亲您好!1987年在中国会计学会年会上,成立了七个研究组,其中一个就是“会计原则和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组”。
1989年1月,这个研究组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制定中国会计准则。
1991年11月26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基本准则)(草案)的通知》,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
1992年11月30日正式发布了建国以来中国第1号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并决定自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
2006年2月15日颁发38项具体准则形成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2014年1月至7月,财政部陆续发布、新增了八项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于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供参考!【回答】
国际会计准则是如何执行的【提问】
国际会计准则是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并公布的会计一般规范。其目的是促成国际范围内的会计行为的规范化。它不直接约束各国的会计活动,而通过纳入各国的会计规范系统来对各国(主要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会员所在国)的会计活动施加影响。现已公布的国际会计准则有“会计政策的披露”、“存货估价”、“折旧会计”、“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会计对价格变动的反映”、“非常事项与前期事项的处理和会计政策的改变”、“研究和开发活动的会计”、“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以后发生事项的处理”、“建筑合同会计”、“所得税会计”及“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列示”,等等。以上内容供参考!【回答】

7. 中国会计准则的介绍

《中国会计准则》是2008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保郎。

中国会计准则的介绍

8.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什么?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报告目标、基本假设、会计基础、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科目变更、财务报告。1.基本准则明确了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基本准则强调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为会计基本假设。3.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4.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5.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6.科目变更,科目名称发生变化。7.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拓展资料:1)通用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各行业共同行业务如货币性资产、应收账款等业务的处理。2)特殊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如外币业务、租赁业务等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3)财务报表会计准则。规范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和信息披露的准则。每一具体会计准则一般包括引言(准则范围)、定义(某准则涉及的概念)、一般确认原则、一般计量方法、一般报告原则、一般提示事项、附则(解释权和生效日期)七个部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