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2024-05-08 09:26

1. 知行合一

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知行合一

2. 什么是知行合一?

  当我第一次看到知行合一这个词语时,我相信大部分人和我一样,都会把"知"理解为"知识,知道”。但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中的“知”,并不是指“知识”,也不是指“知道"而是特指心学中的“良知”。良知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知道善恶,同时更是对善恶的喜好,即喜好善的而厌恶恶的。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即良知与行为相结合。之前网络上传播的一件十分感人肺腑的事件, 其中的一位主人公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医生张红。另一个是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医生肖占祥。他们在飞机上遇到一位无法正常排尿的老人,情况危急之下,两位医生当机立断,用吸管制造了一个简易装置,用嘴吸出老人的尿液。这个事例公开之后,大家纷纷为这两位医生点赞,赞扬他的医德。医者父母心,两位医生的医德和良知告诉他们必须救人,然后他们就做出了这么一件感人的事。良知告诉你要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这就是知行合一。
  我记得初中老师在毕业前送给我们一句话——上善若水,德行天下,厚积薄发。我至今铭记在心。人之初,性本善,小到个人来说,生而为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忘了良知。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能够明辨是非对错这便是"知",然后不做伤天害理的事,不做损人利己的事,这便是"行"。再到对社会,我们不能忘记当前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这便是"知",而后为自己祖国和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这便是"行"。再大到自然,我们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去看世间万物,这便是"知",然后顺应自然规律这便是"行"。知而行,行映知,他们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而后乃知行合一。
  我们要时刻清晰的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做一个有良知的人,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创造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朝着知行合一的境界砥砺前行!

3. 什么是知行合一

你好。
关于知行合一,自从王守仁(王阳明)先生最早提出后,后代大家都进行了自己的体会与诠释。现在我将自己的一些体会写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一、关于知行合一的内涵
1、知行合一,绝不仅仅是“理论联系实践”这么简单。我认为“理论联系实践”是知行合一的最低要求和标准。
2、知行合一,绝不是功利主义,也不是现在所谓的“成功学”观点。功利主义已走向歧途,成功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皮毛。
3、所以,我以为知行合一至少包括以下内涵:
   (1)“道”的目标:一切知行,皆以求得“顺应时代要求、谋求众生福利”为世间道,从而达到恒久认可的“道”。道之涵义,玄之又玄,在我看来,有认可之道、有非可之道,又可分为一时之道、恒久之道,我不敢多言,请自问自己认可的最好的道德目标是什么?
   (2)“德”的规范:一切知行,皆以“合道认可”为规范,纵使偶尔有一时不为世人所认可的认知和行为,但所知行必将造福众生、后人,终将获得后人尊重。例如:明末袁崇焕虽然知行稍嫌苛刻,但是对于明朝忠贞、战术精湛,最终被认为一代名将。
   (3)“功”的标准:一切知行,皆以“功利众生、功在千秋”为圭臬,必须有利于他人。当然,受限于历史因素和阶级利益取向,惠于一方很可能要损一方,但是只要从整体利益最大化、社会利益最大化角度把握,就会找到知行“成功”的标准。这方面,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看西方福利经济学的经典理论。
   (4)“持”的要求:一切知行,皆以“道德为总纲,惠于人为标准”,持续认识客观事物与主观心理的规律,持续身体力行,逐步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获得大成。这也许就是程颐夫子所说的“日格一物”的过程。
   (5)“变”的方法:一切知行,皆以“变则通、通则功”的思想为指导,在守住上述目的、规范、标准和要求的基础上,具体分析环境和条件,灵活采用适当方法,解决问题。在行中加深知的认识,再用更精湛的知,来提升行的效率和效益。
    综上5条所述,我认为“知行合一”就是:守住“道”“德”底线,在保证大众的利益下,统一理论与实践。
二、如何达到“知行合一”?
    纵观孔子、孟子、王守仁等先辈,再结合他们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生存环境,我发现几条相同之处,可能能为“知行合一”的修行提供一些参考。
   1、仁心和勇心,要合乎当时道德的“正统”。无论是孔子的克己复礼、孟子的浩然正气、王守仁先生的知行合一,都符合他们世代的正统。当然,所谓正统的取向,是在当时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当时社会意识矛盾)中凸显出来的,孔子提倡克己复礼,是要用周礼平息社会纷乱;孟子的浩然正气,是要用读书人的忠贞锻造社会的公平;王守仁先生的忠君爱国,是要维持当时社会的最稳定状态。
    所以,我认为“知行合一”的首要条件,是要勇于同社会阴暗面作斗争,要发维护大众利益正统的仁心和勇心。
   2、忍心和韧心,要学会在逆境中的“不放弃”。君子之忍,屈于大道;小人之忍,源于己利。同时,要发韧心,要知道韧心是“君子大忍心”的常态。阳明先生也是在不得志之时,坚持追求大道的理想,忍常人不能忍,持续忍,终于面对万壑青山,豁然开朗,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道理。
   综上两条,我认为修炼“知行合一”的方法,可以从“坚持理想、持续努力”角度出发,灵活采用有底线的生活态度和方法,让自己尽快成为“明理之人”,那就离“知行合一”不远了。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稍综合了近几年的一些感悟。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不当之处,敬请众位大家斧正。

什么是知行合一

4.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只有树立明确目标且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行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一方面,我们要用实践来检验自己是否正确,以便及时修改;另一方面,“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只有实践了,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做事方法,更好地提高自身修养。

5. 什么是知行合一

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什么是知行合一

6. 什么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追求事业完美无缺。“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白话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扩展资料知行合一提出背景: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7. 什么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zhī xíng hé yī
ㄓㄧ ㄒㄧㄥˊ ㄏㄜˊ ㄧ
zhī xíng hé yīㄓ ㄒㄧㄥˊ ㄏㄜˊ ㄧ
明朝王守仁所倡的学说。指知与行是一事而非两截,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知而不行,仍是未知。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什么是知行合一?

8.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