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实验室认证认可的唯一标准是

2024-05-11 22:07

1. 生物安全实验室认证认可的唯一标准是

法律分析:生物安全实验室认证认可的唯一标准是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本标准规定了对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生物实验室,是进行与生物科相关的实验的场所。随着对质量控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恒温恒湿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一般学校里都会有生物实验室,医院的验血实验室也是生物安全实验室。通常进到生物实验室里都是为了学习和研究,而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而进行分级,一共分为四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事下列活动,适用本法:(一)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四)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管理;(五)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六)应对微生物耐药;(七)防范生物恐怖袭击与防御生物武器威胁;(八)其他与生物安全相关的活动。

生物安全实验室认证认可的唯一标准是

2. 生物安全负责人应具备怎样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有专门的实验室安全培训涉及到这一块吗?

生物安全负责人责任重大,必须要掌握专业的安全知识,下面大概列举一些出来:
1、在临床和研究性实验室进行工作所需掌握的主要法规;国家职业卫生和安全法规;实验室所在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工会的地位。
2、编写操作指南、实验室卫生安全手册;实验室所在单位关于目的和安全制度的声明;安全计划的实施;生物安全负责人和生物安全委员会的责任。
3、事故和意外事故的报告:常规和紧急情况下的报告机制和渠道。
4、应急措施;事故、溢出等处理方案的制定。
5、医学监护;成员建档;免疫和疾病记录;怀疑发生实验室感染时的措施。
6、实验室成员中那些会导致行为异常和后续危害的问题。
7、实验室和动物设施遭受故意破坏;安全制度。
8、实验室事故:接种、溢出、破损;与仪器设备相关的危害:离心机、匀浆器。吸管;微生物学操作。
9、气溶胶:如何释放(与仪器设备和操作技术有关的);有关的危害;采用裂隙式和级联瀑布式(cascade)采样器进行检测;HEPA过滤器的原理和和操作方法。
10、实验室成员个人卫生和防护服使用中的监督和指导。
11、生物安全柜:分类、局限性和使用选择;安装和测试(生物学方法,化学烟雾法);使用者操作。
12、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测试;压力梯度;气流控制;洁净空气室。
13、消毒和灭菌的原则和应用;细菌灭活的动力学;高压灭菌器及其管理;热电偶和指示剂(化学和生物学的)的使用。
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的内容,完整的知识未名雷蒙特有这方面的培训。建议生物安全委员会的人员都要掌握。每个实验室人员都应该重视实验室安全,如果确实需要学习的话建议找专业的机构进行系统的培训

3. 实验室所在的机构应设立什么负责咨询指导评估监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事宜

实验室所在的机构应设立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咨询指导评估监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事宜。

生物安全相关概念:
1. 生物因子(bio-agents):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物质,或来源于活生物的物质,包括生物体本身。
2. 微生物(microbes,microorganisms):微生物是指活的生物因子,包括能够复制或基因物质传递的细胞或非细胞的微小生物实体,其中包括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主要指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病毒和某些寄生虫。
3. 病原体(pathogens):病原体是能致病的生物因子,包括能够引发人和动物、植物传染病的生物因子,主要指致病微生物。
按危害程度分为四类:
(1)一类病原微生物:
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临床表现起病迅速,病程短,病情严重,病死率高,通常导致个体死亡,或者痊愈之后有严重的后遗症。这类疾病可能传播的途径多,传播速度快,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十分普遍,或者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这类病原体的实验室操作应该在BSL-3级或者以上级别的实验室进行。

(2)二类病原微生物: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临床表现起病迅速,病程短,病情严重,病死率高,通常导致个体死亡,或者痊愈之后有严重的后遗症。这类疾病传播速度比第一类要慢,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比较普遍,也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是流行的范围没有第一类广泛,病死率可能比第一类要低。这类病原体的实验室操作应该在BSL-3级进行。
(3)三类病原微生物:
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临床表现起病较快或者潜伏期比较长,起病之后病情不严重,病死率低,一般不导致个体死亡。这类疾病可能传播的途径多,传播速度慢,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仅仅在局部流行,有药物可以使用。这类病原体的实验室操作应该在BSL-2实验室进行。
(4)  四类病原微生物:
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一般情况下,这类病原体不会引起个体和群体的感染,个体感染后可能出现临床症状,也可能出现隐性感染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起病后症状较轻,有治疗的药物使用,经过治疗后可以痊愈,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这类疾病可能传播的途径有限,人群普遍具有抵抗力。这类病原体的实验室操作在BSL-1级实验室进行。

实验室所在的机构应设立什么负责咨询指导评估监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事宜

4. 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什么场所

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什么场所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答案:一级、二级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一条 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本条例所称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第三条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主管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实验室生物安全就是在实验室用生物做实验时为确保安全经遵守的规则。微生物的致病性是影响生物危害评估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感染性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分类为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和确立对待定病原体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奠定了基础。一般地,危害度等级高的微生物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较高。但是,即便是对于同一种微生物,不同的实验操作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是不同的。所以在确定适当的生物安全水平时,除考虑病原体的危害度等级以外,还应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归入危险度二级的微生物,进行操作处理时通常需要在BSL-2条件下进行。然而,如果特定实验可能产生高浓度的气溶胶时,在BSL-3条件下进行操作则更为恰当。又如,危害度二级的高只病性禽流感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培养时要求在BSL-3防护水平实验室进行操作,而对于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则仅要求在BSL-2防护水平实验室进行操作。生物危害评估也可能在相关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这时按照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中的要求应谨慎地采取一些较为保守的标本处理方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

5. 生物实验室属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吗?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病原微生物、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材料或寄生虫时,为确保实验对象不对人和动物造成生物伤害,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在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的设计与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守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所采取的综合防护措施。
随着对质量控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恒温恒湿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一般学校里都会有生物实验室,医院的验血实验室也是生物安全实验室。通常进到生物实验室里都是为了学习和研究,而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而进行分级,一共分为四级。



扩展资料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得小于-30Pa,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得小于-50Pa。
对于饲养动物的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实验室,其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得小于-50Pa;动物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60Pa。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参数应符合GB14925-2001《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的有关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物安全实验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生物实验室属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吗?

6. 什么是实验室生物安全

广义上,实验室生物安全包括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实验室内其他人员的安全、对环境的安全和对实验动物的安全几个方面。其中对环境的安全影响最广泛,实验室内生物安全问题容易产生突发性传染病事件,这种突发性传染病事件在100多年来时有发生。1886年,科霍发表的霍乱病实验室感染报告可能是最早的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报告;而2007年3月,我国某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工作人员发生的1例流行性出血热事件则是本书完稿前最新的事件;2003年以来相继在新加坡、中国台湾和北京发生的实验室SARS冠状病毒泄漏事件,可能是近10年来影响最为严重的生物安全实例。临床检验和卫生防疫人员一般是在未知病原体的条件下工作,经常处于感染烈性传染病的风险之中;在医院,院内感染事件时有发生,我国有的医院院内感染率达到5%;交通运输过程中化学毒物泄漏事件和实验室中化学毒物对环境的污染时有发生;基因释放及其遗传毒性则可能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最大隐患。

7. 实验室生物安全违规情况有哪些

  实验室环境、安全、劳动保护管理规章制度
  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及学生实习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各类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美化环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劳动保障”的思想,切实重视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劳动保障,安全工作。实验室必须按“四防”(防火、防盗、防破坏、防事故)要求,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和各种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按章操作,每次实验前必须向学生宣传讲解有关安全及劳动保障和操作事项。认真落实消防措施,切实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无阻。实验完毕后负责人员应检查电器线路、通风设施,整理好设备,发现破损或故障须及时维修或报告,下班前必须切断所有电源,关好门窗。节假日前,实验室人员会同实验室主任检查实验室安全工作,关窗、封门,并做好记录。假期值班人员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和报告。每个实验工作者必须认真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包括学生)。凡因保管不当、违章操作、工作失职导致发生火灾、事故、被盗而造成损失的,将追究主要安全责任人和当事人的责任,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罚款、行政和刑事处分。
  为保证实验环境卫生,消防安全,劳动保障,特制定规定如下:
  一、保证实验室、办公室及其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清洁和环境优美,公共场所由清洁工每天清扫后,将垃圾送到指定地点。
  二、实验室各房间实行卫生包干制,卫生包干负责人应定期对所包干房间进行一次全面清扫,全室定期进行统一大扫除。
  三、为保证实验室有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每天开出实验时由任课老师负责督促上实验课学生清扫整理。每批实验的学生必须有专门的卫生安全协调员。(强调培养学生的安全与环境的意识)
  四、实验教学中心领导应经常监督检查实验工作人员和清洁工对所管办公室、实验室及相关范围进行清扫。
  五、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由实验中心主任,实验室主任全面负责,另中心设一名安全员协助搞好安全,消防工作。
  六、实验室不准吸烟、不准乱丢废物。仪器设备安置合理,摆放整齐。
  七、人人应做到安全、合理使用仪器设施,使用完毕应关断电源。如发现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
  八、实验教师应在上课前巡查本室情况,有问题应及时处理解决。下班前应对本室的门、窗、水、电等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方能离开实验室。
  九、实验教师及实验工作者必须切实做好实验前的劳动保障工作,同时必须在每次的实验前,向学生宣传和讲解有关安全和劳动保障的事项。
  十、实验中心每月第一星期的周二下午组织进行环境卫生,劳动保障,安全大检查,指出存在问题,登记检查情况,定期进行阶段讲评。检查情况列入学期考评指标。
  十一、以上各项由室主任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改正。
  采纳我把赞同1

实验室生物安全违规情况有哪些

8. 普通化验室能算生物安全实验室吗

走近科学:走进生物安全防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