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钱币怎么换算?

2024-05-05 19:11

1. 古代钱币怎么换算?

1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古代钱币怎么换算?

2. 古代货币单位怎么换算?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3. 古代的钱币的换算

历史学者曾提出一个约略的公式: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除非是战乱,这个公式在清朝末年以前,大致是通用的。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通过中国古代各朝大米相对于银子的价格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例如,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中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约合人民币660元。综合历史学者的研究,古代银子与今天人民币的对应关系是: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
明朝中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600—800元;
北宋朝中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
盛唐时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2000—4000元。
 从这可以看出,银子越来越不值钱了。
反映出,整个社会的通货膨胀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古代的钱币的换算

4. 古代的钱币是怎么换算的?

正常情况下,一两黄金约可兑换八至十一两白银;一两白银大约可换到一千至一千五百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一贯钱或一吊钱就是一千文。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扩展资料: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参考资料:古代货币(古代交易工具)_百度百科

5. 古代的钱币是怎么换算的?

你好,正常情况下,一两黄金约可兑换八至十一两白银,一两白银大约可换到一千至一千五百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一贯钱或一吊钱就是一千文。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摘要】
古代的钱币是怎么换算的?【提问】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回答】
你好
【提问】
你好,正常情况下,一两黄金约可兑换八至十一两白银,一两白银大约可换到一千至一千五百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一贯钱或一吊钱就是一千文。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回答】

你好,你的这枚古币时间久远,若要知道它的具体价值,需要专家当面鉴定,需要看它的材质自己保存状态,才可以进行估价。【回答】
根据最新的市场行情,价格应该不会少于4万元【回答】
但具体情况,还需要鉴定【回答】

古代的钱币是怎么换算的?

6. 古时候的货币的单位是怎么换算的?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金子、银子、贯、吊、串、钱、文.....
 
   解析: 
  
 我们常常看到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我也很想知道,于是到网上查了一下,得出了初步的答案。不过,这里声明,笔者不是学历史的,只是利用从网上查到的讲历史的文章,做一个大致的推算,获得一个感性认识罢了。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 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 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 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 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 *** 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 ,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 
 
 北洋 *** 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 *** 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 *** 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 *** 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 *** 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

7. 古代的钱币是怎么换算的?

你好,正常情况下,一两黄金约可兑换八至十一两白银;一两白银大约可换到一千至一千五百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一贯钱或一吊钱就是一千文。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摘要】
古代的钱币是怎么换算的?【提问】
你好,正常情况下,一两黄金约可兑换八至十一两白银;一两白银大约可换到一千至一千五百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一贯钱或一吊钱就是一千文。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回答】
让你看看
【提问】
?【回答】
古代铜钱。【提问】
回信息呀【提问】
古代铜钱就是一两白银可以换1000~1500吨铜钱吗?【回答】

古代的钱币是怎么换算的?

8. 古代钱币单位

单位为“朋”,每拾枚币为“一朋”。
公元前21世纪--前2世纪,主要使用于中原地区,后逐步被金属货币取代,单位为“朋”,每拾枚币为“一朋”。在先秦时期贝同时具有币和饰的双重作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直到明末清初还使用贝作为货币,称为“ba (左右结构,左为‘贝’,右为‘巴’)”。
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或称“置样五铢”。钱文“五铢”二字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面无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钱背肉好均有廓。隋五铢是我国“铢两钱制”的终结。

扩展资料:

古代钱币鉴定常识:
1、看铜色
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分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

2、认锈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传世品也因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暗铜色。
出土的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入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而伪造锈色则在钱币表面,称做“浮锈”或“粉状锈”,比较轻浮,容易脱落,往往经碱水一煮,做上的假锈便迅速消失。

3、看铭文
中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否为同时代的钱币。
鉴定一枚钱币书体对不对,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特点;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种的特点。如:“益化”圜钱虽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时有齐文字的特征,不同于同时期其他各国之圜钱文字;发现有东周、西周的圜钱,若其钱文是小篆书写,显然是伪品无疑。

4、听声
许多钱币学家和收藏家喜欢用听声音的办法鉴定古钱。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喑哑。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基本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清脆、响亮。

5、辨铸造方法
中国古代铸币的铸造,大概经过了子范(土、石、铜)、母范(砖、铜)、翻砂等几个发展阶段。无论是真钱还是伪品的各种铸造方法,都会在钱币上留下相应的痕迹。这些痕迹就是鉴定钱币真伪的有力依据。

6、闻味
伪品钱币多是用化学物质来伪造装饰,往往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化学怪味,而真品钱币则没有这种怪味。

7、观版别
从版别上辨别古钱最主要的办法是除了多看钱谱之外,必须要多接触实物,以熟悉各个朝代的钱币真品。不但要注意珍稀品,更要注意大量的普通品种。
因为这些普通品很少伪品。如战国时期刀币形制特殊,造伪者只好用真品翻砂制造赝品,其破绽在于翻砂铸造后的钱币偏小,较为厚重,文字肤浅,铜质粗糙,锈色不对且易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