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省亲回宫时,为何叮嘱贾府要节省呢?暗示着什么呢?

2024-05-17 13:25

1. 元春省亲回宫时,为何叮嘱贾府要节省呢?暗示着什么呢?

《红楼梦》中,秦可卿葬礼和元妃省亲是贾府的两件大事,秦可卿葬礼,京都王公贵族熙熙攘攘、彩棚高搭、设席张诞前来路祭,送葬路上纵眼望去乌压压一片银色,人山人海令人叹为观止。




至元妃省亲,则花团锦簇、红飞翠舞。贾府此前已在“八公”之中,与史王薛三大家族并称:“四大家族”,名满天下,元春此番封妃,令贾府在原有基础上更添一层皇亲国戚,可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可是细读元妃省亲,却有不少令人疑惑的地方,比如元春省亲的时间为何是夜里?元妃为何不在贾府休息非要凌晨回宫?元春为何省亲全程都在哭泣和闷闷不乐?这些细节都透露着诡异,我们这里不妨深究一下缘故。
元妃为何晚上省亲?
元妃省亲是在元宵节,当天五鼓时分贾母等有爵位的便起来按品大妆,在贾府大门在站立等候,贾政等人则在西街外等候。站了半天,太监才来报:
“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太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戍初才起身呢。”
由此可见,元宵当日,元春的行程是被安排好的,首先须吃过晚饭,饭毕拜佛,过后还得去太明宫看灯,经请旨后,方能动身往贾府,这么操作下来,起码也是晚上七点了。旧时,人们行事皆讲究个吉利,凡要做些重要的事情会先占卜算卦,大致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小至动土移床。皇宫里的钦天监就专门负责占卜预测之事。妃子省亲这种大事自然会先做好时辰安排,何时各地做何事,有条不紊,一丝不乱方是王道,一来图个吉利,二来也彰显皇家之威严。




元妃为何不留宿贾府?
《红楼梦》的故事背景是清朝,而在清朝,从未有过妃子省亲的例子,便是慈禧后来回家省亲也是后话了,而且慈禧不过白天回家,几个时辰便回宫了。清朝对于宫中秀女有明确的制度规定,
《清宫史·宫规》中规定:“凡秀女入宫,有名号且父母年老者,特旨许会亲,一年或数月,许本生父母入宫,其余亲戚不准入宫”
由此可知,秀女想要父母入宫探望,是需要有品级而且父母衰老者,至于妃子省亲,是异想天开,这一制度自然是考虑到皇室龙脉的正统问题。所以谈到元妃要回家省亲,凤姐都要惊呼:“可见当今的隆恩。历来听书看戏,古时从未有的。”
所以元妃被准许回家省亲已是隆恩圣眷了,元妃岂能得寸进尺?
而对于作者来说,安排元妃的晚上省亲,还有更深刻的意味。
首先是元妃省亲是贾府回光返照之像,元妃夜里省亲,即便大观园盖得再富丽堂皇、雕栏玉彻也观赏不到,这种感觉就像贾府目前的情况,雾里看花但当局者迷。
其次,元春是不受宠的,元春入宫至封妃,大抵也有六七年,而且封妃极其突然,毫无征兆,可见皇帝对这个妃子并不喜爱,至于元春为何封妃,此前我们多次提及,乃秦可卿葬礼造成的压力所致,皇帝是不得已做出的安抚工作。故而元春省亲时,一时顾左右而言他,一时哭泣不语,短短七个小时哭泣六次,临走前更对家人各种劝告教诲,俨然死别。




再次,元春回宫时间暗示其死亡时间。
在第五回元春的红楼梦曲《恨无常》有写道:“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此句可知元春死于夜里,而且死前毫无征兆,乃深夜暴亡,此时她才反应过来,要像父母托梦,劝告他们及时退步抽身。
元春从晚上七点省亲,到丑时二刻便起驾回宫。这其中含有什么奥妙?很巧的,在第五十四回贾府元宵夜宴,王熙凤讲了两个笑话,一个是聋子放炮仗的,另一个则是一大家子过年的,这两个笑话都预示贾府最终都要“散了”,最后,王熙凤说了一句:
“外头已经四更,依我说,老祖宗也乏了,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
随后大家开始放炮仗烟火,看完方散了。




早在第二十二回,元春做的一个灯谜便是炮仗,“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此乃元春谶语,元春就像那炮仗,封妃时璀璨一刻,惊天动地,不想却是一瞬即逝罢了。王熙凤的玩笑话中,点出四更天放炮仗,大家也散了。而元春省亲回宫的丑时,正是四更天,冥冥中不正是暗示,元春最终像那炮仗一样,在四更天、丑时化为灰烬吗?而倚靠元春得势的贾府,在失去靠山后,不也就“树倒猢狲散”了吗?
所以,元春的结局,早在她归省时,便已经被写好了。

元春省亲回宫时,为何叮嘱贾府要节省呢?暗示着什么呢?

2. 元春不知道贾府财政巨大亏空吗,为什么她还同意省亲?

在红楼梦里面最辉宏观的场景就是袁飞醒清的时候,其实很多人都会有疑问,那个时候贾府其实财政已经巨大亏空了,但是我觉得袁春他本人却并不知道这个事实,而他同意辛勤也是有原因的。
一、皇家的恩典第一就是因为省亲是元春被晋封为贤德妃的恩典。元春之前被送进宫里已经很多年了,但是都是默默无闻的,所以贾府对她的关注也并不是很大,一直到她被晋封为贤德妃之后,贾府才以他为荣。所以元春在被晋封为德妃之后,皇上为显天家风范赐给贾府的恩典,以示天家对贾府和德妃的恩宠。

二、思念家人第二就是因为思念家人。元春少年就被送入宫中,一直到被封为德妃已经很多年过去了,她和家里面的人几乎很少见面,由省亲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元春其实是非常思念她的母亲和她的祖母以及父亲。可是却因为入宫的原因,多年不曾与他们见面,只能将思念之情压在心底。正好可以借着这次省亲的机会和家人见上一面,以解自己的相思之情。

三、给贾府造势第二就是给贾府造势。贾府虽然被称为四大家族之一,但是它的财政方面已经外空中干了,而且贾府的人尤为好面子。贾元春被加封为德妃这一件事情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情,所以当贾元春宣告省亲的时候,贾府的人其实是非常高兴的,因为这不仅可以给贾府造势,更加可以让贾府提高他们在四大家族的地位。所以元春省亲是势在必得的事情。
其实我觉得元春在省亲之后应该是知道了贾府财政亏空的,所以她经常会借口赏赐贾府一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并没有解决贾府财政的根本性问题,以至于贾府最后逐渐没落。

3. 贾府一年的元宵节元春没有省亲,为何众人却异常开心?

因为大家都自得其乐,不会拘束,因此都特别开心。红楼梦中记载了贾府几次的元宵节,最为盛大的一次是元春省亲。当时的元春被封为了娘娘,皇帝恩准她回家看看。很多人觉得这样的恩赐,贾府每个人应该都开开心心的才对。不然,贾府一家觉得很荣幸,同时还觉得很敬畏。因为一旦做错了就是犯罪,生怕给元春招惹麻烦。

在这样的拘禁的氛围下,每个人提起了万分精神,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过节的事情。而第二年的元宵节里,元春没有省亲(元春估计是一个人孤单在宫中过节)。贾府上下倒是过得自在开心。因为这一年的元宵节,大家都很快乐,不受束缚。
首先是主子们玩得开心。我们知道贾府是世家贵族,平常的一言一行都需要符合规矩。而元宵节里,贾母留下了年轻的孙子孙女们和一些媳妇们,贾赦、贾政、贾珍等人则没有打扰贾母的兴致,尽孝后便各自去找乐子了。而留下了的年轻人没有了长辈、丈夫的拘束,就像一群姐妹一样,玩闹起来。

其次,气氛融洽。王熙凤和尤氏两人互相打趣,炒热气氛。贾母安排的戏班和说书女先生,则给这一次的聚会增加趣味。贾母原本兴致就很高,大家也没有冷场,到处其乐融融。这时,贾母等人没有了贾府的尊卑等级,而像是真正的一家人。

最后,欢喜的人欢喜,悲伤的人哀思。当然丫头还是要在主子面前侍奉的,而袭人、鸳鸯因为母亲这一年去世,贾母还特意叫她们不用在跟前伺候。这两人都有着丧母的悲哀,不用在欢喜的场合强颜欢笑,而另一个人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也能很好地帮助自己吐露哀伤。
总的来说,这一年的元宵节大家没有了拘束,聚在一起非常开心、自在,因此比起元春省亲时的规矩谨慎,当然是更加快乐的。

贾府一年的元宵节元春没有省亲,为何众人却异常开心?

4. 同为贾府女儿,元春省亲风光隆重,迎春回家为何默默无闻?

在《红楼梦》中元春和迎春是所有女孩子中最先出嫁的两个,元春很小的时候入宫做女史,后来还封为风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迎春被嫁给了“中山狼”孙绍祖,孙家和贾府只是有关很浅的交往,孙家是不如贾家的。
女孩出嫁后到了一定的时间就能回家省亲,可是同为贾府的女儿,元春和迎春两个人回家省亲的状况却完全不同,元春省亲风光龙中藕官,但是迎春回家却默默无闻,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元春成了贵妃,她为贾府带了荣耀她回家自然风光


元春回家之所以会如此风光,其实有很多背后的原因。元春身为宫中嫔妃她本来是没有机会出宫的,可是因为皇家洪恩浩荡所以元春才得以回家省亲,所以迎接元春回家就是贾府荣耀的事。
元春成为贵妃她给贾府带来的不只是惊喜很有很多的荣耀,甚至是然让贾府重新焕发了生机,所以贾府对待元春非常的重视,仅仅只是为了迎接她回家就倾贾府全力修建了奢华无比的大观园。



贾府送元春入宫就是为了贾府的未来着想,但是元春在宫中一直都咩有起色,贾府甚至都不在对元春有任何的指望,所以当元春突然封妃的时候贾府都没有人预料到,甚至是贾政进宫去听消息众人都提心吊胆的,知道元春封妃这件事确定了才高兴起来。
第二,迎春无人在乎,她回家省亲众人只是例行公事


迎春自然是没有办法同元春相比的,元春回贾府省亲相当于是皇家降恩贾府,可是迎春回家只不过是贾府很小的一件事情罢了,甚至都不能当作贾府重要的事,如果不是迎春奶奶的恳求恐怕王夫人都不太在意何时接迎春回家省亲。
迎春在贾府本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她的父亲贾赦和嫡母邢夫人没有一个人把她放在心上,正如“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谁都不在意她,于是迎春不仅孙家不是家,而且连贾府这个家都留不住了。



迎春并没有嫁得很好,也不会给贾府带来什么利益,所以贾府里几乎没有人在意迎春是否回家。
迎春回到贾府也是默默无闻的状态,除了宝玉和姊妹能够体谅她的为难,给予劝解之外其他的事都做不了,迎春嫁给孙绍祖受尽了身心的双重折磨,可是贾府却无一人愿意为她做主,迎春在贾府一点地位都没有,迎春省亲的冷清也在情理之中了。
第三,元春和迎春都是贾府的牺牲品,无论风光还是冷落都很悲凉


看着元春回家省情的盛大和元春回家的寂寥,她们不管风光还是冷落,细细想来都充斥着一种悲凉,因为她们二人回家都在哭。
元春好不容易回家可是只能待上短短的几个小时就要离开,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元春就哭了6次,最后离开也是带着眼泪回宫。元春此次的话不多,可是她把皇宫比作“见不得人的去处”,就知道她在贾府过得不开心了。



迎春刚回家什么都不敢做,等到孙府的人回去后,她就对着王夫人在哭诉。过去迎春不管受了多大的委屈都不会向谁说或者哭,可是这一次迎春忍不住了,她哭了好久好久,这是因为她受到很多的委屈,她再内心坚强也始终憋不住了。
宝玉内心一直都一个期盼,就是女孩子们都不要长大,她们也就不用用嫁人,不用被生活伤害也不会变成另外的样子,可是生活从来都会停住,也不会正如宝玉所想的那样美好。
元春入宫是为了贾府,迎春嫁给孙绍祖是贾赦挑人不当,她们两个人生活都过得很不快乐,她们都是贾府的婚姻里的牺牲品,她们的故事里充斥着的悲伤和难过。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5. 贾元春省亲的时候,都做了哪些事情?

1、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其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掌管王后的礼职,充任女史。不久封为凤藻宫尚书。
2、加封贤德妃,身份更加尊贵,贾府也因此得到荫蔽。
元春封妃的消息传到贾府时,合府上下无人不欢欣雀跃、一时言笑鼎沸不绝。不久,贾家便大动土木建起省亲别墅,就为元春省亲做准备。可是,这斥巨资、耗了一年多时间建造的省亲别墅,元春不过游幸了短短留个小时。
而且按照规矩元春游幸过后就得将园子封锁起来,真真无异于哀梨蒸食、焚琴煮鹤。而令人不解的元春在这短短六小时的省亲过程,竟然哭泣了五次,这于红飞翠舞、笙歌鼎沸的场景中甚为诡异。
3、元妃省亲 书中花了很大笔墨的描写,写尽贾府的奢华无度流金淌银,虽然如此,元春却称她居住的皇宫是一个见不得人的去处,可见她在帝皇之家既受极权的管辖也无丝毫人身自由的难以言状的辛酸。 
4、清虚观打醮 这场戏主要描写元春送与宝钗及宝玉同样的礼,以此来表明她的立场是与王夫人一样,赞同金玉良缘的。 
5、元春之死 据现行通行本而言元春是暴病而亡,靠山的倒塌导致贾府被抄。

扩展资料:
元春之死
元春之死不仅标志着四大家族所代表的那一派在政治上的失势,敲响了贾家败亡的丧钟,而且她自己也完全是封建统治阶级宫闱内部互相倾轧的牺牲品。
这样,声称“毫不干涉时世”的曹雪芹,就大胆地揭开了政治帷幕的一角,让人们从一个封建家庭的盛衰遭遇,看到了它背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势力之间不择手段地争权夺利的肮脏勾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元春
百度百科—元妃省亲

贾元春省亲的时候,都做了哪些事情?

6. 贾元春省亲背后有何用意?对贾府有何影响-趣历史网

 贾元春省亲背后有何用意?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元妃省亲的全过程不过三五个时辰,但为了这半天不到的省亲,贾府大兴土木、全家上下劳心费神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准备。有观点说,这是贾府的中兴,也是贾府最鼎盛的巅峰。曹雪芹为这个盛大的场面写了两句诗: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可是结合小说前后语境,贾元春的这场省亲总有那么一些令人不解之处,从现实效果来看,元春高高在上的贵妃之位,却对家族振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倒是因为贾府和皇家扯上了这层关系,如同戴上了枷锁,从此万事身不由己地一路惯性走向死亡。元春的封妃和省亲,倒是给家族直接和间接带来了三大后果:
  一是经济上,令本已萧瑟的贾府,陷入更深重的经济危机中去。
  《红楼梦》开篇不久,通过冷子兴之口,读者知道,四大家族已经过了最鼎盛时期,不复往日辐辏时光萧疏了,贾府不过是剩下的一个空架子,内囊早上来了,就是入不敷出,吃老本了。内囊上来的贾府,真正需要做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做好家族子弟的教育工作,为家族可以后继有人,重振家业;二是开源节流,消减经济赤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元春封妃和允许回家省亲的喜讯不期而至,,前提是家里有关防驻跸之所,说白了,如果能为贵妃建造一所行宫,才算是具备了迎接省亲的基本条件。贾府在得到这样的讯息后,一丝丝都没有考虑和权衡,立刻着手丈量土地,大兴土木了,为皇家的这个恩典捧场到底,准备迎接贵妃娘娘省亲了。
  这么大的阵仗到底需要多少钱,虽然没有讲明白,但小说给出了两项小的方面的支出:一是去江南买小戏子聘教习置办家伙一共支出了三万两银子,还有一项是置办珠帘幔帐、灯烛花火支出了两万两。这两项着实不算第一紧要,尚且要花费这么多,整个建设包括接待过程花了多少钱,读者自行脑补估算就是。屏山个人认为差不多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了。

  二是经济危机下,家族矛盾提前激化,过早摊牌,一盘散沙的状态提前了。
  元春省亲结束,贾府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歌舞升平的日子,这可以看作是元春省亲和皇亲国戚光环效应的延续。直到五十四回贾蓉对元春省亲对荣国府经济的影响做出了评价:“……这二年哪一年不多赔出些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贾珍接了一句:“黄柏木做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元春省亲掏空了荣国府的银库。因为根本经不起再一次省亲了,要知道,果真要再一次省亲,是不需要土木这样的建设了。可见的确是穷了。
  其实,秦可卿在临死前,早就将利弊分析的透彻,也早就给出了警示。可惜,秦可卿的话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秦可卿不放心贾家身后事,临终告慰托付凤姐道:“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秦可卿所指就是元春省亲。她很清楚,这富贵和荣耀不过瞬息而逝,家族真正需要做的是开源节流和教养子弟,这才是常保永全之计。
  无论是秦可卿的谆谆告慰,还是年年累积的经济赤字,并没有引起家族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更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行动,荣国府上下,仍旧是安富尊荣,醉生梦死,林黛玉曾经对宝玉说自己曾算过一笔账,家里出的多,进的少,这样下去早晚后手不接。而宝玉的回答则是,管它怎么后手不接,也少不了咱们两个的。整个贾府,真正用心考虑经济问题的,只有王熙凤和贾探春,只是,在那个男权主宰的社会,女眷左右不了任何的家族大事,更左右不了走向。
  经济压力下,本就在传承问题上不合礼法的荣国府大房和二房,矛盾提前激化,鸳鸯抗婚、抄检大观园、小厨房风波等都是这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探春就曾痛心地说:一个家族,外人一时是杀不尽的,若要败得快,自杀自灭才能一败涂地。

  三是衰落了的贾府,本该励精图治,低调发展实力以谋求家族的二次振兴,而元春省亲则完全使得贾府大秀肌肉,外强中干之下,只能为自己引来无妄之灾。
  贾府的矛盾还未暴露时,秦可卿就深悉家族危机的根本,而且她还有切实可行的举措。只可惜秦可卿早早地死了。家族中再也没有一个人能提出并有效履行家族振兴之路。不但没有,贾府里的一干酒囊饭袋们还因为家族里出了一位贵妃娘娘,大秀肌肉,内囊空空的贾府不得不忍着痛,硬撑着面子。小说好几处的细节都能反映出荣国府苦不堪言的现状:
  1、贾母八十大寿之后,贾府连日常开支的维持都出现了困难,于是出现了贾琏找鸳鸯借当之事。
  2、贾府74回的中秋节,银库里支不出钱来,是王熙凤当了自己的首饰才支应过去。
  3、邢夫人以知道了贾琏借当之事,趁机敲诈了贾琏200两银子。同样,这是王熙凤当掉自己的首饰才堵住了邢夫人的嘴。
  4、宫里的太监们一拨又一拨地找贾府借银子,开口一二百两算是仁慈了,周太监开口就是一千两。贾府不敢得罪这些人,贾琏愁到不行,忍不住感叹:“这一起外祟何时才是个头啊!”这又怪谁呢?荣国府一向是面子至上,大秀肌肉只能为自己引来灾祸。

  分析到这里,屏山不禁想到:皇家或者说皇帝,她让妃嫔们回家省亲,真的是体恤这些进宫女子和家人骨肉分离之痛吗?到底是皇恩浩荡还是帝王的阴谋呢?屏山是倾向于后者的。《红楼梦》出现了五位王爷,东西南北四王均出现在了秦可卿丧礼上,可见是和四大家族同一阵营的,小说这里也曾出现了“四王八公”这样的字眼。这些都是跟随先帝打得天下的旧臣功臣。可是,他们都是被边缘化了,朝廷里如日中天的是忠顺亲王、仇都尉等一派,而忠顺府唯一的一次和贾府打交道,是因为蒋玉菡这个戏子和贾宝玉结交,忠顺府对贾府的发难,将贾政吓了个半死。
  忠顺府敢对贵妃娘娘的娘家和父亲如此,可见忠顺王爷从心里看不上贾府,可见他对元妃不当一回事。这个细节足以证明,皇帝真正信任的是忠顺亲王为代表的新生派力量,对于旧势力,他更想做的,就是削减他们的实力,省亲,多么好的理由,不但赢得皇家仁爱体恤美名,掏空这些家族的实力才是真正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7. 送元春进宫这件事,究竟是不是贾府走错了这一步?

如果想要在朝堂之中安稳无恙,并拥有一定的地位,就少不了各因素的支持,进宫为妃也是维持地位的一种。《红楼梦》中贾府就选择了让元春进宫为妃,想要更长久的在朝堂上站稳脚跟。但是对于贾当初的这个决定,真的是正确的吗?元春入宫这么多年,究竟为贾府带来了什么?
首先我们先来看元春初入宫时的状态。我们都知道元春在初入宫时,是以女史的身份进入宫中,也许对于她刚入宫的情形只是一笔带过,但是这其中经历了多少困难险阻,并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说尽的。元春是孤身一人入宫,这就意味着在宫中无论发生什么,身边都没有人可以帮扶。



不仅如此,贾府的目标并不是女史,而是宫中之妃,所以也就代表在元春在做女史的这段时间,都是需要贾府帮其打通关系,并且元春也要步步小心,不能出错,才能保证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妃子。而这条通向妃子的女史路,元春走了十载。可想而知这十年里,元春更多的是借靠贾府的帮助,是完全帮不到贾府什么的。
再看元春好不容易从女史封为贵妃,原本到了这个地位,元春也应该是能够帮到贾府了,但是却先是消耗了贾府的一大笔财富,便是省亲。省亲时的花销用度就不说了,单是建造的大观园,可以说就要将贾府的老底掏空了。这次的用度,不知道是要有多少进账才能弥补,然而风光过后,贾府也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性的收益,没有钱财进账更没有封官加爵。



那么元春省亲之后回到宫中,又帮贾府做了些什么?似乎也没有。除了省亲之后的赏赐,曹雪芹并没有如何描写到元春成为贵妃后,贾府有了怎样的上升变化,反而一天天衰落倒是真的。甚至到了后来,不要说元春给贾府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是元春还未成为贵妃几年,就失宠,紧接着就是各个太监来打秋风。如此来看,元春进宫这一遭,当真如元春所说,那宫中就是不得见人的地方,不要说元春能帮到贾府什么,自己生存都很难,甚至可以说元春从入宫以后,一直到封妃省亲,都大大加快了贾府衰败的脚步。



但是这个责任都要怪在元春身上吗?那样未免太刻薄。一个千金小姐,原本可以在家中受尽疼爱,锦衣玉食,却要牺牲青春,耗费十年熬到贵妃,中间的艰辛困苦很难被人理解。然而贾府似乎将希望都放在了她的身上,自己却整日奢靡无度,不做正事,直到元春失宠贾府失利也没有醒悟过来。当初送元春进宫的决定无论对错,元春这步棋,其实都是被贾府自己折腾失败了。

送元春进宫这件事,究竟是不是贾府走错了这一步?

8. 临死前的元春曾告知贾府什么,后来衰落是因为没重视?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红楼梦》讲述的是贾府的兴盛衰败过程,是贾宝玉与一众女子的恩怨情仇。《红楼梦》以贾府的发展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兴盛与衰败的变化,诉说了世事变化的无常,因此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对于贾府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的人为贾元春,贾元春回家省亲的时候,可以说是贾府最为辉煌的时光。而在故事之中,贾元春必定是重要的线索,虽然她不是笔墨最多的人物,但是却是决定贾府命运的人物。当她辉煌的时候,贾府是最繁华的时候,当她走向死亡之后,贾府也走向了穷途末路。其实,在贾元春临终之前,曾经给贾府提了一个醒,但是他们没有重视,这才引来了家族的败落。


贾元春是贾政与王夫人的女儿,贾宝玉的同胞姐姐,因生于正月初一,而取名元春。贾元春的入宫,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家庭利益。可以说,她是家庭的牺牲品,也是家族的希望,只有她好了,贾府才能够过得好。
显然的,贾元春是个很有家族观念的人,因此一心为了家族的未来发展。比如当贾元春探亲回府的时候,关心的不是自己的辉煌,而是贾府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如此,贾元春省亲回家的时候,便感叹家中的奢靡,并在临走之前一直叮嘱道:“……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但是可惜的是,这样一个好的人,最终还是死在了宫廷亦或者是朝政的争斗上了。

贾元春在临终之前,最放心不下的也是贾府,因此在她的判曲中,有这样的说法:“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也就是说,贾元春在临终之前,对贾府中的人给出了警示和提醒。
在汉语之中“天伦”主要包括两个意思,一个是父子,兄弟和夫妻之间的关系,如天伦之乐。而另一个则是自然的意思,比如合乎天伦。而在贾元春的临终遗嘱中,便是后者,并告诉贾府众人,我们家族已经到了转变的时间的,应当有所收敛,早做打算,才能够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而贾元春的言语,与秦可卿对王熙凤的临终嘱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可惜的是,贾元春的话语,贾府中的人并没有领悟,也没有做出改变。因此在不久的将来,贾府逐渐走向了没落之路。而到了这样的时候,贾府中的人才有了感触。但是此时,早已经晚了,做什么也挽回不了了,只能够任由事情继续发生,最终走向难以控制的结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