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我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五大举措?

2024-05-04 00:41

1. 请简述我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五大举措?

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2)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请简述我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五大举措?

2. 中国开放举措指的是什么

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侨胞众多,资源丰富,便于吸引外资等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1980年5月,中央确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1983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对海南岛也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1988年4月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两项决定,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创办经济特区迈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邓小平评价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1990年4月,在邓小平提议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要把浦东建设成为世纪现代化上海的象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结合部,是对外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和对内进行经济协作两个辐射扇面的交点,它直接影响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   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指出这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1988年初,中央又决定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已经开放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连成一片,形成环渤海开放区。中央还提出在这些经济开放区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结构。   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由沿海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沿江开放对于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全方位

3. 在扩大开放方面中国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具体有哪些

在扩大开放方面中国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具体有:
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
实施以增发国债为主导的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并配套1000亿元银行贷款用以加强基础建设,积极拉动国内需求;清理整顿乱收费727项,为企业和社会负担减负370多亿元;
加大对去产能“压锭限产”的资金补贴,对纺织业每压缩落后棉纺1万锭给予财政补贴300万元等积极政策;用3年左右时间压缩淘汰落后棉纺锭1000万锭。1998—1999年实施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停止向困难国有企业的“输血型”支持,倒逼企业去杠杆、去产能和兼并重组。
2.积极推进企业债权转股权
实施金融政策支持托底,及时成立了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等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银行债务,实现由债权债务关系向持股分红的股东关系顺利转型,
既分摊和弱化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债务风险,又有效降低了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当时中央财政投入4000亿资金注入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其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债务,其中1999—2005年间剥离不良资产总额高达2.58万亿元。
3.严厉行政约束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
强有力的行政化手段形成国有企业改革的撒手锏和指挥棒效应,对终止重复建设,清理过剩产能,推进兼并重组、破产清算、下岗分流效率显著。1996—1998年国有企业从11.38万家下降至6.5万家;1998—1999年国有企业就业人数下岗分流约2200万人。
从1998到2000年末3年间,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面由39.1%下降至20%左右,国有企业亏损数目大幅度减少,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4.力推企业兼并重组
通过行政命令、政策扶持,兼并破产政策重点向纺织行业倾斜。兼并重组遵循市场机制汰劣促优的竞争法则,通过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和市场重组等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市场的有效竞争性。国企三年脱困改革中兼并破产和减员增效纺织企业537家,实际核销规模126亿元,
占全国总规模400亿元的31.5%,国有企业数目减少幅度达到42%;债转股一年后仅企业利息负担减少近200亿元,转股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降幅在20%以上。
5.国有企业改革和化解过剩产能同步进行
在改革实践中,1998年政府明确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有进有退”、“抓大放小”等政策主张,通过去产能为国有企业改革减压减负、优化供给端;
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化解过剩产能革除体制机制上的壁垒。三年改革使亏损企业数目得到一定压缩,并且提升了现有企业劳动生产率。1997—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面由1997年的39.1%下降至20%左右。

6.分流下岗职工政策
三年国有企业改革中把减员增效作为突破口,使得1998—1999 年间国有企业就业人数下降约2200 万,三年脱困期间把3000余万人推向了社会。政府采取了积极转岗、培训和再就业等帮扶政策,尽力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养老、医疗保障。但是当时有限的财政补贴、数千万人的分流规模、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导致大面积失业,财富缩水,也让社会付出了沉重的改革代价。

在扩大开放方面中国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具体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