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作用有哪些

2024-05-19 04:15

1. 金刚经作用有哪些

金刚经作用:
一、金刚经中佛令无量众生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而不执着已经度脱无量众生得证圣果之功。佛教导我们有广大胸怀,以及不居高功。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积蓄无量阴德的功德利益。
二、金刚经中佛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佛教导我们做一切好事之后,不要执着它的果报,其福报会扩大无数倍。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扩大功德的功德利益。
三、金刚经中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教导我们世界上一切都不常住,转眼成空。不要念念计较,要康惠大众。并且要借假修真,得证法身。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常住永乐的功德利益。

扩展资料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吕澄说,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刚经

金刚经作用有哪些

2. 金刚经作用有哪些

金刚经作用:
一、金刚经中佛令无量众生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而不执着已经度脱无量众生得证圣果之功。佛教导我们有广大胸怀,以及不居高功。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积蓄无量阴德的功德利益。
二、金刚经中佛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佛教导我们做一切好事之后,不要执着它的果报,其福报会扩大无数倍。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扩大功德的功德利益。
三、金刚经中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教导我们世界上一切都不常住,转眼成空。不要念念计较,要康惠大众。并且要借假修真,得证法身。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常住永乐的功德利益。

扩展资料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吕澄说,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刚经

3. 金刚经作用有哪些

金刚经作用:
一、金刚经中佛令无量众生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而不执着已经度脱无量众生得证圣果之功。佛教导我们有广大胸怀,以及不居高功。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积蓄无量阴德的功德利益。
二、金刚经中佛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佛教导我们做一切好事之后,不要执着它的果报,其福报会扩大无数倍。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扩大功德的功德利益。
三、金刚经中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教导我们世界上一切都不常住,转眼成空。不要念念计较,要康惠大众。并且要借假修真,得证法身。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常住永乐的功德利益。

扩展资料:
般若有二类:
一、拙慧:即偏於事相的分析。比如说,这是染的那是净的,应灭除此而证得彼。好比冶金时,要炼去渣滓方可得真金。
二、巧慧:指正观一切法的本性,观烦恼业苦当体即空,直显诸法实相;一切“不坏不失”,是无少法可破和可得的。好比有神通的,可以点石成金。又如求水,拙慧者非凿开冰层,从冰下求水不可;而巧慧者知道冰即是水,经般若烈火,冰即成水。以般若学的深观所说,一切法是性空,是实相,是不生不灭如涅槃。这不增不减、不失不坏慧,即金刚般若。

金刚经作用有哪些

4. 金刚经要背哪一些?

楼主若未满三十岁,建议全文背诵。背诵的问题,古时乃至近现代学者常常作为学习的工具。举例:茅盾先生能背诵《红楼梦》(点哪一回背哪一回);一位前辈大学时代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姓周的副教授(历史系),能够背诵《史记》及《二十四史》中的一部分。都是年轻时做的功夫。末学的一位同学,用mp3听了一年半,能背诵《楞严神咒》(二千余字,但是,经文是可以“理解背诵”的,而咒语却完全是硬背,可能比背诵十倍的“文章”难得多)《金刚经》五千余字,而且是分段的,很多地方是“反复吟唱”,若是发心背诵,三十岁以下的人应该可以在三个月之内背熟。若是能数熟,可谓受用无穷!预先警告楼主:会背任何经典,咒语;都是“潜行密修”;若是随便告诉别人:“我能如何如何”,就是我慢心重的表现;会障道。故学佛人越是背的多,学得多,越是谦虚谨慎,越是心量广大,心性越是调柔。印光大师有一句话:“众人皆是菩萨,独我一个凡夫!”送给楼主。 基本上所有佛经,正文都是从“如是我闻”开始;“信受奉行”结束;这也体现了对佛经应有的基本态度(闻佛听法,信受奉行),以及“闻思修”的基本方法。楼主所问的,前面是“开经偈”,后面是“回向偈”;为了符合诵经之仪轨;也为了恭敬佛法;还为了令诵念者制心一处等等;所以也应该背诵(不仅是《金刚经》,诵每一部佛经,都需要这个。所以会背“开经偈”及“回向偈”;很“划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5. 背金刚经有什么好处

  沈家桢 著----《金刚经》的功德   《金刚经》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是纪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读诵这部经的人很多,可是我们往往念过就算了,正和念佛一样,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又有几个人心里存著阿弥陀佛普度众生不可思议的无边功德?我想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如果心中能念念不忘阿弥陀佛普渡众生的不可思议无边功德,一定更能和阿弥陀佛相应,也更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如此,念经也如此,所以如果我们念《金刚经》时,能心中念念不忘《金刚经》的功德,一定更能和佛在《金刚经》里讲的道理相应,更能得到好处。   「《金刚经》的功德」这个题目,说得完整一点,应该是「受持《金刚经》的功德」。所谓「受持」,「受」就是接受,「受」比了解要更进一步,换句话说,了解了一个道理,生起了信心,所以诚心接受,这是「受」的意义。「持」是「持久」的意思,就是懂得道理之后,在心中念念不忘,且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上。所以受持《金刚经》,简单的说,就是明白了解《金刚经》的道理,有了信心,诚心接受,而且忆念不忘,能用在日常生活上,这样才可以叫「受持」。这样的受持读诵,或为他人解说,并不一定要全部的经文,经中一再地说「乃至四句偈等」,就是指,即使是一小段,几句经文,就已是功德大得难以想像了。   佛是一位非常细心、非常慈悲的老师,他担心我们的心量太小,容纳不了大法,不肯相信受持《金刚经》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他特别在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我若具说者」就是说,我如果将这种功德统统讲出来,或者有人听了,心里会起狂乱,狐疑不信,甚至生起毁谤,造意业、口业,这样反而害了这个人,所以佛说,我实在还没有将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在《金刚经》里统统讲出来哩!   那么,佛在《金刚经》里已经讲出来的功德、福德,究竟有多少?佛用了好几种譬喻说明。首先拿布施七宝的福德来比较。「七宝」简单的说,就是金银珍宝。「布施」就是帮助他人。「七宝布施」是拿金银珍宝来帮助他人。在《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拿了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这个福德大不大呀?三千大千世界是很多很多的世界,好比现在的天文学家说的「银河系里有很多很多的星球」。你想若以装满了这许多世界的珍宝来帮助人,这样的福德大不大呀?须菩提说:「很大,世尊。」佛又说:倘若另外有一个人,他受持《金刚经》,甚至只拿一小段,或几句经文,解释给别人听,这个人的福德,要比前面那个人用七宝去帮助别人的福德更大,这已是大得不可想像了,可是这还只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而已。   再看经文,佛用恒河的沙做比喻,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河中的沙很细,是出名的多沙的河。佛说如果我们有像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再把这许多恒河的沙加起来,这么大的数目,如果装满了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你说福德大不大呀?须菩提说:那真是大得无可比喻了。可是佛又说,倘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希望各位听到这里,不要怀疑不信,心即狂乱,因为佛是不说谎话的。各位请想一想,佛如果将福德说得小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又何必骗我们?所以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实在是非常大的。   不仅如上所说,在《金刚经》的最后一段,佛用无量阿僧只世界来比较。「阿僧只」是印度梵文「无数」之意。换句话说,是拿无量无数的世界的金银珍宝来助人,这样的福德,还不及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人演说的福德。   佛在《金刚经》里又说,他从前还未成佛,在然灯佛给他授记之前,他曾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的佛,没有漏失过一位。照理来说,他供养了这么多的佛,其功德应该是大得无法想像,可是佛说,他供养了这么多佛的功德,还不及在末法时代,能够受持《金刚经》所得的功德大。   各位听到这里,千万不要心即狂乱,狐疑不信,佛就是担心我们的心量太小,不肯相信,而错失良机,所以在《金刚经》里,非常恳切地说:「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以他自己亲证的经验,知道《金刚经》的功德是这么大,他殷切地希望我们这些后世凡夫,能用最小的精力,获得最大的功德,不要浪费宝贵难得的人身,不要走修行的冤枉路,所以一再的强调《金刚经》的福报功德。其实《金刚经》的福德,还不止如此哩!佛又以用身命来布施的福德和受持《金刚经》的福德做一比较。   佛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佛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中午又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晚上也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如此不断地布施了无量百千万亿劫,而他所得到的功德,还不及另外一个人,他一听到《金刚经》,就生起信心,并且相信《金刚经》的道理所得的功德多,更何况他相信了后又能书写,能念,能受持,能为他人解释。所以佛做了一结论,他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金刚经》是佛在般若法会上讲的。般若是佛亲证的空性体验,是不著行相的教理,可是佛在《金刚经》中,这样一再强调受持解说《金刚经》的福德功德,我希望各位能细心体会其中的含义。   下面我为各位讲一个「罗汉托空钵」的故事,来结束这段「《金刚经》的功德」。   从前印度有一个罗汉,这个罗汉依印度的规矩,每天都要出去托钵,就是拿个大碗,沿街去讨东西吃。这天,他走了很多的路还未讨到东西,钵里还是空空的,他走到王宫的门口,看见一只大象,满身挂满了珍珠璎珞,显然已吃得饱饱地,站在王宫的门口。罗汉看了这只象,不禁心生感叹,他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他说我往世只注重修智慧,研究经典,但没有去修福德,所以虽然成了阿罗汉,却因没福报,所以今天没人供养我,我的钵里还是空空的。这只大象,他往世只晓得修福,没修智慧,所以今世是只象。可是他福报大,养在王宫里,吃得饱饱的,满身都挂满了璎珞珍宝,可是终究是只呆象。由此看来「福慧双修」实在十分重要,而受持《金刚经》,不但可以开智慧,还有不可思议的福德。

背金刚经有什么好处

6. 背金刚经有什么好处

  沈家桢 著----《金刚经》的功德   《金刚经》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是纪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读诵这部经的人很多,可是我们往往念过就算了,正和念佛一样,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又有几个人心里存著阿弥陀佛普度众生不可思议的无边功德?我想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如果心中能念念不忘阿弥陀佛普渡众生的不可思议无边功德,一定更能和阿弥陀佛相应,也更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如此,念经也如此,所以如果我们念《金刚经》时,能心中念念不忘《金刚经》的功德,一定更能和佛在《金刚经》里讲的道理相应,更能得到好处。   「《金刚经》的功德」这个题目,说得完整一点,应该是「受持《金刚经》的功德」。所谓「受持」,「受」就是接受,「受」比了解要更进一步,换句话说,了解了一个道理,生起了信心,所以诚心接受,这是「受」的意义。「持」是「持久」的意思,就是懂得道理之后,在心中念念不忘,且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上。所以受持《金刚经》,简单的说,就是明白了解《金刚经》的道理,有了信心,诚心接受,而且忆念不忘,能用在日常生活上,这样才可以叫「受持」。这样的受持读诵,或为他人解说,并不一定要全部的经文,经中一再地说「乃至四句偈等」,就是指,即使是一小段,几句经文,就已是功德大得难以想像了。   佛是一位非常细心、非常慈悲的老师,他担心我们的心量太小,容纳不了大法,不肯相信受持《金刚经》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他特别在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我若具说者」就是说,我如果将这种功德统统讲出来,或者有人听了,心里会起狂乱,狐疑不信,甚至生起毁谤,造意业、口业,这样反而害了这个人,所以佛说,我实在还没有将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在《金刚经》里统统讲出来哩!   那么,佛在《金刚经》里已经讲出来的功德、福德,究竟有多少?佛用了好几种譬喻说明。首先拿布施七宝的福德来比较。「七宝」简单的说,就是金银珍宝。「布施」就是帮助他人。「七宝布施」是拿金银珍宝来帮助他人。在《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拿了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这个福德大不大呀?三千大千世界是很多很多的世界,好比现在的天文学家说的「银河系里有很多很多的星球」。你想若以装满了这许多世界的珍宝来帮助人,这样的福德大不大呀?须菩提说:「很大,世尊。」佛又说:倘若另外有一个人,他受持《金刚经》,甚至只拿一小段,或几句经文,解释给别人听,这个人的福德,要比前面那个人用七宝去帮助别人的福德更大,这已是大得不可想像了,可是这还只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而已。   再看经文,佛用恒河的沙做比喻,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河中的沙很细,是出名的多沙的河。佛说如果我们有像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再把这许多恒河的沙加起来,这么大的数目,如果装满了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你说福德大不大呀?须菩提说:那真是大得无可比喻了。可是佛又说,倘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希望各位听到这里,不要怀疑不信,心即狂乱,因为佛是不说谎话的。各位请想一想,佛如果将福德说得小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又何必骗我们?所以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实在是非常大的。   不仅如上所说,在《金刚经》的最后一段,佛用无量阿僧只世界来比较。「阿僧只」是印度梵文「无数」之意。换句话说,是拿无量无数的世界的金银珍宝来助人,这样的福德,还不及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人演说的福德。   佛在《金刚经》里又说,他从前还未成佛,在然灯佛给他授记之前,他曾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的佛,没有漏失过一位。照理来说,他供养了这么多的佛,其功德应该是大得无法想像,可是佛说,他供养了这么多佛的功德,还不及在末法时代,能够受持《金刚经》所得的功德大。   各位听到这里,千万不要心即狂乱,狐疑不信,佛就是担心我们的心量太小,不肯相信,而错失良机,所以在《金刚经》里,非常恳切地说:「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以他自己亲证的经验,知道《金刚经》的功德是这么大,他殷切地希望我们这些后世凡夫,能用最小的精力,获得最大的功德,不要浪费宝贵难得的人身,不要走修行的冤枉路,所以一再的强调《金刚经》的福报功德。其实《金刚经》的福德,还不止如此哩!佛又以用身命来布施的福德和受持《金刚经》的福德做一比较。   佛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佛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中午又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晚上也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如此不断地布施了无量百千万亿劫,而他所得到的功德,还不及另外一个人,他一听到《金刚经》,就生起信心,并且相信《金刚经》的道理所得的功德多,更何况他相信了后又能书写,能念,能受持,能为他人解释。所以佛做了一结论,他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金刚经》是佛在般若法会上讲的。般若是佛亲证的空性体验,是不著行相的教理,可是佛在《金刚经》中,这样一再强调受持解说《金刚经》的福德功德,我希望各位能细心体会其中的含义。   下面我为各位讲一个「罗汉托空钵」的故事,来结束这段「《金刚经》的功德」。   从前印度有一个罗汉,这个罗汉依印度的规矩,每天都要出去托钵,就是拿个大碗,沿街去讨东西吃。这天,他走了很多的路还未讨到东西,钵里还是空空的,他走到王宫的门口,看见一只大象,满身挂满了珍珠璎珞,显然已吃得饱饱地,站在王宫的门口。罗汉看了这只象,不禁心生感叹,他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他说我往世只注重修智慧,研究经典,但没有去修福德,所以虽然成了阿罗汉,却因没福报,所以今天没人供养我,我的钵里还是空空的。这只大象,他往世只晓得修福,没修智慧,所以今世是只象。可是他福报大,养在王宫里,吃得饱饱的,满身都挂满了璎珞珍宝,可是终究是只呆象。由此看来「福慧双修」实在十分重要,而受持《金刚经》,不但可以开智慧,还有不可思议的福德。

7. 怎么背诵金刚经/怎么背诵金刚经

阿弥陀佛恭敬诚心的多读很多遍就会背了,和背课文一样。背会前,先学读经怎么恭敬吧。
印光大师---读经何谓恭敬?何谓不恭敬?

何谓恭敬?印光大师云:“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凡欲阅读经典,须先洗手漱口、洁净几案、端身正坐、合起双掌,然后以拇指与二指翻开经本,慎重小心保护经文,勿令染污、勿使损毁。一则保持经文寿命,二则保持经文完整,三则能生福德及智慧性,四则远离诸过也。

何谓不恭敬?印光大师云:“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也。”例如将经典放置不净几案上、或置于世间杂乱书中、或放置最底处、或床头上、或置衣物中,或用指甲划经页翻阅、令经篇上有指甲划痕,或用口涎沾于指上来翻经页,或用二指及中指夹起经文翻阅,或穿鞋时用手指提鞋、再用此手翻阅经典,或眼看经文、心思经文,双手无事,则闲摩其脚及脚指隙,然后再用手翻阅经典。或正在观阅经时,咳嗽、打喷嚏、打呵欠不用手掩口,或正阅经时,未将经覆盖便与人谈话、及大说大笑,或不端身正坐、及半坐半卧、并斜身翘起脚来阅读,或将经置于腿上翻阅,或将经书卷起,当小说唱本看等等。以上各举不敬经典有十五种,若详举则无量矣。

祈缁素大德,于观览经文之时,必须仔细思量,对于三藏圣教灵文,恭敬与不恭敬之福罪为要。

怎么背诵金刚经/怎么背诵金刚经

8. 请问读金刚经有什么讲究?

  佛法无量无边,法门无数,却没有高低之分,就象对病下药一样,哪一种药适用你的病就用哪一种药,不了解你的人说不准的。
  另外学佛不要管感应,因为你心一着相魔就有机可乘,很容易跑到魔的圈套里去。不论有什么感应都以平常心对待,《金刚经》是彻底解放烦恼心灵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
  1了解书中的专业术语及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佛教术语等。
  2但由于该经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通过简单的文字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因此,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经作注讲解。当代也有许多大师讲解和注解此经,其文字更便于当代人理解。但无论哪位大师的注解都会加入自己的思维和意识的成份,只能帮助理解,而不要机械地当做经的本意。
  3《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最伟大之处,是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因此我们学习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不论何种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从金刚经中得到裨益。但前提是首先要把自己观念意识里宗教的界限和形式放在一旁,然后再来研究金刚经的思想与精神。这样才不会被宗教的形式蒙蔽住智慧的光芒,才能让思想从固有的囹圄中解放出来,见到世界的真相。不能去求感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