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疫情恢复经济复苏?

2024-05-06 14:26

1. 如何克服疫情恢复经济复苏?


如何克服疫情恢复经济复苏?

2. 疫情后如何恢复经济活力?


3. 疫情期间的经济状况

—农业生产基本平稳,春耕备耕全面展开

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3.31亿亩,目前苗情基本稳定,长势总体较好。

——工业生产下滑,重要物资生产保持增长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

——服务业生产下降,新兴服务业持续发展

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0%。

——市场销售减少,生活必需品销售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继续增长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下降20.5%。

——固定资产投资降低,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降幅低于平均水平

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323亿元,同比下降24.5%。

——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走势分化

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

——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主要群体就业总体稳定

1-2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

——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41238亿元,同比下降9.6%。

疫情期间的经济状况

4. 如何看待疫情后经济复苏?

疫可控了,全国放宽了,我们工作和生活可以正常了,这是一件大喜事!

这三年我们被疫情封控害惨了,我们辛苦创业打下的公司处于破产状况,好好家底都掏空了,生活又回到年轻时刚刚参加工作时一样的拮据状态,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正是花钱的时候,简直是苦不堪言,现在疫情放宽了,我们不象公务员或退休人员,根本没有时间去享受,也没有钱去享受,最想做的就是尽快盘活自己的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把全国全省全市自己的老客户拜访一遍,看看还有没有合作机会?
第二件事,筹借启动资金,现在手上没有现金了,公司工作几年的熟练员工也都散了,必须重新招人带人,把销售网络重新建立起来,看看有没有机会翻盘。
第三件事,考察一下沿海市场,看看有没有新的项目新的机会,总之一句话,我们要争分夺秒去干活了,诗和远方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梦想,因为时不时我待,疫情三年浪费了我们知命之年这帮人最黄金的岁月,必须尽快补回来了

5. 疫情下经济如何应对

5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下文简称“国常会”)指出,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的超预期影响,4月份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内外部风险挑战增多。这将如何影响全年经济走势?本次国常会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做出了一些具体部署安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总体来看,国常会部署安排的核心是针对短期因素冲击,从多个方面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就业和基本民生获得有效保障。

稳市场主体为就业兜底

国常会指出,财政、货币政策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退减税、缓缴社保费、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都着力指向稳市场主体稳岗位稳就业,以保基本民生、稳增长、促消费。

“针对当前短期因素冲击和新的下行压力,财政、货币政策要在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更显著的作用。”张立群表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聚焦于支持困难行业、群体系统发力,不仅能够帮助超1.5亿个市场主体提高抗风险能力,还有利于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从增加需求和保持供应链稳定等多个方面,全面改善市场主体生存和发展条件,使就业获得兜底性保障。

实际上,我国减税降费等政策正在发力。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1980亿元。今年前4个月共有9248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上,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国常会要求,对当前有困难的企业和职工,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今年底前企业申请即可缓缴,职工正常提取公积金和申请公积金贷款不受影响,预计减缓企业负担900多亿元。

“国常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尽量为市场主体解决短期困难提供帮扶。”张立群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很多企业目前经营困难突出,国常会针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应急部署,十分有助于市场主体的稳定。

稳物价为基本民生做保障

国常会指出,确保物价稳定。我国基本民生需求品供应是充裕的,但不可掉以轻心。要抓实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产量和供应稳定,夯实稳物价基础。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稳物价的供给基础是比较可靠的。”张立群表示,短期内,由于各种因素叠加,对于一些生活消费品供给冲击较为明显,但是基于我国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特别是粮食和能源的保障能力,物价平稳运行的总趋势不会改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稳中有降,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0%,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保供稳价政策效果继续显现,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涨幅回落的有22个,比上月增加1个。

国常会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进一步畅通物流特别是重点地区物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张立群认为,在散发疫情冲击之下,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生产、物流受阻的情况,这对相关市场供给形成一定压力。所以,在疫情防控中,如何确保生活消费品充足供给,是现在各级政府要着力做细做好的重要工作。

稳能源供应避免“拉闸限电”

国常会要求,确保能源正常供应;要优化政策、强化协调,安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决不允许出现拉闸限电。

“今年大概率将不再发生拉闸限电的情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能源与低碳经济学系副系主任董康银认为,当前我国能源供应总体稳定,这是保障不再发生“拉闸限电”的关键,并且吸取去年“拉闸限电”教训,各地政府提前布局、谋划和出台有序用电方案,能够有效避免此类现象在今年再次发生。

人民网“强观察”栏目梳理发现,国常会近期多次提及能源问题。4月20日的国常会指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应对外部环境新挑战,抓住重点,强化能源保供,未雨绸缪推进条件成熟、发展需要的能源项目开工建设,促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作为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供给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全局。”董康银表示,国常会多次提及稳能源供给,主要是因为在全球能源供应格局显著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当下,我国海外能源进口安全与保障面临挑战。同时,大宗能源商品国际价格持续高位震荡,国内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稳能源供给也是稳国内物价的重要举措之一。

国常会指出,在前期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可再生能源补贴500亿元、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注资200亿元基础上,再拨付500亿元补贴资金、注资100亿元,支持煤电企业纾困和多发电。

“本次补贴力度非常大。”董康银表示,本次补贴不仅能解决部分发电企业的现实困难,还能够有力提升可再生能源补贴预期,强化市场预期和市场信心,加速中央发电企业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

疫情下经济如何应对

6. 恢复重振,如何才能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想要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的话,就肯定需要让这座城市能够高速的发展起来,只有一座城市高速发展起来之后,那么就能够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因为一座城市高速发展起来之后,能够让这座城市的经济快速的增加,那么一旦经济快速的增加,弥补回来疫情造成的损失,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人才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哪一个朝代,人才都是最重要的,想要弥补回来疫情造成的损失的话,那么人才是第一药店,只有人才能够让一座城市发展起来,但是要有人才,那么我们就需要吸引足够多的人才,想要吸引人才的话,只有优惠的政策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好的待遇,才能够让这些人才吸引到自己的城市里面,那么这些人才才能够留下来才能为这座城市做出贡献,那么这座城市才能够高速发展起来,那么对于疫情造成的损失的话,就能够补回来。
好的待遇优惠的政策能够吸引这些人才来到这座城市,但是留下他们那么就需要好的待遇,才能够让这些人才心甘情愿的留在这一座城市,那么只有这些人还留在这个城市,那么才能够让这一座城市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个城市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的话,疫情造成的损失很快就能够弥补回来。
总的来说无论在任何时候,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人才能够让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只有人才能够让一座城市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那么城市的经济就会快速的增长起来,那么经济快速增长起来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导致整个城市成为超一线城市,经济、文化、政治都会发展起来

7. 疫情期间如何保障获得救治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国家和社会应当给予关心和帮助,使其得到及时救治。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第五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疫情期间如何保障获得救治

8. 疫情期间如何保障获得救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国家和社会应当给予关心和帮助,使其得到及时救治。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第五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