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战略

2024-04-30 08:00

1. 产品战略

战略的本质是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通俗一点解释就是到达哪里?怎么实现?通过什么路径?差异点在哪?
  
 战略规划是一套系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不能说掌握这种思维方法之后就一定能成功,但至少能提高成功的概率,切记不要走向不干和盲干两个极端。需要重视产品战略规划,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选择真的比努力重要得多。
  
 企业只有通过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等无形资产(学习与成长),才能创新和建立创新优势和效率(内部流程),进而将特定的价值带给市场(客户),从而实现股东价值(财务)的一种战略规划工具。
                                          
 绘制公司级战略地图主要有六大步骤:
  
 指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将客户实际业绩与战略期望的业绩进行对比分析,进行战略的评价与修订。差距主要表现为四种:
  
 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弱点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SWOT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优势–机会(SO,增长型战略)组合、弱点–机会(WO,扭转型战略)组合、优势–威胁(ST,多种经营战略)组合、弱点–威胁(WT,防御型战略)组合。
                                          
  优势 主要包括核心技术、充足的资金、良好的客户认可、高的市场份额、高的生产率、高的产品/服务质量、合理的内部流程、较低的生产成本、强的研发能力、优秀的管理团队、优秀员工、专利、好的渠道、政策保护、杰出战略等。
  
  弱点 主要包括较低的核心竞争力、过时的厂房、陈旧的信息系统、缺乏资金、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内部权力斗争、高成本结构、低水平的营销队伍、三流的渠道伙伴、低的产品质量、原材料供应紧张、政府政策不支持、管理水平、低劣品牌等。
  
  机会 主要包括进入新市场、拓展我们的产品/服务范畴、增加客户基础、相关领域的多元化拓展、满足市场高增长、增加客户满意度、转向海外、及时掌握新技术、满足新消费群体、兼并其他公司、应对政策法规等。
  
  威胁 主要包括不断增加的竞争者压力、替代产品出现、对我们的产品/服务市场需求放缓、汇率波动、客户削减投资、经济衰退、需求变化、不利的政府管制条例、不断提升的消费者期望值、影响环保等。
  
 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al System),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al),T是技术(Technological)。
                                          
  驱动力=动力+阻力。 发展驱动动力一般包括产品或服务创新、技术创新、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知识产品或专利、替代品缺乏、掌控渠道资源、掌握关系资源(垄断性资源)等,阻力一般包括用户缺乏支付意识或支付能力不足、竞争对手实力比较强大、市场不成熟还需要培育、缺少核心资源等等。
  
  收入=访问者×转化率×客单价 
  
 波士顿BCG矩阵评估与分析现有产品线
                                          
  BCG矩阵的策略大致可分为四种: 逐渐放弃或是卖出瘦狗型产品(低成长、低市占);抓住金牛型产品(低成长、高市占),并尽量挤出现金;投入现金(相对少量),并保持明星型产品(高成长、高市占)的竞争优势,确保高BCG矩阵的策略大致可分为四种:逐渐放弃或是卖出瘦狗型产品(低成长、低市占);抓住金牛型产品(低成长、高市占),并尽量挤出现金;投入现金(相对少量),并保持明星型产品(高成长、高市占)的竞争优势,确保高
  
 产业价值链指的是 供应商供给——制造商转变——经销商流通——最终用户消费 
  
 一般评估用户的价值主要有两大维度,一个是 消费能力 ,另一个是 忠诚度 。根据消费能力的高低和忠诚度的高度组成矩阵分析,可得出四类价值用户:
  
 基本竞争战略主要有三种: 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细分市场战略。 
  
 成本领先比较容易理解,指企业通过降低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获得市场占有率,并获得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上的利润。
  
 差异化战略最常用的战略则是反着来,采用逆向思维法(从事务相反或相对的角度进行预测或竞争),跟竞争对手对着干:竞争对手收费,自己就免费,跟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相冲突。
  
 细分市场战略通俗一点解释就是找竞争对手的盲点或看不上的点进攻。就跟生活中骑自行车上坡一样,直走很困难,反而走S形曲线会容易得多,这有点“曲线救国”的意思。

产品战略

2. 战略品牌管理的案例

事实上,惠普的品牌变革,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惠普不是基于技术层面的变化,而是从战略品牌管理的角度进行变化。要从战略品牌管理的角度进行变革,惠普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战略定位,即如何选择一个跟竞争对手不同的定位。1999年,惠普CEO卡莉·菲奥莉娜上任,当时的惠普正面临一个定位难题。当时,许多IT大佬都要面对一个战略分水岭,即所谓的后PC时代难题,并由此分为“左派”和“右派”:“左派”认为未来的方向是消费类市场,以惠普为例,它并购了康柏;“右派”认为未来的方向是企业级市场,以IBM为例,它卖掉了自己的PC部门。惠普中国总裁孙振耀对惠普的新战略定位做了这样的描述:“第一,进入21世纪的惠普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战略定位,当时有很多方向可选,菲奥莉娜决定和康柏合并的时候,惠普选择了IT基础设施的定位,不做应用,不做顾问咨询,等等。第二,企业市场是惠普的传统市场,但是菲奥莉娜确定惠普要拓展个人消费市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2002年之前,惠普的品牌定位偏向企业级市场,其品牌特性是“技术化”的。2002年惠普合并康柏后,惠普的品牌定位则偏向消费电子市场,其品牌特性是“个性化”的。惠普转身的幅度是相当大的,这一转型完全改变了惠普品牌的传统定位。而惠普之所以能够超越戴尔、IBM,一个重要的战略就是采取了与众不同的定位。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惠普最大的亮点是在个人消费市场,其中,惠普笔记本电脑增长24%,消费类电脑产品增长19%,一体机增长22%,家用照片打印机增长70%,多功能打印机增长160%。因此,从战略品牌管理的角度来看,才能发现惠普品牌的变革之谜。惠普品牌变革的成功,首先就是它有一个清晰而坚定的战略品牌定位,其次才是具体的执行变革。2005年,惠普现任CEO马克·赫德上任时,第一个决策就是不改变费奥瑞纳的战略。事实上,不少“反败为胜”的品牌变革案例,都是先解决了战略品牌定位难题,而且这个战略定位要很清晰。比如,三星电子的品牌变革就是基于战略定位的,从 “模拟时代的跟随者”到“数字时代的领先者”。摩托罗拉的品牌变化也是如此,过去摩托罗拉的战略定位是“技术导向”,当它调整为“设计导向”后,品牌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而不少日渐老化的品牌,或那些变革不成功的品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没有从战略品牌管理的角度去重新规划品牌定位,或者是定位不清晰,比如福特、柯达,等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