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PI上涨对美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2024-05-14 06:17

1. 中国CPI上涨对美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和美联储利率调整会对中国货币政策产生“不小的影响”,对此央行会认真给予考虑。 

    今年8月至11月,中国的CPI上涨幅度连续四个月超过6%,其中11月更是创下6.9%的新高。对此,周小川说,目前中国的CPI增幅仍然主要是以食品涨价占绝大比重。对于是否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或调整货币价格,来有效解决CPI上涨问题,央行正在认真研究。但他坦言,这一问题可能会有一定争议。 

    针对美国近期连续降息,周小川指出,从美联储调整利率角度看,美国利率下调及下调幅度在国际上均有影响。对中国来说,更关注美联储实施更宽松货币政策降息是否会在下一轮经济周期中导致全球市场流动性更多。目前,中国已经面临国内流动性偏多的问题,因此很关心美国利率调整带来的间接影响。





大概是这样、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CPI上涨对美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2. 美国房价下跌 但美国房地产占CPI 42%比重 而CPI为何还上涨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美国,主要集中于7大产业来反映出物价指数,食品,房产,穿戴制品,医疗,交通,劳务服务产业.等.房产只是反映物价水平的一个方面,并且美国房产过热的投资造成了房价的虚高.在加上美国联邦政府不断调整利率,导致房价的直接下跌.但利率调整也带来了企业的成本增加,企业为了提高利润,只有提高产品的价格.所以最终导致CPI的上涨.

3. 美国房价下跌 但美国房地产占CPI 42%比重 而CPI为何还,上涨

CPI与房地产可以说是基本无关,因为CPI是不把买房的钱算进去,计算上把买房算做是投资而不是消费,但房子装修的钱是算入CPI的.

美国房价下跌 但美国房地产占CPI 42%比重 而CPI为何还,上涨

4. 急求美国历年CPI指数,

1991  4.2%
1992  3.0
1993  3.0
1994  2.6
1995  2.8
1996  3.0
1997  2.3
1998  1.6
1999  2.2
2000  3.4
2001  2.8
2002  1.6
2003  2.3
2004  2.7
2005  3.4
2006  3.2
2007  2.8
2008  3.8

5. 美国2011年和2012年cpi数据

你要的是同比数据还是环比数据?因为我国一般用同比数据,所以我这里搜集的是美国的同比数据哈,希望对你有用。
2011年1月	1.6 
2011年2月	2.1 
2011年3月	2.7 
2011年4月	3.2 
2011年5月	3.6 
2011年6月	3.6 
2011年7月	3.6 
2011年8月	3.8 
2011年9月	3.9 
2011年10月	3.5 
2011年11月	3.4 
2011年12月	3.0 
2012年1月	2.9 
2012年2月	2.9 
2012年3月	2.7 
其实你去美国劳工部网站就查得到,这里是具体的可以找到美国CPI的地址:http://www.bls.gov/cpi/cpi_dr.htm你可以自己下载报表上面数据很全,也有环比的数据等等,自己需要就去看吧。希望这是最全的答案,呵呵,我也是论文需要才费劲找到的,其实很简单,共同学习吧~

美国2011年和2012年cpi数据

6. 中国CPI上涨对美国经济有什么影响?(拜托不是美国经济对中国CPI的影响)

在经济学中,我们把CPI看成是对通货膨胀的反映,下面我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回答你:
在经济学中:实际汇率=名义汇率×物价水平比率,e=ε×(p*/p),设p*为中国的价格水平,p为美国的价格水平,实际汇率为e,名义汇率为ε:表示每单位美元所能兑换的人民币数。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跨期的变化:Δe%=Δε%+(π*-π)。π*为中国的通货膨胀率,π为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如果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那么随着时间的发展,美元从理论上将应该是可以购买更多的人民币,即人民币贬值,反之,则人民币升值。这也是美国为什么逼迫人民币升值,因为如果现在人民币不升值,那么当中国在未来实现浮动汇率制,人民币如果贬值,那么美国的企业将无法生存。即使现在中国仍然是固定汇率制,但在国际汇率市场上,对美国仍然是不利的。

7. 我国CPI指数与美国CPI指数编制时有何不同

国内的CPI指数统一执行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八大类”体系,即指数的构成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每个大类中又包含若干个具体项目,总共有300多项。其构成权重分别是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r\n  我们来看看美国的CPI是如何确立和表示的。美国国家统计局工作人员在每个月的前三周要抽查相关企业,并对大约23000个零售商和87个城市中的其他商业机构进行电话采访,以此来收集8万种商品和服务价格,并对相同组成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月度分析,以获得对消费品价格变化的基本信息。为了减少统计中的噪声,美国还另外发布了一个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即扣除食品和能源等不稳定因素后的CPI。\r\n  \r\n  也就是说,CPI的测量是随着时间变化的。CPI包括200多种不同商品与服务零售价格平均值,这些商品与服务分为8个主要类别。在计算CPI时,每一个类别都有一个能够显示其重要性的权数。这些权数是通过调查成千上万个家庭和个人前两年购买消费品的比重来确定的。这些权数每两年要修正一次,以便保持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权数与居民变化了的消费偏好相一致。\r\n  \r\n  比如说,2006年1月美国的CPI权数是这样构成的:居住类(包括住宅建筑、燃料和公用设施、家具与房屋维修)权重为42.1%、食品与饮料为15.4%、交通运输16.9%、医疗6.1%、服装4.0%、娱乐5.8%、教育与交流5.9%、其他商品和服务3.8%等。从中可以看到,在美国居民居住类消费权重最大,超过了四成;其次才是交通运输、食品和饮料。这三者所占比重达到了74%以上。\r\n  \r\n  在这里可以看到,美国的CPI指数从数据收集、数据制作、数据发表及数据修改等每一个环节都是透明公开的。以数据的透明公开性为保证其数据科学、规范及权威性。比如说,CPI权重的确定,不仅能够根据市场消费者消费模式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与修订,而且每一次修订后的权重完全公开透明,从而使得政府确立CPI能尽量反映居民消费模式的变化。\r\n  \r\n  但在我国,不仅CPI指数信息收集与制作过程不公开和不透明,而且CPI权数完全也不公开和不透明。研究者要想知道CPI权数,只能靠自己来计算与测定。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我国CPI的确定与测算不公开、不透明,当这种CPI与居民实际消费相脱节时,相关职能部门还会以莫须有理由来蒙蔽民众。\r\n  \r\n  反观美国, CPI指数的确立不仅是从千百万居民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而且随时间的变化会不断调整CPI。在美国, CPI能不断反映居民消费生活的连续性,而且也能反映居民消费生活的变化性。美国CPI权数两年就有一次大的修订,以此来真实反映居民消费模式的变化。但是,在中国,一是CPI没有连续的历史数据,因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转型其数据统计差异大;二是CPI权数为什么不敢公开与透明?最大的问题可能就在于CPI编制的人为性及权重设计的不科学性。比如,中国的CPI权数是根据1993年时的情况确定的,那时中国刚从计划经济走出,无论是居民消费品的丰富性还是居民的消费生活水平,都与现在的情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比如说居住类,那时是计划体制下的福利分房,但经过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后,国内的住房消费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果还以1993年情况来衡量现在的居民住房消费,这些CPI数据肯定会误导社会和误导政府决策。还有,食品消费权重也是如此。尽管目前职能部门说是要调整CPI权重,但社会根本就不知道调整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r\n  \r\n  由于美国CPI的公开透明、与时俱进,它不仅能够反映居民实际生活的消费模式变化,也成为企业、经济分析员及研究者重要的参考依据。可以说,CPI的任何变化都反映在市场变化的预期中。这样,不仅有利企业及个人经济行为,也有利于政府决策。但是,由于国内CPI在统计方法上的不透明,从而使企业及个人对政府公布的CPI数据关注不够,而政府通过这样的数据进行决策,就容易造成对经济形势判断不足,甚至会影响政府的决策。比如,低利率政策是目前中国经济生活中许多经济行为曲扭的根源。但由于CPI过低,或国内CPI一直保持在历史最低水平上,利率过低必然让债权利益受损和债务人受益。国内低利率政策也成了国内固定投资过热和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根源之一。\r\n  \r\n  总之,中国CPI确定的国际惯例性与非国际惯例性(即仅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国际惯例化)并存的局面,使CPI的确定不透明、不科学和不规范,以这样的数据来影响政府决策,必然会扭曲一系列经济行为。在此,我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在CPI确立上,要么全部国际惯例化,要么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能反映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CPI指数,以便为我们企业、居民及政府提供好的经济信息与数据。

我国CPI指数与美国CPI指数编制时有何不同

8. 美国的CPI是多少呢?

美国2月CPI月比持平年升4.0%,预期中值为月升0.3%年升4.3%。 我国2月CPI为8.7% 两者数据不具可比性 因为统计标准不同 权重也不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