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2024-05-04 00:27

1. 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个人分析,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趋势,仅供参考:一、全球化趋势:即中国的银商业行将会走向世界,与国际银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共同进步,发展水平逐步与国际银行业趋于一致;二、混业化趋势,中国商业银行正在开始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工行成立投行部、成立金融租赁公司、收购国外商业银行邓就是一种明显信号;三、综合化趋势:创新业务发展加速,发展投行业务、资金交易业务、金融衍生业务、结算、代理等中间业务,而且这些业务的占比正在逐步加大。四、理财业务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不管是公司理财还是个人理财都在快速发展。现在正在冲过去那种注重信贷,从发展贷款收取贷款利息逐步走向发展理财实现客户资产增值方面收取中间业务收入,实现双赢的局面。五、风险管理正在显现出去作为金融管理的价值。过去企业和个人注重发展,缺少资金,银行作贷款;现在企业和个人注重资产增值,银行发展理财;不久的将来,人们必然注重风险管理,实现资产管理的根本目的,在风险管理中实现发展和资产增值的双重目的。六、并购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大银行、高效率的银行将会吞并低效率、小银行。七、投资银行将会大有作为,将会在发展、投资、调控的缝隙中通过创新发辉关键作用。八、服务将会更加人性化,顾客将会得到更多实惠。九、金融服务设施将会更加自动化、网络化。十、信用管理将会大大减轻银行的风险管理压力。上述趋势不是五年可以完成的,但从今往后的五年里,这些趋势的发展是必然的。
采纳哟谢谢

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2.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是什么

从商业银行的发展来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英国模式,商业银行主要融通短期商业资金,具有放贷期限短,流动性高的特点。此种经营模式对银行来说比较安全可靠。另一种是德国式,其业务是综合式。商业银行不仅融通短期商业资金,而且还融通长期固定资本,即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模式。为了适应我国分业经营的现时特点和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新《商业银行法》对原来商业银行法不得混业经营的有关规定进行了修改,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商业银行市场行情动态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绍了中国商业银行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中国商业银行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商业银行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商业银行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商业银行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增大了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二、增大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三、是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 
第二节 人民币升值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对授信业务的影响 
二、对外汇资金业务及存贷款流动性管理的影响 
三、对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影响 
第三节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一、影子银行的发展是对商业银行发展的有益补充 
二、影子银行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挤出 
第四节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影响 
一、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受到影响 
二、使商业银行潜在客户减少 
三、对银行存贷款具有分流效应 
第五节 我国银行监管框架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第六节 杠杆率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一、短期影响 
二、长期影响 
第七节 “十二五”时期我国融资结构发展趋势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融资结构发展趋势展望 
二、未来融资结构变化对银行业的影响 
第八节 直接融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直接融资影响下的银行业市场环境变化 
二、直接融资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面临“去中介化”的挑战 
三、直接融资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盈利增长面临利差收窄的挑战 
四、直接融资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营销方式面临金融需求急剧变化的挑战 
五、直接融资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组织体系面临市场深化的挑战 
六、直接融资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客户结构变化和风险叠加的挑战 

第二章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商业银行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动态分析 
一、2011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稳定增长 
二、2011年商业银行盈利水平持续向好 
三、2011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稳步上升 
四、2011年商业银行流动性趋紧状况有所缓解 
五、2011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第二节 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整体发展形势分析 
一、2012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将保持基本稳定 
二、2012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将在规范中稳步发展 
三、2012年商业银行社会融资规模和结构将呈现显著变化 
四、2012年商业银行新监管框架将搭建成型 
第三节 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盈利预测 
一、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盈利增速将降至20%左右 
二、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生息资产增速将小幅下降到14%左右 
三、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基本保持稳定 
四、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信用成本基本稳定,部分银行有增提拨备的压力 
五、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将有所回落 
第四节 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款规模预测 
一、2012年信贷投放规模有所扩大,贷款收益率趋于下行 
二、2012年存款增长有所回升,存款成本率有所下降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细分分析 
第一节 2011-2012年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展分析 
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 
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负债规模 
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四、国有商业银行助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五、国有大银行加快产品创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分析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规模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四、当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特点 
五、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和障碍 
六、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实力大增 
七、近50%股份制银行有民间资本介入 
八、股份制银行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九、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迈上新起点 
十、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新挑战 
第三节 2011-2012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分析 
一、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 
二、城市商业银行负债规模 
三、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四、城商行上市重启如箭在弦 
五、城商行在同业竞争中的策略选择 
六、“十二五”时期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预测 
第四节 2011-2012年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分析 
一、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二、农村商业银行的成长与发展 
三、加快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四、农商行经营管理要实现全方位转变 
第五节 2011-2012年中国外资银行发展分析 
一、外资银行资产负债表 
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三、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 
三、外资银行纷纷涉足第三方支付 
四、入世十年外资银行利润年均复合增长26%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分析 
第一节 客户需求和金融环境变化力促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一、客户金融需求多样化 
二、资本监管标准提高 
三、金融脱媒现象深化 
四、货币政策转向与信贷投向引导 
第二节 2011-2012年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进展分析 
一、信贷结构调整符合政策预期 
二、同业资产增幅出现回落 
三、中间业务增速继续提升 
四、综合经营效应逐渐显现 
第三节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经营环境和社会环境尚存限制因素 
二、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 
三、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现实困难 
第四节 2012-2016年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展望 
一、小微企业贷款比重将明显上升 
二、传统中间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三、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有所减少 
四、托管业务受到更多关注 
五、理财业务发展速度放缓 
六、综合经营试点继续审慎推进 

第六章 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及特征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特征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概况 
一、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较低 
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较高 
三、中间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各细分中间业务收入 
一、结算、清算类业务 
二、代理业务 
三、银行卡业务 
四、咨询顾问类业务 
五、担保及承诺类业务 
六、其他业务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分业经营体制制约发展 
二、市场恶性竞争,产品服务收费无序 
三、缺乏合理的定价机制 
四、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结构需要调整 
五、资源投入有限,高素质科技人员不足 
六、中间业务的产品品种较多,但覆盖范围相对狭窄 
七、中间业务的市场营销不到位 
第五节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 
一、逐渐松动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体制 
二、规范同业竞争 
三、提高银行自身的综合定价能力 
四、加大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力度 
五、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大投入力度 
六、加大营销力度来培养品牌 

第七章 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分析 
第一节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供给行为分析 
一、规模至上逻辑下商业银行业务扩张的激励 
二、利率管制下商业银行竞争准则的演化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经营模式转型的趋势推动 
四、金融产品同质化约束下银行品牌的价值创造 
第二节 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概况及2012年展望 
一、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概况 
二、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展望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 
一、QDII市场份额锐减,人民币理财产品成为市场主导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逐渐丰富,结构日益复杂 
三、宏观经济走势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状况的影响逐渐增大 
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受银信合作模式的制约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营销盲点 
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揭示不到位,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五、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 
第五节 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二、个人理财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六节 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分析 
一、商业银行加大个人理财产品营销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目前的状况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选择 
第七节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的建议 
一、推进金融混业经营,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二、以市场细分为基础,建立个人理财产品的多样化创新机制,实行产品差异策略 
三、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四、加强理财人员的培养,形成有效的客户经理制度 

第八章 中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分析 
第一节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 
一、表外业务的概念、分类 
二、表外业务的特征 
第二节 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重要性 
一、发展表外业务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发展表外业务可降低经营成本,增加经营利润 
三、发展表外业务可实现商业银行经营多元化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一、起步较晚,发展较慢 
二、近几年发展较快 
第四节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 
一、信用风险 
二、市场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四、操作风险 
第五节 加快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建议 
一、关注客户感受,树立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二、打破传统经营理念,倡导多元化经营理念 
三、完善表外业务制度,加强风险防范 
四、提高表外业务创新能力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力度 

第九章 中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分析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营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所采取的策略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 
一、国内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现状 
二、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问题及原因 
三、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策略分析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关系营销策略 
一、关系营销理论概述 
二、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关系营销误区 
三、、提升商业银行客户关系营销的策略 
第四节 提升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品质的策略 
一、商业银行营销品质的内涵 
二、提升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品质的路径 
(一)创新营销理念 
(二)提升营销能力 
(三)加强营销管理 
第五节 商业银行渠道交叉营销管理模式分析 
一、渠道交叉营销管理相关理论 
二、商业银行渠道交叉营销管理实践与趋势判断 
三、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渠道交叉营销管理现状分析 
四、构建中国商业银行渠道交叉营销管理模式的策略和路径 
第六节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营销竞争策略 
一、加快产品创新,通过全行的内外整合,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二、提高服务人员素质,重建营销考核架构,告别传统营销观念 
三、客户获取渠道 

第十章 “十二五”时期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 
第一节 “十二五”期间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一、国内金融市场竞争加剧 
二、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三、利率逐步市场化带来的挑战 
四、金融脱媒现象给银行带来的挑战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当前银行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挑战 
1、如何应对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 
2、如何应对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的挑战 
二、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低碳经济时代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的机遇 
二、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的挑战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银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一、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二、人民币国际化全方位推进 
三、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蓬勃发展 
四、人民币国际化市场潜力巨大 
五、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第五节 产业转移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产业转移产生巨大金融需求 
二、产业转移过程中伴生的风险 

第十一章 2012-2016年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协同效应分析 
第一节 管理协同原理 
一、序参量选择原理 
二、管理役使原理 
三、管理涨落导向原理 
四、管理互动性原理 
五、管理协同功能倍增原理 
第二节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符合管理协同的充要条件 
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是一个复杂系统 
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符合管理协同的必要条件 
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符合管理协同的充分条件 
第三节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协同效应分析 
一、不同定位目标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协同优势 
二、不同定位目标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协同成本 
第四节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及协同体系模型 
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 
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协同体系模型 
第五节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定位的协同可行性分析 

第十二章 2012-2016年中国商业银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及其管理 
一、当前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主要特征 
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现状 
三、市场风险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战略性风险分析 
一、战略性风险的概念与银行战略性风险 
二、银行风险、银行战略性风险与银行危机的关系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战略性风险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析 
一、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现状 
二、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突出的原因分析 
三、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必要性 
四、稳健货币政策下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建议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及防范措施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分析 
二、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的对策 
第五节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概述 
二、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面临新的信贷风险因素 
三、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五、提高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第六节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第七节 防范商业银行碳金融风险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碳金融风险 
二、国外应对商业银行碳金融风险的策略 
三、我国应对商业银行碳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第十三章 “十二五”时期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策略分析 
第一节 “十二五”时期促进中国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 
一、完善金融立法,为银行发展创造良好法规环境 
二、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三、打造多层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四、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信用环境 
五、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提高其公信力 
六、推进新资本协议实施,促进商业银行更加稳健发展 
七、优化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内部管理能力 
八、推进业务转型,走差异化经营之路 
九、推进产品创新,提高银行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 
十一、适应金融国际化趋势,审慎推进国际化战略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差异化经营的途径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推进差异化经营势在必行 
二、“十二五”时期国内商业银行加快推进差异化经营的途径 
第三节 “十二五”时期经济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策略 
一、银行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 
二、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驱动因素分析 
三、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策略 
第四节 加快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立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二、完善处置机制建设,形成资产处置合力 
三、综合运用多种处置手段,加快资产处置进度 
四、创新处置方式,提升资产价值回报率 
五、建立科学评估体系,提高资产处置定价精度 
六、强队伍建设,增强资产处置人员履职能力 
第五节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制定体系化的制度,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二、改革落后的风险管理观念和方法,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三、以内控体系建设为契机,推动银行队伍建设和风险文化培育 
四、建立、完善内部稽查和监督核查制度 
五、实现适度控制,提高控制效率 
第六节 稳健货币政策下基层商业银行经营策略选择 
一、转换经营重点 
二、转变盈利模式 
三、提升贷款利率水平 
四、调整信贷结构 
五、创新信贷产品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2005-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 
图表:2005-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图表:2005-2011年国家外汇储备 
图表:2005-2011年财政收入 
图表:2005-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图表:2011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亿元) 
图表: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图表:…… 
更多图表详见正文…… 

    通过《2012-2016年中国商业银行市场行情动态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生产企业及投资机构将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销售方式、市场供需、有效客户、潜在客户等详实信息,为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文章来源: http://www.chinairr.org/report/R13/R1301/201204/19-97307.html您还可以到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上找,有相当权威的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到您。

3.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是什么

1、商业银行业务多样化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主要从事传统的金融业务,其他金融业务则由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但是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 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逐渐被打破 , 特别是西方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从专业化逐渐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 商业银行除短期贷款为主要业务外 , 还兼营其他业务,可以说商业银行的业务已经逐渐走向多样化 , 综合化 ,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都可以经营。
2、商业银行业务证券化的趋势
所谓负债和资产业务的证券化 , 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负债和资产业务方面更加注意通过金融资产的创新和增加债务型资本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
3、商业银行管理电子化的趋势
商业银行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大大推动了银行业务自动化,综合化和服务全面化, 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概念和运作方式, 提高和推动了银行高层人员的宏观管理水平,从而大大增强了银行的竞争力。
4、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国际化的趋势
银行业务的国际化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 , 各国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监管放松 , 导致银行业务的全球性竞争日益加剧 , 从而促使大的银行集团在银行服务的世界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 , 加速银行业务的国际化进程。


扩展资料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缩写为CB,是银行的一种类型,职责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
自2014年8月1日起有条件免收个人客户账户管理费、年费和养老金异地取款手续费,并降低部分收费标准。个人跨行柜台转账汇款手续费最高50元封顶,对公跨行柜台转账汇款手续费200元封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商业银行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是什么

4. 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银行将会向无人办公方向发展,未来的办理业务会更加的智能方便。
未来银行的纸质货币发行量将会大幅减小,取而代之的将会是电子货币。
未来银行也可能涉足购物类的实体业务,总之为了谋求生存,未来将会是复杂多变的。



5. 商业银行经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一、成效卓著的二十年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金融自由化、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影响,全球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和竞争格局一直处于迅速的发展变革之中。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商业银行组织体系的形成、市场化竞争的兴起、经营管理方式和竞争格局的演变,则主要是由渐进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所推动的。

  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从重建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宏观调控到全面展开金融部门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金融改革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伴随着整体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步伐,中国商业银行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和规范,演绎着生机勃勃的改革篇章。

  其一,组建“专业银行”,标志着中国商业银行体系雏形的出现。八十年代初期,人民银行“一统天下”、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不分彼此”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由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四大行组成的专业银行体系,这是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最初形态。

  其二,商业银行概念诞生,四大专业银行逐步改造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初期,中国没有“商业银行”这一概念。八十年代中后期,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对银行业和金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银行运作中存在不少弊端也逐渐暴露,中国开始考虑建立体制较新、业务较全、范围较广、功能较多的银行,从而出现“综合性银行”的提法和“银行企业化” 口号。而真正形成商业银行的概念,把商业银行作为一种分类标准、作为一种体制选择、作为一个行业来对待是在90年代初期。大约从1994年前后开始,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不再有“专业银行”这一类别,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起绝对支撑作用的工、农、中、建被改造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其三,设立一批新型商业银行,丰富和完善商业银行体系。1987年国家重新恢复交通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等一批新兴商业银行随即产生,到目前为止,已先后设立了10家新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已剔除合并了的中国投资银行和被关闭的海南发展银行),十多年来,这些股份制商业银行迅速发展壮大,现在这10家银行的总资产已占全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十分之一以上。

  其四,组建政策性银行,分离商业性和政策性银行职能。从1993年开始,我国先后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从而实现了在金融体系内,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职能的分离,扫除了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方向改革的最大障碍。 其五,突破了地方不能办银行的限制,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分两步组建了近百家地方性商业银行。从1995年开始,我国先后将分散的众多城市信用社改组、合并成城市合作银行,继而在1997年之后全部改称为“某某市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渠道)掌握一部分股权加以控制。另外还有2家住房储蓄银行(即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和约4500家城乡信用社。

  其六,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从1993年开始,在交通银行试点进行资金营运制度的改革,导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到1995年在各大商业银行全面推广该制度,从而按《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建立了商业银行稳健、有效运作的制度规范。

  其七,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从1998年1月1日开始,全面取消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增加量,从必须执行的指令性计划改为“供参考”的指导性计划。这既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制度与调控方法的重大改革,也是商业银行按照自主经营、自求平衡、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要求进行新体制运行的必备条件。

  其八,初步建立了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资产质量问题是任何体制下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重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又是我国商业银行进入90年代以后面临的迫切任务。从1998年开始,我国改变传统的信贷资产按时间分类的办法,改按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制。同时,从更谨慎的原则出发,改革了商业银行呆账准备金的提取制度。

  其九,强化了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制度。工农中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长期低于8%,这是中国银行业既要快速又要稳健发展面临的一个大难题。1998年8月中旬,国家财政部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四大银行的资本金,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通行的标准。其他商业银行也都通过投资者增加注资、定期扩股增资等办法来解决其资本充足率问题。

  第十,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上市步伐。自1991年深圳发展银行上市以来,银行上市一直受到严格限制,直至1999年末,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为政策解冻后的第一家上市商业银行。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表示支持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和股票的发行上市,至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以进行国家控股的改造,具备条件的也可以上市。自此,中国商业银行业掀起了一股上市的浪潮。继中国民生银行挂牌之后,招商、交通、光大、华夏、中信实业和福建兴业等新兴商业银行都在积极作上市准备工作。 综上所述,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在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同时,通过“存量改革”和“增量导入”两条途径,打破了“大一统”的银行组织体系,实现了中国银行业由垄断走向竞争、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功能狭窄走向健全完善的转变,建立起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生长点,中资和外资商业银行并存发展的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银行组织体系。我国银行业正向着规范化的商业银行的国际标准靠拢,银行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最有力的证据是,在英国《银行家》杂志的“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中,按照国际银行一级资本规模标准,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在数量上呈逐年增多之势,而且在排名位次上也不断提升。2000年度,我国已有9家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进入世界1000家大银行之列,较前一年增加了2家。位次排序除了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略有下降外,其他七家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其中招商银行上升了78位,名列第222位。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商业银行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国银行业二十年的改革发展,不仅增进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率,而且较好地适应了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满足了国家经济发展对银行业的要求,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随着商业银行的服务面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增加、服务效率不断提高,全社会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由于商业银行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竞争以及由业务竞争所派生出来的机构竞争、工具竞争、手段竞争、客户竞争、人才竞争等已愈演愈烈,其积极结果之一便是服务范围的扩大和业务运作效率的提高。

  同时,中国商业银行的体制变革对整个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促成了中国金融体制向现代金融制度转型。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所进行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探索带来了中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变革和内部经营管理体制与内控机制的重大变化,从而引起中国银行体制乃至整个金融体制的变革,并积极促进整个经济体制向市场化方向转型。


  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在看到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商业银行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向现代金融制度迈进和缩小与国外发展比较健全的商业银行体制之间的差距过程中,还有不少障碍要消除,还有不少瓶颈要疏通。 第一,商业银行之间发展不均衡,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比较明显的垄断特征,市场竞争还不太充分。在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尽管有100多家中资银行,但能跻身于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只有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极少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无论是资本规模还是资产规模都普遍弱小。显然,这种非均衡的银行体系结构不利于我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就我国进入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银行数量而言,不仅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无法相比,而且不能与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甚至比我国的香港和台湾还少。商业银行之间发展不均衡,使我国银行业市场上的垄断一直难以动摇,尽管近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长使得高度垄断的格局有所改观,但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资产方面仍占据国内银行业市场90%左右的份额,存款和贷款一直在70%以上。这说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具有比较明显的垄断特征,市场竞争不够充分。

  第二,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相对较弱。从1000家大银行排名看,我国银行业在税前利润、利润增长率、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等反映经营效益的指标排名中都属于相对较低水平。在国内需求不足仍未明显缓解、金融开放步伐加快、商业银行的国内外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绩效正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中国的银行业亟需更深刻的变革。

  第三,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目前仍处于传统金融业务阶段,未能完全实现向现代金融业务的转变。在世界银行业综合化经营趋势不断强化的助推下,目前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已经实现了从传统金融业务向融存款、贷款、投资、证券、保险业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金融业务的转移。与之相比,基于历史原因和体制约束,我国银行业从传统金融业务向现代金融业务的转变可能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这有可能进一步拉大我国银行业与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距离,不利于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当然,在商业银行发展前沿——网上银行发展方面,我国银行业与世界银行业的差距不太大。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不仅在国内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某些方面即使在国际银行业也处于领先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不能实现战略扩展,那么我国的网上银行发展可能只会在低层次水平上徘徊。

  总体而言,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比较,我国银行业整体上呈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大而不强”,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强不大”的发展格局,并存在着许多抑制我国银行业综合竞争能力提高的问题。面对世界银行业的巨大变革并基于我国即将加入WTO这一客观现实,迅速缩小与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差距,加快中国银行业全面融入国际金融社会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重心。


  三、发展趋势展望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金融自由化国际浪潮的推动下,银行业正朝着以金融品牌为主导、以全面服务为内涵、以互联网络为依托、以物理网络为基础的综合化、全球化、电子化、集团化、虚拟化的全能服务机构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面临着现代信息技术、客户需求多样化、金融风险控制、管理效率、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挑战。中国正在向世界敞开开放的大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后关口已经在望,中国的商业银行必须放眼全球,认清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谋求更大发展而整理思路:

  第一、 重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实现商业银行的均衡发展。

  重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实现我国银行业的均衡发展,是矫正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非均衡结构态势,造就更多国际化大银行,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制度转轨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重组的基点应定位于金融改革、金融发展和金融开放“三位一体”基础上的金融制度变迁,其根本目标是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和配置机制,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持金融稳定和良性发展。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现实及未来趋势看,商业银行体系的重组必须实行“改革主体,发展两翼”战略。“改革主体”是指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解决发展的体制约束和产权主体缺位问题。同时,要在系统内进行机构撤并重组,实现减员增效。“发展两翼”是指大力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战略选择和既定目标下的努力程度,而且从根本上有赖于政府的政策支持。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的现实途径是通过上市和资本运作,实现低成本规模迅速扩张。 第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购并重组,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御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银行业呈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大而不强”,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强不大”的发展格局,不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启示我们:提高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现实而有效的途径是在商业银行体系内引入购并重组机制。根据国际经验,银行并购的指的是市场化的“效率性”购并,而不是命令式的“行政性”购并。我国银行业实施“效率性”银行购并重组应在政策上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近期应侧重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购并重组,以国内市场为主,购并对象主要是其所要涉足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或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应在国际市场上寻找购并对象,进行购并活动。其二,银行业的购并重组不能就银行购并自身而进行购并,要根据世界银行业综合化全能经营这一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银行的集团化发展道路。其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正确定位政府在银行购并重组中的功能角色。其四,健全法律法规,确保银行购并重组在法制基础有序进行。 第三,正确把握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政策内涵和国际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大势,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的要求,逐步放松以至解除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分业经营限制。

  出于分散银行经营风险、规范银行银行运作的初衷,我国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但面对世界银行业的综合化发展的潮流,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平等竞争的要求,这一制度已经显露出其不适应性。尽管政策界已承认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是一种过渡性的体制原则,但至尽尚难看到废除这一原则的“时间表”。我们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不能为分业而分业,现在实行的分业,必须为向将来的全能经营创造条件。在最终解除分业限制之间的过渡期间,可以试行混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方式,成立以大银行为主体的金融集团控股公司。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的方式在银行、证券、保险和资产管理领域开展分业经营,并对其下属金融性子公司实施统一管理。 第四,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资本供给机制,多渠道筹集商业银行资本金,在实现资本结构合理化基础上确保商业银行的资本有稳定广泛的供给,不断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 商业银行资本供给机制包括外部供给机制和内部供给机制。内部供给机制的核心是关于留存收益的诸多安排。外部供给机制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普通股和优先证券发行的诸多安排。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政策条件以及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内部供给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现实有效的途径是发挥外部供给机制的作用,目前较为可性的方式途径可考虑:一是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扩股增资机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商业银行上市;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三是扩大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规模。 第五,加快银行电子化建设,加速推进网上银行发展。

  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面对网络经济引发的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动荡,网络经济时代的银行家应该具有更加敏锐的目光和超前的思维,必须彻底改变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以及战略导向,以适应电子商务的需求、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在业务体系上,银行业必须积极创新,完善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品种,提供“金融超市”式的服务。面对资本性和技术性“脱媒”的压力,银行业必须重新构造业务体系,要以网络为业务发展平台,以银行业务为核心,构筑辐射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服务领域的“金融超市”,为“E-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服务。在经营方式上,银行业应该把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紧密结合起来,走 “多渠道并存”的道路。一方面,金融产品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银行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面对面式的互动交流必不可少,而擅长于高效率、大批量地处理标准化业务的网络银行也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发展“多渠道”营销方式,不仅可以利用网络化新服务手段维护原有客户资源,还有助于提高网络银行的发展起点。在经营理念上,银行业必须实现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的转变。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核心是“以量胜出”和“产品驱动”,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随着客户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迫使商业银行必须从客户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以质胜出”和“客户驱动”,为客户提供“量身度造”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在战略导向上,银行业必须整合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争取成为网络经济的金融门户。网络经济对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整合和协同的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将以建立金融门户的形式共享资源、提升效率。网上金融门户是多家金融机构网上服务的结合,与各类金融机构交易系统之间存在直接连接。其建立和经营是各类金融服务机构间关系从冲突到协同的过程,对于中国金融业向综合化、全能化转型具有特别的意义。

  最后,正视加入WTO以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加强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发展新型的伙伴关系。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商业银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乃大势所趋,国内商业银行将迎来全面竞争时代。在大力改革经营体制的同时,国内银行必须在技术、人才、服务、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迎头赶上,逐步缩小与国际银行业的差距,在竞争中壮大规模、扩展势力。在战略上重视外资银行,并积极了解、学习其先进经验,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也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银行业与外资银行之间既有竞争,还有相当多的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的机会,我们既可以与其展开股权形式的合作,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也可以开展业务上的合作,诸如参与银团贷款、项目贷款、债券投资等。

商业银行经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6. 未来银行有几种发展趋势

在经济增速放缓和金融改革提速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业转型升级也在艰难前行,把握住银行业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一,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将进一步深化。
第二,银行业经营模式将进一步差异化。
第三,金融脱媒趋势不可逆转。
第四,信息科技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第五,银行业发展稳步走向国际化。

7. 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2019年,面对日益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我国金融业总体稳健运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基本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股票质押融资风险下降。
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
截至2019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82.51万亿元,同比增长8.01%,增速比2018年上升1.7个百分点;负债总额258.24万亿元,同比增长7.65%,增速比2018年上升1.37个百分点。

2019年,银行存贷款增速继续保持平稳。截至201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2.88万亿元,同比增长8.65%,增速比上年上升0.4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3.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4%,增速比上年下降1.12个百分点。

利润继续保持增长
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1.99万亿元,同比增长8.91%,增速比2018年上升4.2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净息差2.2%,较2018年提高0.05个百分点;非利息收入占比21.93%,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0.86%,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资本利润率10.39%,同比下降0.70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整体较2018年有所下降。

资本充足水平稳重有升
截至2019年末,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5%,同比上升0.3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64%,同比上升0.45个百分点,资本较为充足。

截至2019年末,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58.46%,同比上升3.15个百分点;流动性缺口率为4.07%,同比上升3.46个百分点;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为146.63%,同比上升8.62个百分点;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22.33%,同比上升0.88个百分点。流动性整体合理充裕。
截至2019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19万亿元,同比增加3498亿元,不良贷款率1.98%,同比上升0.01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41万亿元,同比增加3881亿元;不良贷款率1.86%,同比上升0.03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关注类贷款余额5.59万亿元,同比增加3207亿元,增幅6.09%,资产质量下迁压力加大。此外,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2.59万亿元,同比增加1084亿元,增幅4.37%;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余额比值81.18%,同比下降6.18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于不良贷款的认定更趋审慎。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行业授信策略分析报告》。

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8. 银行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1.是净息差或将见顶回落,净手续费收入有望进一步改善;2.是资产质量后续可能承压,不同机构将继续分化3.是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银行业盈利增速将稳中趋缓。.具体细节:a,“在银行加大表内信贷投放力度、表外业务监管要求适当放宽的背景下,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有望筑底企稳,保持在7%至8%的稳定水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从信贷投向的偏好看,银行业将重点关注3个领域,一是信用卡、住房按揭贷款领域;二是在基建投资托底实体经济的大环境下,银行将针对PPP融资项目配置更多的信贷资源;三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和薄弱环节,如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 除了资产端,银行业的负债端也将出现新变化。《报告》认为,商业银行存款增长压力将出现边际缓解,但核心存款增长压力犹存,流动性管理约束仍在。b,除了资产端,银行业的负债端也将出现新变化。《报告》认为,商业银行存款增长压力将出现边际缓解,但核心存款增长压力犹存,流动性管理约束仍在。主要原因:主要是受内外部经营环境多变影响,企业部门现金流压力难以得到显著改善,从而对核心存款的增长造成压力。因此,《报告》预计,商业银行的存款增长仍将依靠结构性存款拉动,主动负债占比可能继续提升。 此外,针对业内高度关注的“净手续费”变化,《报告》指出,随着多家商业银行的理财子公司陆续落地,预计净手续费收入将出现积极变化。“一方面,2018年商业银行净手续费收入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信用卡业务,预计多数银行接下来仍将继续在该业务上发力;另一方面,随着理财子公司陆续开业,预计理财业务收入将在2018年大幅下降的低基数前提下,出现明显修复。”连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