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类论文参考文献

2024-05-06 23:01

1. 银行类论文参考文献

 银行类论文参考文献
                      在各领域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银行类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银行类论文参考文献1    [1]张磊.我国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研宂[J].商场现代化.2010,(6).
    [2]谭莹,李舒.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及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2).
    [3]包爱丽,曹朝龙.结构性基金产品创新探讨,国投瑞银基金公司,2008.
    [4]陈蓉.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设计、定价与风险管理研宄[D].厦门:厦门大学,2005.
    [5]陈博,《结构型银行理财产品定价与设计探讨》,[D],上海:复旦大学,2008 .
    [6]区良伟.看涨期权型理财产品的对冲策略研宄[J].金融技术与工程,2010(2).
    [7]任学敏,李少华.收益与汇率变化范围挂钩的存款产品定价[J].同济大学学报,2005(4).
    [8]黄晋渊.带你走入结构性产品[J].中国外汇管理,2004,(10).
    [9]李景欣,刘楠.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法律分析m,法商研宄,2007(5).
    [10]李畅.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研宂[D].上海:同济大学.2007.
    [11]李赋冰,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2]杜平.论银行理财产品合理品种结构的构建一从零收益,负收益现象谈起[J]理论月刊,2008,(11 ).
    [13]陈建超.余磊.2008年上半年投资金融市场的理财产品分析,衡平信托有限责任公司,2009:12-13.
    [14]李明.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现状及发展[J].科学与财富,2010,(11).
    [15]King S. R, Remolona. E. M., The Pricing and Hedging of Market Index Deposits [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Quarterly Review, 1987(12〕.
    银行类论文参考文献2    [1]徐诺金.关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J].金融研究,2003(12)
    [2]余敏.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08)
    [3]陈琼.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0(22)
    [4]黄浩.个人理财概念及理论基础浅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5)
    [5]张桥云.中国银行业存款产品设计创新研宄[M].中国金融出版社,2
    [6]李文.从香港看国内理财业务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银行,2006(11)
    [7]崔蕾.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现存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0(7)
    [8]胡斌,胡艳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及机遇[J].新金融,2006(05)
    [9]胡云样.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性质与理财行为矛后分析[J].上海金融,2006(09)
    [10]乔滢.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J].现代商业,2008(32)
    [11]王淳.国内银行业的个人理财业务[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5(07)
    [12]凯伦.D ·哈尔彭.认识金融:货币、资本和投资[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13]Gerry Ward . Personal financial planning for individuals and femilies [J]. ISO Bulletin, 2003
    银行类论文参考文献3    [1]陈晓莉,杨杨.汇率变动对银行业经营绩效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0,(11):22-28
    [2]陈建斌,龙翠红.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错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5) :99-104
    [3]刘少波,贺庆春.货币错配下的央行行为选择:一个多重均衡模型[J].财经研究,2010, (6): 4-13
    [4]陈建波.中国货币错配的非对称性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8): 19-21
    [5]葛艳丽,刘颖.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金融经济,2008,(6):39-40
    [6]贺庆春,宋健.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绎济研究,2009,(2): 127-136
    [7]陈守东,谷家奎.我国境内银行货币错配比较研究--基于人民币汇率变化不确定性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13,(9): 1-11
    [8]乔海曙,李远航.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货币错配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11): 16-22
    [9]谭本艳,周先平.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徵观效应--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J].财贸研究
    [10]陈晓莉.本币升值冲击与银行业危机:一个基于不对称信息的分析框架[J].世界经济,2006,(7): 36-95
    [11]陈文玲.论实物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从崭新的视角看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J].管理世界(月刊),1998,(6) :33-42
    [12]陈守东,谷家奎.中国货币错配程度综合度量及影响因素实证检验[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2,C1): 48-71
    [13]唐伟霞,朱超.货币错配与净值损失:来自银行部门的`经验证据[J].上海金融,2007,(8): 40-45
    银行类论文参考文献4    1.Gerschenkron A.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A Book of Essay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2. Leland H,Pyle D.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J], Journal of Finance, 1977,(32): 371-388.
    3.Boyd J.H. and Gertler M .Trends,cycles,and policy.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J] Us commercial banking ,1993
    4.Berg S. A., F. R. Forsund, L. Hjalmarsson and M. Suominen, Banking efficiency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3
    5. Douglas W.Diamond,p.h.d. Bank Runs,DepositInsurance,andLiquidit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6):401-419
    6.涂永红等.个人理财方案设计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金融,2005,(5)
    7.张磊,沈水辰.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初探[J].新金融,2007,(8).
    8.贺坤.关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几个问题[J].中国金融,2005,(24)
    9.仲岩.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细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05,(36).
    10.陈全,卢长宝.拓展城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J].财政金融,2007,(9):44-45.?
    11.刘楹,杜胜,谢丽娟.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状况与趋势[J].西南金融,2007,(6):22-23.
    12.刘毓.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模式变迁、发展瓶颈与突破之路[J].金融论坛,2008.
    13.谢怀筑,陈利敏.美国个人理财业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半月刊,2007(11):61-62
    14.李姝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1)
    15.易宪容,肖滔.当前银行个人理财的现状、问题和出路.西部论坛,2005(5)
    16.李浩.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J].中国金融,2003(32).
    17.刘敏.新形势下拓展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J].城市个人金融,2002,(11):9-10.
    18.吕全波.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办法与风险控制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5.
    19.张颖.个人理财教程[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7
    20.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1998.8
    银行类论文参考文献5     参考文献: 
    [1] 陈萍.饭店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与定价研究[D].青岛大学,2005.
    [2] 黄晓虹,梁玉.北部湾银行模式探讨[N].广西日报数字报刊,2007-9-4.
    [3] 刘兵.基于年薪制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EB/OL].
    [4] ]苗向阳.我国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构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07.
    [5] 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 汤明.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创新刍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0).
    [7] 杨新立.包头××纺织公司薪酬制度再设计[D].内蒙古大学,2005.
    [8] 张小华.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6.(责任编辑:admin)
    银行类论文参考文献6    [1]宋路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投资与合作》,2011 年第 9 期
    [2]周晓庆: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商业》,2009 年第 11 期
    [3]李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信用风险评级研究--以 A 银行为例.《山东大学》,2012 年
    [4]许谨良:《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年
    [5]詹原瑞:《银行内部评级的方法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年
    [6]祝清泉:中信银行沈阳分行公司贷款分类标准设计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9 年
    [7]魏峻彪: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客户信用评级的构建.《南开大学》,2005 年
    [8]张栋兴: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实施的困难及对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杨琳: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10]李晓慧,何玉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实务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
    银行类论文参考文献7    [1]谷冰茹、刘春:《企业或有负债的分析与建议》,《中国市场》,2014 年 01 期。
    [2]连平:《21 世纪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年版。
    [3]伍德里奇:《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经济计量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4]艾迪。凯德:《银行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年版。
    [5]朱巧:《多元化经营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3 年。
    [6]张晓峒:《EViews 使用指南与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年版。
    [7]高铁梅:《经典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 应用及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刘寒冰:《浅谈或有事项在评估实务中的确认、估值和披露》,《会计之友》,2011 年 32期。
    [9]桓宇:《巴塞尔协议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调整行为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0]周开国、李琳:《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11 年 5 月。
    [11]徐爱军:《浅谈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管》,《金融经济》,2012 年
    [12]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13]刘孟飞、张晓岚、张超:《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经营绩效与风险相关性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2 年 08 期商业银行论文参考文献论文。
    [14]乔雪利:《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和风险相关性研究》,《中国商贸》,2013 年 19 期。
    [15]萧政、李杰:《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
    [16]杨正良:《浅谈银行或有负债的核算》,《财会通讯》,1998 年 10 期。
  ;

银行类论文参考文献

2. 求关于银行方面论文的参考文献

论文文献资料【篇名】---银行危机的社会学解释
 【相关摘要】本文主要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系统性的银行危机。 银行危机内生于银行的构建,其承担的储蓄转投资的功能决定了银行的脆弱性。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银行危机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冲击和影响也加大。 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整个金融体系是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变革开始起步,到目前为止,银行仍居金融业的主导地位。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维系着国民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由于四行在我国转轨过程中,把不断增加的储蓄转投给了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亏损面扩大和增加的情况下,形成和出现了大量不良资产。东南亚危机后,由于我国经济金融与发生国的诸多相似,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机构和学者主要依据四行超过20%的不良资产率和不足8%的资本充足率,纷纷预测中国很快就会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有些学者甚至设计好了危机爆发的过程,就等中国实际的验证。然而,事实与预言相距太大,四行不仅没有遭到挤兑而倒闭,而且存贷款仍保持高增长。东南亚风暴没有登陆比邻的中国,而是刮到俄罗斯、巴西。为何中国能抵御这场危机?四行为何没有出现典型的银行危机——挤兑存款,甚至还排队存款呢?这说明,在关心中国的机构和学者看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或历史上危机发生国类似情况的同时,中国还有许多与危机国不同的因素在体内发挥作用,这些不同的因素是什么?全文围绕此展开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银行作为储蓄转投资的中介,实际形成了以银行为中心的信任链。这个信任链由两段构成,一段是存款人与银行,一段是银行与借款人。银行把从存款人那里得到的信任集中后,转给了借款人。短存长贷、债权约束是这个信任链的特征。任一段信任链的断裂都可能使整个信任链无法维持。这样,就可以清楚银行危机为何既可能是存款人集中挤兑造成,也可能是贷款人违约造成。四行为中心的信任链已经出现了相当大比例的断裂,但危机没有发生。从信任链数量对比上看,是由于存 款大于贷款的增长拉得住部分断裂的信任链。其根本原因在于决定这 些变化的社会系统。 全文由绪论和七章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为什么进行此研究;综述了已有的研究和介 绍了本文的研究。从社会学角度研究银行危机,从学科领域看,本文 具有一定的前沿性。 第1章,主要回顾了20世纪以来国际上发生的不同国家的银行 危机,主要是:发生在美国的两次危机,阿根廷两次时间相隔不长的 危机,俄罗斯的危机,东南亚国家的危机,以及中国在1998年关闭 海南发展银行。这些史实,是本文实证分析时的主要资料。 第2章,研究了银行为中心的信任关系,从科尔曼对信任的研究 出发,构建出以银行为中心的信任链。导致银行危机的原因很多,但 结局只能是银行无法维持信任链的运转。聚集到信任链上后,就可以 发现信任链的存在与维持不是仅从信任链上摘取几个指标就能做出 危机是否发生的判断,政治、经济、社会中一些难以量化的因素左右 着这个信任链。借助 AG模式解释银行危机将有效克服原有银行金 融危机理论在解释危机时以偏概全的缺陷,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3章,分析了四行的特殊信任结构,这种结构正是我国与危机 发生国的不同。不良资产率高,资本充足率低确是严重的问题,但国 有独资性质使得社会公众相信国家信用支撑国有银行,从而使存款人 与银行信任链的稳定和扩大拉住了因扭曲银企关系而造成损失的银 行与借款人的信任链。 第一章,主要研究货币稳定问题,这实际是中国防范东南亚危机 的第一道防火墙。人民币互动的制度选择,对内对外都成功地保持了 币值的稳定。 第5章,具体分析了东亚危机后居民储蓄增加的原因,因为信任 的存在并不代表信任的增加。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党的十 五大和新一届政府成立后集中出台,改变了居民心理预期,导致储蓄 因预防性动机增强而增长。储蓄的增长和存差的扩大保证了四行不会 回流动性不足而导致危机。 第6章,分析了东南亚危机后政府的救助措施和效果,以及中国 政府强有力的控制,这是吸取东南亚危机教训,在危机末公开化时的 抢先行动,表明了政治系统在包括银行系统在内的社会系统整合中时 机把握、手段运用都比较成功。 第7章,研究对未来银行危机的防范措施,加入们 将引致中国 银行业和其它社会系统的深刻变化,原先存在的有利因素可能失去, 不利因素逐渐增加。借鉴罗斯福新政和韩国的成功经验,中国完全可 以把事后的行为转为事前的防范,从而减轻危机发生可能造成的巨大 代价。银行安全网和社会保障安全网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可以减轻或 控制危机成本的制度构建。

3. 求论文参考文献,论文的题目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发展策略急!!!!!!

[1]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霍文文.《金融市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唐浩忠.《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周茂清.《我国个人理财模式的转变及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新金融》2008年第1期.
[5]廖佳馨.《我国私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海南金融2005年8月.
[6]吕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张冬玲.《个人理财――商业银行争创的金融品牌》.金融广角2006年5月.
[8]邓作政.《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探讨》.时代报告2012年5月(下).
[9] 王芸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甘肃科技2008年第24卷第14期.
[10]闵静.《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金融经济2009年第11期.
[11]张岱云等.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新金融》2002年.
[12][英]迪万纳.《零售银行业的未来:向全球客户传递价值》.覃东海、郑英、蒲应龚译注.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13][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第1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
[14]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卡尔·沃尔什.《经济学》(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求论文参考文献,论文的题目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发展策略急!!!!!!

4. 论文 网上银行的研究 要从哪些方面写?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安全防范能力差。对于银行业来讲,除了社会整体网络设备水平低下之外,银行业内部网络构造也还处于很低级的状态,银行内部局域网建设仍很落后,即使是同一个商业银行内部,各个市和市之间,市和省之间,基本上没有一个完整的网络链接。网络安全是金融界的第一生命,因此,国外各家上网银行不惜投入巨资开发先进的、无懈可击的保密安全系统,以保障网上客户的交易及资金安全。我国的网络银行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大部分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许多国产的安全产品,其核心技术也是国外的,这些都成为网络金融安全的隐患。 

  理财观念和信用观念相对落后,传统银行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思想观念的滞后成了网络银行发展的最直接障碍。国人对于财富的概念基本上还集中体现在现金上和有价证券上,难以接受电子货币的概念,要接受网络银行更是不易。在扭转传统文化桎梏、陈旧理财观念和消费行为习惯上可能要付出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良好的信用机制是网络银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在这方面差距很大,身份认证体系还很原始,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制度才在上海试点。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许多企业不愿意采取信用结算交易方式。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产品创新是商业银行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和根本出路,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金融体制还是一个严格金融监管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有着很强的准入壁垒,这种壁垒的结果就是中国的银行业缺乏竞争,创新的动力不足,引致网络银行发展相对缓慢。

  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能力不足。外资银行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先行优势,可以弥补其网点设置的不足。对个人金融业务的渗透将集中于外币信用卡的发行、清算与兑付,个人投资理财,个人网上金融服务,家庭银行等。一旦网络银行在中国全面展开,中资银行的网点优势便成为弱势。加入WTO后,外资银行能以全能化经营或通过集团方式实现混业经营,而国内银行按目前规定只能实施分业经营,在竞争上处于劣势。

  网络银行监管机制和效率急待完善和提高。由于网络的广泛开放性,网络银行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课题,网络银行不仅易于诱发网络犯罪,还容易产生另一类业务风险如信誉风险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管理。目前巴塞尔委员会及各国银行监管当局正密切关注网络银行的发展并进行研究,但尚未就此立法监管。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方面的法规更是空白。监控机制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明确网络银行的发展模式。从国外经验看,网络银行的发展不外乎两种:发展新的纯网络银行或传统银行的网络化,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应当承认,单纯由传统的银行来建立网络银行金融体系的难度很大,而单纯由高新技术公司来开展金融服务也是难以树立有号召力品牌的。将我国传统大银行的品牌和新兴高科技手段结合起来,将是未来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一个“双赢”选择。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网络银行发展模式可以定位为传统银行的网络化创新。

  加大业务创新和组织创新力度。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深入服务将出现两极化趋势:标准化和个性化,即一是以更低的价格大批量提供标准化的传统金融服务,一是在深入分析客户信息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重点是在理财和咨询业务、由客户参与业务设计等方面。要从客户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以质胜出”和“客户中心主义”。传统银行要充分利用不断发展的大量信息技术深入分析客户,加大产品创新的力度,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为迎接加入WTO后带来的混业经营,又不违反现行监管法规,可以考虑组建金融集团,通过集团下属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从事跨行业经营,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产品需求,增强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解决技术性问题。首先是安全问题,要建立规范措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信息产业、工商企业、银行及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安全技术和硬件设施。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有远见的银行界人士正与科技界人士密切合作,把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密码技术结合起来,使网上购物支付更加便捷、安全。比较有借鉴意义的是美国网络银行所采用的作业系统三重安全防护措施:客户终端浏览器码处理技术、防火墙技术和保护交易中枢不被入侵的可信赖操作系统。其次是方便快捷问题,要解决电脑普及率、光纤覆盖率低、网络的吞吐能力有限等问题。

  加强网络银行的监管工作。一方面要根据技术发展修改现行的法律规范与规则,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关规范电子货币和网上金融服务发展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强化对网络银行和网上电子支付结算中心的资格认证,为网络银行发展和网络化金融创新提供法律保障、安全保障。中央银行在加强对网络银行的监管,加强监管的国际合作,同时要支持传统银行的网络化金融创新。

5. 学术论文与银行等实务部门的工作手册在写法上有哪些差异?

您的问题是【回答】


银行部门设置与理论差异【回答】


学术论文与银行等实务部门的工作手册在写法上有哪些差异?
23: 学术论文与银行等实务部门的工作手册在写法上有哪些差异?
23:17

严炯囧


严炯囧
【提问】


首先他们的格式都不一样,学术论文是标准的论文格式,有题目,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而工作手册就不一样了。
从内容上来看,工作手册属于类似于规章制度,主要体现的是一些条条款款,或者一些标准流程。规定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学术论文一般是解决工作流程中的某一个点的问题,或者一些创新的想法【回答】


在学术论文中选择一个主题有很多事情要注意,这个主题需要是学术的或理论的;主题需要切合实际或对;【回答】


还有吗
【提问】


工作手册主题在于操作,而非理论,流程与细节是重点考察对象,更为精细化【回答】

学术论文与银行等实务部门的工作手册在写法上有哪些差异?

6. 学术论文与银行等实务部门的工作手册在写法上有哪些差异?

首先他们的格式都不一样,学术论文是标准的论文格式,有题目,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而工作手册就不一样了。
从内容上来看,工作手册属于类似于规章制度,主要体现的是一些条条款款,或者一些标准流程。规定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学术论文一般是解决工作流程中的某一个点的问题,或者一些创新的想法【摘要】
学术论文与银行等实务部门的工作手册在写法上有哪些差异?【提问】
您的问题是【回答】
银行部门设置与理论差异【回答】
学术论文与银行等实务部门的工作手册在写法上有哪些差异?
23: 学术论文与银行等实务部门的工作手册在写法上有哪些差异?
23:17

严炯囧


严炯囧
【提问】
首先他们的格式都不一样,学术论文是标准的论文格式,有题目,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而工作手册就不一样了。
从内容上来看,工作手册属于类似于规章制度,主要体现的是一些条条款款,或者一些标准流程。规定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学术论文一般是解决工作流程中的某一个点的问题,或者一些创新的想法【回答】
在学术论文中选择一个主题有很多事情要注意,这个主题需要是学术的或理论的;主题需要切合实际或对;【回答】
还有吗
【提问】
工作手册主题在于操作,而非理论,流程与细节是重点考察对象,更为精细化【回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