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罗斯福新政的启示

2024-05-04 03:37

1. 初中历史罗斯福新政的启示

  1 、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实行正确的货币政策,防止金融风险。
  2 、以工代赈 , 启动市场。
  3 、注重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
  4 、重视农业,强本固基。
  5 、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大力促进再就业工程。
  6 、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7 、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8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初中历史罗斯福新政的启示

2. 初三历史罗斯福的贡献两条

  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大胆借鉴社会主义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3. 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历史题

C.救济。 罗斯福新政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第二阶段(1935~1939年),着重改革。实施救济则贯穿新政的全过程。主要措施包括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工程进展署、公共工程局等机构;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兴办筑路、市政、水利、军用设施及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为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而其他三项并没有贯穿整个新政过程。

求采纳

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历史题

4. 一道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历史题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 , 即复兴 (Recovery) 、 救济 (Relief) 、改革 (Reform) 。   新政的主要措施 实施结果:“应当指出,罗斯福新政措施是总统权力全面扩张,终于逐步建立了以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的新格局。他是总统职权体制化的开拓者。”

政府投资兴办公共工程、对失业进行救济
    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救济工作。 1933 年 5 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 1700 多万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维持生计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业的帮助和施舍。但这部分财源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失业大军,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联邦政府才能办到。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促请国会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该计划专门吸收年龄在 18 岁到 25 岁,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开辟森林防火线和设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 25 万人,在遍及各州的 1500 个营地劳动。到美国参战前,先后有 200 多万青年在这个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 740 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平均每人每期干 9 个月,月 工资中拿出绝大部分作赡家费,这样在整个社会扩大了救济面和相应的购买力。对于千千万万依赖州、市养活的人们,罗斯福还敦促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救济机构,合理划分联邦政府和各州 之间的使用比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用来直接救济贫民和失业者。新政期间,全美国设有名目繁多的工赈机关,综合起来可分成两大系统:以从事长期目标的工程计划为主的公共工程署 ( 政府先后拨额 40 多亿美元 ) 和民用工程署 ( 投资近 10 亿美元 ) ,后者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 , 先后吸引了 400 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后来又继续建立了几个新的工赈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国会拨款 50 亿美元兴办的工程兴办署和专门针对青年人的全国青年总署,二者总计雇佣人员达 2300 万,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 180 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 1000 座飞机场、12000 多个运动场、800 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是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计。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从1935 年开始的第二期“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为此,制定了《社会保险法》,法律规定,凡年满 65 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 10 至 85 美元的养老金。关于失业保险,罗斯福解释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保险金的来源 , 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 1 %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这个社会保险法,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强烈愿望,受到美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赞许。   1937 年5月24日 , 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受到广泛注意的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咨文承认“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从事农业或工业,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我们必须铭记我们的目标是要改善而不是降低那些现在营养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糟的那些人的生活水平。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 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由国会没有对法案采取行动, 1937 年 10 月 12 日,罗斯福再次提出,直到 1938 年 6 月 14 日通过。这就是《公平劳动标准法》 ( 又称《工资工时法》 ) ,它的主要条款包括每周 40 小时工时,每小时 40 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 16 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 18 岁以下工人。关 于最低工资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后陆续有所调整。这些社会立法,虽属社会改良的范畴,但对广大人民特别是工资劳动者甚有好处。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问题,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 5 万美元纯收入和 4 万美元遗产征收 31 %, 500 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 75 %;公司税过去一律是 13.75 %,根据 1935 年税法,公司收入在 5 万美元以下的税率降为 12.5 %, 5万美元以上者增加为 15 %。

5.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但失业人数依旧很多。
2、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3、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4、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5、大胆借鉴计划经济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经济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6、新政在美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7、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6.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特点

(二)新政的内容: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银行信誉。
(2)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具体做法如何?请同学们朗读教材。)
(3)调节农业生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社会保障法》,采取保障措施;举办公共工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二)影响及评价:


核心内容————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矛盾


(1)直接影响:


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2)广大中下层民众从新政中获得了一定的好处。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资产阶级统治。


(3)深远影响: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新政式的调整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7.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但失业人数依旧很多。
2、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3、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4、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5、大胆借鉴计划经济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经济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6、新政在美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7、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8. 高中历史题目一道,关于罗斯福新政

楼上的分析很准确,就是采用排除法确定本题是选B,也就是排除错误选项后,剩下的不管佳不佳都是答案啦。不过,撇开本题所设置的选项来考虑,其实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不能很好地回答题目中的“绝对创新”。我想,你的疑惑就在于此。其实,罗斯福的新政,其创新性在于改变以往政府对经济的自由放任(事实上也不是完全的不管),因此,B并非最佳说法。而且,我们一般理解的“协调发展”是指农轻重等经济领域的适当均衡。国家干预经济的有利影响在于能够在市场之外多一种调节的力量,从而可以比较好地维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从而可以减少或减轻经济危机的发生和破坏。因此,假如ACD不变,B改为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会更合适。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