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成监管重点

2024-05-06 20:24

1. 遏制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成监管重点

“房住不炒”基调下,遏制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成监管重点。7月24日召开的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银保监会7月11日发布答记者问称,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杠杆率上升。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7月14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通报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突出问题答记者问时再次明确,严禁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违规投向房地产领域、“两高一剩”等限制性领域。
与此同时,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也持续遭到监管部门的严查。7月28日,贵州银保监局机关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示,贵阳银行云岩支行存在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承兑业务、违规发放借名贷款,贷款资金被挪用于“四证不全”的房地产企业等违法违规事实,对该支行处以罚款50万元。此前,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因存在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违规为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个人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宁波银保监局处以罚款90万元,并责令该分行对相关直接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
业内人士认为,把控好房地产市场的资金端口十分重要。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遏制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是调控成功的重要举措。
“纵观过去,历次房价大幅上涨均伴随需求端政策的松动,供需相结合的调控才能保证房价稳定。增加供给的同时还要坚持‘限购、限贷’等需求端政策不松动,这也是当前房地产市场基本平稳的重要原因。”盛松成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下一步房地产调控进一步收紧已是必然。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今年下半年调控的方向是明确的,即“时刻绷紧房地产调控这根弦”,目的就是为了更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遏制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成监管重点

2. 多地严控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3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印发《2021年上海信贷政策指引》(简称《指引》),要求金融机构要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速和占比,切实防范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图片来源: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官网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经营贷、消费贷等披着实体融资的外衣,违规进入楼市,会导致社会资金“脱实向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加严峻,还会助推楼市投资投机、加杠杆炒作。作为银行来说,一旦发现信贷资金违规情况,是可以要求提前偿还贷款的。“抽贷”对于炒房客打击较大。
上海当地银行全面自查
《指引》指出,为贯彻落实2021年人民银行信贷政策各项要求和重点任务,引导辖内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切实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021年,辖内金融机构要继续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持续提升小微、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加强对科技创新、制造业和绿色低碳产业的金融支持;积极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支持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发展,发挥G60科创走廊区域合作平台作用,加强产融对接;继续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大对各类创业人群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民生金融服务。
《指引》同时强调,金融机构要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速和占比,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优先支持首套刚需自住购房需求,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严格审查贷款人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切实防范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在此之前,上海银保监局印发《上海银保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对2020年6月份以来发放的消费类贷款、经营性贷款以及个人住房贷款进行全面自查,并于2021年2月28日前向上海银保监局报送自查和整改报告。下一步将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采取监管措施。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认为,经营贷、消费贷等披着实体融资的外衣,违规进入楼市,会导致社会资金“脱实向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加严峻。此外,还助推楼市投资投机、加杠杆炒作,违背了“房住不炒”的顶层设计,这是监管层绝对不允许的。严查经营贷,让二手房指导价政策落实更加有效,会形成楼市去杠杆的效应,有利于控制新房价格,形成监管合力。
多地严控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上海地区外,杭州、海南、广州等楼市热点地区也明确严控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3月3日,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明确严格防范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严禁发放用于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贷资金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消费贷款,严格个人经营贷和消费贷真实性审查,加强贷后资金管理。
多位市场观察人士分析指出,如果违规将消费贷、经营贷用于楼市交易,银行有权要求提前归还。提前“抽贷”对投资客来说是有震慑作用的。杭州发文后,不少投资客开始观望,业主短时间内不愿意降价,二手楼盘成交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
某国有银行个人贷款风控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各大银行都有较为精细的风控体系,经营贷、消费贷的流向是有严格的检测系统的。违规买房、炒股等行为,系统会有相应的提示。一旦严控,作为银行端可以短时间内作出迅速反应。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经营贷流入楼市的核心原因是和按揭贷款的利差,同时与银行在放贷过程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有很大的关系。从银行角度来说,经营贷的风险相对而言是高于按揭贷款的,但是经营贷的利率在政策要求下又低于按揭贷款,所以在银行的执行层面就出现了动作走形,变相鼓励了经营贷进入楼市。
张大伟表示,针对一些短期内用新房本以及新企业注册就套取经营贷的行为,最近的打压是非常有力的。这种政策的力度肯定能够抑制市场过热,让经营贷回归到它的本质,有助于企业经营,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整个楼市非理性、不健康的发展。
(原标题:多地严防消费贷、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专家:银行有权“抽贷”,严厉打击炒房客)

3. 多地严控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3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印发《2021年上海信贷政策指引》(简称《指引》),要求金融机构要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速和占比,切实防范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经营贷、消费贷等披着实体融资的外衣,违规进入楼市,会导致社会资金“脱实向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加严峻,还会助推楼市投资投机、加杠杆炒作。作为银行来说,一旦发现信贷资金违规情况,是可以要求提前偿还贷款的。“抽贷”对于炒房客打击较大。
上海当地银行全面自查
《指引》指出,为贯彻落实2021年人民银行信贷政策各项要求和重点任务,引导辖内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切实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021年,辖内金融机构要继续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持续提升小微、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加强对科技创新、制造业和绿色低碳产业的金融支持;积极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支持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发展,发挥G60科创走廊区域合作平台作用,加强产融对接;继续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大对各类创业人群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民生金融服务。
《指引》同时强调,金融机构要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速和占比,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优先支持首套刚需自住购房需求,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严格审查贷款人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切实防范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在此之前,上海银保监局印发《上海银保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对2020年6月份以来发放的消费类贷款、经营性贷款以及个人住房贷款进行全面自查,并于2021年2月28日前向上海银保监局报送自查和整改报告。下一步将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采取监管措施。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认为,经营贷、消费贷等披着实体融资的外衣,违规进入楼市,会导致社会资金“脱实向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加严峻。此外,还助推楼市投资投机、加杠杆炒作,违背了“房住不炒”的顶层设计,这是监管层绝对不允许的。严查经营贷,让二手房指导价政策落实更加有效,会形成楼市去杠杆的效应,有利于控制新房价格,形成监管合力。
多地严控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上海地区外,杭州、海南、广州等楼市热点地区也明确严控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3月3日,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明确严格防范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严禁发放用于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贷资金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消费贷款,严格个人经营贷和消费贷真实性审查,加强贷后资金管理。
多位市场观察人士分析指出,如果违规将消费贷、经营贷用于楼市交易,银行有权要求提前归还。提前“抽贷”对投资客来说是有震慑作用的。杭州发文后,不少投资客开始观望,业主短时间内不愿意降价,二手楼盘成交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
某国有银行个人贷款风控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各大银行都有较为精细的风控体系,经营贷、消费贷的流向是有严格的检测系统的。违规买房、炒股等行为,系统会有相应的提示。一旦严控,作为银行端可以短时间内作出迅速反应。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经营贷流入楼市的核心原因是和按揭贷款的利差,同时与银行在放贷过程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有很大的关系。从银行角度来说,经营贷的风险相对而言是高于按揭贷款的,但是经营贷的利率在政策要求下又低于按揭贷款,所以在银行的执行层面就出现了动作走形,变相鼓励了经营贷进入楼市。
张大伟表示,针对一些短期内用新房本以及新企业注册就套取经营贷的行为,最近的打压是非常有力的。这种政策的力度肯定能够抑制市场过热,让经营贷回归到它的本质,有助于企业经营,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整个楼市非理性、不健康的发展。

多地严控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4. 警惕违规资金流向楼市!围堵之下 经营贷仍顶风作案

今年以来,北上广深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开展经营贷专项检查,查出诸多违规案例。然而围堵之下,仍有资金中介顶风作案,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屡禁不止。
北上广深严查违规信贷
通过全款一次性付清方式购买房产,次日设立企业,持股100%,持有房产刚满6个月即向平安银行深圳分行申请房抵经营贷,贷款金额226万元;资金受托支付至张某在农业银行的个人账户,张某向刘某等16人合计支付资金217万元,其中支付至刘某178.77万元为代钟某购买住宅楼的尾款。
深圳银保监局查处的这起案例,背后是深圳市Z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为钟某购房、成立企业、贷款咨询等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而放贷主体平安银行深圳分行对经营性贷款借款人资质审核不严,未穿透式核查贷款资金流向。
此轮严查行动中,广东地区(不含深圳)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北京市各银行自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个人经营性贷款金额约3.4亿元;深圳提前收回21笔、5180万元涉嫌违规贷款,处罚违规机构4家,处罚问责违规责任人14人次,处罚金额合计575万元;上海已发现123笔、3.39亿元经营贷和消费贷涉嫌被挪用于房地产市场。
通过稽核调查,上海银保监局发现6类典型违规案例,包括个人经营贷款违规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企业经营贷违规用于支付购房款;消费贷违规用于本行住房贷款首付款;部分空壳公司集中作为受托支付交易对手,接收多笔个人经营贷款,部分贷款资金涉嫌回流至借款人并用于购房;房产企业违规向购房客户提供首付资金;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用于购房认筹。
资金中介仍顶风作案
尽管银行严查经营贷、消费贷流入楼市,但半月谈记者近期仍然多次接到资金中介的电话,询问是否需要经营贷、消费贷。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经营贷的利率与按揭贷相比存在明显的利差。2020年经营贷利率一度低至3.80%,但是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在5%左右,二套房还要上浮60个基点。而且,个人经营贷可申请20年,等额本息、先息后本等还款方式都可以操作。
中介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由于目前银保监会严查,经营贷的利率从年前的3.80%至3.95%上升到现在的4.15%至4.35%。经营企业还有存续期的要求,过去买“空壳公司”的做法很容易被查出。
当半月谈记者询问如何通过银行拿到款项时,中介人员称,300万元以上贷款放到第三方对公账户,300万元以下贷款可打到除自己和直系亲属以外第三方个人账户。“可以由您来提供银行账户,我们不转手,但是需要提现来规避监管。”
中介往往抓住购房者希望获得低利率、大额资金的心态,教唆客户规避监管部门严查。
——教唆客户包装企业、准备合同。“我们会提供模板,教你怎么操作。消费贷提供装修合同、奢侈品购买合同,经营贷提供电脑耗材等合同。若被抽查到,我们都会配合客户提供相应的材料。”
——两个人分头办理按揭贷和经营贷。“比如去年有新购房记录,且刚刚做了经营贷,这类人会被抽查。一般国有银行查得严,小银行查得松,建议夫妻两人分开办理购房按揭贷和经营贷。”
——提前养一家“空壳公司”以备未来使用。“新注册的公司或者新过户的公司去办理经营贷,这类重点抽查。有需要的客户可以先注册公司养着,3个月后就可以用于经营贷了。要注意,银行不做娱乐行业、美容美发行业的经营贷,我们会根据你注册的企业类型匹配相应的银行。”
监管需持续发力整治
专家认为,要加大对不法中介的打击力度。银行不能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要严格遵守监管规定;监管部门也要持续维持高压状态,否则只会蜻蜓点水。
1月份一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涨幅有所扩大 张楠 摄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对骗取、违规使用贷款的相关风险,在非法中介的鼓吹下不少人抱有侥幸心理:“银行只是抽查,即便有询问也不会抽贷。” “即便抽贷,如果真的还不上,顶多上征信。”
“一定要加强公众教育,提高风险认知能力,让公众明白骗贷是违法行为,提高借款人挪用资金的违规成本。” 一名地方监管人士表示。
对于银行而言,现在信贷投放竞争激烈,能找到安全可靠的投放标的并不容易,有房产抵押就算是优质客户。只要从贷款流程上来说是符合要求的,一般不会大费周章地去查资金流向,通常会睁只眼闭只眼。银行要改变重业务发展、轻贷后管理的思维,切实强化合规经营意识,提高贷后管理能力。
金融监管也要持续化、常态化。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2020年4月和2021年3月,深圳两次对经营贷开展专项检查,但公布的违规流入楼市经营贷数额寥寥,究竟是监管骑虎难下,还是放松监察,不得而知。
“有这样一个数据,深圳活跃的房产中介也就4万到6万名,但资金中介有多少呢?8万名以上。房产中介、金融中介,都在吃房地产这碗饭。可以说,他们在此轮深圳楼市价格上涨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实际上,银行只要重视经营性抵押贷款的贷后检查,就能大大减少这些套利的行为。”李宇嘉说。

5. 多家银行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受罚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台州监管分局针对辖区内银行违规事项发出多张罚单。
中国银保监会网站12月20日公布的信息显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台州市分行因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严重不审慎,台州监管分局对其罚款人民币30万元。中国银行台州分行因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严重不审慎,台州监管分局对其罚款人民币30万元。中国农业银行台州分行因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严重不审慎,台州监管分局对其罚款人民币30万元。兴业银行台州分行因贷款资金用途监控不严,被用于购买本行理财产品,台州监管分局对其罚款人民币30万元。
今年以来,加强房地产信贷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是银保监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12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2019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近一段时期以来,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改善金融体系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中包括,对全国30余个热点城市开展房地产信贷专项检查,遏制金融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
2019年,中国银保监会针对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的监管政策频出。4月份,银保监会下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的通知》,要求各地监管部门按月监测房地产信托业务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监管约谈、现场检査,暂停部分或全部业务、撤销高管任职资格等多种措施,坚决遏制房地产信托过快增长、风险过度积累的势头。
5月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严禁表内外资金直接或变相用于土地出让金融资;未严格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违规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
记者了解到,2019年台州银保监分局采取多种手段严控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比如,指导银行机构建立行业自律公约,严格执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尽职调查制度,确保首付凭证与客户购房首付资金流向一致,严禁绕道其他账户支付首付款。
业内专家表示,除了加大处罚力度之外,还应从多个方面加强房地产金融风险防控:一是严控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二是严控个人住房贷款额度,严控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三是从严掌握房地产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多家银行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受罚

6. “房住不炒”基调下,遏制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成监管重点

“房住不炒”基调下,遏制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成监管重点。7月24日召开的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银保监会7月11日发布答记者问称,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杠杆率上升。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7月14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通报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突出问题答记者问时再次明确,严禁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违规投向房地产领域、“两高一剩”等限制性领域。
与此同时,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也持续遭到监管部门的严查。7月28日,贵州银保监局机关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示,贵阳银行云岩支行存在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承兑业务、违规发放借名贷款,贷款资金被挪用于“四证不全”的房地产企业等违法违规事实,对该支行处以罚款50万元。此前,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因存在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违规为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个人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宁波银保监局处以罚款90万元,并责令该分行对相关直接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
业内人士认为,把控好房地产市场的资金端口十分重要。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遏制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是调控成功的重要举措。
“纵观过去,历次房价大幅上涨均伴随需求端政策的松动,供需相结合的调控才能保证房价稳定。增加供给的同时还要坚持‘限购、限贷’等需求端政策不松动,这也是当前房地产市场基本平稳的重要原因。”盛松成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下一步房地产调控进一步收紧已是必然。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今年下半年调控的方向是明确的,即“时刻绷紧房地产调控这根弦”,目的就是为了更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7. 多家银行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受罚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台州监管分局针对辖区内银行违规事项发出多张罚单。
中国银保监会网站12月20日公布的信息显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台州市分行因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严重不审慎,台州监管分局对其罚款人民币30万元。中国银行台州分行因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严重不审慎,台州监管分局对其罚款人民币30万元。中国农业银行台州分行因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严重不审慎,台州监管分局对其罚款人民币30万元。兴业银行台州分行因贷款资金用途监控不严,被用于购买本行理财产品,台州监管分局对其罚款人民币30万元。
今年以来,加强房地产信贷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是银保监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12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2019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近一段时期以来,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改善金融体系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中包括,对全国30余个热点城市开展房地产信贷专项检查,遏制金融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
2019年,中国银保监会针对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的监管政策频出。4月份,银保监会下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的通知》,要求各地监管部门按月监测房地产信托业务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监管约谈、现场检査,暂停部分或全部业务、撤销高管任职资格等多种措施,坚决遏制房地产信托过快增长、风险过度积累的势头。
5月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严禁表内外资金直接或变相用于土地出让金融资;未严格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违规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
记者了解到,2019年台州银保监分局采取多种手段严控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比如,指导银行机构建立行业自律公约,严格执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尽职调查制度,确保首付凭证与客户购房首付资金流向一致,严禁绕道其他账户支付首付款。
业内专家表示,除了加大处罚力度之外,还应从多个方面加强房地产金融风险防控:一是严控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二是严控个人住房贷款额度,严控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三是从严掌握房地产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多家银行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受罚

8. 央地政策齐发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

8月以来,中央及地方明确针对房地产金融领域调控已超20次,无论是监管领域还是整治力度均持续升级。记者从银保监会及多地监管部门获悉,对房地产金融将进行全方位监管,把控楼市资金“水龙头”,其中压降表外资金绕道输血房地产、防止房地产行业占用过多信贷资源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监管重点。同时,继北京、浙江近期出台文件整治资金违规流入楼市后,多个热点地区对于银行信贷流向监管细则也在酝酿中,近期有望出台。
自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后,银保监会密集发文多方面整顿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8月初下发专项检查通知,重点检查32个城市的银行在四大领域房地产业务。8月30日发文,强调地方中小银行机构存在违规为“四证”不齐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等问题。9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强调,对部分交叉金融产品流入房地产领域,以及车险市场乱象等问题果断采取监管措施,做到立查立改、即知即改。9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办公厅主任肖远企在银保监会通气会上表示,当前监管部门着力压降通过表外资金违规绕道流入房地产的行为。
地方层面,浙江银保监局日前下发文件,要求银行机构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用途管控,强调“严禁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贷资金”。北京银保监局要求辖内商业银行加强对信用卡大额透支和现金分期业务的资金流向监控,确保个人信用卡透支不得用于生产经营、购房和投资等非消费领域。此外,合肥、广州、深圳等多个热点城市也发文规范当地房地产市场。
监管部门对现有涉及房地产金融业务监管也在持续。据不完全统计,仅8月来,银保监系统开具的罚单中事由明确指向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超过40张,无论从数量还是力度均超过往年。例如,11日北京市银保监局开具的6张罚单中,4张与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有关,渤海银行北京分行、建信信托、北京银行、中信信托合计被罚金额达350万元。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房地产金融调控主要从三个方面实施,一是收紧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比如提高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条件,减少贷款额度;二是收紧资金借助信托等渠道进入房地产项目;三是收紧个人住房贷款条件、额度,提高贷款利率,并严控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此外,还可能从严监管房地产企业发行企业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