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分别是哪些

2024-05-17 14:03

1.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哪些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哪些

2. 二十四节气,分别指什么

一年四季共有24节气,分别是指:
1、春季
立春:斗柄指向法:斗指寅;太阳黄经度数法:太阳黄经度数为315度。公历2月3-5日交节。立春是干支历寅月的起始。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度数为330°。公历2月18-20日交节。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公历3月05-07日交节。惊蛰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公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斗柄指向法:斗指乙;圭表测影法:冬至后105天;黄经度数法:太阳黄经为15°。公历4月04-06日交节。清明是干支历辰月的起始。
谷雨: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公历4月19-21日交节。

2、夏季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度数为45°。公历5月05-07日交节。立夏是干支历巳月的起始。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公历5月20-22日交节。
芒种: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公历6月05-07日交节。芒种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
夏至:斗指午;太阳黄经为90°。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公历7月06-08日交节。小暑是干支历未月的起始。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 

3、秋季
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公历8月07-09日交节。立秋是干支历申月的起始。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公历8月22-24日交节。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公历9月07-09日交节。白露是干支历酉月的起始。
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公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公历10月08-09日交节。寒露是干支历戌月的起始。
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4、冬季
立冬:斗指西北;太阳黄经为225°。公历11月7-8日交节。立冬是干支历亥月的起始。
小雪:斗指已;太阳黄经为240°。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公历12月6-8日交节。大雪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公历1月5-7日交节。小寒是干支历丑月的起始。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公历1月20-21日交节。

历史价值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二十四节气从古至今对人们的生活、文化有着实用价值。
二十四节气是对时间的具体切分,其更替和周期性复现,其中标志节气变化的节气日则是时间推迁和流转的标志性时间,是重要的阴阳转化节点。廿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干支历以北斗星的斗柄所指为“建”,以“斗柄指寅”为春正(正月),其以春季第一个月为正月的历法制度对后世历法“建正”影响深远。
二十四节气准确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作为农事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二十四节气由此成为了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节点与时间坐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时间指针。

3. 二十四节气分别指什么?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分别指什么?

4.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哪些

二十四节气: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分别代表的含义:
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5、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7、立夏:夏季的开始。
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2、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立秋:秋季的开始。
1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6、秋分:昼夜平分。
17、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9、立冬:冬季的开始。
20、小雪:开始下雪。
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22、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23、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是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家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二十四节气分别指哪些?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分别指哪些?

6. 二十四节气都是哪些?

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于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订立、到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代人们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气候规律。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 ,就形成了24个节气。
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7. 二十四节气哪个是节哪个是气

廿四节气,古人也有用以配用十二月建,即是以节令来顺位排生肖月。
因为十二月建是以节令来论月,中气不算,其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例如,首月建寅月,首个节令是立春,雨水是中气,为寅月,为虎月。廿四节气中,每两个为一对,节和气,第一个为节,第二个为气,论月时是以节令来起算,中气被包括在内,直至下一个节令,前一个月份才结束,下一个月为开始。例如,第二个节令为惊蛰,春分是中气,为次月,建卯月,为兔月。
所以,当一对节气(节令与中气)结束即是前一个月份结束,下一个月份(节气)的开始。

二十四节气哪个是节哪个是气

8. 二十四节气,分别指什么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24节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