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经济战 为什么说管仲是最懂得经济战的国家CEO?

2024-05-16 14:37

1. 管仲经济战 为什么说管仲是最懂得经济战的国家CEO?

艾日安2015年11月09日 
  中国在古代已经发现「铸大钱」(今日俗称「印银纸」,学名叫增加货币供应),会引发通胀,这个经济学的发现,当时肯定是走在世界前线,但前人对经济的认识并不止于发现现象,一些大国更懂得打经济战争,以不费吹灰之力吞并其他小国。
  首先,按照自由经济的原则,衡山百姓逐利而为,并无不妥,问题是衡山自由得连兵器这等「战略物资」也为了逐利而自由卖掉。为本国预留「战略物资(或资源)」的重要性,就是经济之父亚当·斯密也以航海员为海外发展的重要资源,而认为英国不可完全雇用外航海员。
  第二,粮食独立的重要性,每个国家在和平时代,都有无数理由放弃农业这种较低增值的行业,而转投高增值行业,这不错,但要记得高增值行业的产品是不能吃的。
  最后,一些一本「自由经济」天书看到老、以及缺乏资源独立概念的小国,面对拥有大量货币、以及拥有长远谋略的大国,大国只要制造一个炒卖理由,再在重要关头,于自己的领域上改变一下制度,或耍一下行政手段,小国就要倒下了……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管仲经济战 为什么说管仲是最懂得经济战的国家CEO?

2. 管仲在经济上的成就

管仲的经济政策国内经济发展  管仲相齐的经济政策是“遂滋民,与无财”(《国语·齐语》),他的办法乃是“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史记·齐太公世家》)。或言“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史 记·平准书》),以至“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史记·管晏列传》)。   “轻重鱼盐之利”及“徼山海之业”是否是汉代盐铁官卖的滥觞,我们现无可征信的材 料。管子书中的记载言:管仲反对向“树木”、“六畜”和人口抽税,而主张“唯官山海为可也”,“山海”就是铁和盐(《管子·海王》)。若此记载为可信,则于管仲时就已经实行了统治盐铁的经济政策了。   管仲实行了粮食,“准平”的政策,即“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    管仲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故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民矣”,(《汉书·食货志》下)。这种“准平”制,不但是一种平衡粮价的政策,并 且,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这种经济政策,亦为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 管子提出的世界领先的经济理论  管仲提出“相地而衰证”即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与马克思级差地租相同。   在《管子·奢靡》一文中,系统的阐述了消费对生产的促进效用。

3. 管仲的经济学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对中国现代经济有什么影响?

管仲的经济学思念,代表了中国在很早对经济学的认识就非常了广泛和深刻,有很多值得现代借鉴的地方,甚至被延续到现代效仿。管仲的经济学思想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方面:垄断式经营的思想
管仲主导推行“官山海”商业政策,把食盐和铁矿两项重要资源列为国家资产,以国营形式垄断了经营,禁止老百姓私人交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盐和铁,但是在市场上,老百姓不能私自经营,成为了国营产品。把两大重大资源的利润掌握在国家的手中,保住了国家财政的收入。垄断式交易,让老百姓并没有直接感受到和自己的冲突,所以对社会稳定没有影响。
而齐国的国家财政因为有了这两项收入的保障,可以保证有能力推行国家其他的政策,例如以丰补歉等政策。此时国家经济得到有效治疗,对于齐恒公建立霸业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第二方面:宏观经济规制的思想
《管子》一书中的《轻重》篇就体现了管仲对于宏观经济规制的想法,“轻重”的内容指的是君王在治理国家时,如何平衡各项政事,主要阐述的就是国家怎么控制商品,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百姓的生活。把研究商品流通规则称之为“轻重之学”,用这套理论说明如何控制商品流通。这套理论包含了关于价格、关于货币和商品管理。
对于商品价格和货币的控制、国家垄断、以及其他国家的资源,建立起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经济管理学。管仲在当时就提出,商品价格不能一层不变,因为一层不变就不能促使商品流动,只有当商品的价格有波动的情况下,才能带来利润空间,才能发挥在市场上的经济作用。

管仲这位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在齐国担任国相,以自己出色的才能帮助齐桓公,让齐国成为了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管仲的经济学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对中国现代经济有什么影响?

4. 被称为理财家的管仲,其经济思维是怎样的?

一提到管仲就不得不提到他在经济方面的见解,身为一个政治家,却能懂得如何去用经济调控来治理国家,而在管仲的治理思想之中,很重要的一点指导思想就是如何去发展经济。但神奇的是,管仲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生意人,甚至是因为生意的失败而导致越发的贫困。管仲祖先原本也是名门望族,但是到了管仲时期已经贫困到和寻常百姓无异,后来为了生计开始从商,若不是好友鲍叔牙的绝对信任和支持,管仲留给后人的印象只会是一个失败的商人。


管仲
然而管仲的经济思维却在治理国家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像是《管子》当中的“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句,其本身的主要思想就是要先富国再富民,而且管仲的思想是在富国上要先给予在收回,也就是所谓的予之为取。为了能够使得齐国富有起来,管仲不认为直接去对百姓索取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是先让百姓富有,然后再去顺理成章的索取。如果百姓都没有富有起来,那么这只是毫无作用的压榨。

在管仲看来百姓最难管理得便是难以富裕,正所谓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一旦是赋予了自然也就会安心的留在自己的土地上,不用担心人口的流失;同样有钱了也就明白遵守礼节,如果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达不到,那么何谈虚无的礼仪呢?


管仲
而且管仲在予之为取上是有着明确步骤的,要想让百姓富有起来,那么要先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也就是民以食为天。所以重视生产是管仲的第一步,《汉书·食货志》之中记载““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先是国家方面需要对症下药,百姓有余的时候则可以多要一些,百姓没有的时候国家需要进行补贴,这也被称之为是平准,减少贫富之间的差距。


管仲
在保证了百姓的温饱和经济发展之后,则需要注意的是取之有度,也就是说百姓富有了的确可以缴纳更多的税收,但是也不意味这就能够毫无节制的去索取。故而说管仲才会提出“相地而衰征”;也就是说在过去征收税额是依靠的一个具体的标准来收取的,但土地资源的不平均和农耕程度的好坏,都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收入状况,而只是用一个标准去收税,则意味着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出现。那些难以承担赋税的百姓无路可走,也就容易造成对秩序的破坏。


管仲
所以相地而衰征指的就是根据土地不同的情况来制定标准,然后管仲非常有远见的体现就是提出了分财的概念,也就是要和民同利。《权修》之中记载“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如果无度就会失去民心,而有度国家才能够兴盛,所以管仲提出来的不只是个人的有度,而是引伸到了国家管理层面。对此在这个基础上管仲还提出了“山泽各致其时”,也就是不能为了眼前的礼仪就四处滥伐滥捕,而是要节制让树木和鱼类都能够有正常生存的空间,而这种先进的思想至今也是极具思考价值和借鉴的意义。

最后一层面则是管仲认为国家根本是利民为先,也就是以人为本,从百姓的需求上出发,先去满足百姓也就能满足国家的需求,管仲也认为百姓就像是载舟之水,如果能满足百姓的需求则水就像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但是如果违背这一点,那么小船则会倾覆。但是在这个前提上管仲是有要求的,那就是要先国家利益为主,也就是不能伤害到国家而去唯利是图。


管仲
所以管仲也有着自己的杀手锏,例如是在盐、铁等这些稀缺资源上,还是归国家来进行控制,不会对外开放。在管仲看来能够抛出去的与民同利是树木和六畜,而山海之利则是贵为国家。这样在给百姓提供利益的同时又能保障不会过度。而且经济的发展也是有着上下之分的,《小问》中说到“富上而足下,此圣王之至事也。”这也说明了在管仲心里也不是意味给予,而是有条件的加持。利民只是富国的基础,而目的是要发展国家的经济。

所以管仲的经济学问善于理财,而不是做生意,这也是为什么管仲自己创业总失败,但却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的原因。



5. 战国时代的管仲是军事家还是经济学家?

管仲既是军事家也是经济学家。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人(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助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齐相。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战国时代的管仲是军事家还是经济学家?

6. 管仲的经济管理思想有何借鉴意义

以粮食生产为本,多种经营,有节制地发展工商业,是管仲治国宏伟规划中的基本经济思想。
从管仲的管理来看,管理者应学得以下经验:
 一是管理者要以动机来激励自己。管理者通过挖掘个人未满足的需要,这些需要是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关注需要组成。这些未满足的需要使管理者紧张而形成驱力,进而寻求为,达到需要获得满足,紧张解除。
二是结交一些真诚的朋友。交朋友要结交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朋友。有些知己朋友对管理者的个人事业与人生有很大的益处与帮助。不要交损友,交损友会使自己受害。
三是重用从竞争对手挖过来的人才。竞争对手方面如果有优秀的人才,我们不妨把其拉拢或者挖掘过来。从对手方来的人才,比我们更加知道对手的优劣势,能把对手的优势与长处克隆或者复制过来。
 四是针对下属的成熟度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下属成熟度划分有四类员工。一类是有能力且有愿意,二类是有能力但不愿意,三类是无能力但愿意,四类是无能力而且不愿意。对四类员工采用告知的方法。对三类员工采用推销的方法。

7. 经济战的鼻祖:管仲

 民以食为天。在任何时候,填饱肚子都是最重要的。本文是否给了我们类似启示呢?
  经济战自古就是敌对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和平削弱甚至搞垮他国经济实力的一种不流血的战争方式,经济战的和平手段已成为军事战争的补充手段。但经济战并不是一个新东西,其实早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已包含经济战的思想,并被他熟练运用,成为反制其他诸侯国家最主要的利器,为齐国霸权奠定基础。
  管仲(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管仲除辅佐齐王外,还著述立说,其著作收入《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尤其是《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中经济战计谋思想可谓惊世之策,是世界上最早运用经济战制伏敌对国家的伐谋之策。
  管仲流传最广最为世人所称道的就是服帛降鲁梁。《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载:鲁国与齐国是邻居,经济来往很密切。鲁国生产一种细白的绢布,叫鲁缟,以薄著称。有一句成语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说的就是这种鲁缟。管仲让齐桓公和众大臣带头穿用鲁缟做的衣服,在齐国引起以穿鲁缟衣服为荣的流行浪潮。管仲还下令禁止齐国人织缟,所有布料全部从鲁国进口。这样一来,鲁缟就供不应求,价格猛增。鲁国百姓见织缟有利可图,比种田划算多,便主动放弃了农事,一窝蜂地织起缟来。这还不算,管仲又添了一把火。他派人张贴公告,对鲁国商人进行奖励:鲁国商人给齐国贩来一千匹缟,可以获得三百金;贩来一万匹,可以得到三千金。顿时,鲁国从上到下,掀起了家家纺机响,户户织缟忙的纺织狂潮,无人耕种,那些肥沃的田地就自然而然荒废了。过了一年,正当鲁国人沉浸在挣大钱的喜悦之中时,管仲突然下令,停止进口鲁缟。这可把鲁国人害苦了,堆积如山的鲁缟再也卖不出去。要命的是,由于没人耕种,粮食严重短缺,鲁国人只好盯着堆积如山的鲁缟饿肚皮。鲁庄公毫无办法,只好到齐国去采购粮食,可这时管仲就把粮价一提再提,提得鲁庄公吐血不止,最后只能出重金换取宝贵的粮食。老实说,管仲的这种做法有点阴损。不过,能够利用经济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实在是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接下来,管仲又用类似的办法玩了两把,办法基本上都是一样的,《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是这样说的:齐国想攻打楚国,可怕打不过,就向管仲讨办法,管仲就建议齐王用高价收购楚国的生鹿,桓公便营建了百里鹿苑,派人到楚国购买生鹿。楚国的鹿价是一头八万钱。管仲首先让桓公通过民间买卖贮藏了国内粮食十分之六。其次派左司马伯公率民夫到庄山铸币。然后派中大夫王邑带上二千万钱到楚国收购生鹿。楚王见有利可图,便通告全国百姓猎取生鹿,换取齐国的全部财宝。楚国百姓便都放弃农业而从事猎鹿。管仲还对楚国商人说,您给我贩来生鹿二十头,就给您黄金百斤;加十倍,则给您黄金千斤。这样楚国的男人为猎鹿而住在野外,妇女为猎鹿而住在路上。后来隰朋让齐国百姓藏粮增加五倍。管仲这时开始派人封闭关卡,不再与楚国通使。这时问题出来了,楚国人忙着猎鹿,都不种粮食,楚国粮食告急,高达每石四百钱。齐国便派人运粮到芊地的南部去卖,楚人投降齐国的有十分之四。经过三年时间,楚国就降服了。这样把楚国也搞掉了。
   
  综观管仲的经济思想,其对外经济权谋总结为五个方面,《管子·轻重甲第八十》中是这样说的:桓公曰:‘轻重之数,国准之分,吾已得而闻之矣,请问用兵奈何?’管子对曰:‘五战而至于兵。’桓公曰:‘此若言何谓也?’管子对曰:‘请战衡,战准,战流,战权,战势。此所谓五战而至于兵者也。’桓公曰:‘善。’大致意思就是,在平衡供求上作战,在调节物价上作战,在物资流通上作战,在运用权术上作战,在利用形势上作战。认为这样就能作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从整体上说,保存在《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中的这些经济战计谋的核心都是通过让他国发挥某种产业优势,利诱其放弃基础产业(管仲时代主要指农业),使其产业结构弱化。等到时机一成熟,就通过禁运手段强迫对方屈服。马非百先生以为,这些经济战术均是以轻重之策灭亡他国之具体说教,而其中心思想,则只是一个阴谋,即运用‘天下下我高’之原则,将某种外国特产之国内价格提高到比出产国更高之办法,使其变成单一经济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而已。
  经济战的主要思想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战中的伐谋,是高手之间的较量。对现实的中国反经济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今国际大宗商品居高不下,美国等西方国家控制着全球农产品、矿产品、能源等经济资源,掌握着各种商品的定价权。如去年发生的铁矿石定价事件,近年的稀土贱卖事件,已表明中国一些行业已严重受制于人,原因就是中国不讲轻重之术,不知终始的结果。《管子·轻重篇》的主张在汉、唐、宋的经济生活中曾发生过重要作用,在我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尤其是当今各国崛起角逐的情况下,几千年前的战国策略仍可让我们警醒,其重要意义和可资借鉴之处也是不言而喻的。
   

经济战的鼻祖:管仲

8. 管仲是个商人,为什么在《管子》里他却主张降低工商者的地位呢?

原因:
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管仲只是一个商人时,他只需要尽好商人的本分即可。但当他作为一国宰相时,他就要从统治者的阶层和角度去考虑问题。
封建社会向来就是重农抑商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先秦时期到两汉时期,历代统治者对农业和工商业的认识尽管有所不同,但大都无例外地倾向于重视农业而多少对工商业有所忽视乃至于压制。

扩展资料
《管子》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哲学,核心是政治和经济理论。管仲在《管子》里提出“水是万物之本”,早于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水是世界本原的唯物主义哲学本体论者。
《管子》的政治思想以顺民心,利民生为原则,在历史上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霸言》)。《管子》不主张君王享有绝对的权威,认为“独国之王,劳而多祸。
独国之君,卑而不威”(《形势》、《形势解》)。在具体安邦治国的方略上,《管子》设计了一整套国家基本管理体制和制度。如“金字塔”式的基层编制设置,启发了秦始皇帝国的郡县制,并一直为现代所借鉴、运用。
《管子》的伦理法治思想,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和制度规范并重的原则。既讲究按法度办事,又恪守“礼义廉耻”的“国维”观,类于今天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的方略。这与他坚持“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