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国际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2024-05-07 08:00

1. 求国际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中的大小国是根据该国在世界市场地位划分。最明显的特征是贸易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供需变化(进出口量的变化)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而贸易小国则只是国际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同时应当注意贸易大国小国的划分在不同产业是不一样的,比如泰国是大米的贸易大国,对于国际粮食价格有影响能力。一个国家从封闭状态变为开放状态时,必然会导致国际市场的供需变化,但是小国的这种影响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大国贸易状态由封闭转变为开放时,引起的国际市场供需变化必然会导致国际相对价格的变动,如果封闭状态时的国内价格高于封闭时的国际市场价格,则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上升,反之依然。因此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大国的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补充 
具体而言,大国封闭状态下如果某一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那么该国开放进行贸易时,该国将会进口该产品,从而造成国际市场的上的需求增加,由于贸易大国占有足够的份额能够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因此国际市场价格将会上升,换言之会趋近于封闭状态下的国内价格。如果不考虑贸易成本和购买本土产品的偏好等因素,并且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主要是其他国的国际市场供需量等)国际市场价格会一直上升到与国内市场价格相等时才达到稳定。因此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大国的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求国际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2.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的解释① 研究 国民经济各方面 问题 的学科的总称。包括 政治 经济学,部门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 ②政治经济学的简称。 词语分解 经的解释  经 (经) ī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 相对 :经纱。经线。 经纶 (.整理过的蚕丝;.喻政治规划)。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 直角 的线(亦作“子午线”):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

3.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题库内容:经济学的解释① 研究 国民经济各方面 问题 的学科的总称。包括 政治 经济学,部门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 ②政治经济学的简称。 词语分解 经的解释  经 (经) ī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 相对 :经纱。经线。 经纶 (.整理过的蚕丝;.喻政治规划)。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 直角 的线(亦作“子午线”):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4. 经济学名词解释

1.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主要进行三点考虑:·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其首要任务是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尽可能持续地开发成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及其合理分配,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生产可能性曲线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在一定社会的一定时期内,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从而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也是有限的。生产可能性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3.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后,将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发生两种影响:一种是因该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称为替代效应。

4.产量增加的比例不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比如,厂商的要素投入增加100%,产量的增加量也是100%。

5.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

6.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5.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经济学主要进行三点考虑:·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其首要任务是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尽可能持续地开发成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及其合理分配,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经济学名词解释

6. 经济学各类名词解释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表示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经济学家恩格尔指出它的大小与家庭富裕程度成反比,即家庭生活水平越富裕,恩格尔系数越低,这个定律叫作恩格尔定律。

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2017年我国恩格尔系数标准为29.3%,达到了联合国认定的富足区间。

2. 消费物价指数(CPI)

它是用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英文缩写为CPI,Consumer Price Index。一般情况下,消费物价指数大于3%即为通货膨胀,大于5%为严重通货膨胀。根据2018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我国今年CPI目标值为3%。

3. 基尼系数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的数值在0-1之间。这里有个易错点,很多同学可能会认为基尼系数越低越好,其实它太高和太低都不是好事。基尼系数低了就是绝对公平,会影响效率;太高会加剧贫富分化,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基尼系数在一个适度区间内才是最合理的。等于0说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0.2收入高度平均;0.2-0.3收入比较平均;0.3-0.4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0.6-1收入差距悬殊;等于1说明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4.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他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2017年度我国GDP总产值为82.7万亿元,今年预计增长速度为6.5%。

5.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反向变动的关,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通胀率高。因此,各国政府往往会在必要时刻通过人为调高通货膨胀率来促进就业。

6.知识点小结

7. 经济学名词解释

2.最终产品:最终产品严格定义为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又将最终产品分为个人最终消费品和集体消费品。把初级产品定义为通过劳动从自然资源取得的和经过加工后充当劳动对象的产品。把中间产品定义为以初级产品为原料,经过加工后充当劳动资料的产品。这种分类方法,在国民经济统计学和社会产品分类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为从最终产品出发制定计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不知道正确否,错了别怪我)
3.流量,是什么的流量呢?资本流量还是资金流量?还是其他等等
4.规模不经济:产量增加而长期平均成本减少,如果产量增加长期平均成本也增加,就是规模不经济

经济学名词解释

8.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NP(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国家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NI(国民收入):这里的国民收入是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收入)的总和。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