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班数学应用题如何归类?

2024-05-07 09:37

1. 小学毕业班数学应用题如何归类?

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简单应用题 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应用题,叫简单应用题。它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解答时要依据四则运算的定义,求其和、差、积、商
复  合  应  用  题 1、复合应用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因而它的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必须通过两步或两步以上的运算才能解答。
2、解答复合应用题时,常用的思考方法有“分析法”和“综合法”
3、分析法是从应用题要求的问题出发,运用要求一个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的知识,逐步推到已知条件上,即“探果索因”的思路。
4、综合法则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到问题的解决,即“由因寻果”的思路
但在解题时,往往两种方法并用,即采用分析综合发,有时还要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答方法。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通过审题,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分析已知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确定解题方法与解题步骤。
3、列式计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写答——检查、验算、写出答案
时间:2011.5.29—2011.6.2           课题:应用题(2)——典型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典   型   应    用   题 典型应用题一般是指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特定的解答规律的应用题。教材中出现的主要有求平均数问题的应用题,归一问题的应用题,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解答典型应用题同样注意分析数量关系,同时也要注意总结每类典型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答规律,这样可以使分析题意时思维更加敏捷,思路更加宽广。
 时间:2011.5.29—2011.6.2      课题:应用题(3)——列方程解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概    述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未知量,根据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再解出来。列方程解应用题是简易方程的实际应用,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能拓展思路,化难为易,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解题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所求的未知数并用x表示2、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答案
根 据 题 意 找 等 量 关 系 的 常 用 方法 1、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式,建立等量关系
2、根据已学过的计算公式,
3、根据题中的重点叙述句从整体上确定基本的等量关系
4、利用线段图、列表法等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
思考方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般采用顺向思维,即根据题目的叙述顺序,把位置量用x表示暂时看作已知,同已知数量一样参与列式运算。
时间:2011.5.29—2011.6.2    课题:应用题(4)——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概    述 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1)确定标准量(单位“1”)(2)找准“量率对应”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分    类 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2、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3、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4、 工程问题
分数乘法应用题 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一个数×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单位“1”的量×分率=分量
分数除法应用题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即:“多少÷几分之几”。分量÷分率=单位“1”的量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用除法。即:“一个数÷另一个数”。分量÷单位“1”的量=分率
工程问题应用题 1、把工作总量用“1”表示,工作效率用单位时间内做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根据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就能求出合作完成工作的时间。
2、三量之间的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的时间=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的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效率=工作的时间

小学毕业班数学应用题如何归类?

2. 小学六年级毕业班数学应用题

1.完成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8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的五分之四

2.学校把植树任务按4:3六年级和五年级。五年级实际栽了20棵树,比原分配任务的总数少植了20%,原计划六年级植树多少棵













































参考答案:      
 1. 0.8÷(1/8+1/10)=64/18=32/9天

2. 五年级实际栽了20棵树,比原分配任务的总数少植了20%
所以五年级原计划种25课,任务按4:3,所以六年级原计划植树33棵

3. 小学六年级毕业班数学应用题任何都可以

1.完成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8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的五分之四 
  2.学校把植树任务按4:3六年级和五年级。五年级实际栽了20棵树,比原分配任务的总数少植了20%,原计划六年级植树多少棵 
  参考答案: 
   1. 0.8÷(1/8+1/10)=64/18=32/9天 
  2. 五年级实际栽了20棵树,比原分配任务的总数少植了20% 
  所以五年级原计划种25课,任务按4:3,所以六年级原计划植树33棵

小学六年级毕业班数学应用题任何都可以

4. 小学毕业考经典应用题

 小学毕业考经典应用题
                      小学数学是让许多孩子头疼的科目,特别是应用题。小学阶段的数学该如何提高?其实除了平时多加练习之外,还应该注意各类题型的总结,特别是数学的应用题。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
    288÷(10-1)=32(元)
    一张桌子的价钱:
    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 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
    解:45+5×3=45+15=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3. 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
    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
    解:4×2÷4=8÷4=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 李小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小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小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解题思路:
    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小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小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5. 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 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答题:
    解:下午2点是14时。
    往返用的时间:14-8=6(时)
    两地间路程:(40+45)×6÷2=85×6÷2=255(千米)
    答:两地相距255千米。
    6. 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解题思路:
    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果园时间,第二小组多行了[3.5-(4.5-3.5)]?千米,也就是第一组要追赶的路程。又知第一组每小时比第二组快(?4.5-3.5)千米,由此便可求出追赶的时间。
    答题:
    解:第一组追赶第二组的路程:
    3.5-(4.5-?3.5)=3.5-1=2.5(千米)
    第一组追赶第二组所用时间:
    2.5÷(4.5-3.5)=2.5÷1=2.5(小时)
    答:第一组2.5小时能追上第二小组。
    7. 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解题思路:
    根据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可知甲仓的存粮如果增加5吨,它的存粮吨数就是乙仓的4倍,那样总存粮数也要增加5吨。若把乙仓存粮吨数看作1倍,总存粮吨数就是(4+1)倍,由此便可求出甲、乙两仓存粮吨数。
    答题:
    解:乙仓存粮:
    (32.5×2+5)÷(4+1)=(65+5)÷5=70÷5=14(吨)
    甲仓存粮:
    14×4-5=56-5=51(吨)
    答:甲仓存粮51吨,乙仓存粮14吨。
    8. 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解题思路:
    根据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10米,可以这样考虑:如果把甲队修的4天看作和乙队4天修的同样多,那么总长度就减少4个10米,这时的长度相当于乙(4+5)天修的。由此可求出乙队每天修的米数,进而再求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
    答题:
    解:乙每天修的米数:
    (400-10×4)÷(4+5)=(400-40)÷9=360÷9=40(米)
    甲乙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
    40×2+10=80+10=90(米)
    答:两队每天修90米。
    9. 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解题思路:
    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如果桌子的单价与椅子同样多,那么总价就应减少30×6元,这时的总价相当于(6+5)把椅子的价钱,由此可求每把椅子的单价,再求每张桌子的单价。
    答题:
    解:每把椅子的价钱:
    (455-30×6)÷(6+5)=(455-180)÷11=275÷11=25(元)
    每张桌子的价钱:
    25+30=55(元)
    答: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25元。
    10. 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的两车的速度可求速度差,根据两车的速度差及快车比慢车多行的路程,可求出两车行驶的时间,进而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
    答题:
    解:(7+65)×[40÷(75- 65)]=140×[40÷10]=140×4=56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
    11. 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托运玻璃250箱,每箱运费20元,可求出应付运费总钱数。根据每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的条件可知,应付的钱数和实际付的钱数的差里有几个(100+20)元,就是损坏几箱。
    答题:
    解:(20×250-4400)÷(10+20)=600÷120=5(箱)
    答:损坏了5箱。
    12. 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解题思路:
    因第一中队早出发2小时比第二中队先行4×2千米,而每小时第二中队比第一中队多行(12-4)千米,由此即可求第二中队追上第一中队的时间。
    答题:
    解:4×2÷(12-4)=4×2÷8 =1(时)
    答:第二中队1小时能追上第一中队。
    13. 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道,前后烧煤总数量相差(1500+1000)千克,是由每天相差(1500-1000)千克造成的,由此可求出原计划烧的天数,进而再求出这堆煤的数量。
    答题:
    解:原计划烧煤天数:
    (1500+1000)÷(1500-1000)=2500÷500=5(天)
    这堆煤的重量:
    1500×(5-1)=1500×4=6000(千克)
    答:这堆煤有6000千克。
    14. 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习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铅笔多少元?
    解题思路:
    小红打算买的铅笔和本子总数与实际买的铅笔和本子总数量是相等的,找回0.45 元,说明(8-5)支铅笔当作(8-5)本练习本计算,相差0.45元。由此可求练习本的单价比铅笔贵的钱数。从总钱数里去掉8个练习本比8支铅笔贵的钱 数,剩余的则是(5+8)支铅笔的钱数。进而可求出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
    解:每本练习本比每支铅笔贵的钱数:
    0.45÷(8-5)=0.45÷3=0.15(元)
    8个练习本比8支铅笔贵的钱数:
    0.15×8=1.2(元)
    每支铅笔的价钱:
    (3.8-1.2)÷(5+8)=2.6÷1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15. 根据一辆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可求6辆客车比6辆卡车多载的人数,即多用的(8-6)辆卡车所载的人数,进而可求每辆卡车载多少人和每辆大客车载多少人。
    解题思路:
    根据一辆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可求6辆客车比6辆卡车多载的人数,即多用的(8-6)辆卡车所载的人数,进而可求每辆卡车载多少人和每辆大客车载多少人。
    答题:
    解:卡车的数量:
    360÷[10×6÷(8-6)]=360÷[10×6÷2]=360÷30=12(辆)
    客车的数量:
    360÷[10×6÷(8-6)+10]=360÷[30+10]=360÷40=9(辆)
    答:可用卡车12辆,客车9辆。
    16. 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解题思路:
    根据计划每天修720米,这样实际提前的长度是(720×3-1200)米。根据每天多修80米可求已修的天数,进而求公路的全长。
    答题:
    解:已修的天数:
    (720×3-1200)÷80=960÷80=12(天)
    公路全长:
    (720+80)×12+1200=800×12+1200=9600+1200=10800(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10800米。
    17. 某鞋厂生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入12个纸箱和4个木箱。如果3个纸箱加2个木箱装的鞋同样多。每个纸箱和每个木箱各装鞋多少双?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条件,可求12个纸箱转化成木箱的个数,先求出每个木箱装多少双,再求每个纸箱装多少双。
    答题:
    解:12个纸箱相当木箱的个数:
    2×(12÷3)=2×4=8(个)
    一个木箱装鞋的双数:
    1800÷(8+4)=18000÷12=150(双)
    一个纸箱装鞋的双数:
    150×2÷3=100(双)
    答:每个纸箱可装鞋100双,每个木箱可装鞋150双
    18. 某工地运进一批沙子和水泥,运进沙子袋数是水泥的2倍。每天用去30袋水泥,40袋沙子,几天以后,水泥全部用完,而沙子还剩120袋,这批沙子和水泥各多少袋?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道,每天用去30袋水泥,同时用去30×2袋沙子,才能同时用完。但现在每天只用去40袋沙子,少用(30×2-40)袋,这样才累计出120袋沙子。因此看120袋里有多少个少用的沙子袋数,便可求出用的天数。进而可求出沙子和水泥的总袋数。
    答题:
    解:水泥用完的天数:
    120÷(30×2-40)=120÷20=6(天)
    水泥的总袋数:
    30×6=180(袋)
    沙子的总袋数:
    180×2=360(袋)
    答:运进水泥180袋,沙子360袋。
    19. 学校里买来了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了90元钱。每个保温瓶是每个茶杯价钱的4倍,每个保温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
    解题思路:
    根据每个保温瓶的价钱是每个茶杯的4倍,可把5个保温瓶的价钱转化为20个茶杯的价钱。这样就可把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的90元钱,看作30个茶杯共用的钱数。
    答题:
    解:每个茶杯的价钱:
    90÷(4×5+10)=3(元)
    每个保温瓶的价钱:
    3×4=12(元)
    答:每个保温瓶12元,每个茶杯3元。
    20. 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解题思路:
    已知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可知第一个加数是第二个加数的10倍,那么两个加数的和572,就是第二个加数的(10+1)倍。
    答题:
    解:第一个加数:
    572÷(10+1)=52
    第二个加数:
    52×10=520
    答:这两个加数分别是52和520。
    ;

5. 小学毕业班数学题

1.按糖和水的比为1:19配制一种糖水,这种糖水的含糖率是(5)%。现有糖50克,可配制这种糖水(1000)克。
2.已知一个质数P与一个奇数Q之和等于12,求P、Q的值。(要有算式)
12以内的质数有:2,3,5,7,11
所以有:
P=3,Q=9
P=5,Q=7
P=7,Q=5
P=11,Q=1
3.0.35: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7:80),7分之3:20%的比值是(15/7)。

小学毕业班数学题

6. 小学毕业班数学题

1.按糖和水的比为1:19配制一种糖水,这种糖水的含糖率是(
5)%。现有糖50克,可配制这种糖水(
1000)克。
2.已知一个质数P与一个奇数Q之和等于12,求P、Q的值。(要有算式)
12以内的质数有:2,3,5,7,11
所以有:
P=3,Q=9
P=5,Q=7
P=7,Q=5
P=11,Q=1
3.
0.35: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7:80
),7分之3:20%的比值是(15/7
)。

7. 小学毕业考数学问题应用题

(1)。。本金x时间x利率=利息利息+本金=共取回的钱列式:2000x3x3.33%+3000(2)。。求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用正方体的体积除圆锥体的底面积再除三分之一。列式:10X10X10除(3。14x10X10)除三分之一2.。。这题不会解说解:设鸭蛋每千克X元。5x+4=443。。按比例分配宽:64x八分之三
=18(厘米)  得数是两条宽的长度所以要除2  18除2=9长:64x八分之五
=30(厘米)得数是两条长的长度所以也要除2   
30除2=159x15=135(厘米)
4.。。不知道这是什么知识我是求他们的最大公因数9  
|18
36
27    
|————      
2   
4  
3   
最多可以扎9束
每束红玫瑰2枝
黄玫瑰4枝
百合花3枝

小学毕业考数学问题应用题

8. 几道小学毕业班的数学题目,在线等!急

1/如果A*B=四分之一AB-A,那么3*8=(21/4  ),4*(8*9)=(15  )
解:3*8=(3x8-3)/4=21/4
4*(8*9)=4*[(8x9-8)/4] =4*16=15
 
2、甲数是乙数的一又三分之二倍,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3  ),乙数是甲数的( 60 )%
解:乙数为“1”,则甲数为5/3,甲乙之比=5/3:1=5:3
     3/5=60%
3、王师傅和苏师傅他们两家本月收入的钱数之比是3:2,本月开支的钱数之比是2:1、月底王师傅家结余2000元,苏师傅家结余3000元,则本月王师傅收入( 12000)元
解:设王师傅收入为a元则苏师傅家收入为2/3a元
a-2000=2x(2/3a-3000)    a=12000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