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为何不被认可 揭2.3亿“鬼谷子下山”瓷罐拍卖内幕

2024-05-18 08:51

1. 元青花为何不被认可 揭2.3亿“鬼谷子下山”瓷罐拍卖内幕

2005年伦敦佳士德拍卖会上,一件鬼谷子下山瓷罐横空出世,以2.3亿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惊动了世界。随后,一股青花瓷热横扫中国,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青花元素、周杰伦的《青花瓷》小调,到国人心中的青花情结,那高贵的白瓷青花一时风光无限。时至今日,国内大多数元青花的收藏家却笑不起来,因为他们的藏品根本不被文博专家认可。就此,笔者走访了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古玩业商会元青花研究会会长张洪启、副会长韩建成和古陶瓷鉴赏家苏玉铭。
某藏家曾跟一位资深陶瓷鉴定专家开了一个小玩笑。知此专家定期前往报国寺淘宝,藏家狠心将一块带有完整图案的元青花瓷片摔作甲乙丙三片,拿出甲片置于报国寺古玩店中,等待专家来寻。果然,此专家如获至宝,高高兴兴买回家。次日,藏家上门求访,拿出丙瓷片请专家鉴定,专家摇头晃脑,连呼民间不会有真正元青花。待藏家拿出乙瓷片,甲乙丙三片珠联璧合,不差毫厘,专家哑然。
另一则藏家与专家斗智的趣事更让人瞠目。一次文物鉴定会上,某博物馆文物鉴定专家面对一瓷器连连称赞,此时听闻物主未缴鉴定费,立即改口称赝品。后来,藏家不服,寻得该专家门下,小心拿出一张在故宫(微博)拍的元青花瓷瓶照片请专家掌眼,专家认定民间不会有元青花,称此物为文革期间之仿制品,藏家大笑而去。
并非藏家有意跟专家过不去,面对自己拿血汗钱保护起来的国宝,某些文博专家信口开河,实在令人恼火。目前,文博专家公认的元青花存世仅三百件,散落在各国博物馆中。专家们认为,除此之外,都是仿品,因此对民间藏品,一律否认。然而藏家们拿实物证明,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元青花远远超出这个数量。张洪启和苏玉铭先生几十年来在全国各地寻宝,据他们所说,亲眼目睹的元青花真品不下万件,有的藏家,一人便拥有上千件。
这些瓷器并非凭空而来。近二三十年间,与城市建设相伴的掘地运动,使大量深埋地下的元青花重见天日,随即散落在民间。此时,国人还未真正认识到元青花的价值。直到2005年那一次举世瞩目的拍卖,国内的元青花开始大量浮出水面。然而,面对这些无历史记载、无传承记录的古瓷,专家的不认可,让看似热闹的元青花收藏陷入尴尬。
缘何不认可?其一,目前国内没有一家官方的瓷器鉴定机构,也没有权威的瓷器评估标准。瓷器鉴定靠的是眼力和经验。同样凭眼力,不同专家采取的角度也有区别,比如,有的看瓷胎,有的看釉色,有的看纹饰,得出的结论自然难以达成共识。另外,由于每个专家所见的实物有限,靠经验来做判断的方法也有局限性。从这些方面来说,专家可能不如行家。因为行家拿自己的钱买教训,自然格外用心。他们身经百战,靠实践练就了火眼金睛。其二,仪器鉴定也只能作为参考。虽然仪器分析,可以大致判断出年代,但是瓷器毕竟是艺术品,其价值要从工艺水平和艺术鉴赏的角度考虑。其三,专家的不认可,造成了藏家对元青花的不信任。面对一件不知来历的元青花,人们第一反应肯定会怀疑有假。事实上,大量仿制元青花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且受仿制技术所限,真正高水平的仿品非常少见。
元青花的大量涌现,也使一部分人开始质疑当年鬼谷子下山瓷罐的天价是否人为炒作?苏玉铭先生认为,按照当时的情况,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与其实际价值基本相符。在他的朋友圈中,那次拍卖会之前准备出价上亿元的就有四五人。在中国瓷器史上,元青花是最为成熟的瓷器产品。鬼谷子下山瓷罐确实是元青花中的精品。令苏先生愤愤不平的是,若目前民间出现同样一件元青花瓷罐,其拍卖价格却远不能及。按照拍卖游戏的规则,一件藏品讲究传承有序,佳士德那件鬼谷子下山瓷罐有清楚的传承记录,而民间的鬼谷子们,被挖掘前多为窖藏,这些没有户口的元青花,在拍卖游戏中自然要被减分。由于专家的不认可,其真假也成了问题,更影响到流传。事实上,目前民间收藏的大量元青花中,精品并不多,但是价值与鬼谷子下山瓷罐相当的,也绝非仅有。苏先生见过一套保存完整的《三国演义》故事原型系列瓷器,《三国演义》一百二十章,这套元青花共二百四十件,使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了小说情节,每两件表现一个章节内容。如此看来,《三国演义》的故事在元代已经基本定型,元青花的历史价值更不容忽视。
不被认可的尴尬处境,致使大量元青花流失海外,甚至被损坏。目前,国内很多被行家认可的元青花瓷器正在源源不断作为现代工艺品销往国外,甚至是以集装箱为单位贱卖出去。民间藏家痛心疾首,怎能坐视祖先的珍宝这样流失?无奈的是,即使藏家倾家荡产,也无法阻止。对于一般藏家来说,青花瓷不被认可造成了有价无市,手里的藏品积压,无法兑现,也就不利于以藏养藏。更让人痛心的是,有的专家不负责任地误断真假,不利于文物的保存,甚至遭遇被丢弃或砸毁的噩运。

元青花为何不被认可 揭2.3亿“鬼谷子下山”瓷罐拍卖内幕

2.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为什么能拍卖到两亿三千万??

稀世珍宝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瓷罐产于中国,却不能收藏在国内,成为国内文物保护学家和收藏家们最大的遗憾,为保护中国元青花文物,能让国人感受到流失海外的国宝级文物魅力,景德镇陶瓷馆决定按原工艺监督制造。2003年,声势浩大的“国宝复活工程”在京启动,百位专家学者结合古法秘技和现代工艺,选取价值连城的元青花故事瓷“鬼谷子下山”挑战工艺难度极限!尊古复造的稀世珍宝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瓷罐,在制造中严格按照珍的宝原工艺要求制作。元代制瓷脚踩泥料,手工成坯,印坯,分段镶接的工艺特点及用苏麻离青料彩绘,经过1250至1300℃左右高温烧制而成。从立项到问世历时6年3个月,尊古复造的稀世珍宝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瓷罐,如原物一样有着岁月的沧桑感,历史的烙印,与原品用肉眼几乎无法辨别,迷惑了许多研究专家、学者,令古瓷爱好者欣赏之余,有语音绕梁三日之感,甚耐回味。
    稀世珍宝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瓷罐的成功再造,对于振兴中华陶瓷文化,向世界展示和宣扬中华五千年璀璨的陶瓷文明,和研究古代陶瓷工艺具有极高的史料、研究价值。为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工艺难——千窑难得一宝元青花人物故事瓷是中外藏家梦寐以求的无价之宝,千年来无数人尝试仿烧,但从器型、画风、神韵等各方面都无法与原型相比!《鬼谷子下山》的复制对工艺的要求极为严格,对瓷土、进口青料、釉面光洁度、造型精确度、画风甚至器物烧成后的尺寸、厚薄、重量等都要求与原品没有一丝差别,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烧制工艺更加艰难,手工制坯、手工绘画、柴窑烧制,前后经过数百道复杂工序,每一道工序的要求近乎苛刻,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窑瓷器烧制失败,成品率不足5%,!“鬼谷子下山”完全达到甚至超越了原品的艺术水平,作品的形、神皆具古瓷风貌,成为各国收藏大家梦寐以求的珍宝。 “鬼谷子下山”复苏大罐选用与原品完全相同的原料——濒临绝迹的高岭土与瓷石混合,选料和配料极其困难。同时,以苏麻离青彩绘,数次入窑烧制。自古以来就有“三年出一画师,三十年出一窑师”之说,这正说明了瓷器绘画难,入窑烧制更是难上加难!几次入窑烧制温度都不同,温度的落差极易引起爆瓷甚至爆窑!窑变导致的瓷裂、烧制人物神态不到位,都会打碎重烧,耗费珍贵原料是本身原料的10倍之多,入窑烧制过程中几十个小时,大师都必须寸步不离地调节温度,温度要求精确到0.01摄氏度,真可谓鞠躬尽瘁才制成!祝你幸福,祝你好运

3. 随着元青花“鬼谷子下山”被卖了2个多亿后,各种元青花仿品面世


随着元青花“鬼谷子下山”被卖了2个多亿后,各种元青花仿品面世

4. 鬼谷下山的元青花

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的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这一价格不仅仅创造了中国瓷器的最高成交纪录,同时也创下了中国艺术品的最高价格。最后一句隐语,遇羊而荣遇马而卒。庞涓下山后来到魏国,正遇魏王进蒸羊,魏王见其表不俗,且有军事才能,就重用了他。魏王同时也了解庞涓还有一个同学,让他举荐,他不得已写了信给孙膑,但后来却嫉妒他,怕他得势,设计害他,把孙膑处以膑刑!孙膑后来逃到齐国,最后把庞涓设计杀死于马陵。正是遇羊而荣遇马而卒。

5. 听到鬼谷子元青花拍2.3亿,拿自家瓷罐鉴宝,专家鉴定后不淡定了


听到鬼谷子元青花拍2.3亿,拿自家瓷罐鉴宝,专家鉴定后不淡定了

6. 百家讲坛:元青花之谜,“鬼谷子下山图罐”是否是元青花


7. 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详情?元青花鬼谷下山价格?

“鬼谷下山”的故事出自《战国策》。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燕国和齐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膑为敌方所擒,他的师傅鬼谷子前往营救,率领众人一行下山。元代青花人物罐“鬼谷下山”描绘的便是鬼谷子下山的情景:鬼谷子坐在由狮虎共拉的两轮车上,后面跟着两个骑马的人,其中一个穿着武官衣服打了一面旗写有“鬼谷”两字。 
  鬼谷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谋略家,最后他教出了孙膑、庞涓、苏秦及张仪等高徒。鬼谷子特别钟爱为人诚恳真挚的孙膑,将自己毕生绝学倾囊相授给孙膑。 
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的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这一价格不仅仅创造了中国瓷器的最高成交纪录,同时也创下了中国艺术品的最高价格。
   2005、7月12日,英国伦敦佳士得拍卖行。
经过最后6位买家令人窒息的竞争后,一只名为“鬼谷下山”的14世纪元代青花瓷罐以1568.8万英镑,合人民币2.3亿元的价格成交。最终得主据说是一名神秘的美国收藏家,来自中国的买家叫价1000万英镑,依旧败北。
这只天价元青花创下了亚洲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最高纪录,同时刷新中国瓷器和中国工艺品拍卖成交价格纪录,它还是今年佳士得成交价格最高的一件艺术类拍卖品。
消息第二天出现在全球所有主要媒体上,西方记者不仅注意到这场被称为“疯狂出价”的金钱大比拼,更注意到比拼中出现的中国势力,他们提出了三个问题:
这只元青花罐是否因为中国买家的涌入而价格陡增?
中国买家的涌入究竟是为了商业利润还是爱国情怀?
中国艺术品价格是否会随着这只元青花罐大幅升值?
“绝顶稀有”青花瓷器,当今世上仅存8件
按照佳士得拍卖行各位专家的说法,这只元青花罐是当之无愧的一件宝物,配TJ上“绝顶稀有”四个字。
伦敦佳士得中国陶瓷和工艺品主管德斯蒙德·希利在拍卖会结束后的评价是:“买家认为这瓷罐可能有些价值,但我的确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个价格令人惊愕……我们对拍卖成绩感到十分满意,瓷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收藏之后仍旧保存完好,在市场上实在罕见无比。”
如果说拿佣金的拍卖行有时会夸大其词的话,眼睛很“毒”的老古董商和收藏家的话你不得不信。
代表美国买家拿下这件拍品的是吉塞皮·埃斯科纳兹——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经营中国早期艺术品的古董商。在拍卖会第二天发表的一份正式声明中,埃斯科纳兹写道:“在我45年的职业生涯中,这是我所得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中国瓷器,当然,它也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瓷器之一。”
事实上,且不论“鬼谷下山”的特质,单凭其元青花瓷完整器本身,就已属于世上少有的瓷器精品。
由于元青花瓷件数少,一度曾被世人遗忘。西方收藏家一直到1968年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举办蒙古统治下的中国艺术展览后,才开始青睐元代瓷器。
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中国部专家连怀恩介绍说,元青花瓷器上的画多为花鸟草虫,人物形象非常少,但就是这些极少量有人物故事的瓷罐多为中国本土定造、烧制,烧造花色漂亮,画工精湛,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鬼谷下山”就属此类,据说同类瓷器,当今世上仅存8件。
在物品本身品质之外,古董品源是决定其价值的另一重要因素。通俗地说,如今仿冒技术一日千里,行家都有看走眼的时候,没有明确出处,买家自然要打个折扣。在这方面,这只“鬼谷下山”更有独特地方。
据佳士得瓷器部负责人曾志芬透露,这只元青花罐是20世纪初荷兰人范·赫莫特男爵在中国购得。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赫莫特于1913年至1923年期间在荷兰海军服役,被派驻北京担任荷兰使节护卫军司令,并且负责德国及奥匈帝国等使节和领地的安全。
赫莫特爱好艺术,收藏广泛,对中国瓷器情有独钟,从他当年在北京旧宅的照片中,可以发现,他收藏了大量中国瓷器。但是,赫莫特买这只大罐的时候,学术界认为元代不可能生产出如此精品瓷器,所以他从一开始就以为这只瓷罐是明代的。
赫莫特的后人更不知道祖上传下的这只瓷罐有这么珍贵,多年来并未多加关照。20世纪70年代,赫莫特的后人曾请佳士得为这个家族做过古董价值的评估,当时也还认为这只大罐属明代,价值2000美元。近几年来,赫莫特第三代传人一直用这只大罐盛放DVD光盘。去年,佳士得专家再次拜访这个家族,这才发现了这只大罐的价值。
一群强有力的中国买家结成了同盟,使价格竞争白热化。
连怀恩说,历来古董商都异常看重品源。这个元代青花大罐来源明确,自1913年至今一直在一个家族收藏,且从前并未被世人所识,是市场上少有的“新鲜货”,所以,一旦露面,买家自然兴趣很高。
从今年3月开始,瓷罐先后在纽约、日本、香港、上海、北京、台北等地巡展。拍卖前,专家估价为100万英镑,也有人认为拍出500万英镑应问题不大,而连怀恩自己的估计是600万到800万英镑。谁知,拍卖过程中,各路人马异军突起,价格一路飙升。
连怀恩说,拍卖当天,先后参与竞标的至少有七八人。其中不乏有中国背景的收藏家,包括来自台湾的寒舍总经理王定乾、香港收藏界翘楚张宗宪和从事明清瓷器鉴定30余年的香港艺术品上任秘书长翟建民,有中国血统的英国收藏家乔治·李也出现在现场。此外,还有收藏家通过电话竞拍。当竞价超过1000万英镑的时候,仍有六七人举牌。
埃斯科纳兹是在标价达到1350万英镑时才加入的。他代表一名海外私人收藏者出场,最后虽揽得宝物,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埃斯科纳兹被现场气氛耗尽气力,“我已经到了我的极限,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支撑多久。”
国际工艺品拍卖的专业人士事后普遍认为,这只元青花罐竞争之所以达到如此白热化的程度,中国背景买家的介入是重要原因,甚至有人认为,一群强有力的中国买家结成了同盟。
对此,参与竞标的台湾寒舍总经理王定乾的说法是,这只元青花罐拍卖消息一经传出,就受到台湾收藏界的瞩目。台湾联电负责人曹兴诚、喜来登饭店负责人蔡振洋、仙尼蕾德公司董事长陈得福等著名收藏家,皆有意收藏这只大罐。曹兴诚还提议,由大家共同出资收购,但由于涉及保管和保险等问题,最后没有达成一致。
后来,几位收藏家协商之下,决定将竞拍这只元青花大罐的机会“礼让”给在美国加州设有陈氏博物馆的陈得福,并确定由王定乾代表陈得福前往伦敦竞标。
王定乾说,他原本预计出价500万至600万英镑就能拿下这只元青花大罐,但是当天拍卖太过激烈,数批买家均志在必得。他临时征得陈得福同意,追价到1000万英镑,此时,场内的举牌者,仅有王定乾一位华人,其余的均是欧美博物馆的代表和私人收藏家,可惜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对于中国背景买家的败北,连怀恩强调,在拍卖中,竞拍者预测能力非常重要。最热门的东西价格常常会出人意料,竞买者一般会准备额外金钱作后盾。中国收藏家没有成功,并不意味着这些买家没有能力,问题大概出在拍卖前计算有误,面对意外高价时缺乏心理准备。
他认为,从近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情况看,中国收藏家实力很强,如果计算得好,这次完全有能力拿下这只元青花罐。
德国纳高拍卖公司掌门人罗宾说,据统计,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买家队伍中竟有五成是中国人。他们的购买力占拍卖总额的近三成。在一次中国文物研究家收藏家王世襄藏品拍卖会上,一个竹雕竟拍出100万美元的高价——纽约收藏馆的一位中国艺术品负责人估计,5年前,这个竹雕最多拍出10万美元。
佳士得2004年3月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春季拍卖会上拍掉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中国艺术品,而全场最具激情的竞拍者便来自中国。在拍卖一个商代青铜酒壶时,原估价为4万到6万美元,最后被一个中国买家以14万美元收入囊中,而在拍卖一尊估价10万美元的唐代佛像时,美国一名竞拍者把价钱抬到31万美元,最后的买主依然是一位通过电话竞拍的中国人。
类似的场景也被拷贝到了德国。2004年11月26日,德国科隆市列姆佩茨拍卖行,一次规模不大的拍卖会。参加此次拍卖会的100多人,其中约一半是中国商人。
在中国买家身后,隐藏的既有商业利益,也有对历史的重新认识,可以说是一种民族主义
旧金山的一名文物交易商说,在许多艺术品拍卖中,中国富豪报价甚至比美国人高30%,有些中国购买者看来完全“不惜血本”。
美国《纽约时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在7月佳士得拍卖会后分析中国买家进入拍卖市场且“不惜血本”的原因。文章认为,中国买家和20世纪70年代日本买家疯狂抢购艺术品的情况不同,中国买家似乎只对某种类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感兴趣。西方人如果简单地将中国买家看成“人傻钱多没品味”的暴发户,那就错了——在他们身后,隐藏的既有商业利益,也有对历史的重新认识,从某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一种民族主义。
就这只天价元青花瓷罐来说,《国际先驱论坛报》的记者索伦·梅利基恩认为,拍出高价的首要原因还是拍品品质非凡,具有相当高的升值和保值能力,否则中国以外的买家争夺不会如此激烈。但它的确有格外吸引中国买家的地方,首先一条:中国国内没有。
连怀恩认为,中国人参加元青花罐竞拍的确存在让这一珍品回归故土的因素,为国人挣“面子”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不论在大陆还是台湾,这只绝本元青花图罐都对学术研究有重大帮助,中国专家不必再历经波折去别的国家研究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当初,为了一睹土耳其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珍品,中国专家们足足申请了将近20年。
同时,这只瓷罐的辗转历史也被认为是吸引中国买家的因素。《纽约时报》特意向那些不太了解的中国近代历史的读者介绍说,这只瓷罐为赫莫特得到的年代,恰好是中国近代国力最孱弱的时期,“对中国人来说,一想到那个时代,就会想起西方军队在中国国土上横行的岁月,所以在欧洲的拍卖行里再夺回这只瓷罐感觉上就像扳回了1分”。
《国际先驱论坛报》 也指出,现在中国买家似乎最喜欢从西方收藏家手中“夺宝”,因为“此举能让他们产生恢复昔日荣耀的快感,这种荣耀在中国政治和经济衰弱的时期遭到了剥夺”。
西方媒体还注意到一个特点,中国买家喜欢购买瓷器、书画和玉器,尤其对御用的物件感兴趣。在7月12日的拍卖会上,中国买家虽然没有得手“鬼谷下山”,但是还拍得两件珍品,一是清乾隆“乾隆平定台湾战图”剔红漆板,二是清乾隆“青瓷戏珠龙纹瓶”。前者预估价5万至10万英镑,后者预估10万至15万英镑,结果最后分别以43.36万英镑和62.4万英镑成交。
《国际先驱论坛报》分析说,“乾隆平定台湾战图”剔红漆板之所以能创同类拍品纪录,一是漆板描绘内容;二是其上有纪年1780年至1890的御题,框于一嵌百宝紫檀座内,证明此物“天子所有”——“这样没一个中国收藏家能拒绝它”。
此前,西方收藏界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买家喜欢有皇家印章的古董是一种“暴发户心态”的表现。对此,《国际先驱论坛报》说,这是西方人不了解中国人和中国历史的一种偏见,“皇家印章不过是他们与古代中国重新建立关联并且梦回盛世的较直接方式”。
当然,还有一种更平静的解释是,中国买家大多对古董不那么懂行,所以买本国艺术品,特别是有皇帝鉴定印记的比较保险。
中国已经从单纯的文物来源国,变成部分艺术品购买国.

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详情?元青花鬼谷下山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