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造成货币贬值还是货币升值?

2024-05-05 18:43

1. 金融危机造成货币贬值还是货币升值?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金融危机造成货币贬值还是货币升值?

2. 金融危机时为什么要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有助于刺激消费,而外国使商品具有竞争力,并刺激本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保护国内经济,但负面影响是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东南亚,南亚及“亚洲四小龙”,日本的经济全面崩盘,并影响到了欧美发达地区,在这危急关头,全球瞩目于亚洲唯一还具有能力的中国。
如果中国货币贬值,或许可以让中国避免经济危机的影响,免受经济损失,但代价就是亚洲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衰退。 然而,中国坚持货币不贬值,是以自身损失为代价的。



扩展资料: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区别。
理论上而言,“金融”与“经济”本身就存在较大差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的系列活动总称,与它相对应的主要概念有“消费”和“生产”,后两者则主要是围绕商品和服务展开。
所谓金融危机,就是指与货币、资本相关的活动运行出现了某种持续性的矛盾,比如,票据兑现中出现的信用危机、买卖脱节造成的货币危机等。
就美国次贷危机而言,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货币信用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被无限放大,在较长的时期内带来了货币信用供给与支付能力间的巨大缺口,最后严重偏离了现实产品市场对信用的有限需求。
当这种偏离普遍地存在于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时,次贷危机,也就是局部金融矛盾,向金融危机的演化就不可避免了。
“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费”、“生产”和“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它的核心在于通过资源的整合,创造价值、获得福利。
就此而言,“经济”是带有价值取向的一个结果,“金融”则是实现这个结果的某个过程。因此,经济危机,是指在一段时间里价值和福利的增加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比如,供需脱节带来的大量生产过剩(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萧条),比如,信用扩张带来的过度需求(最近发生的经济危机)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对社会福利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不同。金融危机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过程危机,而经济危机则是一种结果危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危机

3. 经济危机后货币是否贬值?

何谓“广场协议”?最简单直观而又合乎逻辑的表述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了,美元上涨了,大量国外产品,特别是来自日本和德国的产品输入到美国。于是,美国人民认为国外产品挤占了美国国内市场,剥夺了“应该”属于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导致美国的失业率显著上升。类似推论通过舆论和国会对里根政府形成巨大压力,他们不得不把世界主要五个经济体(G5,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及英国)的财政首脑邀请到纽约,说服他们共同致力于美元的贬值。善解人意的五国财长当即同意,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即“广场协议”。
  声明发表几个小时后,美元开始了疯狂的贬值进程。国际外汇市场开始疯狂抛售美元,持续了两年之久,仍没有任何停下来的迹象,以至于这五位了不起的先生(或他们的后任)不得不再度聚首,商议采取措施,以阻止美元进一步下跌。这就是1987年达成的卢浮协议,那是后话。
  “广场协议”后,日元和马克开始大幅升值。自1971年浮动汇率体制实施之后,美元开始对马克和日元贬值。进入80年代之后,美元稳步走强,这一慢性走高的趋势在1985年中期再次被打断,日元和马克又开始大幅升值。1985年之后的三年左右时间里,美元急剧贬值。马克的升值水平恢复到了80年代初期的水平,而日元则升到了战后的历史新高。这正是日元成为“广场协议”焦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广场协议”与日元升值的副作用
  首先,日元升值全面抬高了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过去曾以物美价廉驰骋世界市场的日本产品,一下子全都变成了商品世界中的“贵族”。虽说日元升值对那些具有无可替代性的产品出口影响不大,但是,日本的出口产品中,毕竟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替代的。日元升值会抑制国际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从而对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造成打击。这种打击还会通过产业链条波及其他产业,甚至有可能形成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全面抑制。这就是日本政府所担心的“日元升值萧条”。
  第二,日元升值降低了日本的进口价格。这固然可以使资源短缺的日本用较少的支出换取所需要的资源,但是,廉价的外国制成品也同时涌入日本,冲击着日本原有的产业结构。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技术含量不高、但对维持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日元大幅度升值引起了国际投机资本的兴趣,使日元成为投机资本的炒作对象。此后日元汇率的大起大落和日本股市的动荡,都有国际投机资本在兴风作浪。这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四、“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与日本泡沫经济的关系
  按照日本政府的思维定式,日元升值必然带来经济萧条。为了应对“日元升值萧条”,日本政府提出了向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转变的政策。在财政方面,从1986年度到1988年度的政府预算,都将克服“日元升值萧条”作为重要政策课题。在金融政策方面,日本连续5次下调利率,公定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此外,日本还通过增加政策性贷款,扩大公共投资规模。
  然而,原有产业结构下的日本经济增长已趋饱和,迅速增大的货币供应无法被产业吸收。在“土地拜物教”、收益预期的驱动,大量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于是,地价爆涨,股价扶摇直上。日本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泡沫经济。到1989年末,日经225种股票的平均价格高达38915.87日元,相当于1984年的3.68倍。从表面的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来看,“广场协议”与日本的泡沫经济似乎确有某种联系。“广场协议”促成了日本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成为改变日本经济增长基调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恰恰也是日本泡沫经济的起始点。
  但从另一方面看,“广场协议”后,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均对美元升值。但是,那些国家并没有发生像日本那样严重的泡沫经济。这说明,“广场协议”与泡沫经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诸多研究成果表明,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根源在日本内部。这些原因包括:在追赶型经济增长结束后,未能主动向自主开拓型经济增长转变,制度和体制老化;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原有结构下的经济发展已趋饱和,但却人为刺激景气,造成经济虚涨;金融体制不健全,在金融自由化的风潮中,银行监管缺位;对剩余资本流向缺乏引导,致使大量资金流向投机市场等等。

经济危机后货币是否贬值?

4. 什么是金融危机 什么是贬值什么是升值

  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9月9日,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货币贬值(又称通货贬值,Devaluation)是货币升值的对称,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下降,即单位货币价格下降货币贬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物价上涨。
  货币升值也叫“货币增值”。指资本主义国家增加本国货币含金量,提高本国货币对外国的比价的政策。货币升值是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不稳定的另一种表现。它不意味着提高本国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而只是提高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来看,货币升值,并不是一个好现象。他有很多不利因素。如,随着升值国家的货币同外国货币比价的提高,它们在国外出售商品的价格也要提高,从而影响了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其次,升值国家的外汇储备以及从国外调回的资产,折成本国货币,也会相应减少;最后,货币升值也会影响本国商品的内销。

5. 金融危机过后人民币会贬值吗?

简单点说,金融危机是货币和资本的融通出了问题,也就是银行保险证券等这些金融机构,后果和危害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 
但是人民币贬值就是说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了,原来2块5一瓶百事,现在可能要3块了,这就是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过于猛烈就像现在的津巴布韦发行了5亿一张的钞票,那就相当危险了,一麻袋钱买不了一盒火柴。当然一般不会那么严重,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一般不会贬那么厉害,但是也要知道,假如你家里有10万存款,通货膨胀上涨20%,那就只值8万了。 
我再简单说下目前的经济形势希望你能看明白“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你不用知道什么是次贷危机,只要知道是银行信用出了问题就行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坏账迫使银行倒闭(拥有这些银行债权的企业资金也会流动不良甚至根本无法收回,比如英国巴克莱银行和中国平安)——>其他银行担心资金无法收回提前要求还贷和收紧贷款的发放——>企业受到银行的催还贷款,资金紧张——>裁员或破产——>失业率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消费减少——>工厂订单减少——>进一步增加失业率,工厂更加艰难,没有人消费,产品堆积卖不出去——>国家为了促进消费,增加市场中的货币投放量——>人们手里有了货币,但是仍然不愿意消费——>国家继续投放货币,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上升”

金融危机过后人民币会贬值吗?

6. 金融危机过后人民币会贬值吗?

但是人民币贬值就是说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了,原来2块5一瓶百事,现在可能要3块了,这就是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过于猛烈就像现在的津巴布韦发行了5亿一张的钞票,那就相当危险了,一麻袋钱买不了一盒火柴。当然一般不会那么严重,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一般不会贬那么厉害,但是也要知道,假如你家里有10万存款,通货膨胀上涨20%,那就只值8万了。
我再简单说下目前的经济形势希望你能看明白“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你不用知道什么是次贷危机,只要知道是银行信用出了问题就行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坏账迫使银行倒闭(拥有这些银行债权的企业资金也会流动不良甚至根本无法收回,比如英国巴克莱银行和中国平安)——其他银行担心资金无法收回提前要求还贷和收紧贷款的发放——企业受到银行的催还贷款,资金紧张——裁员或破产——失业率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消费减少——工厂订单减少——进一步增加失业率,工厂更加艰难,没有人消费,产品堆积卖不出去——国家为了促进消费,增加市场中的货币投放量——人们手里有了货币,但是仍然不愿意消费——国家继续投放货币,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上升”

7. 金融危机过后人民币会贬值吗?

但是人民币贬值就是说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了,原来2块5一瓶百事,现在可能要3块了,这就是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过于猛烈就像现在的津巴布韦发行了5亿一张的钞票,那就相当危险了,一麻袋钱买不了一盒火柴。当然一般不会那么严重,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一般不会贬那么厉害,但是也要知道,假如你家里有10万存款,通货膨胀上涨20%,那就只值8万了。
我再简单说下目前的经济形势希望你能看明白“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你不用知道什么是次贷危机,只要知道是银行信用出了问题就行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坏账迫使银行倒闭(拥有这些银行债权的企业资金也会流动不良甚至根本无法收回,比如英国巴克莱银行和中国平安)——>其他银行担心资金无法收回提前要求还贷和收紧贷款的发放——>企业受到银行的催还贷款,资金紧张——>裁员或破产——>失业率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消费减少——>工厂订单减少——>进一步增加失业率,工厂更加艰难,没有人消费,产品堆积卖不出去——>国家为了促进消费,增加市场中的货币投放量——>人们手里有了货币,但是仍然不愿意消费——>国家继续投放货币,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上升”

金融危机过后人民币会贬值吗?

8. 经济危机后货币是否贬值?

何谓“广场协议”?最简单直观而又合乎逻辑的表述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了,美元上涨了,大量国外产品,特别是来自日本和德国的产品输入到美国。于是,美国人民认为国外产品挤占了美国国内市场,剥夺了“应该”属于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导致美国的失业率显著上升。类似推论通过舆论和国会对里根政府形成巨大压力,他们不得不把世界主要五个经济体(G5,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及英国)的财政首脑邀请到纽约,说服他们共同致力于美元的贬值。善解人意的五国财长当即同意,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即“广场协议”。声明发表几个小时后,美元开始了疯狂的贬值进程。国际外汇市场开始疯狂抛售美元,持续了两年之久,仍没有任何停下来的迹象,以至于这五位了不起的先生(或他们的后任)不得不再度聚首,商议采取措施,以阻止美元进一步下跌。这就是1987年达成的卢浮协议,那是后话。“广场协议”后,日元和马克开始大幅升值。自1971年浮动汇率体制实施之后,美元开始对马克和日元贬值。进入80年代之后,美元稳步走强,这一慢性走高的趋势在1985年中期再次被打断,日元和马克又开始大幅升值。1985年之后的三年左右时间里,美元急剧贬值。马克的升值水平恢复到了80年代初期的水平,而日元则升到了战后的历史新高。这正是日元成为“广场协议”焦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广场协议”与日元升值的副作用首先,日元升值全面抬高了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过去曾以物美价廉驰骋世界市场的日本产品,一下子全都变成了商品世界中的“贵族”。虽说日元升值对那些具有无可替代性的产品出口影响不大,但是,日本的出口产品中,毕竟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替代的。日元升值会抑制国际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从而对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造成打击。这种打击还会通过产业链条波及其他产业,甚至有可能形成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全面抑制。这就是日本政府所担心的“日元升值萧条”。第二,日元升值降低了日本的进口价格。这固然可以使资源短缺的日本用较少的支出换取所需要的资源,但是,廉价的外国制成品也同时涌入日本,冲击着日本原有的产业结构。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技术含量不高、但对维持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日元大幅度升值引起了国际投机资本的兴趣,使日元成为投机资本的炒作对象。此后日元汇率的大起大落和日本股市的动荡,都有国际投机资本在兴风作浪。这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四、“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与日本泡沫经济的关系按照日本政府的思维定式,日元升值必然带来经济萧条。为了应对“日元升值萧条”,日本政府提出了向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转变的政策。在财政方面,从1986年度到1988年度的政府预算,都将克服“日元升值萧条”作为重要政策课题。在金融政策方面,日本连续5次下调利率,公定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此外,日本还通过增加政策性贷款,扩大公共投资规模。然而,原有产业结构下的日本经济增长已趋饱和,迅速增大的货币供应无法被产业吸收。在“土地拜物教”、收益预期的驱动,大量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于是,地价爆涨,股价扶摇直上。日本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泡沫经济。到1989年末,日经225种股票的平均价格高达38915.87日元,相当于1984年的3.68倍。从表面的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来看,“广场协议”与日本的泡沫经济似乎确有某种联系。“广场协议”促成了日本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成为改变日本经济增长基调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恰恰也是日本泡沫经济的起始点。但从另一方面看,“广场协议”后,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均对美元升值。但是,那些国家并没有发生像日本那样严重的泡沫经济。这说明,“广场协议”与泡沫经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诸多研究成果表明,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根源在日本内部。这些原因包括:在追赶型经济增长结束后,未能主动向自主开拓型经济增长转变,制度和体制老化;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原有结构下的经济发展已趋饱和,但却人为刺激景气,造成经济虚涨;金融体制不健全,在金融自由化的风潮中,银行监管缺位;对剩余资本流向缺乏引导,致使大量资金流向投机市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