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化厅的简介

2024-05-09 18:09

1. 河南省文化厅的简介

河南省文化厅是主管全省文化艺术事业的部门。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文〔2009〕18号),设立河南省文化厅,为省政府组成部门。省文化厅机关行政编制为67名。其中,厅长1名,副厅长3名;正处级领导职数11名,副处级领导职数13名。

河南省文化厅的简介

2. 河南省文化厅的职能

 文化厅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党和国家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拟订全省文化艺术发展战略及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制定全省文化艺术事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全省文化系统的体制机制改革。(二)指导、管理全省文学艺术事业,指导文学艺术创作与生产,扶持代表性、示范性、实验性文化艺术品种,推动各门类文学艺术发展;组织全省性重大文化活动。(三)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规划、引导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指导全省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指导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对外文化艺术产业交流合作。(四)指导、管理全省社会文化事业,指导全省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中心事业和基层文化建设。(五)拟订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并监督实施,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组织实施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六)拟订全省文化市场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指导、监督管理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负责对全省文化艺术经营活动进行行业监管,指导对从事演艺活动民办机构的监管工作。(七)负责全省文艺类产品网上传播的前置审核工作,负责对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对网络游戏服务进行监督管理(不含网络游戏的网上出版前置审核)。(八)拟订全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全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九)制定全省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指导全省社会艺术教育和文化艺术行业职业教育。拟订全省文化艺术科技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推进文化科技信息化建设。(十)负责全省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宣传工作,拟订对外文化交流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省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工作,组织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十一)承办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1、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树立热情服务、依法行政、廉洁高效、求实为民的文化形象。2、向社会公开文化行政审批项目、办证依据、办证条件、办证程序、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增加行政审批透明度。3、实行限期办结制。只要当事人请求符合法规及政策规定,手续完备,材料齐全,能1日办结的1日办结,能提前完成的决不拖后。4、加强“窗口”单位建设,完善服务厅服务功能。建立省文化厅文化市场行政审批服务厅,对经营单位年审、变更地址、法人,申请开办新的文化经营单位等行政行为,全部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期办结制”。5、严格贯彻执行文化部《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审核公示暂行办法》,对申请开办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娱乐场所的有关情况在一定范围和时限内向社会公开发布,根据社会公众的反映,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核。6、认真履行文化部门的法定职能,秉公执法,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 (一)根据省政府的规定,管理河南省文物局。(二)动漫和网络游戏管理的职责分工。省文化厅负责动漫和网络游戏相关产业规划、产业基地、项目建设、会展交易和市场监管。省广播电影电视局负责对影视动漫和网络视听中的动漫节目进行管理。省新闻出版局负责在出版环节对动漫进行管理,对游戏出版物的网上出版发行进行前置审核。(三)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四)所属国有企业(除金融投资类外)移交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

3. 河南省文化厅的介绍

河南省文化厅是主管全省文化艺术事业的部门,省文化厅机关行政编制为67名。其中,厅长1名,副厅长3名;正处级领导职数11名,副处级领导职数13名。

河南省文化厅的介绍

4. 河南省的文化

河南省位于越南北部平原西南面,是水稻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东山、柳堆等悠久文化的发祥地。不仅如此,河南还有很多历史遗迹和传统庙会,并保存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如:嘲戏、陶娘曲、侯影礼仪等,丰富了越南的民族文化。河南位于底河、珠江和瑞江三江汇合处,西接山脉,形成了众多秀丽的自然景观,如:五洞山、五岳潭、玉山、天门坡等。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历代前人给河南留下了无数极具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距今3000年的东山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玉缕铜鼓、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四部古籍之一——1471年用赤铜制作的北里铜镂板古籍。河南也是一个历史文化遗迹密集的省份,其中规模较大、建筑和雕刻艺术较为精湛的有堆山龙寺、陈商庙、文舍亭、安和亭等。折射出了这块土地厚重的文化。

5. 河南文化网的介绍

河南文化网是一家整合、研究、继承和弘扬中原文化的网站,面向全球喜欢中原文化的群体展示独具中原特色的文化资源。

河南文化网的介绍

6. 河南省文物局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省文物局设6个内设机构。办公室负责机关党务、纪检、人事、离退休干部工作;负责机关文秘、保密、精神文明建设、政务信息、档案、信访、财务管理、后勤服务工作;负责文物工作理论与政策研究;负责文物保护宣传;组织协调全省文物系统职工培训。计划财务处拟订全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编报全省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年度计划,监督管理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的使用;规划、指导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财务计划管理、经费审计;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基本建设、国有资产、政府采购;负责全省文物事业的统计工作。文物保护与考古处(重点项目建设文物保护办公室)拟订全省文物保护抢救管理规划,组织指导全省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组织承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遗址保护有关审核审批事项;管理监督全省文物考古工作;负责考古发掘领队资格、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的审核和考古勘探单位及勘探领队人员资格的审批;管理涉及文物保护单位或考古发掘现场的拍摄活动;组织协调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博物馆与科技处(文物对外合作交流处)拟订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及文物科技保护和文物对外合作交流等发展规划;负责指导、管理全省博物馆、纪念馆业务工作及相关审批;管理直属博物馆的业务建设;负责全省文物科技保护、科研课题及重点科研基地的管理;负责组织、实施、协调对外及对港澳台文物合作交流、文物展览、人才培训、文物征集等。文物安全处(执法督察处)拟订全省文物安全工作规划;指导全省文物安全保卫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各种文物犯罪活动;负责社会文物和文物经营活动的管理;负责国家驻我省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的管理。拟订全省文物行政执法、督察和案件查处的有关规定并监督实施;起草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组织文物普法工作;负责有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文物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处拟订全省文物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规划;负责全省文物资源调查;负责全省世界文化遗产的审核、保护、管理和监督工作;协同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审核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协同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负责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保护、管理和监督工作;负责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审核;负责全省文物数据库建设与管理;负责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和管理;组织协调全省文物系统文化产业工作;负责全省文物知识产权保护管理。

7. 河南市的文化

河南市风光秀丽,是著名的文化体育风景旅游城市。八堂大坝周边景色优美,著名的历史旅游区沙里先史遗址和二圣山城以及春宫里石塔等就位于这里,此外,赛艇竞技场、划艇赛场场等也都位于河南市。

河南市的文化

8. 河南文化

我就是河南洛阳人,说一下河南重要的文化
重要的古文化遗址  1、南召猿人 :发现于河南南阳南召县的古猿人化石,证明在大约五六十万年以前,河南就有人类居住。   2、许昌人:距今约1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于2007年在河南许昌被发现。它的发现,通过与其它遗址配合,为中国人不是起源于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3、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左右,位于河南舞阳,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类似文字的契刻符号等几项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轰动世界,被认为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个门槛”。   4、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年左右,因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5、太昊陵:距今约7000年,位于河南周口淮阳县,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华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于春秋,扩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历代帝王51次御祭。淮阳古称“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长眠之地,也是神农氏定都之地,被认为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是华夏族和东夷族共同的圣地。   6、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因发现于河南三门峡仰韶村而得名。这是同时期影响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古文化,仰韶村的考古发掘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端。   7、黄帝故里:河南新郑是国内史学家公认的位居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中国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因全世界华人的广泛认同而成为中华第一大典,在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8、二里头文化: 距今约4000年,因发现于洛阳偃师二里头而得名,被学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9、郑州商城: 位于今天郑州市区,是商朝早期比较重要的都城。这是郑州成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阳殷墟: 因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而轰动世界,堪称20世纪人类10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甲骨文是一种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要在安阳建设世界上唯一的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   11、白马寺: 位于洛阳,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12、龙门石窟: 位于洛阳,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它既是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   
龙门石窟
产物。尤其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它那“东方的微笑”将神性与人性、阳刚与阴柔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龙门石窟也因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少林寺
13、少林寺:位于登封,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14、中岳庙:位于嵩山,是五岳名山中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共有古建筑514间。中岳庙始建于秦,后来,汉武帝、武则天和唐玄宗等帝王仿照皇宫对其进行扩建。现存的中岳庙为乾隆皇帝仿照北京故宫所建,因酷似故宫,故有“深山故宫”之称。五岳名山为道教所封,而中岳庙是五岳名山中最大的道教建筑,所以中岳庙被认为是嵩山地位的象征。   15、嵩阳书院: 位于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范仲淹、程颐、程颢、司马光等大儒曾在这里讲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一部分就是在这里写的。这里在洛阳附近,二程在这一带将儒释道三者相融合,初步创立了以后影响中国800年的理学。   16、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北宋时称应天府)睢阳区,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学子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说的就是应天书院。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曾求学于此,在商丘落户,并担任应天书院掌学主教。   17、登封观星台: 位于登封,建于元代,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学遗址。大天文学家郭守敬在这里取得了领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学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时历”被中国、朝鲜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   18、袁家山:又称小蓬莱、吕祖庙,在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睢县城,是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   
袁家山望月台
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兵部尚书袁可立建。体势取山东蓬莱阁之险,数百年不减雄伟壮美之色。   19、红旗渠: 位于河南林州,是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迹”。为了修建这条渠,10万林州人在崇山峻岭中干了10年。工人们以顽强的毅力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上百座隧道,最终将河水引入干涸的土地。红旗渠的总渠长超过4000公里,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杰作。 定都在河南的朝代  1、燧人氏:燧人氏位居三皇之首,在中国第一位人工取火,定都在商丘。   2、神农氏:神农氏是另一位重要的古代帝王,他也定都在淮阳。   3、轩辕氏:轩辕氏即黄帝,位居五帝之首,他出生、创业和定都于新郑。   4、夏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三个:洛阳偃师二里头,阳城(今郑州登封,也在洛阳附近),阳翟(今许昌禹州)。   5、商 : 商朝曾多次迁都,第一商都是商丘,还有四个:安阳殷墟、洛阳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和朝歌(在河南鹤壁淇县)。   6、西周: 西周的国都有两个,一个是镐京(在今陕西),另一个是洛阳。   7、东周: 东周定都洛邑(今洛阳),持续时间达数百年。   8、西汉:西汉的主要国都是长安(今西安),但早期也曾短期定都洛阳。   9、东汉:东汉定都洛阳。东汉末年董卓把汉献帝挟持到长安几年。   10、曹魏:曹魏早期定都许昌,后来曹丕定都洛阳。   11、西晋:西晋定都洛阳。西晋末年皇帝被挟持到长安几年。   12、北魏:北魏早期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来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13、隋: 隋文帝定都长安,隋炀帝迁都洛阳。   14、唐: 唐的主要国都是长安,洛阳为东都。晚唐时朱温把唐朝皇帝挟持到洛阳,定都洛阳。   15、武周: 武则天篡夺李唐王位,建立武周,定都洛阳,称洛阳为神都洛阳。   16、后梁: 后梁定都开封,后迁洛阳。   17、后唐: 后唐定都洛阳。   18、后晋: 后晋定都开封,曾短期迁都洛阳。   19、后汉: 后汉定都开封。   20、后周: 后周定都开封。   21、北宋: 北宋定都开封。   22、金 : 金曾迁都中都(北京),后期迁都南京(开封)。   23、楚:楚国始都在古丹阳(河南)淅川,后迁都陈郢(河南淮阳)。 河南与“中国”的得名  河南不仅被称为“中原”和“中州”,在历史上还曾被称为“中国”和“中土”。今天的“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但历史上最早的“中国”却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一带,这是史学界的共识。   “中国”一词,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3000多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在洛阳附近)用土圭测度日影(今登封嵩山有周公测影台遗址),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并在附近营建了成周洛邑。洛阳也因此被历代文人认为“居天下之中”。   大量的文献也可以证明“中国”一词源于河南。“中国”一词,曾见于.《诗经·民劳》中:“中国,京师也”,而当时的“京师”正是东周国都洛邑(今洛阳)。另见于《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也见于《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另由出土文物来看,“中国”一词,最早见于1965年陕西省宝鸡县所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其文曰:“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 文王,肆文王受兹因(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ㄨ民。”可以看出,这里的“中国”,即指周王朝疆域的中心地区,即成周,也即今洛阳一带。 《史记?刘敬传》说:“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雒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因雒邑成周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土”或“土中”,这应该也是后来河南地区被称“中州”和“中原”的原因。   事实上,中国一词,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今天河南一带)。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   由于河南不仅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而且数千年都是这片广阔土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以“中国”一词渐渐成了正统国家的代称。历史上无论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失掉中原的汉族政权,都自称“中国”而不承认对方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