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杨的个人简介

2024-05-01 04:37

1. 柯杨的个人简介

柯杨(1935 一),男,汉族,甘肃省宁县人。历任兰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曾任中文系系主任。系甘肃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俗学会副理李长、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为兰州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是我省著名的花儿学、民俗学专家。

柯杨的个人简介

2. 柯杨的个人经历

1974年3月至1976年2月北京延庆县插队。1976年2月至1979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医士班学习。1979年2月至1980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研究所住院医生。1980年9月至1982年10月北京医科大学肿瘤防治研究所学习,获硕士学位。1982年10月至今,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研究人员,副研究员(1990年)、研究员(1994年)、博士生导师(1996年)、教授(2000年),副所长(1997年7月至2001年5月)。1985年9月至1988年12月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国家癌症研究所(NCI)人类癌变研究室访问学者。1994年至1998年,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每年访美3至6个月从事研究工作。2001年5月至2003年5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北京大学副教务长。2003年12月起北京大学党委常委。2004年6月至2004年12月北京大学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2004年12月至今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

3. 杨柯的简介

姓名:杨柯英文名:Yang Ke生日:1989-02-21场上位置:前卫身高:181厘米体重:67公斤惯用脚:右脚出生地:湖南长沙(中国)国籍:中国代表国家队:出场0次,进0球欧洲三大杯:出场0次,进0球欧洲冠军联赛:出场0次,进0球效力球队: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2015年1月,加盟中甲湖南湘涛队。

杨柯的简介

4. 杨柯的介绍

杨柯,1961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市,198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金属材料专业,1985年和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分别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91-1993年获英国皇家学会奖学金在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系工作。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博士研究生毕业30余名。现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专用材料与器件研究部主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

5. 柯杨的介绍

柯杨(1935.8— ),男,甘肃宁县人,1958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直至1996年退休,先后任兰州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长期从事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教学与理论研究。

柯杨的介绍

6. 杨柯教授简介

杨柯,男,1961年2月5日生,中共党员,1982年8月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在本所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师昌绪先生。
    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第一发展部副主任;高性能均质合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理事;中国材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沈阳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杨柯自1982年考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以来,一直从事“金属中氢”领域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优异成果。在硕士论文工作期间,他参加了一项国家重大基金项目的子课题工作,成功地采用离子探针微分析测量技术获得了氢对b 型钛合金原子间结合力的影响规律,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从实验上直接验证金属氢脆弱键理论的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b 型钛合金的氢脆机制。
    杨柯的博士论文工作也是该项子课题的内容之一,即氢在金属中的扩散及氢陷阱效应的研究。针对过去氢在纯铁中扩散系数的测量结果分散性很大的事实,杨柯通过对大量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处理氢扩散实验结果的简单数学方法,从而可以方便地采用一般纯度的金属样品准确获得氢在金属晶格中的扩散系数。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氢在含氢陷阱效应金属中的扩散数学模型,通过对氢扩散过程的理论模拟发现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并能够很好地解释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上述工作的完成不仅丰富了金属氢脆研究理论,而且对以氢脆为主的金属断裂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这些工作作为主要内容之一获得了一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述工作为主要内容发表在《金属学报》、《Scripta Metallurgica》等杂志上的多篇文章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从国外发来索要文章的函件就有30多份,并多次被他人引用。杨柯负责的“氢在金属中的扩散及其氢陷阱效应的研究”课题工作通过了中科院沈阳分院组织的成果鉴定。
    从1989年起,杨柯博士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从“七五”到“八五”的2项国家攻关课题,即为我国核工业研制高强度抗氢脆钢(合金)。他带领的课题小组通过对氢在Inc907合金中行为的深入研究,发现合金的显微组织特征是影响合金氢脆敏感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改变沉淀强化相在合金组织中的尺寸和分布就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抗氢脆性能。该项研究成果为国家攻关课题的顺利完成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了由中科院等三家单位主持的成果联合鉴定。杨柯博士参加的国家七五攻关课题获得了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所内排名第5)。
    1991年杨柯博士作为英国皇家学会访问学者到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系工作,开展氢在金属材料加工制备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利用氢作为临时性合金化元素,在较低温度下制备钛基复合材料,从而有效地降低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反应这一工作属国际首创,并在国内申请了发明专利。杨柯博士领导的科研小组利用氢来改善钛铝化合物和NdFeB永磁材料的显微组织,从而有效提高材料性能方面的工作也为材料研究工作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从1993年起,杨柯博士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了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的“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工作,积极组织和负责了多项具有市场应用背景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课题,并面向市场需求,成功地开发了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有些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杨柯博士负责开展的“无缝变形合金精密管材的新型生产工艺”课题研究,发展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离心铸造制备无缝变形合金管材的新型短流程工艺技术,并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由于该项技术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在高合金无缝管材的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由杨柯博士负责的“11号工程用合
    由杨柯博士负责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建设的高性能镍氢电池用储氢合金粉中试基地,已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了国际一流水平的产品,他同时参与的“角形Ni-MH电池的研制(排名第2)”和“储氢材料的表面改性与超高压高纯氢压缩装置(排名第9)”两项科研课题分别通过了辽宁省科委和中科院沈阳分院主持的成果鉴定。
    目前杨柯博士正在主持的“高性能管线钢的重大基础研究”是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专题之一,该项目的完成预计会为我国发展出新一代高性能管线钢材料。杨柯博士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倾注了心血,现在工程中心已经进入了年收入近600万元的良性循环阶段,为下一步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在十多年的科研及开发工作中,杨柯已发表了56篇学术论文,其中第一作者20篇,共被他人引用53次(不完全统计),撰写了10多份研究报告,申请了12项专利,翻译了1部专著。
 

1998.8-至今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助理。

1997.1-1998.8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助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1993.1-1996.12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93年破格晋升),第一发展部副主任,博士导师。

1991.9-1993.1

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系,英国皇家学会访问学者。

1989.4-1991.9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第15研究室,助研,副研究员(1990年破格晋升),室主任助理。

1986.3-1989.4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85.5-1986.3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第10研究室,研究实习员。

1982.9-1985.5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78.9-1982.8

大连工学院机械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生,获学士学位。

7. 柯杨的主要经历

他长期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并十分重视历史文献资料的考察求证,因此在民间文学、西北民俗、西北花儿研究上取得了突出成就,在国内外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对将花儿推向世界起了重大作用。在研究生指导中,他所指导的美国和德国的两名研究生均以“花儿学”长篇论文分别获得印地安那大学和特里尔大学的博士和硕士学位。他主编的26卷本大型文献丛书《西北民俗文献》已于1990年正式出版发行,并参与了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民间文学概论》 (1980 )、《民俗学概论》 ( 1998 )和(中国风俗辞典) (1990 )及《中华民族饮食风俗大观》(1992)等书的编辑撰写工作。他自从 1958 年从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后,就开始留心民间文学,特别是流行于西北地区的花儿。1963年初上莲花山,即被空前盛大的花儿会和深富地方风味的莲花山花儿所深深打动。28岁的柯杨,以其流利的文笔、敏捷的思路,写下了他踏上民间文学之路的第一篇记述性文章(在莲花山花儿会上 》 。文章约 6000 字,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对莲花山花儿的喜爱。文章中对莲花山花儿和花儿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述,第一次全方位地展示了他对社会事象的洞察和综合提炼能力。当历史的巨轮步入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继1951年(花儿溯源)在<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二期)发表,柯杨的创作犹如火山爆,一发不可收拾。

柯杨的主要经历

8. 柯杨的研究成果

1、主要研究方向及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的环境及遗传因素。分为两大方面:一、新的癌变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及应用研发。重点研究一组核蛋白基因的功能。二、针对高发人群的环境致癌因素及遗传易感因素的鉴定。重点研究HPV(人乳头状瘤病毒)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及人群的遗传易感。曾经或正在作为第一承担人主持国家863高技术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科技部重大项目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分课题负责人,参加国家973计划肿瘤研究项目、北京市高技术实验室项目及市科委研究项目。2、主要研究成果及荣誉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1项。2007年至今先后获得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优秀理论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突出贡献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奖;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杰出教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育部);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北京市突出贡献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奖;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近年来发表中英文论文80余篇,其中管理研究论文20余篇,学术研究论文60余篇,引用率达1000多次。已培养研究生40余名。申请国内外专利11项。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教授在日前举行的美国医学科学院第44届年会上当选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此次美国医学科学院共新增选了10位外籍院士,其中有2位来自中国。柯杨长期从事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的环境及遗传因素研究。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