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历史

2024-05-16 11:29

1. 广州十三行历史

       广州十三行是康熙时代,官府特许在广州对外贸易的商行。虽然叫做十三行,其实数量无定数,最多时为26家,最少时候为4家。
  
        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担保和缴纳外国船只税务传递官府政令外商公文的义务,享有对外贸易的特权。在清朝有三大商人集团,除了山陕商人集团和两淮盐商集团,就是广州十三行。十三行以出口茶叶和瓷器独揽中国外贸85年。
  
        十三行在十八十九世纪事实上成为东方贸易中心,带动了超过5000多家,25万人专门从事对外商品的生产制作,将东方特有的商品输送到西方。

广州十三行历史

2. 为什么设立广州十三行,历史方面的

广州十三行 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又称洋货行、洋行、外洋行、洋货十三行。康熙帝二十四年(1685)开放海禁后,清廷分别在广东、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设立海关。粤海关设立通商的当年,广州商人经营华洋贸易二者不分,没有专营外贸商行。次年四月间,两广总督吴兴祚、广东巡抚李士祯和粤海关监督宜尔格图共同商议,将国内商税和海关贸易货税分为住税和行税两类。住税征收对象是本省内陆交易一切落地货物,由税课司征收;行税征收对象是外洋贩来货物及出海贸易货物,由粤海关征收。为此,建立相应的两类商行,以分别经理贸易税饷。前者称金丝行,后者称洋货行即十三行。从此,洋货十三行便成为经营外贸的专业商行。名义上虽称“十三”, 其实并无定数。旧有十三行“沿明之习”的说法,是从《粤海关志》抄袭篡改《澳门纪略》的杜撰之词,属讹传。 洋货十三行在创建时,广东官府规定它是经营进口洋货和出口土货(包括广货、琼货)的中介贸易商行。最初指定洋货十三行经营的贸易对象,实际包括外洋、本港和海南三部分内容。乾隆帝十八年(1753),业务曾一分为二,专营外洋各国来广州贸 易的叫外洋行,经营出海贸易的称为海南行。自二十五年起,外洋行不再兼办本港贸易的事务,另由几家行商专营暹罗(今泰王国)贡使及其商民贸易税饷事宜,称为本港行;而海南行又改称福潮行,经营包括广东潮州及福建商民往来买卖税务。这时来到广州海口商船渐多,贸易发展,各行口商人资本稍厚者经办外洋货税,其次者办本港船只货税,又次者办福潮船只货税。六十年,本港行因其中个别商人倒帐破产而被官府革除,其业务划归外洋行,每年推举两家来轮流办理。嘉庆帝五年(1800)以后,在广州经营贸易的商行,按业务范围划分只有外洋行和福潮行。 前者仍称洋货行或十三行。 专设经理广州外贸税饷事务的洋货十三行,是清廷实行严格管理外贸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防止中外商民自由交往。它由封建官府势力“招商承充”并加以扶植,成为对外贸易的代理人,具有官商的社会身分,也是清代重要的商人资本集团。 洋货十三行作为清代官设的对外贸易特许商,要代海关征收进出口洋船各项税饷,并代官府管理外商和执行外事任务。这是清代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为了整顿洋行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外商的直接管理,清廷于乾隆帝十年从广州二十多家行商中选择殷实者五家为保商,建立保商制度。保商的责任是承保外国商船到广州贸易和纳税等事,承销进口洋货,采办出口丝茶,为外商提供仓库住房,代雇通商工役。保商对于承保的外国商船货物因享有优先的权利,在其他分销货物的行商交不出进口货税时,必须先行垫付。凡外商有向官府交涉禀报的事,责令保商通事代为转递,并负责约束外商不法行为。尽管外商对保商制度表示不满,但清廷一直加以维护。行商和外商利益一致时,就互相勾结;利益矛盾时,就互相欺骗敲诈,酿成种种纠纷。有的行商在封建官府和外商之间投机取巧,获利致富;但大多数行商则在封建官府和外商夹击下,招致破产。 鸦片战争前的广州十三行街广州十三行建立有同业商人行会组织,即所谓“洋行会馆”(公行)。康熙帝三十八年及五十九年,广州行商曾两次组建公行,但为期都不长。公行议定行规,表面是为约束不法行为,扶持对外贸易,实际上却增加了不少禁约。它对货物实施公行垄断,以便按照行会的利益自行调整价格。英商为打破公行垄断,通常用收买个别行商、贿赂官府的手段,使公行难以持久,如乾隆帝二十五年广州公行正式奉准成立,到三十六年即被解散。此外,公行存在期间,在行商之间及行商和散商之间,又为争夺商业利润互相倾轧,外商得以乘机在进出口货价和交易量上利用矛盾,遂造成公行的亏损和债务;公行制度下的行商,因对行欠债务负有连带责任,故不断出现倒闭。乾隆帝四十七年公行再度恢复,并开始设立利用行佣积累起来的公所基金,用以清偿行商的拖欠、罚款等,以维护公行的稳定。重建后的公行,延续了近六十年。 鸦片战争 ?/a>约》规定,废除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公行制度,允许英国商人在各口岸任意与华住 ur帝二十三年七月初一 (1843年7月27日),广州开放通商,一些十三行行商仍旧营业。他们曾经对新定的自由通商进行种种抵制,力图保住昔日的独占地位,但未能 浮ur帝六年(1856),十三行毁于广州西关大火。

3. 历史 广州十三行

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又称洋
  货行、洋行、外洋行、洋货十三行。康熙帝二十四年(1685)开放海禁后,清廷分别在广东、福
  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设立海关。粤海关设立通商的当年,广州商人经营华洋贸易二者不分,
  没有专营外贸商行。次年四月间,两广总督吴兴祚、广东巡抚李士祯和粤海关监督宜尔格图
  共同商议,将国内商税和海关贸易货税分为住税和行税两类。住税征收对象是本省内陆交易
  一切落地货物,由税课司征收;行税征收对象是外洋贩来货物及出海贸易货物,由粤海关征
  收。为此,建立相应的两类商行,以分别经理贸易税饷。前者称金丝行,后者称洋货行即十
  三行。从此,洋货十三行便成为经营外贸的专业商行。名义上虽称“十三”, 其实并无定数。 
  旧有十三行“沿明之习”的说法,是从《粤海关志》抄袭篡改《澳门纪略》的杜撰之词,属
  讹传。 洋货十三行在创建时,广东官府规定它是经营进口洋货和出口土货(包括广货、
  琼货)的中介贸易商行。最初指定洋货十三行经营的贸易对象,实际包括外洋、本港和海南
  三部分内容。乾隆帝十八年(1753),业务曾一分为二,专营外洋各国来广州贸易的叫外洋行,
  经营出海贸易的称为海南行。自二十五年起,外洋行不再兼办本港贸易的事务,另由几家行
  商专营暹罗(今泰王国)贡使及其商民贸易税饷事宜,称为本港行;而海南行又改称福潮行,经
  营包括广东潮州及福建商民往来买卖税务。这时来到广州海口商船渐多,贸易发展,各行口
  商人资本稍厚者经办外洋货税,其次者办本港船只货税,又次者办福潮船只货税。六十年,
  本港行因其中个别商人倒账破产而被官府革除,其业务划归外洋行,每年推举两家来轮流办
  理。嘉庆帝五年(1800)以后,在广州经营贸易的商行,按业务范围划分只有外洋行和福潮行。
  前者仍称洋货行或十三行。 专设经理广州外贸税饷事务的洋货十三行,是清廷实行严格
  管理外贸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防止中外商民自由交往。它由封建官府势力
  “招商承充”并加以扶植,成为对外贸易的代理人,具有官商的社会身份,也是清代重要的
  商人资本集团。 洋货十三行作为清代官设的对外贸易特许商,要代海关征收进出口洋船
  各项税饷,并代官府管理外商和执行外事任务。这是清代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为了整顿洋
  行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外商的直接管理,清廷于乾隆帝十年从广州二十多家行商中选择殷实者
  五家为保商,建立保商制度。保商的责任是承保外国商船到广州贸易和纳税等事,承销进口
  洋货,采办出口丝茶,为外商提供仓库住房,代雇通商工役。保商对于承保的外国商船货物
  因享有优先的权利,在其他分销货物的行商交不出进口货税时,必须先行垫付。凡外商有向
  官府交涉禀报的事,责令保商通事代为转递,并负责约束外商不法行为。尽管外商对保商制
  度表示不满,但清廷一直加以维护。行商和外商利益一致时,就互相勾结;利益矛盾时,就
  互相欺骗敲诈,酿成种种纠纷。有的行商在封建官府和外商之间投机取巧,获利致富;但大
  多数行商则在封建官府和外商夹击下,招致破产。 鸦片战争前的广州十三行街 
  广州十三行建立有同业商人行会组织,即所谓“洋行会馆”(公行)。康熙帝三十八年及五十九
  年,广州行商曾两次组建公行,但为期都不长。公行议定行规,表面是为约束不法行为,扶
  持对外贸易,实际上却增加了不少禁约。它对货物实施公行垄断,以便按照行会的利益自行
  调整价格。英商为打破公行垄断,通常用收买个别行商、贿赂官府的手段,使公行难以持久,
  如乾隆帝二十五年广州公行正式奉准成立,到三十六年即被解散。此外,公行存在期间,在行
  商之间及行商和散商之间,又为争夺商业利润互相倾轧,外商得以乘机在进出口货价和交易
  量上利用矛盾,遂造成公行的亏损和债务;公行制度下的行商,因对行欠债务负有连带责任,
  故不断出现倒闭。乾隆帝四十七年公行再度恢复,并开始设立利用行佣积累起来的公所基金,
  用以清偿行商的拖欠、罚款等,以维护公行的稳定。重建后的公行,延续了近六十年。 鸦
  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规定,废除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公行制度,允许英国商人在各口岸
  任意与华商交易。道光帝二十三年七月初一 (1843年7月27日),广州开放通商,一些十三行
  行商仍旧营业。他们曾经对新定的自由通商进行种种抵制,力图保住昔日的独占地位,但未能
  如愿。咸丰帝六年(1856),十三行毁于广州西关大火。  

历史 广州十三行

4. 广州十三行的由来?


5. 广州十三行设置的历史原因

广州十三行是清朝闭关锁国后唯一对外贸易的

历史背景:1757 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东一处,“十三行”更是达到鼎盛时期,对中国后来的经济发展甚至世界贸易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大量的茶叶、丝绸、陶瓷等商品从广州运往世界各地。此后的100年间,广东十三行向清朝政府提供了40%的关税收入。

广州十三行设置的历史原因

6. 广州十三行对中国的影响

法律分析:1.历史上广州十三行是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有重要的影响。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从世界商贸的角度看,一口通商是贸易上的一种束缚,但客观上却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2.现今的广州十三行主要是从事女装服务贸业,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国家支持和鼓励对外贸易。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第五十一条 国家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促进机制。
第五十二条 国家根据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为对外贸易服务的金融机构,设立对外贸易发展基金、风险基金。
第五十三条 国家通过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及其他促进对外贸易的方式,发展对外贸易。
第五十四条 国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向对外贸易经营者和其他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第五十五条 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对外贸易经营者开拓国际市场,采取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对外贸易。
第五十八条 国家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

7. 广州十三行的由来?

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又称洋货行、洋行、外洋行、洋货十三行。康熙帝二十四年(1685)开放海禁后,清廷分别在广东、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设立海关。粤海关设立通商的当年,广州商人经营华洋贸易二者不分,
 十三家牙行商人:   潘振承十三行行商首领   1.伍秉鉴的怡和行,商名浩官,   2.卢继光的广利行,商名茂官,   
  
3.潘绍光的同孚行,商名正官,   4.谢有仁的东兴行,商名鳌官,   5.梁亟禧的天宝行,商名经官,   6.严启昌的兴泰行,商名孙青,   7.潘文涛的中和行,商名明官,   8.马佐良的顺泰行,商名秀官,   9.潘文海的仁和行,商名海官,   10.吴天垣的同顺行,商名爽官   11.易元昌的学泰行,商名昆官,   12.罗福泰的东昌行,商名林官,   13.容有光的安昌行,商名达官

广州十三行的由来?

8. 广州十三行的由来?

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设立在广州口岸的特许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洋货行,是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外贸垄断组织。清康熙盛世,撤除明朝以来的禁海令,实行开海通商政策。1685年,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商业交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外贸专业团体广州十三行应运而生。
1757年,乾隆皇帝宣布撤消原设的沿海各关,仅留广东的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作为粤海关属下的中外交易场所,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惟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全部聚集于此,直至鸦片战争为止,这个洋货行独揽中国外贸长达85年。

扩展资料
历史上,繁荣鼎盛的广州十三行作为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窗口,曾由南海县管辖。产自南海各地的丝绸、陶瓷、铁器、中成药等货物,通过十三行远销海外,成为当时中国制造的名片。
通过十三行远销海外的“广货”中,大量来自当时广州周边的南海都堡(乡镇),比如西樵的丝绸、石湾的陶瓷、佛山的铁锅。以纺织业为例,当时分布在南海各个乡镇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为广佛丝织业崛起和远销海外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海上丝路重要商品。
明清时期,广州几乎垄断全国外贸,海上贸易的繁荣,促进广佛地区丝织业发展到历史鼎盛时期,成为全国丝织业最负盛名地区之一。
十三行现已成为广州历史最悠久的服装批发市场,以十三行路为中心,故衣街、豆栏上街、和平东路、打石街、装帽街、长乐街、兴隆北街服装市场环绕成了一个物流商业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十三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解码广州十三行辉煌时代背后的“南海元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