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万亿市场进入加速Ɯ

2024-05-16 14:05

1. 老旧小区改造,万亿市场进入加速Ɯ

1、改造任务“翻番”、财政投入加大
据住建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2020年期间,全国已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惠及居民1043万户,与2019年相比,2020年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比2019年翻了一番。其中,2020年1-11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7万个,惠及居民近725万户,已超额完成《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规定的任务。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早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老旧小区改造;随后改造力度逐年加大,2019年中央补助资金达550多亿元,2020年又安排中央补助资金850多亿元。此外,202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还推动金融机构拿出4360亿元贷款,支持老旧小区改造。

2、“十四五”期间将再改造3500万户
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0年7月《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从改造任务看,《意见》明确我国将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经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0年7月公布的调查摸底信息显示,全国2000年底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大概是22万个,涉及居民近3900万户。

基于前文的内容分析,2019-2020年11月期间,我国已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惠及居民1043万户;同时据住建部披露,在“十四五”期间全国大概可以再改造3500万户,在“十四五”末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以前建成的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可见“十四五”期间,我国旧改工程的市场空间巨大。

3、部分省市已明确2021年“旧改”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响应,陆续出台了有关推进“旧改”工程项目的实施意见与发展目标。其中,部分省份在2021年及“十四五”期间的旧改工程项目计划如下: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小区建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老旧小区改造,万亿市场进入加速Ɯ

2. 5万亿老旧小区改造市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作为“接棒”棚改的一项重要工作,老旧小区改造被认为是今年“稳投资”“促民生”的重要抓手,同时也被看作房地产及相关上下游行业的新机会。
老旧小区改造也被简称为“旧改”,但与过去旧城拆迁改造的“旧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老旧小区改造基本不涉及拆迁,而是以维修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为主,而旧城改造、城市更新涉及大量的拆迁重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可持续住区研究中心主任孔鹏认为,老旧小区改造市场空间或可达5万亿元,可直接拉动传统房地产业上游的钢铁、建材、水泥、环保等行业,下游的家装、家电等行业。此外,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相关的基础设施也将被带动。
“改造后的老旧社区不应是分裂的孤岛,而应该是依托新基建,实现未来住区的联网化和数字化,使建筑空间形成拥有合力的组织。”孔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行业前景虽然广阔,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着盈利模式、社会资本积极性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未来需要在政策、企业、社会等各个层面共同努力推动。
核心区的“老破小”
老旧小区是指“2000年以前,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老旧小区通常在单位改制之前,由政府、单位出资建设,与1998年房改后建设成的居住区相比,公共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齐。
根据住建部初步统计,全国共有老旧小区近16万个,涉及居民超过4200万户,建筑面积约为40亿平方米。
老旧小区改造的市场空间,主要存在于大中城市。
根据贝壳楼盘字典数据,重点20城市的记录小区数量为15.39万个,其中楼龄20年以上的老旧小区数量为5.96万个,老旧小区的占比近40%。
分城市来看,老旧小区数量最多的三个城市为上海、成都、北京,老旧小区的数量分别为14000个、5200个、5100个。从老旧小区在总体存量中的占比来看,上海、济南、北京三地最高,分别为61%、49%、47%。
老旧社区一般都集中在城市的老城区。以北京为例,逾八成老旧小区分布在寸土寸金的“城六区”,西城近六成是老旧小区。
老旧小区居住空间小,环境配套较差。从贝壳近五年的成交数据看,北京的老旧房源中,近半数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北京的老旧社区中,超六成小区无电梯,16%的小区没有集中供暖,20%的小区绿化率不足(绿化率30%以下)。这些比例均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
贝壳研究院认为,北京的老旧小区主要在核心区域,地段价值高,但是目前居住条件差,导致老旧小区在下行周期房价跌幅更大,造成了难以流通和资源被浪费的恶性循环。
老旧小区改造的市场空间,也恰恰存在于此。
住建部将老旧小区改造的内容初步分成三类:一是保基本的配套设施,包括水、电、气、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维修完善;垃圾分类设施的配套;加装电梯等。二是提升类的基础设施,可配建停车场、活动室、物业用房等。三是完善公共服务类的内容,如养老、抚幼、文化室、医疗、助餐、家政、快递等设施,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环境。
明源地产研究院的研究数据表明,保守估计,中国老旧小区改造至少需投入4.54万亿元。
国金证券指出,作为“接棒”棚改步入舞台中央的一项工作,旧改并不涉及房屋拆迁和安置补偿问题,更多的是对现有房屋进行修缮、改造小区水电气路及光纤等基础设施以及完善周边配套服务设施。虽然老旧小区改造对地产整体投资刺激作用较弱,但对相关领域需求的拉动作用仍然明显。
据该机构估算,在旧改的撬动下,消费建材领域中,防水材料获得的市场空间可达236亿元;涂料的市场空间为518亿元;管材的市场空间为273亿元。
“民生问题”的解决之道
近些年,老旧小区改造一直以财政资金为主导。从目前的实践来看,除中央财政补贴、地方政府专项债外,银行信贷也是旧改的重要资金来源。
今年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的机制,中央财政给予补助,地方政府专项债给予倾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造运营。
老旧小区改造,对于社会资本来说,最大的难题是盈利模式。由于它不会拆迁旧房重建,因而不存在通过卖新房获得盈利的可能;投入到新装电梯、新建医疗幼儿养老设施、修建道路等公共设施的资金,未来很多只能靠物业费、停车费来获得回报。
总体来看,目前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热情并不高。在很多投资者看来,利润率低、投资回报周期长,是老旧小区改造面临的主要商业困境。孔鹏认为,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没有清晰的产品服务的供求关系和服务标准。
孔鹏表示,老旧小区改造属于民生问题,“民生问题要想出商业模式就一定要有低息的资金支持,它跟房地产开发的逻辑不完全相同。如果没有资金杠杆、没有低息的贷款,那老旧社区改造的回报就会十分困难。”
孔鹏说,推动旧改行业的发展,还需多方努力。业主需要了解,老旧社区改造不是一种政府补贴的福利行为,而是一种政府支持的商业行为,想要获得美好生活,必须进行参与和付出;作为参与改造的企业,一定要拥有足够的耐心,并能提供真正为终端用户创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在政策端,政府除提供低息资金支持外,还应改变老旧小区粗放式的管理和收费方式,争取实现居民和企业价值共享。
以房企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更愿意投入到旧城改造、城市更新项目上去。
存量房时代的到来,和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促使房企通过旧改来加大土地储备。万科于2017年加大在“城市更新”上的布局,并积极向二三线城市进行扩展。碧桂园也在2017年表示,要加大旧改投入力度,并将旧改作为“在四个一线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亿翰智库指出,目前参与旧城改造的企业主要以大型开发商和金融房企(地产基金)为主,这两类主要玩家各具优势。“房企依靠在地产上下产业链的优势,在综合类项目的改造和建筑上具有明显优势;地产基金由于资金实力雄厚,在旧改上往往采取轻重资产结合的方式去运营,在资金和运营上具有一定优势。”

3. 老旧小区改造建设进入加速期

  随着三季度进入尾声,各地老旧小区改造建设进入加速期。日前,筑福集团董事长董有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最近几个月,老旧小区市场的变化可以用排山倒海来形容。除改造进度大幅提速外,资本方参与热情也明显提高。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配套设施建设,是改造过程中最重要的投资方向。这些配套设施在形成稳定现金流后,可以通过证券化等方式实现前期资本的退出,解决老旧小区建设中的出资问题。
  改造提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摸底情况显示,需要改造的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大概有30亿平方米,2000年之后建成的一些小区也有改造需要。第三方机构根据目前各试点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投入资金情况初步测算,平均每个社区改造所需资金约850万元,每平方米所需改造资金280元。
  “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惠及民生、拉动基建的重要抓手,各地政府普遍较为重视。从近期多地披露的老旧小区改造进度可以看出,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各地开工建设速度整体放缓,下半年提速动作明显。”董有强调。
  按照国家要求,到2022年要基本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到“十四五”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目前各地陆续披露老旧小区改造进度,部分地区完成进度较快。
  针对老旧小区改造中参与方的资质,董有指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引入物业管理,物业管理的作用要比单纯的旧改建设重要很多。在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持续性的物业服务是保护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的关键。相比之下,做开发建设的企业进入老旧小区改造后,会面临与新房开发完全不同的情况。
  举例来看,既有建筑普遍存在能耗过高、使用功能不完善、年久失修等问题,直接降低建筑物使用寿命,影响住户的日常生活。这就需要在改造过程中,一方面,从源头采取防裂缝、防渗漏措施,延长防水工程保修年限。另一方面,加强既有建筑使用管理,同时促使物业管理企业建立保养维护制度,以养为主,及时修缮,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三大痛点亟待解决
  “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标准的制定。”董有指出,“标准既需要理论模型支撑,也需要实践应用,最主要的是居民需要。在制定过程中,需要满足老旧小区的功能需要,以用户思维重新构建老旧小区的标准体系,将老旧小区改造变成一种标准化的产品去输出。”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既包括老旧小区主体建设,也包括老旧小区周围的配套建设。其中,主体建设主要包括外立面改造、加固、抗震功能升级、改善居住面积等。配套设施建设则包括老旧小区周围商超、图书馆、停车场等一系列配套完善。
  “老旧小区周边往往有闲置的厂房、闲置的办公楼、闲置的空地,这些周边闲置的资产就是当前老旧小区建设过程中可以加以利用的重要资产。”董有介绍,“如何将这些闲置资产利用起来,改善老旧小区周围的环境,是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命题。将老旧小区配套和自身改造结合起来,真正改善居住环境,才能达到老旧小区改造的根本目的。”
  据介绍,目前各地老旧小区改造水平不一,改造技术和交付标准存在较大差异。董有称,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老旧小区改造由来已久,公司参与北京老旧小区改造有10多年的历史,在改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相比之下,很多地区老旧小区改造处于起步期。
  针对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董有指出,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存在三方面的痛点。第一,改造资金存在困难;第二,改造过程中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问题;第三,住户意见和满意度问题。
  针对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遇到的住户意见不统一问题,董有称,住户意见不统一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非常常见。以加装电梯为例,三层以上的住户通常对加装电梯比较欢迎,而三层以下的住户则往往比较抵触。我们分析发现,很多老旧小区改造意见不统一,主要和出资有关。因为目前的政策是“谁受益、谁出资”,很多住户不愿意掏这个钱,于是产生了分歧。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如果对住户居住条件真的起到改善作用,这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比如,在做抗震加固过程中,在单纯的抗震加固基础上,以增加房屋前后阳台面积的方式,改善住户居住面积,往往大受欢迎。在之前的改造经验中,这类改造接受程度高,住户也愿意为这类改造付费。
  资金仍是关键
  由于老旧小区改造体量较大,改造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仍是关键。以湖南株洲市为例,该地区老旧小区涉及改造户数约10万户。除部分可利用棚户区改造和国家“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改造政策资金以外,仍有约10亿元需通过市区两级财政或市场化投入,资金缺口较大。
  2020年,全国要完成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在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资金不足的难题。这就需要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广泛参与,在公益和商业之间实现平衡。
  董有称,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存在的问题,公司提出了一种BTO模式。在BTO模式中形成的资产包,通过类REITs等手段进行资产证券化。以社区停车为例,将一个地区的停车位集中规划,形成规模效应,加入智能化运营元素提升效率的同时,增加资产后期产生的现金流。停车场作为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一项资产,可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形成可以证券化的资产包,间接实现前期资本的有效退出。
  他指出,目前社会资本参与旧改项目的案例仍屈指可数,对于重点地区,如长三角、“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需要示范类项目供更多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参考借鉴,进行更加广泛的复制,才能让更多老旧小区居民受益,带动更多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

老旧小区改造建设进入加速期

4. 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这些城市出新招

当下,全国各地老旧小区改造正在加速推进。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适老化”“无障碍”成为关键词。
5月18日,《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这也是全国首个减量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规划》提出,聚焦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工作,统筹推进老旧小区分类改造,提升居住品质,促进职住平衡,到2025年完成1.6亿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同时,《规划》明确,要注重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加强适老化改造设计管理,突出加装电梯、公共环境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重点任务,统筹养老、助残等相关政策,鼓励“物业服务 养老服务”。
事实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那么,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如何对接“银发一族”的社区养老需求?
北京:
推进室内适老化改造,探索“五方联动”
劲松模式、清河样本、昌平经验……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方面,北京走在了全国前列,各区总结出了“因地制宜”的模式和经验。
去年5月,北京率先发布了《关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出适老化改造“菜单”,为适老化改造提供了参考标准。
在北京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方面,特别注重的是“内外结合”和“社区配套”。以北京海淀区南二社区为例,这是北京市首个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试点,由海淀区政府出资,从适老居住环境、出行环境、健康环境、服务环境、敬老社会文化环境营造五大方面进行适老化改造。
在室内适老化改造方面,南二社区对小区内99户80岁以上老人和重度失能老人家庭进行家庭居室适老化改造,包括配置防滑垫、感应夜灯、连续手把、洗澡椅等方便老人自理的设备,还配置了智能设备,实现就寝、习惯化动作、如厕、洗浴等数据实时监测,如有异常,老人家属和医护人员可在第一时间获悉。
同时,在社区配套方面,南二社区注重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补齐了便利店、理发、家政、洗染、维修、末端物流等八项基本便民服务功能。从2019年改造至今,南二社区这种“内外兼备”“软硬件结合”的做法成了北京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样本和成功案例。
继海淀南二社区后,在朝阳区政府的支持下,朝阳区劲松小区引入社会资本用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并形成了“劲松模式”。
“劲松模式”开启了多重意义上的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区级统筹,街乡主导,社区协调,居民议事,企业运作”的“五方联动”机制,对老旧小区引入社会资本力量具有示范性意义。不仅如此,在引入物业时,劲松小区率先以“先尝后买”的理念,以“先服务,再体验,后收费”的原则,让居民感受到环境与服务提升的切身变化,从而更容易接受自主向物业缴费。
河南开封:
探索“红色议事厅”,推广“3 3”电梯加装模式
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八朝古都开封市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与一二线城市不同,三四线城市普遍面临着人口外流、人口老龄化问题,在老旧小区改造时,开封市积极探索和创新适老化模式,给三四线城市适老化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辖区内的金康苑小区和武夷连片小区提升改造,获得了群众点赞。值得一提是,已有27岁“高龄”的金康苑小区在2021年被国家住房和建设部确定为全国推广的12个典型改造案例之一,供全国学习借鉴。
对此,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结了两个小区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旧改标准,即“五连”和“六有”。“五连”包括地下连、地面连、风貌连、服务连、人心连;“六有”即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有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有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有全覆盖的物业服务、有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在老旧小区改造之初,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成立了由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任双组长的党建引领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并建立周例会和日调度制度,用心研究创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理念。
在广纳民意方面,金康苑小区和武夷连片小区创新推广了“红色议事厅”;在引导民意方面,发挥小区内群众威望高、号召能力强的老人建立“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带头参与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等,实现“我的家园我来管”。
在老旧小区的改造中,加装电梯成为老年人无障碍通行的必要一环,但是,也有低楼层的居民反对加装电梯和额外收费,认为自己“吃了亏”。在武夷片区的老旧小区改造中,正是通过“红色议事厅”、居民会客厅,开展“微治理”,尊重民意,发挥民智,创新性地采取了“3 3”电梯加装模式。
“3 3”电梯加装模式即分高、中、低3个档次,居民可以根据自身居住的情况,选择一次性出资、分期付款、按次刷卡使用3种付费方式。这种按需付费的使用模式不仅解决了老年人上楼难的问题,也获得了小区居民的大力支持。
“小区缺少老年人和小孩娱乐休闲的地方,公共区域私搭乱建及小菜园也随处可见。”这是来自河大家属院居民的抱怨。在改造前,河大家属院内部原有的广场小花园是一片废弃的杂草,到处是居民私搭乱建的小棚子、鸡窝、菜地等。在改造后,小花园实现了“变身”,不仅花团锦簇,而且设置了针对老年人的健身休闲区,中间设置有乘凉亭,兼具了美观和实用性。

河南省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河大家属院进行改造。受访者供图
据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科科长丰光辉介绍,在“红色议事厅”中,住四楼的居民张阿姨提出“每天下楼买菜回来上楼时都很吃力”的现实情况,在武夷社区的老旧小区改造中。针对张阿姨提出的“上楼吃力”,社区加装了临时折叠休椅,座椅旁边还有温馨提示和紧急联系电话,可以让张阿姨“上一层,歇一歇”。
据介绍,经过几年的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内杂乱无章、简陋破旧的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赢得了当地居民的点赞。
浙江杭州:
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广“物业 养老”模式
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杭州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探索出一条“居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共建共治的模式,“交给专业团队干专业的事儿”成为杭州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理念。
杭州上城区采荷街道引入了宋都服务作为“金牌管家”,负责对辖区内的36个老旧小区进行升级改造,不仅推出了一套可供复制的社区居家养老理念,还打造出了闻名的“社区养老一条街”。
在上城区四季青街道钱景社区的三新路景芳东区段,原本有一条知名的“小区商业街”,但由于非机动车乱停放、周边沿街环境差、社区活动场地小等原因,当地社区决心将其改造,通过引入宋都服务全资子公司和瑞生活,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成功将“小区商业街”改造成了“幸福养老一条街”。
“幸福养老一条街”总长100多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这条路旧貌换新颜,设置了食堂、超市、理发店,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地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杭州上城区采荷街道通过引入和瑞生活率先探索了“物业 养老”的模式,在物业服务方面,设置了社区养老的服务“菜单”,包括怡闲园、怡康园、怡智园、怡惠园、怡学园、怡养园、怡乐园、怡护园、怡和园、4S服务驿站等十大功能区块,形成了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于一体的一站式社区养老服务。
满足社区养老需求已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工作,杭州通过运用市场化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激发社区服务升级的可持续动力,让越来越多老年人在社区享受到更专业、更多元的养老服务。

杭州上城区引入和瑞生活升级改造后的景芳小区。受访者供图
专家建议:
推动适老化改造多元化筹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推进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具有迫切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比达18.70%。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就“加快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议题提出建议,加大筹资力度,推动适老化改造多元化筹资。地方政府应加大适老化改造投入力度,并应多方努力,形成合力,积极为适老化改造创造政策环境。
上海交大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陈杰教授表示,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应该遵循三个原则,首要原则就是尊重意愿,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有机结合,有效互动。不主观设计,多倾听基层声音,确实社区里有需求再行动。遵循法治精神,尊重物权产权和社区的自主权自治权,绝不应运动化推动。
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陈杰指出,循序渐进,条件成熟一个做一个,做好一两个典型案例,形成示范效应,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小范围进行试点,树立品牌再大范围推广,获得更多社会投入,形成良性循环。此外,社会参与是基础。适老化改造不能成为政府一家独角戏,一定是以社会力量为主,应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多方面积极性,形成各方合力。
北京易享生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吴晓蓉告诉记者:“社区居家养老属于‘有刚需,无市场’,缺乏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来运营。比如,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时,引入的物业公司能否持续提供专业的社区养老服务,零碎的养老服务商如何统一管理等。”
对此,陈杰也深有体会,他表示:“基于对前期多个试点项目的调研,推广‘物业 养老’落地,主要受到六个来源的阻塞:场地缺自主、业务无授权、业主认同低、服务能力弱、运营模式不明、政府支持不足。这其中有三个矛盾凸显,物业服务企业的非专业性服务供给水平与养老服务的专业性要求之间的供需矛盾,物业服务企业对经营业务的盈利性要求与养老服务的公益性普惠性要求之间的属性矛盾,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群体在当前社区治理框架和物业服务模式下的利益矛盾。”
对此,陈杰建议,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在自身内部孵化专业养老化团队或者引入第三方专业化养老机构来化解专业化不足的矛盾。而对于盈利的矛盾,可以让物业企业在满足约定服务质量考核的前提下承担微利、无利甚至亏本的公益性、普惠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同时,也授予其开展增值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先特许权,放开相关价格管控,满足部分有购买能力的老人对高层次、高品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这样“肥瘦搭配”,形成交叉补贴。
“目前,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侧重点是社区外部,而缺乏对老年人室内的改造,比如取消高差,防滑、无障碍扶手、适老家具等设计,甚至到智能化的硬件设施等。有一些改造需要室外和室内同步考虑,比如老旧小区卫生间地面存在高低差,老人出入不便,最好从系统解决,进行老旧小区卫生间主立管改造,从而降低高差,减少老人跌倒风险。”吴晓蓉如是说。

5. 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这些城市出新招

当下,全国各地老旧小区改造正在加速推进。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适老化”“无障碍”成为关键词。
5月18日,《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这也是全国首个减量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规划》提出,聚焦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工作,统筹推进老旧小区分类改造,提升居住品质,促进职住平衡,到2025年完成1.6亿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同时,《规划》明确,要注重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加强适老化改造设计管理,突出加装电梯、公共环境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重点任务,统筹养老、助残等相关政策,鼓励“物业服务 养老服务”。
事实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那么,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如何对接“银发一族”的社区养老需求?
北京:
推进室内适老化改造,探索“五方联动”
劲松模式、清河样本、昌平经验……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方面,北京走在了全国前列,各区总结出了“因地制宜”的模式和经验。
去年5月,北京率先发布了《关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出适老化改造“菜单”,为适老化改造提供了参考标准。
在北京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方面,特别注重的是“内外结合”和“社区配套”。以北京海淀区南二社区为例,这是北京市首个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试点,由海淀区政府出资,从适老居住环境、出行环境、健康环境、服务环境、敬老社会文化环境营造五大方面进行适老化改造。
在室内适老化改造方面,南二社区对小区内99户80岁以上老人和重度失能老人家庭进行家庭居室适老化改造,包括配置防滑垫、感应夜灯、连续手把、洗澡椅等方便老人自理的设备,还配置了智能设备,实现就寝、习惯化动作、如厕、洗浴等数据实时监测,如有异常,老人家属和医护人员可在第一时间获悉。
同时,在社区配套方面,南二社区注重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补齐了便利店、理发、家政、洗染、维修、末端物流等八项基本便民服务功能。从2019年改造至今,南二社区这种“内外兼备”“软硬件结合”的做法成了北京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样本和成功案例。
继海淀南二社区后,在朝阳区政府的支持下,朝阳区劲松小区引入社会资本用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并形成了“劲松模式”。
“劲松模式”开启了多重意义上的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区级统筹,街乡主导,社区协调,居民议事,企业运作”的“五方联动”机制,对老旧小区引入社会资本力量具有示范性意义。不仅如此,在引入物业时,劲松小区率先以“先尝后买”的理念,以“先服务,再体验,后收费”的原则,让居民感受到环境与服务提升的切身变化,从而更容易接受自主向物业缴费。
河南开封:
探索“红色议事厅”,推广“3 3”电梯加装模式
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八朝古都开封市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与一二线城市不同,三四线城市普遍面临着人口外流、人口老龄化问题,在老旧小区改造时,开封市积极探索和创新适老化模式,给三四线城市适老化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辖区内的金康苑小区和武夷连片小区提升改造,获得了群众点赞。值得一提是,已有27岁“高龄”的金康苑小区在2021年被国家住房和建设部确定为全国推广的12个典型改造案例之一,供全国学习借鉴。
对此,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结了两个小区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旧改标准,即“五连”和“六有”。“五连”包括地下连、地面连、风貌连、服务连、人心连;“六有”即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有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有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有全覆盖的物业服务、有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在老旧小区改造之初,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成立了由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任双组长的党建引领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并建立周例会和日调度制度,用心研究创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理念。
在广纳民意方面,金康苑小区和武夷连片小区创新推广了“红色议事厅”;在引导民意方面,发挥小区内群众威望高、号召能力强的老人建立“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带头参与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等,实现“我的家园我来管”。
在老旧小区的改造中,加装电梯成为老年人无障碍通行的必要一环,但是,也有低楼层的居民反对加装电梯和额外收费,认为自己“吃了亏”。在武夷片区的老旧小区改造中,正是通过“红色议事厅”、居民会客厅,开展“微治理”,尊重民意,发挥民智,创新性地采取了“3 3”电梯加装模式。
“3 3”电梯加装模式即分高、中、低3个档次,居民可以根据自身居住的情况,选择一次性出资、分期付款、按次刷卡使用3种付费方式。这种按需付费的使用模式不仅解决了老年人上楼难的问题,也获得了小区居民的大力支持。
“小区缺少老年人和小孩娱乐休闲的地方,公共区域私搭乱建及小菜园也随处可见。”这是来自河大家属院居民的抱怨。在改造前,河大家属院内部原有的广场小花园是一片废弃的杂草,到处是居民私搭乱建的小棚子、鸡窝、菜地等。在改造后,小花园实现了“变身”,不仅花团锦簇,而且设置了针对老年人的健身休闲区,中间设置有乘凉亭,兼具了美观和实用性。
据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科科长丰光辉介绍,在“红色议事厅”中,住四楼的居民张阿姨提出“每天下楼买菜回来上楼时都很吃力”的现实情况,在武夷社区的老旧小区改造中。针对张阿姨提出的“上楼吃力”,社区加装了临时折叠休椅,座椅旁边还有温馨提示和紧急联系电话,可以让张阿姨“上一层,歇一歇”。
据介绍,经过几年的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内杂乱无章、简陋破旧的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赢得了当地居民的点赞。
浙江杭州:
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广“物业 养老”模式
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杭州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探索出一条“居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共建共治的模式,“交给专业团队干专业的事儿”成为杭州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理念。
杭州上城区采荷街道引入了宋都服务作为“金牌管家”,负责对辖区内的36个老旧小区进行升级改造,不仅推出了一套可供复制的社区居家养老理念,还打造出了闻名的“社区养老一条街”。
在上城区四季青街道钱景社区的三新路景芳东区段,原本有一条知名的“小区商业街”,但由于非机动车乱停放、周边沿街环境差、社区活动场地小等原因,当地社区决心将其改造,通过引入宋都服务全资子公司和瑞生活,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成功将“小区商业街”改造成了“幸福养老一条街”。
“幸福养老一条街”总长100多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这条路旧貌换新颜,设置了食堂、超市、理发店,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地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杭州上城区采荷街道通过引入和瑞生活率先探索了“物业 养老”的模式,在物业服务方面,设置了社区养老的服务“菜单”,包括怡闲园、怡康园、怡智园、怡惠园、怡学园、怡养园、怡乐园、怡护园、怡和园、4S服务驿站等十大功能区块,形成了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于一体的一站式社区养老服务。
满足社区养老需求已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工作,杭州通过运用市场化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激发社区服务升级的可持续动力,让越来越多老年人在社区享受到更专业、更多元的养老服务。
专家建议:
推动适老化改造多元化筹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推进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具有迫切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比达18.70%。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就“加快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议题提出建议,加大筹资力度,推动适老化改造多元化筹资。地方政府应加大适老化改造投入力度,并应多方努力,形成合力,积极为适老化改造创造政策环境。
上海交大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陈杰教授表示,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应该遵循三个原则,首要原则就是尊重意愿,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有机结合,有效互动。不主观设计,多倾听基层声音,确实社区里有需求再行动。遵循法治精神,尊重物权产权和社区的自主权自治权,绝不应运动化推动。
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陈杰指出,循序渐进,条件成熟一个做一个,做好一两个典型案例,形成示范效应,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小范围进行试点,树立品牌再大范围推广,获得更多社会投入,形成良性循环。此外,社会参与是基础。适老化改造不能成为政府一家独角戏,一定是以社会力量为主,应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多方面积极性,形成各方合力。
北京易享生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吴晓蓉告诉记者:“社区居家养老属于‘有刚需,无市场’,缺乏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来运营。比如,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时,引入的物业公司能否持续提供专业的社区养老服务,零碎的养老服务商如何统一管理等。”
对此,陈杰也深有体会,他表示:“基于对前期多个试点项目的调研,推广‘物业 养老’落地,主要受到六个来源的阻塞:场地缺自主、业务无授权、业主认同低、服务能力弱、运营模式不明、政府支持不足。这其中有三个矛盾凸显,物业服务企业的非专业性服务供给水平与养老服务的专业性要求之间的供需矛盾,物业服务企业对经营业务的盈利性要求与养老服务的公益性普惠性要求之间的属性矛盾,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群体在当前社区治理框架和物业服务模式下的利益矛盾。”
对此,陈杰建议,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在自身内部孵化专业养老化团队或者引入第三方专业化养老机构来化解专业化不足的矛盾。而对于盈利的矛盾,可以让物业企业在满足约定服务质量考核的前提下承担微利、无利甚至亏本的公益性、普惠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同时,也授予其开展增值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先特许权,放开相关价格管控,满足部分有购买能力的老人对高层次、高品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这样“肥瘦搭配”,形成交叉补贴。
“目前,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侧重点是社区外部,而缺乏对老年人室内的改造,比如取消高差,防滑、无障碍扶手、适老家具等设计,甚至到智能化的硬件设施等。有一些改造需要室外和室内同步考虑,比如老旧小区卫生间地面存在高低差,老人出入不便,最好从系统解决,进行老旧小区卫生间主立管改造,从而降低高差,减少老人跌倒风险。”吴晓蓉如是说。

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这些城市出新招

6. 老旧小区改造

“老旧小区”是指在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县城(城关镇),公共设施落后,对居民基本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居民改造意愿较强。列入城市棚改计划、拟拆除(改建、扩建、翻建、新建)进行改建的棚户区(居民)、居民自建房屋和城中村等,不属于老旧小区范畴。
老旧小区的改造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它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维持社会的安定,同时也是为了改善城市的面貌和形象,为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城区实际上是我们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旧城改造有什么内容?
1、公共设施。 改造老城区的公共设施,主要是要有完善的消防、消防、电力系统、煤气管道、电梯等。
2、改变环境。 就是提升小区的绿化,让小区变得更加的整洁。
3、室内装修。 老式的散热器会被改造成两个砖头形状,而老城区的地砖则会被改造成80×80 cm的地砖。

7. 老旧小区改造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鲜花],您的问题是:老旧小区改造?,经过查询我的回答是:老旧小区改造为提升城市内涵品质、补齐城市发展短板的重要举措,全面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功能充分完善,城市品质显著提升。以上是我的全部回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鲜花]【摘要】
老旧小区改造【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鲜花],您的问题是:老旧小区改造?,经过查询我的回答是:老旧小区改造为提升城市内涵品质、补齐城市发展短板的重要举措,全面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功能充分完善,城市品质显著提升。以上是我的全部回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鲜花]【回答】
亲亲您好,以下是关于您的提问的拓展资料哦,老旧小区指的是城市、县城建于2000年以前,因为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到居民生活的住宅小区。而那些被纳入到城镇棚改计划,改建、扩建的居民住宅以及居民自建房是不属于老旧小区范畴的。老旧小区的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的,绿化也基本没有了,还存在垃圾乱扔的现象。老旧小区环境改造是为了提高小区绿化水平,让小区内整体看起来更加干净、整洁,还有修补破损的地面,打扫卫生,清理小区的违章建设;让小区恢复绿地,提高小区绿化率;粉刷小区墙面,清除墙面小广告,优化小区整体环境,让小区变得整洁又漂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开心][鲜花]【回答】

老旧小区改造

8. 老旧小区改造

最近我们这儿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所以特别关注了一下老旧小区改造的事情。
  
 老旧小区改造是国家一项大的民生工程。是给老百姓的一个福利,是一项惠民及德政工程,改变的意义在于提高居民的居住品质。房子时间久了,各项设施都跟不上,为了老百姓居住舒服,国家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从水电路等方方面面进行改造。
  
 1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需要。
  
 老旧小区的改造有助于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改造民生的重要措施。
  
 2构建和谐社区的需要。
  
 一个和谐的社区必然要有一个好的环境,要有人文环境的存在,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活空间,能够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因此,老旧小区的改造,除了可以改善小区生活环境,同时也是推动城市文明程度提升的一剂良药。
  
 以上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